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双方领导人进行了坦诚布公的友善交流 ...

  •   在这秦帝国中,唯有当今拥有摆弄神木的权柄。君主竟愿以此保之,为臣者岂复他言。蒙毅及一众侍卫当即收剑,跪地称罪。

      相比其余茫然侍从,蒙毅心中更有几分明悟:他持剑近身时瞧得真切,武皇帝虽说并无认真的意思,但那一抬手的瞬息中凌厉杀气扑面而来。且其中气息绝非武道,反而与......丞相有几分类似!

      饶是他与之正面相抗,恐怕都难说胜负几何。

      陛下此举不单是在维护秦汉未来可能的联盟,亦是在保护他们这些臣下啊。

      蒙毅心头一热,更深地埋下头去。

      他心心念念的陛下此刻却将注意力留在了眼前这方出世则自带异象的玄鸟发簪上。

      此乃——秦朝历代先君凝练之物!

      百转思虑游走在腹肠,嬴政不动声色,他确信此物目前尚且在自己的掌控中,为将整个大秦牢牢掌控,他的双目早已化为悬于天阙的两颗暗星。秦人可借此略略窥看黑暗中的轮廓,而他亦凭此将山川的每一次细微的震颤都收入脑中。

      此刻那以列位先君的木心与历代忠臣的赤血所浇灌缔造的玄鸟仍旧沉睡在秦朝的大地之下,嬴政甚至能听到它的心跳。

      可这枚发钗亦非假物。

      尽管力量远不及现下秦地中这方玄鸟来的强横,可毫无疑问,那涓涓水声是来自大秦的河流。

      他想起自己心中此时尚不明晰的一个计划,骤然明悟:这恐怕是......玄鸟未来的模样。

      “......诸位卿家今日朝议辛苦,且先退下吧。”始皇帝的声音并不严厉,但总无端让人心中发寒,“蒙毅,驻守殿门,无朕传令,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唯。”

      武帝于是拆下腰间一柄匕首,以指血饲之,短剑即刻化为人形,面容锋利,神色冷然,着汉家官服。

      “去吧,张汤。”他漫不经心道,“同蒙侍中一道,莫要让不相干的人进来。”

      张汤称是,与蒙毅相携领命而去。

      “那么,我们现在终于可以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了。”武帝直视与他近在咫尺的秦皇,“汉朝厚礼,始皇满意否?”

      “尚可。此物何来?”

      “乃我朝高祖斩白蛇所得。”刘彻依照高祖的吩咐,并未在此事上藏私,“前朝覆灭后,高祖与汉初诸位终日奔逃,发觉越是靠近咸阳宫中,天灾的危害便越小,故而择定向咸阳而去的路线。抵达此处后与一名为项羽的头领冲突,对方怒极,竟意图一炬覆咸阳。”

      嬴政蜷在袖中的手几不可察地握紧几分。

      “高祖于火斩灭白蛇后中得人点化,承接天命,以凡人之躯浴火重塑为炙日,玄鸟仰受天命,亦化为金乌,半身融入已是断壁残垣的咸阳古木,使其再生为扶桑,孕育我大汉历代烈阳。而另外半身——则化为此物。”

      始皇帝垂首不语。

      他并不怀疑此番话语有假。旁人或许看不清楚,但他悬星龙眸,又怎会错过那金乌再度蜕变为玄鸟的过程。

      此物有化形之能嬴政并不意外,说来,它尚在周朝时亦是九鼎,由秦君供养后方才转变作大秦天命,与天顶至暗遥相对抗。

      若是汉朝得玄鸟后将其转变为金乌,其实也不足为怪。但如此说来,这汉朝实乃秦的后继朝代,那他又是如何见到汉朝皇帝的?

      以始皇帝经天纬地之才智,已然敏锐抓住这世界中的本质部分——恐怕并不像法家想当然的推测,只是数个彼此毫无关联的世界平行发展那么简单。

      但嬴政并不认为法家的推断是完全错误的。那个结论太过自然,自然到连他这般多疑的人都不曾多想,仿佛本该如此。法家的结论应当也是正确的,但它发挥作用的位置不在此处。

      同时嬴政也明白了,相较于那枚残缺的神器,刘彻这番话语背后所蕴含的种种信息,才是汉朝想献给大秦的至宝。

      不得不说,他对这份礼物......还真是十分满意。

      汉。短促的字节被始皇帝咀嚼品尝,他虽仍将汉朝视作需要防范的劲敌,但在私人情感上却已不像从前那般抵触。毕竟那汉朝的一切均由秦延申而来,说是秦的延续也不为过。秦皇只庇佑自己的帝国,现在,他的目光开始有几分落到那个遥远的未来。

      他已将之视为自己肉身的一部分,极为平淡、极为自然,他是天下第一个将万物纳入掌中的共主,草木以他的命令荣枯,生灵因他的宽恕繁衍,他是这片土地的第一个主人,千秋万代,永世不改。

      嬴政从来不明白谦和的含义,也不需要明白。

      “善。”始皇帝的称赞珍贵无比,如今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抛出两次,想来也是难得的心情大好,“汉皇想要什么赏赐。”

      但若面对的使者不是刘彻,想必这种好心情也只是一缕轻易便能吹散的轻烟。

      “始皇陛下说笑了。”那抹玄色宫殿中恼人的赤红如此说,“此乃汉家恩赐,何谈受君封赏?”

      ......哦。

      俯瞰人间的秦皇在一层黑纱后轻轻勾起唇角,露出一个浅淡而冰冷的笑。

      他已隐隐猜测到,授予那所谓高祖天授之权的十有八九就是自己,否则流传在异世神话中的就应当只有天道而无玄鸟。未来的嬴政既使大秦神迹流传而故土复生,那他顺其心意,使汉土重回大秦怀抱,又有何不可。

      不过,既然是自秦土复生的国家,便不可能永远维系分裂的权柄。终有一日,汉皇要归于一处。

      嬴政没有见过其他汉帝,但他确信留下的会是这个过分张扬的武帝。

      他是由至高权柄浸淫千年的万物之主,龙的眼睛轻易便可看穿人的造物。哪怕汉帝已经由人升格,终究也是他的子民。

      而这胆敢顶撞他的金乌,显而易见,是盛世孕育的天之骄子,是人为塑造的政治生物。可以想见,他们代代栽培,终于将本是人类劣势的七情六欲变作利器,足以摆弄国政。

      汉朝,养出了一个很好的继承者啊。

      来日将汉朝并作大秦版图时,想必此人会是最大的阻碍吧。但是......

      ——把这抹骄阳作为战利品嵌在汉朝的盛世上,再一并收作收藏,不是很好吗。

      反正这也是他的大秦。收藏癖大爆发的神明漫不经心地想。“那么,汉朝想从朕这里得到什么。”

      刘彻对帝王心中的所思所想一清二楚。他本就是洞悉人性的高手,何况他的想法如出一辙。

      临行前高祖曾交付他一份竹简,告诉他,秦皇生性倨傲,不必与之陷入针尖对麦芒的境地,当退则退,来日方长。

      但是刘彻不想。

      为何要低头?不过是个必然灭亡的时代罢了!哪怕秦域万里,最终不也是汉家的东西?那他提前取来也不过是顺应历史,有何不可。

      而拿下此界的标志,就定为——那位高高在上神明的屈膝吧。

      “大汉想得到的,恰是贵朝想舍去的。”刘彻笑言,指了指天空。

      不过暂时,他们还要志同道合一段时日。

      王与最近是交了好运了。除了他以外的边疆兵士都这样想。

      也不怪他们如此议论,任凭谁看到他那份“蹭蹭”上冒的履历都要眼热三分。更遑论上次出征时大半功劳都被外来的神明拿去,王与的封赏便更为刺目明显。兵士们不无艳羡地想,虽说平安无事也很好,可若能斩获些军功,升一升职位,或许家中便能多几亩薄田,饭桌上也能多加一碗白粥了。

      但王与自己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

      倒不是有人针对,大家都是质朴人家出生,同在军营便是兄弟,何况人家是靠实打实的功劳,那就没什么可冒酸水的,恭喜几句也便罢了。

      但是,令王与郁闷的是,那时与他并肩作战的阿叔谢良却在听闻他的赏赐后开始避着他了。

      他本是十分感激于那人的。若非那位阿叔在背后作盾斩下狐妖,他王与就该去地府了!故而战后王与一直心怀感激,日日拉人聊天不说,在得知自己受封百夫长后更是第一时间与那人分享,并表示自己的军功章该有他的一半。然而他没想到,原本已经渐渐与他拉近关系的谢大叔在知道此事后竟是面色一沉,之后更是连见他一面都不肯了。

      小少年苦恼得要命,好在他升职之后朋友也多了不少,恰好一个年长些的兵士瞧他苦恼,也就凑到了边上:“百夫长,你怎么了?”

      王与不是能憋住事的,当即便与人说了。

      那人听完后却是了然模样:“嗨,我当是怎么回事呢。”

      “晓得老谢那根断指怎么来的吗?”老兵卖了个关子,见小孩茫然摇头,随后方道:“那是孽兽咬的。”

      王与一惊。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站在这道墙上的,谁还没受过伤?那缺胳膊少腿的就更多了,难得有人逃回来罢了!”老兵摇摇头,“老谢就是想不开,看到你升官发财,可不就记恨上了?”

      骁勇的小战士沉默片刻,道:“我明白了。”

      “晓得了就好,”老兵暗暗窃喜,“你也别太介意,往后少跟他来往......”

      “我不介意这个。”王与打断他,“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但如果你再挑拨离间我和谢叔的关系,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老兵一楞,王与也已经失了与人交谈的心思,低着头走远了。

      “......神经病!”半晌后,老兵低声骂了一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双方领导人进行了坦诚布公的友善交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