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微信时代63 ...

  •   很快江西路邮电支行的全体员工,都知道新来的保安叫熊五。在老涂的热情询问下,熊五的家庭情况也被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熊五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女儿留在老家由姥爷姥姥带,大女儿读初三,二女儿初一,老三五年级。小女儿和儿子跟在他们身边,就在本地小学里读书,他老婆在服装厂上班。众人都在兴奋的议论熊五,对他有五个孩子表现出吃惊和好奇。大家都只能生一个,他怎么能生五个?罚不罚款?罚了多少?毕竟放开二胎还没几年,难不成熊五还赶上了放开生育的末班车?很多夫妻养一个孩子都叫苦连天,他们夫妻靠什么养活五个孩子?大家都觉得熊五负担很重,生活一定很艰苦。在同情和怜悯弱者的同时,心里不由得也生出一些优越感。

      柳红棉已经开始要济贫了,她对章小美说:"我女儿有很多半新半旧的衣服,鞋子,书包。扔掉觉得可惜,不扔掉堆在家里还占地方。不知道熊五要不要?" 章小美说:”人家刚来也不好意思问,等混熟了再说。我的衣柜里也有很多不想穿的呢。有的连商标都没拆。" 熊五一下子就赢得了全体员工的同情。因为他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人们对他充满了好奇,这些好奇就像一座宝库,需要时间慢慢的去问询探究。

      尽管老涂和老肖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人。那时候谁家没有三五个兄弟姐妹?但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艰苦而快乐的童年,对熊五生有五个孩子表现出强烈的愤慨:越生越穷,越穷越生。他们一致认为熊五很穷。

      秋葵从梦中醒来,把自己吓一跳,我这是在哪里,我怎么会睡在床上?她睁开双眼,黑沉沉的夜里什么都看不清楚。她的脑子在飞速的想着。她陪护的那个病人出院了,这几天下雨晚上她没有接到活,可以睡安稳觉。她六点钟就上床,早早的入睡了,想明白了事情,竟然没有了睡意。

      秋葵刷了几条抖音,那些廉价的笑料,无法填补她的空虚,赶走她心里的焦虑。她返回微信页面,江以为依然没有任何动静,他们之间只能他找她,而她不能找她。这不公平的游戏让她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悲哀。再说就算找他又有什么用呢?从来只有救急,救不了穷。秋葵陪感无聊,关掉了手机。外面的大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她打算等天亮了到菜场里找凤仙姐,不知道这几天她在忙什么?可现在才凌晨四点,离天亮还早呢,何况阴雨天气天亮得会更迟些。

      秋葵睡意全消,重又打开手机刷着抖音,在廉价的笑声中等待着天亮。突然,一阵猛烈的南风吹得铁皮房子吱嘎响。雨点像撒豆般砸在屋顶上。一道闪电划过天际,透过窗帘布都能看到耀眼的光亮。雷龙驾着战车,从东北天空碾压而来。

      弹丸之地的小城顿时被狂风暴雨淹没。电蛇在窗外狂舞,怒雷就在屋顶上方的天空爆开,在大自然的声威面前,人类渺小如蚁。

      秋葵关掉了手机,尽可能的拔掉床边的电线插头,然后把头捂在被窝里犹如一只受惊吓的兔子,竖起耳朵聆听天地愤怒的咆哮。她暗自庆幸从没发过天打雷劈这样的誓言。她也不敢发这样的重誓,举头三尺有神明。秋葵相信神明的存在,即使不在天上,也会在心里。

      这场大暴雨来势汹汹,好在雷公电母是急性子,来得快也去得快。但他们带来的雨却足足下了两个多小时。把林城都快淹没了,才慢慢的收住了雨水。杜若看着雨水从门缝里流进来,却毫无办法。梧桐区所有一楼住户,十家有八家遭遇大雨,都会雨水倒灌。另外不进水的两家一定是筑了很高的水泥门槛。杜若要用轮椅推汪海洋上医院复诊,门口不能有障碍物。只能任凭水往低处流,流进家里去。其他屋里进水的人家,情况和杜若大同小异,都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筑高门槛。

      雨停了,所有人家房门打开,畚箕扫帚齐上阵,一边骂着不开眼的老天,一边骂着不作为的物业。手上却不停的收拾一屋子狼藉。杜若给秋葵打电话,听到秋葵说今天有空,她心里一下子就轻松愉快起来。给汪海洋换洗过后,就按时上班了。

      秋葵对处理杜若家房子进水的事,早就轻车熟路。杜若家的地板全部是大理铺就,为防水杜若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柜橱里。因此,没有需要洗晒的东西,单是处理屋里积水,秋葵很快就搞定了。

      从杜若家出来,天空又飘起小雨。四周的山峰被厚厚的白雾笼罩着,林城犹如雾海里的仙岛,神秘而梦幻。秋葵无心欣赏风景,她因为没事可做而焦躁不安。秋葵没有直接去爱晖菜场,她回到家里,从冰箱里拿了一块腊肉。这还是上次李柱生托人带来的,吃了一块还有两块一直没舍得吃。凤仙姐有口好吃的都会想着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吃独食。

      秋葵打着雨伞,穿着拖鞋出了门。斜风急雨,打伞走路有些吃力。雨水很快打湿了她的脚,这种清凉的感受,竟然让她有点小兴奋。好久都没有让脚和雨水这样亲密接触,小时候她可是光着脚丫满山跑。特别是农历五六月的雨季,采完了夏茶,薅完了秧田里的草。遇上这样的下雨天,和几个小伙伴相邀着往森林里钻。只有连续下几天雨,森林里才会长出松毛菌,青头菌和羊肝菌。到山林里找菌子的快乐,远胜享受菌子的美味。到了城里后,农民不像农民,工人不像工人。一天又一天,稀里糊涂的过日子,连二十四节气都忘的差不多了。现在该是长鸡枞菌的季节了吧?

      秋葵就这样胡思乱想着,走进了菜市场。因为下雨的原故,到菜场买菜的人更少。许凤仙坐在摊位前剥青豆。看到秋葵笑了笑问道:"好几天都没看到你,正想着要给你打电话呢。" 秋葵道:"这几天没有接到医院里做看护的活,闲得心焦。早上下雨,早点摊的活也做不成。看看这天色,夜排档可能也开张不了。想不到进城打工,还是得靠天吃饭。“ 都是当家的女人,许凤仙知道如果几天没有收入,心里会有多焦急。

      许凤仙道:"天气预报里,未来的五天都有雨。"秋葵道:“ 这下愁死人了。” 许凤仙道:“ 天要下雨管不住,娘要嫁人留不住。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要着急,慢慢想办法。"秋葵把手中的腊肉递给许凤仙。许凤仙一脸的欢喜:"正好早上你柱发的表弟送了点鸡枞菌来,我正要打电话叫你来尝尝鲜。想不到你连腊肉都带来了。” 秋葵也高兴起来:“ 多加点青辣椒,腊肉炒鸡枞,好久都没吃过那种味道了。鸡枞菌太贵,七八十块钱一斤,吃不起。想想我们小时候,找到鸡枞菌放在街上论堆卖,三角五角就能买一堆。要是能卖到两块钱,高兴的跟过年似的。"

      许凤仙道:"许寡妇坟后面那棵麻粟树下,有两窝鸡枞菌。每年都是六月十一到十八这两天长出来的。以前一直都是我奶奶去挖,后来她走不动了,偷偷的告诉了我。每年到时候我都去挖,每次都不会让我失望。两窝鸡枞菌都长得很多,一窝就挖一小篮子。我到了城里后,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我父亲。去年我还打电话问他,他说现在只有一窝了,另一窝不出了。"秋葵道:“ 肯定是把蚂蚁窝挖破了,蚂蚁搬了家,就不会在长鸡枞菌了。"许凤仙道:“ 谁知道呢?也许是吧。"两人说到儿时的趣事,愁苦的脸上露出了一些轻松和欢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