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猫猫(2) ...

  •   猫死了。

      老死的,很安详。

      然后又重新投生到母猫的肚子里,被生下来,先是睁不开眼睛,后来毛发干了,四肢变得有力,喵喵叫,声音细弱柔软。

      新的人家,它这次可生来就是家猫,不用像野猫一样颠沛流离。

      没多久,中年男主人抓上它跟它的几个兄弟姐妹放进铺了稻草的背篓里,背上,出门,路上逢人便问要不要小奶猫,还没走到集市便将它们都给卖了出去。

      不巧了,一番狠狠杀价后买下它的,正是老熟人。

      熟悉的院子,熟悉的看门大花狗,熟悉的小孩儿,还有熟悉的猫碗……

      老天,如果不是怕跑出门会被饿死,猫真想离家出走。

      毫不意外的,那小女孩儿终于学会了连走带爬,翻箱倒柜,如果不是狗兄弟实在好脾气还亲近人,它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后来。

      外出打工的夫妻又回来了,还是怀孕,这时候小女孩快三岁了,它也成了一只身姿矫健的俊秀大猫,狸花,村中一霸,在这村中猫狗圈里的地位跟家里的大花狗不相上下。

      第二胎是个男孩,丈夫这一次提前回来,陪着妻子去医院,顺产,母子平安。

      跟上一次一样,夫妻二人先后离开。
      刚把大孙女带出点样子,又要带小孙子,女主人可有的忙活。

      两个小孩儿就在猫的眼皮子底下慢慢长大。

      女孩上了幼儿园,男孩继续在院子里满地乱爬,一放学,姐弟两人就抓猫逗狗撵鸡,甚至去骚扰猪圈里的猪。

      好熟悉的场景。

      作为一只猫,它是不可能被轻易抓到的。
      但那俩小孩儿给肉吃。

      好吧,没有猫能拒绝一块香喷喷的肉,大大的,瘦肉,油水充足,更何况还有那条蠢狗跟它抢!

      女孩儿长到五六岁,该老老实实上小学了。
      俩孩子一起被父母接到了城里上学。

      这房子里又安静下来。

      除了——
      夜里的狗叫和日出的鸡鸣。

      四年后。
      俩孩子又被送了回来。

      猫不知道为什么,猫只知道小孩儿不记事,都记不得它和花斑狗了,但小女孩儿还是喜欢用筷子夹着肉诱惑它靠近。

      好吧,它打架很厉害,但是只能屈能伸的猫。

      就吃这一次!
      下次不会了!

      姐弟俩继续上学,继续在猫眼皮子底下慢慢长大。

      女主人夜里煮猪食的时候依旧爱抱着它烤火,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姿势,同样的气息和同样的怀抱,说着同样的话,好像它与上一只猫没什么分别。

      嗯……其实本来也没什么分别。

      这时候小女孩会毫不意外地进来横插一脚,一把便将它从奶奶的怀里捞起,不放过这免费占便宜的机会,然后祖孙两人便挤在一张长凳子上排排坐,一起烧火。

      一切温馨又静谧得像一场梦。

      后来没多久夫妻两人离了婚。

      是姐姐接了一个电话,细长的电话线连接着红色塑料听筒,听筒另一边传过来声音,猫不能理解这东西的神奇。

      不知何处走漏了风声,这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全村,甚至到了镇上,邻里之间一见面就问真假,好像这是什么稀奇的事。

      风波很快过去。
      日子,好像与往日没什么差别。

      猫也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直到很久很久之后的一个夜晚,小女孩在夜里抱着它躲在床上,盖着被子,捂住嘴,哭得泪流满面。
      它第一次知道一个人可以有这么多眼泪,和鼻涕,把它精心梳理的毛都弄得乱七八糟。

      还好,不常哭。

      猫觉得看在往日投喂的情分上,可以一忍。

      人类毕竟是情绪丰富的动物,脑子里装满了稀奇古怪的想法,它觉得勉为其难也可以理解,看在那些免费按摩的份上。

      姐弟两人打打闹闹长大。

      邻家有两个跟姐姐同岁的男孩儿,同个学校同个班,带上弟弟一起玩,四人常凑到一堆,叫上院里的大花狗,漫山遍野四处跑,钓鱼摸虾,结伴上下学。

      猫不喜欢他们。

      谁叫他们家的猫总是跟它不对付,还敢妄图动摇它村中一霸的地位!

      可俩小孩儿是半点没懂它的喜恶,反跟那两人走得越来越近。

      放学写完作业后,那两人就翻过院里不高的围墙进到堂屋里来,四人凑一起看电视,几乎日日如此。

      真是把别人家当成自己家了!
      猫全然不承认自己夜里偷偷潜入别人家偷吃的事。

      隔辈的两代人生活得十分融洽。

      小孩儿玩小孩儿的,大人不怎么管,相安无事,就是猫猫狗狗被祸害得厉害。

      他们也有温馨相处的时候。

      可能是一个清晨,可能是一个午后,或者是一个忽然停电的夜晚,黑漆漆的,屋内点着一只蜡烛,光影摇晃,影子黑漆漆的,拉得老长,投影在墙壁上,女主人开口给孙女和孙子讲起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猫被人抱在怀里,跟着一起听。

      听家长里短,各家的八卦,男主人年轻时的荒唐事,小孩儿的出生,关系往来。

      明明琐碎又累人的农活和家务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她却只字不提。

      后来。
      大花狗真活成老花狗了。

      很老很老。

      精神越来越差,昏昏欲睡,俩小孩儿也不追着它到处跑了,终于干了点人事,开始替狗担心起来。

      但狗的离去很传奇。

      它是在一个很平常的日子里忽然消失的。

      没有再回来。

      傍晚,擦着天黑前的夜色,主人们在屋子周围四处呼唤它的名字。

      它没有回来。

      没人知道狗是被狗贩子偷走了,还是自己偷偷藏进了哪个角落,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人家。

      后来,猫在院子里见到了很多的狗,前后相继。

      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但每一条都没有大花狗漂亮,没它健壮,通人性,还听话,也没它活得长,在这里带得久,仿佛与这家人是天赐的缘分。

      狗来狗往,猫的脑袋都记不住它们。

      只记得,当初被大花狗压着打的死对头,那条隔壁家的大黑狗,没多久也死了,死时就剩一把骨头架子,不知是老死的还是饿死的,最后被主人炖成了狗肉汤。

      虽然大花狗死得比大黑狗早,猫想,它又赢了一次,它生死都这么神秘,好像来去自由,没有落到不体面的地步。

      有时候它也想,或许大花狗没有死,只是想过过野狗的生活,于是悄悄离开了。

      猫觉得自己又老了。

      又是年岁匆匆,姐姐到了该上高中的年纪。
      俩个小孩儿又进城去了。

      猫听他们说过,这一次不是那个很远很远的城,而是离村不远的县城,猫才不管其中的区别,它只知道它想吃肉就又只能偷偷摸摸上桌拼速度了!

      冰箱这种东西也不知道是哪个坏人类发明的,门关得死死的,它想扒拉开都不行,一点也不如木头碗柜好操作,别以为插上个铁丝扣就能难住它!

      老猫开启了安稳的养老生活。

      跟两个老人一起,留在旧房子里,留在这老旧的村里。

      好吧,其实也不算老旧,这些年一直都在更新。

      笨重的大头电视换成了薄薄的一张,从此之后猫被禁止跳上桌,以前还能躺在电视机上取暖,现在只能偷偷摸摸屈居在路由器上。

      猫才不管什么“禁止”和“规矩”。

      净水器和热水器也有了,这些年里扩建了厨房,给楼顶加盖了遮雨的棚子,单独砌墙砌出了一个浴室,还有了洗衣机,旧的黑色的易碎小瓦片也换成了一整块又大又薄的彩钢瓦,一切都像模像样起来。

      只是人走后,过分冷清了。

      年老的女主人依旧上山劳作,跛着脚,干活不多,就是习惯。

      年老的男主人则依旧游荡在集市的街上,出入茶馆打牌,被烟酒侵害了身体,健康一日不如一日。

      生活是一潭死水。
      猫猫只管吃吃喝喝晒太阳。

      它失去了村中一霸的地位。

      闭上眼睛的时候,猫能记起很多细碎的过往片段,都是些激烈冲突的场景。

      比如,吵架。
      寥寥不多的几次,气氛甚至不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但就是让它记下了,旋即记忆又模糊起来,缘由也记不得了。

      比如,深夜的哭泣。

      不知年岁几何。

      两个老人的儿子回来了,要接他们进县城里去住,这农村的房子以后就不住人了,院子里的鸡鸭狗统统打包送到大女儿在农村的家里。

      猫不大,可以带到城里去。

      行李打包好,三人临行前一天晚上,老猫安然阖上了眼。

      —
      —

      猫又一次出生。

      这次幸也不幸,它生在城里,但猫妈妈是只流浪猫,它跟着成了小流浪猫。

      猫想,也是有一点幸运的,比如最艰难的时候天气还算暖和。

      等它能睁开眼,脚步踉跄地活动时,它们的窝被一群人发现了,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大妈张罗着将它们送给想要养猫的人家。

      好巧不巧,又是那人家。

      在纸箱子里铺上旧衣服,他们专门给它弄了个猫窝,猫不乐意睡里面,偏想钻衣柜里去,几次三番睡得正香时被人拎着后脖颈给揪出来。

      住进城的生活鸡飞狗跳,哦,不,这里没有鸡也没有狗,只有宽广的道路和在路上缓缓前行的方块盒子,人来人往,四处都是声源,夜里灯火不熄。

      猫舔着爪子,伏在窗口看。

      两个老人住不习惯,天天嚷着要回农村去,二儿子自然拒绝,吵吵闹闹的,一通折腾,终于磨成了习惯。

      跟当初那俩小孩儿住在同一屋檐下,家里又没条狗,猫多少有些担心自己的好日子会被骚扰。

      哦,那俩小孩儿要上学,担忧解除。

      它又是一只无忧无虑的小猫咪。

      姐姐高三。
      大晚上才回来。

      屋外路灯璀璨,屋内灯火通明,猫紧闭着眼小憩,在衣柜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呼吸声,随后被人手一把捞起,举在脸上蹭了又蹭。

      烦死猫了!
      它就知道,小祖宗永远是小祖宗,长多大了都是!

      姐姐高考结束没多久,弟弟的中考也结束了。

      夏季燥热无比。
      猫被人强行摁进水里洗了个澡。

      烦死猫了!

      年老的女主人还是闲不住,便开始出门捡破烂卖钱,捡来的杂物堆积在楼道,潮热的空气中便飘着一股混乱的臭味。

      猫有时被她抱着,熟悉的衣料与触感,满是皱纹的粗糙的手,泥土和阳光的味道渐渐淡去了。
      却没有消失。

      是一种沉淀被另一种沉淀取代,猫闻得出来,她还是她。

      年老的男主人没了打牌的牌友,在这城里找不见熟悉的茶馆,也没有熟悉的摊贩可以赊账,整日整日呆在家里看电视,买电视广告里的促销产品,靠坐在单人沙发上……

      慢慢腐朽。

      猫闻过他身上的味道,很难闻,那是一种被烟酒熏出来的老人的味道。
      比堆在楼道里的垃圾还要难闻。

      猫不乐意靠近他。

      暑假匆匆结束。

      上大学的姐姐三四个月不回来,上高中的弟弟一周回家一次,小男孩爱抱着一个叫手机的小方块玩,也不搭理它,猫舒舒服服躺在阳光下晒太阳。

      这才叫生活嘛!

      中年男主人早出晚归,认真工作。
      猫从来不得罪他,猫可知道谁掌握了家里最大的话语权。

      ……

      大部分时候屋子里都空荡荡的。

      只有吵闹的电视声。

      上学的两人上学,工作的人工作,捡垃圾的人对这份可以赚钱的事业爱得深沉,早出晚归,已经跟居民楼里别的阿姨打成一片。

      阳光照进窗户,地板上明晃晃一段光影。
      沙发上的老人还是坐着。
      电视放得大声,从凌晨便开始放。

      身体越来越差,他走路已踉跄不稳,好几次独自外出散步时猝不及防倒在街上,又慢慢爬起来,怕摔伤出事,因而更不怎么出门。

      至于他妻子为何宁可出门捡垃圾攒点小钱,也不愿慢慢陪他一同出门散步活动,猫也想不明白。

      猫从房间外路过,看向他,他的眉毛又黑又粗,眉尾向上扬起,如烈烈燃烧的火,皮肉却松垮下来,像勉强粘在骨头上。

      猫悄悄走了。

      溜出门去,跟别的猫晒晒太阳聊猫生。

      忘了说,这一家从农村出来的主人还没有染上城里人的恶趣味——

      它,没,有,做,绝,育!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猫猫(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