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忧郁的热带》 ...
-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
王志明译
1.
【“一直到最近为止,文化一直是富人的玩意。有权势的寡头觉得有必要培养一个公民的、俗世的公众意见,来制衡教会与军队的传统影响力以及个人的政治统治。他们才决定要使文化能为更广大的群众所享有,因此创建了圣保罗大学。”】
所以什么不是政治工具呢,虽然总说要脱离意识形态谈“纯粹”的东西,但其实什么都离不开意识形态。我们接受的教育、信息、文化熏陶……一切塑造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东西都有意识形态的影子或者植根于意式形态中。
2.
【“任何人如果觉得好笑或厌烦,应该想想,这两种反应都接近亵渎。批评这些奇形怪状的手势和扭曲变形的举动,都毫无意义,取笑更是犯罪;它们是什么,就应该看成什么——生死斗争的临床症状。促成这种充满绝望的行为,只有一事,就是饥饿这个无时或忘的牵挂。”】
想象了一下身处其中大概只会感到震惊和恐惧……震惊是震惊于这种贫穷的现状,恐惧是恐惧于这种贫穷带来的混乱无序感。之前一直不太能真正体会到《正见》里写的悉达多·乔达摩那次出游对他人生观的冲击,现在突然微妙地联想到了这个故事——有些客观存在的事物/规律,比如生老病死,在我们来说不知道、不曾听说,但真正目睹并身处其间时,也许才能感受到它的“真实”与“近在眼前”,明白它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
3.
【“人类可以共存,只要他们能互相认为他们虽然不同,但都具有同样程度的人性,但人类也能够借否认其他人也具有同等程度的人性而共存,只是其结果是建立一个互相从属的体系。”】
真要这么想的话似乎就只能从“性本恶”角度解释了……目标一样是“共存”,虽存在平等的选项,人类群体却更倾向于选择分高低,或者用这里的话来说“互相从属”。这就联想到前文写到在印度种姓制度下发展出来的扭曲的“奴隶性”,“低等级”的人就像《哈利·波特》系列里大多数家养小精灵一样,把“服务巫师”刻在骨子里,甚至认为一个巫师把家养小精灵看得与自己平等是件匪夷所思、“有失体面”的事。
但根源是什么呢?真的只是人性本身含着奴性吗?我更相信根源还是个人拥有的空间及资源不平等的客观现状,因为不论“分高低”还是“奴性”,本质都是要获得一种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利益”(精神上,比如达成一种“我过得痛苦是因为我天生低贱”的逻辑闭环,这样才能获得相对的内心平静以满足生存本能;物质上,比如前文写到的,把“上等人”捧得更高,以致对方良心上过不去而必须给予物质施舍),这种“利益”对于越“下层”的人来说越接近于“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亦即“满足生存本能”——而“上层”人是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满足生存本能的。
可这种客观物质现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意思是追溯到最初——是由于物质缺乏、群体结合不紧密而导致个人物质财富出现明显的分层,还是由于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本性中有一种“我要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倾向?似乎又无从探究了。
4.
【“能够接近存放在图书馆中的知识以后,这些人同时也变成容易被印成文字的、在比例上要比知识还高出许多的大量谎言所左右。”】
这一点很赞同,但不认同前面说扫除文盲的行动是为加强统治而服务的。文字里包含的谎言是文字表达本身的局限性带来的,但所有形式的表达都有局限性,文字只不过更方便被人利用。前面作者一行人误以为要被土著杀掉,结果发现妇女儿童只是先行一步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任何形式的表达都存在局限性,人与人的关系里不可避免会有各种误解和谎言,文字能够帮助人类理清思路、进一步沟通以缓和甚至化解矛盾,这是文字的优势。至于人会不会被大量的文字信息迷惑、蒙骗甚至挑唆,那取决于人究竟能不能用理性思考、愿不愿和平沟通,而不在于文字。把人被迷惑、蒙骗甚至挑唆的原因归咎于文字,倒不如归咎于人类本身的缺陷:自私、愚昧、轻信、冲动、多疑。
5.
【“我们的制度是最高程度的荒谬,因为我们既把罪犯当做小孩,以便我们有权对罪犯施加惩罚,同时又把罪犯当做大人,目的是为了拒绝给他任何安慰;同时我们却相信我们在精神上大为进步,而所依据的理由只不过是,我们不把我们的几个同胞吃掉,而是使他们饱受身体上与道德上的割体断魂。”】
这个逻辑很有趣,也说得通。但我更关注效用……怎么说呢,就是作者做出这种推论的时候,用的又是什么样的标准呢?是我们社会的标准,还是土著社会的标准?不论用哪一个标准,似乎都会犯作者前面提到过的“默认某一标准优越于另一标准”的错误。土著社会和我们的社会最明显的差异(如今能观察到的)或许有一项就是人口基数,而人口基数又会影响同一管理模式的效用。比如之前在《社会心理学》中读到过,当一个地区人口规模较小时,犯罪率是可以常年维持在极低水平的,其管理模式或许就可以与一个人口规模十倍、百倍于这个地区的区域的管理模式相异——简单来说就是,每个群体客观具有的具体条件不同,其习俗和(有效)管理模式也就会有差异。所以,如果单纯以某一个外来标准衡量目前社会的管理模式(如法律或道德),就难免偏颇。这里作者对我们社会法律进行的反思也是一个道理。
6.
20240118读完。
翻译非常令人不适……虽然后期习惯以后稍好了一点,但很多地方非常累赘,甚至有病句和好几处错别字。大概是因为法语本身就是这样一种繁复的表达?保持这种风格翻译成中文以后真的十分别扭。
此外,对□□的评价是全书作者偏向性最明显的一部分,没想到是出现在对一种宗教的态度上。虽然我对其中描述的内容也很无语,但确实看得出作者的强烈情绪。而一旦叙述出现强烈的情感倾向时,其中“事实”的部分也会多少变得让我怀疑了。
不过最后一个部分中,作者也承认了这种强烈情绪并且作出了剖析。读完能够理解这种倾向性产生的原因,也能看出作者的确从头到尾都具有一种对自身文化的警惕和反思,正如文中写过的人类学家对原所处社会的“反对”或是“远离”。
全书印象最深是作者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对自己所做工作之意义的怀疑,以及对人类文明意义的追问和对这一追问指向的虚无产生的恐惧。也对最后那种“即使如此,发现人类及人类文明以外每一种事物之伟大,也是一种意义”的乐观印象深刻——也许这就是支撑人类群体不断前进的“活着”的本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