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第六十五章 被刮断的帅旗 ...


  •   “你就带上我一起吧!”议事厅里肖琪一再央求着云熙。
      “不,你就留在彭城。”云熙断然拒绝,“不仅是你,剩下的三万精兵都要留守彭城,以防南梁反袭。”
      彭城在则徐州在。好不容易将彭城夺回来,决不能有失。

      “是谁说的我们两个不能分开,是谁说的我必须在你眼皮子底下,天天让你看得见的?”双标!典型的双标!肖琪气鼓鼓的。
      “琪儿,我不是不想带你出征,我也不想与你分开。实在是攻打下邳不适合带你出征。这不是我穆云熙一个人的决定,是方才诸位将官一同商议的结果。”云熙要亲率两万骑兵,自为先锋,兵发下邳,与萧祯玘一决雌雄。

      彼时北齐能征惯战的良将已经所剩无多,随云熙出征的诸将也都陆续驻留当地,把守城池。随着一路攻城拔寨,急速削减的不仅是萧梁大军,云熙身边可供调遣的兵将也是越来越少。

      “那……那你也多带些人马呀!”肖琪皱着眉,她也知道攻打下邳云熙旨在速战速决,因此只带骑兵出征,自己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跟着就是个累赘。她只能妥协。

      “我所带的都是精锐,两万足矣。”云熙目光坚定而冷锐,仿佛已经看到眼前的一场生死血战。

      萧祯玘已经中了她一箭,身边残兵败将已不足万。此时是最好的战机——拿下下邳,擒住贼首,一切硝烟战火便都结束了;即使萧祯玘侥幸南逃,她也可以一鼓作气渡过长江,直捣宛城。

      云熙聚起瞳眸,看到了江山一统的希望。

      “琪儿,你乖乖留在彭城,等我回来。我很快就会拿下下邳,我很快便会回来。”云熙抬手拢上肖琪的腰肢,安抚也笃定的说,“我为你报了仇就回来。”云熙的眸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光。
      “你定要将他置于死地,是吗?”肖琪回望着云熙的双眸,心情有点复杂。

      从感情上讲,萧祯玘确实挺招人恨的,阴谋心机不在萧祯瑀之下;不过肖琪也能感受到,与私放云熙相比,萧祯玘最在乎的其实是萧祺儿的安危,所以才会把她虐得那样惨。

      “你不想我替你雪耻报仇么,琪儿?”云熙眼里闪过一丝疑惑,“若是你不希想我杀了他,我……将他活擒了交予你处置,可好?”
      “哎呦,别了。”随缘吧,肖琪想,“我才不在乎他死活呢。我只要你好好的!”
      云熙一笑:“我会的。”

      ——分隔符——

      出兵下邳的当日,三军齐整,突然乌云蔽日、狂风骤起,刮断了帅旗,众人大惊,皆有惧色。
      云熙在马上用手臂遮挡着砂石尘土,漫天的飞沙走石刮得人睁不开眼。

      中军官进言道:“殿下,帅旗折断,乃大凶之兆也。我们还是改日发兵罢!”
      云熙皱眉,踌躇片刻。兵法有云:兵贵神速。待萧祯玘休整以毕,或是趁机南逃,便是错失良机,再想擒住萧祯玘,又不知何年何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思虑过后,中军官还是听到一声清冷决绝的号令:
      “发兵。”

      大军浩浩荡荡向下邳城进发。行至半路,乌云散去,狂风歇止。云熙心中由忧转喜,暗自下定决心,一鼓作气,拿下下邳!

      二万骑军沿着官道,一路急行了五十余里,马蹄南去,所经之处卷起一片狼烟尘土。
      如果一切顺利,云熙的两万骑兵当晚就能赶到下邳城外。

      彭城至下邳的官道两旁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初夏的稻秧长势正盛,可惜兵荒马乱的日子,人们四处逃难,荒废了一片片的水田,只剩下绿油油的稻田和星星点点的农舍在日头底下冷冷清清,无人照料,以致野稗肆意、杂草丛生。

      云熙在马上余光瞥了一眼,不禁心中长喟,战火肆虐百姓受苦,唯有早日平灭南梁,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白龙驹的脖颈上马铃叮当,让云熙回想起修定寺里她和肖琪各自许下的愿望——近了。她们的愿望很快就能成真了。

      大军正往前行着,突然大路上赫然出现一个和尚,这和尚盘膝坐在道路中央,拦住了大军的去路。

      这和尚约有三四十岁,看上去十分羸瘦,两腮深陷,黑黄的面皮似乎很多天没有吃饱过了。和尚微闭着双目,面容苦恶。

      中军官不敢怠慢,急急向云熙来禀报。

      云熙催马来到大军之前,只见和尚撩起眼皮,见到云熙,从地上坐了起来,作揖施礼道:“阿弥陀佛!”
      和尚方一起身,云熙始发觉这个僧人身高过丈,一副细条条的身材,虽然面黄肌瘦,但声音却洪钟一般并不虚弱。

      “阿弥陀佛。敢问施主就是北齐的监国殿下、公主千岁么?”和尚上下打量着云熙,白龙驹上的穆云熙银盔素甲,风姿飒飒,目光凛冽遮盖了一副绝世的容颜。让人不禁想起假面破阵的兰陵王。

      “不错,正是。”云熙冷冷答道。

      “百闻不如一见。殿下果真是巾帼英雄、女中丈夫,当世之豪杰。”和尚由衷称赞道。

      “不敢当。”云熙脸上毫无颜色,冷言直问道:“是萧祯玘派你来劝我退兵?”

      “非也。”和尚向云熙虔诚一躬,“正好相反,贫僧是助殿下早日破城的。阿弥陀佛。”

      “怎么说?”云熙冷冷地盯着瘦高和尚,一脸戒备。

      “殿下可知,此路向南再行十里便是回龙岗,所谓回龙岗乃田间垄上之土埂,道路狭窄,最窄处不足丈宽,当地民谚说得好:此地道隘车不容,相逢狭路龙回头。殿下的大军若要通过回龙岗,又不影响行军速度,战马势必要踩踏农田而过,这农人一年的收成就此化作泡影。”

      云熙一皱眉,就听和尚继续劝谏道:
      “殿下南征,无非是要夺回失地,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幼有所依,从此不受战乱之苦。自古夺城池易,夺人心难。殿下之志,若只在几座城池,就当贫僧多言,殿下勿怪便是。”

      和尚说罢双掌合十,口念佛号。悲悯之心,人皆有之。践踏农田亦非云熙之所愿,但慈不掌兵,行军至此,不可半途而废。

      “多谢禅师忠言。我志不在下邳城,但也绝不可因此而退兵。禅师请吧——”云熙说罢,马鞭一指路边,示意和尚让出道路。

      “殿下不想听两全之计么?”见云熙丝毫不为所动,和尚仰起头朗声问道。

      “安有两全之计?”云熙冷声疑问。

      “贫僧愿为殿下献一条陈仓道,既能免踏农田,又能抄近路直抵下邳城下,可谓捷径!若走此路,可提前一个时辰抵达下邳。但不知,殿下有这个胆量否?”瘦和尚目光炯炯直视着云熙双眸,有三分热忱、三分笃定,还带着三分挑衅。

      云熙双瞳一缩:“哪里来的和尚,竟敢在此扰乱军心!营官何在?”心知和尚是用激将法在激她,云熙还是难免有些肝火上扰。

      见云熙动怒要来绑他,和尚不怒反而仰天大笑:“殿下——殿下你错绑贫僧了!贫僧有名有姓,就出家在距此五里之外的仰山寺,法号‘了圆’。贫僧有度牒在身,僧录司有记录在册,倘若有虚,岂能欺蒙过殿下一双慧眼!”

      说着和尚自怀内摸出一张略微泛黄的绫素,双手呈上。

      云熙接过来看,那度牒上面详载着僧人的本籍、俗名、出家日子、所属寺院、师傅的法名等等,度牒上面加盖的还是北齐僧录司及当地郡县衙门的官印,真实不虚。
      原来此人俗家姓陈,本地人士,出家在仰山寺,算来皈依已有一十八年了。

      云熙看罢多时,却并未言语。

      “贫僧世居在下邳县五柳河村,出家之前以渔樵为生,幼年家贫,后妻子儿女皆死于病困,无奈只好落发为僧。算起来,贫僧一家老小世世代代皆为北齐子民。”瘦高和尚向前一步进言道,“不想这半年来朝秦暮楚,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简直无以为生!有的为避战乱,抛妻弃子,远走他乡;留下的守着这几亩荒田,生死由命……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殿下又于心何忍?”
      “马踏秧田容易,殿下,你这是要了他们的命啊!”

      云熙轻蹙眉尖,清冷的声音警告道:“了圆,倘若你有半句不实,休怪我心狠手辣。”

      “阿弥陀佛!”和尚双手合十,“出家人不打诳语。”

      “中军官,地图拿来,我再看一次。”云熙拿过地图,瞟了一眼。实质上在出兵之前她心里已经有数,回龙岗是去往下邳的必经之路,避无可避。

      “殿下无需多虑,两全之计,交臂失之岂不可惜?”

      云熙垂眸沉思了片刻,对和尚道:“前面带路!”

      了圆和尚骑着一匹瘦马,走在队伍最前。大军向前又行了二里,果然官道上多出一条岔路来。

      “殿下,延着官道走下去,八里之外便是回龙岗。”和尚又抬手指了指岔路,道:“顺着这条岔路下去,可以直抵下邳城西北的角门,这条是通往下邳的捷径,比官道要近三十余里地。从前下邳城只有东、南两座城门,路人自彭城去往下邳皆走官道;三个月前下邳城开放西北角门,于是乎多出这条岔道来。”

      难怪地图上没有标记。云熙暗自思量,三个月前,那便是南梁接管了下邳之后的事。

      “殿下你久居京城,不了解当地变化。这条岔路可抵下邳已不是什么秘密,若殿下还不肯相信贫僧,现在走官道也不为迟晚。”

      “好。就走这条。”云熙凝望前路,终于下定决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被刮断的帅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