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如果说,王华刚中状元时,对状元“不屑一顾”的小王守仁还没想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那么,经过一心一意读圣贤书,通过爷爷、父亲的解疑答惑,经过爷爷带他进京“见大世面”,我想,小王守仁心中那个“未来的自己”已经渐渐明晰起来。
      来到京城后,小王守仁有幸在这里的大私塾里接受“全国最好的儒学教育”。
      像幼年一样,“脑瓜灵活”的小王守仁除了专心读书,还总是喜欢琢磨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一天,小王守仁歪着脑袋问私塾老师:“先生,请问何为天下第一等事?”
      “惟读书登第耳。”半晌,私塾先生摇头晃脑地回答。毋庸置疑,读书、做官、为国家建功立业,这在当时,是每一个读书人所追求和向往的目标。
      然而,小王守仁却并不认同老师的说法。他把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然后,一本正经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啥?你要做圣贤?”这一下,可把教他读书的老先生吓到了。
      然而,小王守仁毕竟是状元之子,那老先生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对于这个孩子的“信口开河”“狂妄自大”,他必须要告家长。他觉得这是一个做老师的责任。用现在的话来说,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才能更加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啊!
      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到了状元父亲王华的耳朵里。
      在古代非常讲究尊师重道,王阳明在学校挑战老师的事情很快就传到父亲的耳朵里。作为“第一监护人”,王华可不想惯着自己的孩子。
      是夜,王华借故把小王守仁留在自己房间里。
      “听说,你在课堂上对老师说你要当圣人?”很快,王华就将话题引到儿子挑战老师这件事上。
      “是啊。”小王守仁点点头说。
      “就你,还想当圣人?”王华冷笑。
      “做圣贤怎么啦?难道,圣人不是人?”小王守仁并不服气。
      “好吧。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圣人吗?”王华冷着个脸问到。
      “圣人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小王守仁朗声回答。这是北宋大学问家张载的“四为说”,他觉得用这句话来回答父亲,父亲应该没话说了。说完,小王守仁满脸期待地望着父亲那张冷峻的脸。
      “嗯,你背的不错,可这只是理想主义者的呓语,你怎么可以当真呢?”王华淡淡地说。
      “怎么能是呓语?孔子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小王守仁立刻反驳。
      “孔子?孔子!孔子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大人物,你能和他比吗?”听说儿子要跟尊敬的孔老圣人比高低,王华一下子被激怒了。
      “我怎么就不能和孔子比呢?孔夫子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当圣人,凭什么我不能当圣人呢?”儿子的犟脾气也上来了。
      小王守仁说得到是一句实在话,是啊,圣人也是人,凭什么我不能做圣人?
      不过,这在王华看来,儿子的这番话显然是对至尊先师的公然挑战,是大不敬。王华决定拿出家法伺候。
      可是,就在这时,爷爷王伦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他动用长辈的权威严厉苛责了自己的状元儿子。
      “志可不达,但不可不立。这孩子聪颖多慧,我想,他有圣贤之志,也绝非空口白牙的说说而已!”爷爷一边将孙子拉在一旁,一边微笑着问他:“孩子,你说你想做圣贤,你可知应该怎么做吗?”
      小王守仁歪着脑袋仔细想了一会儿说:“为天地立心,太空洞了;为生民立命,太遥远了;为往圣继绝学,还不是我这个年龄该考虑的事情。我想,眼下,我只能在万世开太平这方面琢磨琢磨了。”
      “好!”爷爷拍掌称赞。
      “孩子,异于常人之志,必有异于常人之举。别管别人说什么,坚持你内心的做法就行!”爷爷这样说,一方面是说给自己的孙子听,当然,另一方面也是说给自己的儿子听。
      从此,小小的王守仁在爷爷这棵大树地庇佑下,算是彻底放飞了自我。
      这一年,小王守仁12岁。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自己从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对比孔老夫子,王守仁在十二岁时就确立了“成圣”的志向,可见,在立志方面,他更胜一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