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Chapter 60 心似双丝网 ...

  •   后来的那段时间孟晴在赵钧的授意下帮他做了不少事情,具体有什么孟晴记不太清了,那是一段走马观花般的记忆,以为璀璨绚烂,实际上看不清分毫。孟晴的心情也是那样,她看着赵钦为此忙得焦头烂额,心中却不觉得有报复的快感,只是如使命般重复着赵钧让她做的事。
      其实直到后来孟晴都不是很清楚她究竟做了什么,才能助赵钧折断赵钦不少羽翼,甚至让皇帝将赵钦“流放”到了地方。孟晴只记得赵钧让她在赵钦面前装乖,先是做出服软的样子,在赵钦对她的态度又变回曾经一般后,孟晴便开始为赵钧打探消息,成为赵钧在太子府中的一枚探子。
      赵衡六十岁大寿前一年,他认为自己平定乱世、开创太平,一生居功甚伟,所以下令于次年封禅泰山。赵钦在赵衡宣布这个消息后立刻反驳,惹得赵衡龙颜不悦。彼时赵钧不解赵钦的行为,故使孟晴探听赵钦的打算。
      孟晴说那一次的赵钦分外真诚。赵钦先是和孟晴讲天下大定不过十余年,虽说与前朝百余年相比称得上一句小盛世,但若将历史拉长,便会发现齐国天下上算不上安稳、民生更不至富庶,若此时大兴土木,很可能将建国几十年的发展毁于一旦。
      赵钦又道况且赵衡也有私心,说赵衡此时提出封禅泰山不止有宣扬功绩、弘扬国威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想见一个人。准确来说不是人,该是位仙人,正是让赵衡空悬后位数十年的先任皇后,懿灵皇后。
      懿灵是方璞去世后获封的谥号。方璞自尽乃是皇室秘辛,广为告之的文书说方璞是急病离世。赵衡甚至为追思她一生不再立后,是故外人皆言赵衡对方璞用情颇深。
      赵钦没有否认赵衡的感情,而是向孟晴补充说方璞刚去世时赵衡状态很差,病了一段时间后又跑去海晏楼饮酒,说自己现在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某次醉酒以后,赵衡对赵钦说其实方璞是空桑程氏百年前羽化成仙的那位程三公子的女儿,她大概就是在天上待得太无聊了,所以来人间玩一玩。赵衡说他知道方璞一定在什么地方看着他,等着哪一天再来与他叙旧。
      赵钦相信,赵衡这次提出封禅泰山,除了歌功颂德以外,只怕也是希望借此机会探知方璞的情形。孟晴问赵钦是又如何,赵衡对方璞情深义重,想见她不过是人之常情。赵钦却沉默半晌后才开口,说赵衡深爱方璞不假,当初那些施加在方璞身上、逼得方璞自尽的苦楚也不假。
      就比如说当初常晟带领禁军向俞国最后一任皇帝方焱逼宫时,自然是将后宫也控制住了,那方璞一个公主又如何能突破士兵的层层围拦,跑到大殿上、撞见自己父亲自尽的一幕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凭赵衡对方焱的了解,他知道这个皇帝不会苟活,所以希望有一个契机供他自尽,省得为日后留下麻烦;另一方面也是赵衡希望方璞亲眼目睹常晟“逼死”方焱的场景,从而与常晟决裂,扫清自己感情路上的障碍。
      如果当时方璞没有出现,常晟念及旧情,不可能对方焱下手,也不会给方焱机会自尽,那么一个活着的前朝皇帝对于新朝来说会有诸多不便。不杀,便有人借勤王的名义想换齐国的天下;杀,常晟一个代表齐国的将军许下不伤方焱性命的承诺就等同于放屁,届时天下人只会认为不守信的是齐国,而非一个将军。况且若齐国真的下令杀了方焱,不论是赵光下的令,还是赵衎提的议,方璞都会把这笔账算在赵衡头上,这是赵衡不愿看到的。
      所以方璞是在赵衡的暗中“帮助”下,才会适时得知常晟返程的消息,然后一路未察觉任何异常地从自己的寝宫来到大殿,目睹父亲死在自己面前。
      再比如说俞国国破后,齐国曾将前朝这些王子公主囚禁,那时方璞的待遇是所有人中最差的,就像是刻意针对她一般,吃穿用度甚至不比一个使唤丫头。常晟和赵衠都以为这是赵衎的授意,因为赵衎与赵衡彼时在争夺继承大统之位,所以赵衎才会刻薄对待赵衡的好友方璞。但实际上这也是赵衡的意思,他希望常晟与赵衠因此对赵衎的不满更上一层楼,这样才会在夺嫡之争中对他更忠心。
      齐国第一任皇帝赵光,也就是赵衡等人的父亲去世后,曾爆发三王之乱,即赵衡的几个兄弟赵衎、赵衔和赵衠发动的叛乱,后来连常晟都若有若无地参与其中。三王之乱名义上说赵光之死有疑,只怕与赵衡脱不了干系。但于赵衠和赵衎而言,还有赵衡谋害了他们的亲生母亲的缘故;于常晟而言,则是他得知了当初方焱死前赵衡的谋划和方璞被囚禁那些年赵衡对她做的事情。
      长辈之事赵钦不便多作评价,但他说当初赵衡、赵衠、常晟三人关系极好,若非寒心至极,赵衠绝不可能加入三王之乱,常晟更不会与赵衡作对。
      赵钦说虽然方璞只年长他十来岁,但在他心中,方璞是一个十分近似于母亲的角色。
      赵钦出生后不久亲生母亲就去世了,当时府中最大的夫人,也就是赵钧的亲生母亲并不喜欢他,总是刁难他,父亲也不会帮他。那时方璞还是公主,按辈分赵钦倒是可以唤她一声姑姑。虽然姑姑不常来府中,但是每次来,都会给赵钦带些小礼物,府中的孩子都没有,只他一个。赵钦会和方璞说他那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弟弟却知道欺负他,旁人都让他忍着,谁让他是哥哥,可方璞却会说弟弟不听话就揍回去,难不成赵钦连个不会走路的小孩子都打不过吗?赵钦用软绵绵的童音说自己不敢,方璞就说别怕,有姑姑给他撑腰。
      俞国国破时,赵钦不过六岁,远远没有长大。可是尽管方璞再没有给他撑腰的能力,在赵钦心中,方璞仍是他在这世上最可以依靠的人。
      后来赵衡即位,方璞的身份虽然不清不楚,可是赵衡听她的话。十几岁的孩子最会惹事,每次犯了什么错,赵钦就去找方璞撒娇,方璞会训他一顿,可转眼到赵衡那里,说的又是赵钦的好话,不知替赵钦挡下多少次惩罚。
      赵衡宣告将立方璞为后后,赵钦很是高兴,他觉得自己终于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姑姑的儿子。可是去宫中探望方璞时,赵钦却发现方璞并不高兴,又或者不如说方璞没有情绪,她只是平静地接受了赵衡安排的一切,不情愿却也不抗争。
      那一次赵钦想明白了,尽管他真的很喜欢方璞,可是他更希望方璞快乐。赵钦对方璞说,若她不愿意嫁与赵衡,他可以去求赵衡收回成命。方璞却安抚赵钦说自己没有不想,又说赵钦这个太子看似尊贵,可实际上也危险得很,千万不要惹赵衡不高兴。
      大概是习惯了被方璞保护,赵钦没有坚持。直到方璞从海晏楼一跃而下,赵钦才意识到他失去了一个保护自己的人,更失去了一个想要保护的人。赵钦想方璞自尽的时候该是对赵衡很失望的,她大约再也不想见到赵衡了,不然何至于选择穿着皇后的吉服告别。
      所以当赵钦意识到赵衡封禅泰山还有再与方璞相见的想法时,赵钦有一种弥补遗憾的感觉,他觉得方璞生时自己未能守护她平安顺遂,起码她离开这么多年后,赵钦总要守护方璞死后宁静的。赵钦不希望有人打扰他的姑姑,特别是一个姑姑不想见到的人。
      赵钦告诉孟晴,赵衡封禅掺了私心,他反对封禅也存了私心——赵衡想见方璞,而赵钦要阻拦赵衡打扰方璞。尽管父子俩的这点私心在万国朝拜与民生安乐前显得无足轻重,但在两人心中,却是占据重要位置的。
      因此赵钦打定主意阻挠泰山封禅一事,哪怕此事的代价是惹怒赵衡,赵钦也一定要这么做——为了方璞的安宁,更为了赵钦当年的遗憾。
      ——*——
      “你将这些都告诉赵钧了吗?”程璐问道。
      孟晴摇摇头,回答说:“我只告诉王爷,殿下是铁了心反对陛下封禅泰山。”
      “为什么不说呢?”
      虽是问出了为什么,但程璐也大约猜得到原因,所以她见孟晴以笑作答后也不执着,而是又问道:“后来的‘天书降世’,难不成是你的主意?”
      孟晴的笑容更大了些:“是。这么错漏百出的主意,殿下是想不出的。”
      “可他还是用了。”
      “殿下对过去有很多遗憾。他大约是觉得,就算陛下知道了要惩罚他,他也对得起他的姑姑了。”孟晴敛了笑容接着说,“陛下对殿下很是严格,君臣先于也高于父子太多,所以殿下很难在陛下那里体会到亲情的感觉。在殿下看来,姑姑是太特殊也太重要的存在。”
      程璐轻轻叹了口气,发出一声细微的感慨:“这个孩子……”
      “殿下想让陛下知道姑姑不想见他,甚至不怕陛下知道这也是他的想法。在我看来,殿下都不是不怕,而是故意的,他就是要让陛下知道他的不满,就是要让陛下知道当初陛下的行为对他、对他姑姑的伤害。”
      “所以他才会选择特殊的锦缎做书写的黄帛?”
      孟晴颔首应是:“是姑苏特供的锦缎,非皇亲国戚不得。更何况那锦缎是明黄色,国朝没有皇后、皇太后,除了陛下也就只有殿下能得到了。”
      “赵钧是从哪里看出的破绽?”
      “正是锦缎。后来王爷找到我,说我若能帮他证实‘天书降世’一事全系殿下伪造,他就能让郭煜威得到惩罚。”孟晴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也包括殿下。”
      所谓天书降世,即是在赵衡宣布次年于泰山行封禅大典的同一年七月,赵钦谋划的一出好戏。起初是宫中“闹鬼”,因为越闹越大,这事儿就被闹去了赵衡那里。赵衡原也没当回事儿,偏偏这鬼的习惯越看越像方璞,后来还真以方璞的字迹留下了字条。
      赵衡与“鬼”有过几个回合的交互,他也就从最初怀疑是后宫女人的把戏,到后来真的相信是方璞回来了。在赵衡情绪激动地唤出方璞名字的第二日,赵衡就得到了“方璞”的帛书,书卷之上只有六个字:时不宜祭天地。
      时逢北边姜国进犯边境,赵衡以为确是上天示警,所以决定暂缓封禅一事。
      程璐问孟晴说:“你是如何帮的赵钧?”
      “笔迹。我将殿下府中擅长模仿人笔迹的先生介绍给了王爷认识。”
      为了让赵衡相信宫中闹的“鬼”是方璞,赵钦命人在“鬼”出没的地方留下了字条,语气和笔迹都是模仿的方璞。而赵钦府中正有一位擅长模仿人字迹的幕僚先生,这位先生在不久之后也从太子府搬去了梁王府。
      帛书用的锦缎稍加查证便知来自太子府,此系物证;选择离开太子府的先生自然也不必再替赵钦隐瞒,此系人证。人证物证俱全,考虑到齐国和赵衡的颜面,赵钧没有将这一切摆上明面。但稍在怒火中的赵衡身侧扇扇风,赵钦的日子也就不会好过。
      其中细节不需孟晴展开来说,程璐已经了然,故而她只是问道:“郭煜威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这件事情郭煜威没有参与。”孟晴解释道,“王爷手上有定西侯人命案的罪证。那时定西侯看中了一块儿地,开得价码不低,但有一户人家说什么也不愿搬走,定西侯的手下为了逼走那户人家,就动了手,把家里的男丁打死了。这事儿被定西侯压了下来,但王爷拿到了证据。
      “然而将人打死毕竟不是定西侯的授意,就算闹到御前,陛下惩处定西侯也不会伤他根基。所以王爷的意思是看值不值得:若能让殿下在陛下面前失宠,得罪一个定西侯就是值得的,不然王爷也不想和定西侯作对。
      “我帮王爷‘查清’了天书降世的来龙去脉,王爷帮我把定西侯一事闹大,郭煜威替父请罪,自请去了偏远的柳州任职,也算是惩罚。我听闻柳州多蛇多瘴气,郭煜威在那里时常常生病。”孟晴微笑说,“这便足够了。”
      程璐看着孟晴的眼睛,问道:“你呢?”
      “王爷答应只要陛下与殿下疏远,他就可以兑现当初的承诺。所以在殿下离京以后,我就嫁与王爷为妾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