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杯影·许善人 ...
-
1、
许善人老矣,老得微醉而糊涂。
他的微醉,是整日挂在脸上的,挂在那长长的寿眉和醉眼间。
据传说,年轻的时候他也曾象先人一般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也曾去过江南的西湖边、断桥上,携过一柄油纸伞,然后寂寂地站在朦胧烟雨下,等待伊人。
对了,差点忘了介绍,许善人的先人就是天下闻名的许仙。
可惜许善人终究没有先人的运气,他等白了鬓发,等倦了容颜,也没有等到那温婉秀丽的女子。
最后,他终于认命地放弃了等待,离开江南,孤身一人来到塞外边陲的兰州。
2、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来到兰州,来到这个充满黄沙靠近异域的城市。
更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来到兰州后,要住在弥隐寺的佛慈堂?而弥隐寺的老方丈就偏偏让他住下去了。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惊讶的,最让人惊讶的是,他居然还在寺中喝酒、卖鲜肉包子。
这世道,难道真的乱了?
乱也罢,治也罢,总而言之,许善人就这样落脚到了兰州,而且一住多年。
这多年里,中原烽火,边塞动荡,百姓颠沛流离,困苦不安。寺中的和尚也散的散,死的死,等到老方丈于一个冬夜里坐化后,偌大的弥隐寺最后竟只剩下他这么一个非僧非道的俗人了。
在这些年里,许善人除了喝酒卖鲜肉包子外,也没忘了祖宗传下来的医术,救活了不少城中百姓和流浪旅人。由于他每次诊病救人分文不取,便博得了一个“善人”的名声。
3、
这年,天下是越发的乱,许多的中原人,携儿带女地逃到兰州来避难。兰州城里一下拥挤起来。边塞小城,又如何收容得了这么多饥饿的难民,那米价,眼看一日贵似一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这混乱当口,塞外的胡骑也闻讯而来,团团围住兰州城,意图破城后烧杀抢掠。
幸赖官兵和百姓奋死抵抗,这城才勉强守住,只是却再也没有力量出城击退这些胡骑,只能任由他们围着。
这般围了数月,城中开始闹起饥荒。
饥民们先是吃光了树叶,然后剥树皮来吃,饿到后来,城里的老鼠也吃了个干净。大家都说:照此情景下去,吃人恐怕只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已经有几户子嗣颇多的人家,悄悄开始订易子而食的协议。
就在这时,许善人忽然站了出来。
他不知从哪里,竟然弄到了许多肉。在弥隐寺门口架起一口大锅,熬了汤,施舍给众人喝。
其时,城里能吃的东西已所剩无几。饥饿的众人见到这热乎乎、香气四溢的肉汤,忍不住欢喜得流泪,把许善人视同再造父母。
那许善人却一如往常,面对众人的感谢,不骄不夸,笑眯眯地给大家盛汤。见到那格外瘦弱的孩子,便总要多给一些,殷殷叮嘱着好生保养。
众人对许善人感恩戴德,许多人的家里,替他悄悄立起了长生牌位。
4、
人们潮水似的来,又潮水似的走。
日复一日,许善人总有香甜的肉汤喂饱那些饥肠辘辘的肚子。
熬到秋末冬初,胡骑的粮草终于也渐渐见了底。
眼见这城是无法攻下了,他们只好撤回了草原。
城墙上的官兵看着胡骑带起的飞尘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艰苦的围城,终于结束了?我们胜利了!
他们欢叫着、雀跃着,把这样一个令人欣喜若狂的消息散播到兰州城的每个角落。
数日狂欢,人们从死亡的阴霾中走出,集市上渐渐热闹起来,整个城市慢慢地复苏。
城外的商人,也把粮食迅速运到了城里。
5、
不愁温饱之后,人们开始思考和回忆。一些有理智的人忽然想到当时状况下,许善人又从哪儿能弄到这许多肉?
人群中开始悄悄流出一些疑虑:许善人给我们吃的,莫非是人肉?细细回想起来,那肉细腻而又略带甜腥,真的不象是猪羊牛之肉呢。
疑虑越来越重,最后在众人心里竟形成一股恐慌 ——— 我们难道终究是吃了人?!
他们从城中各处赶到弥隐寺,聚集在寺外,高呼许善人出来,请求他给大家一个解释。可是喊了半天,寺中却一直悄无声息。
最后众人推开寺门,拥进寺内。然而他们骇然发觉,门后迎接他们的居然是一个硕大无比的蛇头。
众人发一声喊,争先恐后地往外逃,远远地站在寺门外戒备。
对峙了许久,那狰狞的蛇头望着众人尤一动不动。这时有眼尖的发觉,蛇头上的蛇眼全无生气,仿佛已经死去多时。
众人于是又怯怯地靠近,胆大的上前察观,果然是一条死蛇。
这蛇是如此的大,一个蛇头就几乎占满了门后院子。
众人在啧啧惊叹声里,顺着蛇身向后探寻,发觉蛇的身躯围着大殿绕了三圈后,又延伸到寺后的佛慈堂。
众人进到佛慈堂,看到一幕奇景。
只见堂中,蛇的身躯到此突然消失。后半截仿佛被人齐整整地切除了。
这蛇是哪来的?又被谁切去了后半身?谁又有这个能力?许善人呢?他又去了哪里?
众人正在疑惑间,一个小孩从佛堂角许善人的床铺上拾到一封书信,那书信上写着“城中诸人启”。
6、
众人围拢了来,拆开书信,有识字的大声读到:
“城中诸人: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相信也已经看到了我的真身。我是许仙的后人,所以也是一条蛇。请勿惊,我从没害过一人。这次围城,我不忍见众人饥饿。便割了自身的肉给你们食用。每日割一点,割到今日,感觉身体日渐衰弱,恐怕是支撑不住了,特留此信以告:你们可以在我死后,继续食用我的肉以度危机。”
信的后面,还有一些文字,却是一些救人治病的方子,想必是许善人一生的心得。读信的人,没有再念了,众人一片沉寂。
良久,有低低的哭声传了出来。
这哭声越传越大,渐渐传遍整个兰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