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二)初现端倪
      子时,天门关内五里桥驿馆。
      月上中天,万籁俱寂。
      驿馆内灯火俱已熄灭,只留下门口过道里两盏细烛,散发着微弱的光芒。马房里的马儿,站着纹丝不动,定是一路奔波劳累,早早进入了梦乡。
      李同光和朱殷二人,身着黑色劲装,碎步轻踩,迈入驿馆之中。此时二人年龄已有三十七八,虽体力早已过了巅峰状态,但偶尔扮作剪径小贼,还是绰绰有余。
      主仆二人小心靠近东边偏房,只见商队运送的货物均在此堆放,李同光二话不说上前打开几个箱子,入眼皆是大原国特产,别无他物。朱殷不死心,又上前打开几个,发现均是那金银珠宝、玛瑙首饰,看着似乎并无不妥。
      “两位无心睡眠,深夜到访,不知有何指教?”
      身后突然冒出一声询问,如平地惊雷,李、朱二人猛然转身,见先前那个递通关文书的少年郎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俩。少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却给人一种随时爆起杀伐的错觉。
      这是杀气!高手!
      李同光、朱殷对视一眼,同时掏出怀中匕首,扑上前去,准备来个先下手为强。二人皆是征战沙场,杀人无数之辈,动起手来毫不含糊。主仆二人常年习武对练,早已形成默契,一个举匕首直奔少年咽喉,另一个攻对方下三路,当真又快又狠,这连番进攻可谓滴水不漏,封死了少年上中下三路。少年只觉话还没有说完,匕首破空袭来的声响已传入耳畔,眼见下一刻便要横尸当场,心中大叫一声不好,足尖点地猛地朝后退去。
      “嗯?”李同光看见少年人的身法,不由大吃一惊,正要上前追问。
      “噗噗噗“,院中的动静惊扰了商队,顿时火光四起,一众人围将上来。
      朱殷摘下面罩,亮出令牌,大声呵斥:“大胆!朱衣卫执行公务,尔等休得无礼!“
      那少年听到喊话吃了一惊,旋即大笑,接着又摆了摆手,大声说了几句狼语示意众人退下。片刻后,院中又重新安静下来。众人如此训练有素,哪里是什么商队,倒像是军队。
      宁甲看了看朱殷手中的令牌:“竟然是朱衣卫指挥使大人,失敬,失敬。”
      随即他转身看向旁边的蒙面人,疑惑道:“那这位大人是。。。。。。?”
      李同光一把摘下面罩,整了整仪容,朗声答道:“吾乃大安庆国公!”
      “什么,你便是庆国公李同光?”少年面带喜色,拍手叫道:“这可太好了,果真是相请不如偶遇,省得我再千里迢迢去安都寻你啦。”
      眼前这少年嘀嘀咕咕,自言自语,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
      朱殷见状大怒道:“你这小子,见了庆国公还不前来跪拜!”
      “这就来,这就来。不过跪就免了,我娘说了,我辈中人,只跪天地君亲师。”少年嘻嘻哈哈,凑上前来,一拱手道:“我叫宁甲,参见两位大人。”
      朱殷上下打量着宁甲,厉声问道:“你这娃娃,到底是何来路,怎会我朱衣卫独有的十八跌身法,从实招来!”
      宁甲眨眨眼睛回道:“大人方才一定是看错了,什么十八跌十九跌,我都没有听说过。”
      见李、朱二人神情疑惑,少年便在小院中辗转腾挪起来。
      朱殷紧紧盯着宁甲,越看越是心惊。他施展的功夫确实不是朱衣卫的十八跌,其中虽有相似之处,但每到关键的地方却又大相径庭。练武之人都知道身法功夫需要多年的打磨,水滴石穿,最后做到肌肉记忆,一旦施展开来,绝不可能临时作假。况且这十八跌的武功,外人不懂,朱殷自己却研习多年,知晓它的短板。但这少年所施展的身法,闪转之间天衣无缝,完全没有破绽,精妙程度更在十八跌之上。
      朱殷心中还在推敲猜度,宁甲已收了身法来到他跟前。
      “怎么样,大人可看清了,我所学武功乃家传本领,都是些粗浅的本事,还望大人不要见笑。“
      朱殷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看向身旁的李同光,递了个请示的眼神。
      李同光笑道:“小娃娃,你这武功虽是家传,倒也精妙。刚听你在那嘀嘀咕咕,似乎说的事情与本国公有关,那就在这里把话说清楚吧。“他收起笑容,正了颜色,顿时散发出一股王霸之气。
      李同光当年出身于军中,本就有一股铁血杀气,待击败北磐之后,又成了安国首辅,独揽大政十余年,养出了一身官威,大多数人见了他,往往还没开口就被其气质折服,再也不敢胡言乱语。
      少年宁甲眼看李同光气质瞬间转变,不由一愣,但片刻后大笑道:“好好好,庆国公果然名不虚传,小子我不打诳语,此番千里迢迢而来,确是为你,但也是为了大安大梧,甚至是中原九国的天下太平,为了所有百姓安居乐业。“
      “此话怎讲?江山社稷之事不可妄言!“李同光一瞪眼,似是勃然大怒。
      宁甲却没有答话,径自走到马房旁,牵过自己的良驹,跨马上鞍:“庆国公,此处不宜详谈,既然已与你相见,便是有缘,我也不用长途跋涉去那安都了。“
      他坐在马上,从怀里掏出一个如意锦囊,随手扔给李同光,“庆国公,你我素不相识,怕是不能取信于你,但有此信物,想必便无后顾之忧。“
      李同光打开锦囊,只见半截略微发黑的金钗,看上去款式略显陈旧,但不似凡物,还欲详询,那少年却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庆国公,明日关外六十里,金沙楼天字一号包厢。我等你到酉时,过时不候。“
      少年在马背上转过头,笑嘻嘻说道:“对了,商队还请大人帮忙通关放行,毕竟生意还是要做的,提前谢过。“
      “你等等!”朱殷见宁甲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堆,想要牵马上前追问,却被李同光拦住。
      “莫追,先回去再说。”他端详着手中的金钗,一时无言。
      此刻已过丑时,李、朱二人匆匆赶回天门关,一路上各有思绪。朱殷见自家主人愁容满面,便进言道:“主人,这少年来历甚是神秘,一时半会无从查起,不过小人觉得那锦囊信物,可能是重大线索,我见这半截金钗乃是女子之物,不如让盈夫人参详一二,或有新的发现。”
      李同光点头道:“我正有此意,快天亮了,你速速回去休息。驿馆的商队,明日正常放行,给沿路的驿馆传信,让他们盯着这支队伍,有任何情况立即上报。”
      “是!”朱殷拱手应诺。李同光转身离开,向军帐内走去。
      天门关乃北方苦寒之地,以往不仅气候恶劣,更是物资匮乏,戍边将士苦不堪言。但国之咽喉,不得半分闪失,所以自百年前此关建立,几代人皆为镇守此地,奉献了宝贵的一生。直至今日,天下太平,贸易往来,天门关终于一改往日肃杀萧索之气,有了些许生机。
      李同光走进帐内,打开火折点起几根蜡烛。回头便见杨盈迷迷糊糊地从床上坐起,轻声问道:“你回来了?天都要亮了,是否有重要军机商议?”那语气中有半分责怪,又有半分关心。
      “夫人不必担心,并无大事,只是。。。。。却有一桩怪事。”李同光取了火折点亮床头油灯,靠着杨盈身边坐下,将今晚所遇之事娓娓道来。
      说罢,他从怀中拿出那如意锦囊,轻轻打开,取出半截金钗递与杨盈。
      “夫人可曾见过此物?”李同光小心询问。
      杨盈接过金钗,顿时睡意全无,她细细端详手中之物,片刻后惊讶道:“看这钗子上的花纹,复杂多变,贵气非凡,乃是我大梧国特有的云牡雕花,非皇族不可佩戴!”
      李同光点点头,之前他拿在手中便觉此物不凡,原来是大梧国宫中之物。
      杨盈又道:“这金器不似铜铁会生锈发黑,正常佩戴断不会如此,看这断面,应是受到外力冲击所致,而这黑色,似是那硫磺燃烧留下的痕迹。。。。。。”
      “雷火弹!“二人异口同声,皆大惊失色。
      杨盈的手突然颤抖起来,她拼命地用袖子擦拭着金钗,试图看得更真切些。她擦了十数下后,抬头看着李同光,口里不由自主地念道:“不会错了,不会错了,真的是凤钗,这是我大梧皇后佩戴的凤钗。“说着说着,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李同光紧紧握住她的手问道:“什么?你再说一次!“
      “真的,我没认错。十五年前,师父手刃英王,救我皇嫂于大梧内宫,两人一见如故,皇嫂赠了她一支凤钗。天门关大战的最后一晚,师父假扮梧国皇后去刺杀北磐狼主,我和初月给师父梳妆,是我亲自给她戴上去的,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李同光听罢,猛地站起身来,心中已是翻江倒海。
      一夜无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