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猫猫(1) ...

  •   本卷含1-2两章,简介:猫视角,温馨短篇,祝阅读愉快
      ————

      猫很饿。

      摇摇晃晃走了不知道多远的路,来到一个村里。

      刚进村就被吓了一大跳,噼里啪啦的响声,红色碎纸屑到处飞,动了动鼻子,空气里有种奇怪的味道。
      有人结婚。

      这不重要——
      它嗅到了油腥味!

      人与人混在一起,吵吵闹闹,它避开各色的裤脚和鞋子,瞅准了灶屋,一溜烟蹿了进去。

      然后被坐在灶膛前烧火做饭的女人发现,一挥手,给赶了出来。

      哪里来的野猫。

      亲朋聚齐,酒席就开了,这一顿吃得跟过年差不多,它徘徊在桌与桌之间,闻着桌上的气味,口水分泌,巴巴看着,终于讨到几口吃的。

      后来它就留在了这家。
      成了一只家猫。

      不需要仪式,主人家没拿棍棒追打它走就是接纳的意思,偶尔见了挥手做驱赶状,也不算真的赶。

      它抓老鼠回报,是猫与人之间的心照不宣。

      年轻的主人新婚,很是甜蜜了一段时间。

      男方生得英气逼人,眉毛又黑又粗,皮肉结实,女方长得温婉,鹅蛋脸,柳叶眉,皮肤不算白,但年轻就不会丑。两人往那儿一站立,分外登对。

      在村子里来来去去时,逢人便被调侃,荤素不忌,遇到不对付的人家还会被嘴两句,然后以玩笑揭过。
      人类真无聊。

      猫的日子就是抓老鼠和晒太阳,以及四处转悠,巡视领地,抓到了老鼠还别忘到主人面前转一转,展示劳动成果,再慢慢享用。

      老鼠也是肉,虽然瘦瘦小小的不够它吃,但这年岁,主人家都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有时候馋得狠了,就趁夜色潜入别的人家……

      总之,生活也算过得滋润。

      房檐上的黑瓦,又高又大的木桌,碗柜,床上床下,都有它的踪迹,猫爪子在泥土墙壁上挠出一道道抓痕,不错,爪子更锋利了。

      年轻的女主人见到它就唤它咪咪,好吧,全天下的猫都叫咪咪,它知道。

      心情好了才勉为其难给人摸两下。
      做一只家猫真不错,猫想。

      新婚之后没多久,生活重新被柴米油盐统治。

      猫怎么知道呢?

      因为女主人白天忙过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后,抱着它摸来摸去的频率更高了,以前可是跟新婚丈夫凑在一起悄悄聊闲话的。

      闲话,闲得发慌才会没话找话。
      它是这么想的。

      没多久,女主人怀孕了。

      好吧,这跟猫没什么关系,日子照旧过,该种地的种地,该做家务的做家务,该喝红薯稀粥的喝红薯稀粥。

      它也是很多年后听城里的其他猫咪讲,才知道怀孕的人家里不喜欢养小动物,说怕什么……细菌,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能它身上有,它没见过,只见过跳蚤。

      可能细菌是跳蚤的另一个名字?
      猫讨厌跳蚤,顺带一起讨厌细菌。

      女主人流产了。

      据说是在山上做农活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猫不知道怎么摔的,人送回来的时候只是睡着了,醒来就说孩子没了。

      一群人七嘴八舌吵吵嚷嚷,打搅了它的午觉。

      屋子里有血腥气。

      日子继续过,一家人商量,让年轻的男主人放下田里的农活,外出挑煤炭赚钱去,辛苦一些,但赚得多,事情就这么定下。

      猫卧在铺满干稻草的床铺上听他们谈话,竖起耳朵,也跟着高兴起来。

      它可不是什么傻猫,主人家赚了钱,它也有好日子过。

      后来,女主人又怀孕了。

      这一次孩子生了出来,是个女孩,人说是早产,可能活不长久,女主人却照顾得很仔细,还不让它看,也不抱它了,反而有事没事抱着皱巴巴的女婴又拍又哄。

      但那婴儿还是死了。

      女主人又抱着猫说话了。

      猫依旧晒太阳,吹吹风,躺在房顶上看下面的人忙忙碌碌,好像一辈子都在辛苦地忙碌,日出而作,酷暑寒冬,翻地、播种、插秧、收割、砍柴、背负重物,肩挑重担,男女都一样。

      收获的粮食还是不够吃。

      于是村里人情往来,今日你借我一簸箕,半簸箕谷子,记下恩情,来年收成的时候我又还你,谁家每个粮食捉襟见肘的时候……

      有恩情在前面,也不妨碍吵架吵得热闹。

      这一家偷了那一家茅坑里的大粪浇菜,那一家把这一家水井里的水偷偷取走了,或者,插秧的季节,占据高地势水田的人家将缺口堵住,水流不到下面的田里,又是一番争论。

      总之,恩怨情仇太多,它小小的猫脑容量不大,思考不了。

      猫只想好好睡一觉,奈何听觉灵敏,家家户户又挨得近,想不听都不行,听过又忘了。

      女婴死后没多久,女主人又怀上了。

      猫不理解人类妊娠怀孕怎么这么麻烦,养育后代还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可能因为它是只公猫吧。

      这一次还是女婴,生下来母女平安,健健康康的。

      女主人终于又高兴了些,土房子不大,那喜气都快溢出来,渗过瓦片飘出房顶,打扰到它好眠。

      女婴慢慢长大。

      猫不乐意跟小孩子玩,不能抓不能挠,人下手还没个轻重,精力充沛,烦得很。
      还好小孩子没那上房揭瓦的能耐,根本抓不住它。

      而且主人家还新养了一条狗,那小孩儿抓不到它就只好抓着狗玩儿。

      狗兄弟似乎很乐意替它分忧,一天到晚不停摇着尾巴,越长越大,越来越壮实,人一招手它就巴巴凑上去,又嗅又舔。

      猫也不乐意搭理它。

      年轻的男主人,哦不,现在是男主人了,年老的那一个已经死了,出丧的那天来了好些人,它都认不得,只好躲到柴房的小窝里躲个清净,狗兄弟吠了一上午,挨了主人家好几脚才耷拉着耳朵卧在门边。

      那天很热 ,傍晚的时候蚊虫飞来飞去。

      说回来。

      男主人迷上了喝酒,以及,花钱……

      挑煤炭赚到的辛苦钱越来越少地拿回家里,买了烟和酒,有时候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在夜色里走泥泞的小路回村里来,一不小心还会从田坎上栽倒进水田里。

      猫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被夜里乱晃的手电筒强光打扰,还被迫听夜里村中各家的傻狗疯狂吠叫。

      又不小心流产两次后,女主人生下了一个男婴。

      之前那个女婴已经长到五岁大。

      男主人依旧挑煤炭,依旧大手大脚花钱,逢赶集便到街上吃吃喝喝,赊账成习惯,家里上上下下是两个女人在打理,日子过得更紧巴,女主人忙起来也不怎么搭理猫了。

      后来,又有一个小女儿出生。

      猫睡在柴堆里,听隔壁屋子里脚步散乱,七月里燥热的气息,汗水打湿衣衫,终于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只是从那之后女主人便落下了跛脚的毛病。

      三个儿女。

      最大的姐姐帮忙带小的弟弟妹妹,家务农活一个不落,从小便知道背着背篓去山上割猪草。

      男主人大概是经不住身边亲朋的劝说,也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活出个样子,于是狠心一咬牙,与亲兄弟一同凑钱承包了个鱼塘。

      干得有声有色。
      猫也跟着过上了好日子。

      刚用网捕捞上来的鱼,活蹦乱跳的,对它的诱惑不能说不大。狗兄弟围在人脚边打转,被人用手脚驱赶,也还巴巴地凑上去。

      它才不干这种蠢事,瞅准空隙,趁人不注意叼起一只小鱼就跑。

      后来男主人的亲兄弟想出去闯闯,几人一合计,放弃了次年鱼塘的承包权,把钱一分,各奔东西,男主人又是一番马不停蹄的挥霍,没多久便又老老实实回去挑煤炭。

      但这对猫没什么影响。

      毕竟,人类收获的时候总爱呼朋引伴搭把手,一只好奇的猫挤到人群里东瞅瞅西看看,伺机而动,再正常不过了。

      家里另一个老年女人死了。

      三个小孩打打闹闹,调皮捣蛋,破坏力惊人,鸡鸭狗是被祸害得最惨的动物,猪圈里的猪也没能幸免,当然,猫也有倒霉的时候。

      隔三差五被大人教训,教训完又卷土重来。

      大姐读完了小学便没再继续上学。
      十五六岁,大姐收拾行李坐车到城里打工去了。

      老二上小学,晚上会背着“方盒子”去水田埂下捕捞被电晕的黄鳝卖钱,猫想偷吃成果,未遂,还差点挨了棍子。

      白天就走很远的路去学校上课,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但成绩依旧好,小学毕业考试出成绩时还回到家炫耀,第二名。

      初中没上,没钱,家里人也没想过凑钱。
      年纪大些,老二也进城打工去了。

      临出发的时候,猫坐在角落里听了一耳朵,据说那城市很远很远,又大又繁华,去打工的人很多很多……
      它没见过那风景,想必也没什么意思。

      老二还曾躲在家里喝下过农药,被人发现,送到医院洗胃,人没事。

      猫闻过那汁水的味道,刺鼻得很,一闻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看来人的嗅觉真是不太行。

      后来才明白过来。

      它想,人真奇怪。
      别的动物都求生,拼一口气也想活着,人群中却有一部分人主动求死。

      真奇怪。

      后来,日子也照常过。
      很少有人再提“农药”事件。

      小妹年纪小,又惯会撒娇,得到了父母最大的偏爱,又或者日子好了起来,钱财上宽裕了些,在家里三个孩子中学历最高,有幸读完了初中。

      也出去打工了。

      人来人往,聚散离合,时光匆匆。

      猫已经老了,打盹的时间越来越多,安安静静地躲在柴房的某个角落,只要它想,没人找得到它。

      当然,没了小孩儿,也没人有那闲工夫为了找它进行地毯式搜索。

      狗兄弟有一段时间被拴着,后来放开了,一出门就漫山遍野撒丫子地跑,在山头上圈地盘,迎主人农作归家,还跟别的狗打架。

      这花斑狗在外面威风得很,黄白相间的皮毛,油光水亮的,全村的狗里就属它又大又壮实,打架也厉害,还有一只黑毛死对头,恰恰是与主人结怨的邻居的狗。

      春嗅菜花夏看竹,秋晒太阳冬烤火。

      人的日子慢慢地越过越好,猫猫狗狗也跟着沾光。

      大姐嫁人了。
      二弟娶妻。
      三妹也觅得良人。

      两个女孩儿都没有远嫁,在这附近的镇里或乡里选了人家,只老二,娶了个外省的年轻女人,说是打工进厂时认识的。

      婚礼办得马马虎虎,但在那之前,在女方来之前,老房子却是结结实实地重新修葺了一遍,不,说是重建也不为过。

      旧的土墙全部拆了换成砖墙,圈出了一片院子,铺上水泥,院子外还砌了不高的墙,与外面隔开,甚至专门修了猪圈和厕所。

      那些天简直是猫的噩梦。

      人来人往比过年还热闹,来帮忙干活的泥瓦匠,灶屋里女人脚步声急促散乱,张罗着饭菜,它惯常待的猫窝也被一锅端了。

      忙啊忙,终于忙到了新妇进门。
      在亲友见证下结了婚,两人便又双双结伴回城里打工去了。

      除了逢年过节,这一家人很难再聚到一起。

      有儿女往家里拿钱接济,繁重的农活和家务终于不再是女主人的负担,反而忙成了一种习惯,每日扛着锄头上山去,一边干活一边跟同村的女人聊天。

      好吧,有时候是吵架。

      男主人也不出门挑煤炭了,依旧是烟酒皆沾,改不掉的恶习,大把的空闲时间都在集市的街上,钻进茶馆里,坐上牌桌,添上茶水,一坐就是半天。

      傍晚,吃过饭,等碗也洗刷干净便到了晚上。

      夜凉如水时,屋外是虫鸣阵阵,屋内柴火噼里啪啦燃烧。

      女主人烧柴煮猪食,一煮就是好久,就坐在灶膛前添柴,抱着猫,面前烤着火,光影跳动,无人打扰。

      猫听她说很多悄悄话,感受着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摸上脊背,暖烘烘的,女主人怀里是阳光和土地的气味,听着听着猫就打起了呼噜,咕噜咕噜……

      后来,大姐怀孕了。
      没多久,老二的媳妇也怀孕了。

      这消息可让留在村里的两个老人高兴了一阵。

      孩子月份大了,老二媳妇便从城里回到村里休养,也有人照顾。
      猫更老了,更不愿意活动,只那只健壮威武的花斑狗,真是风姿半点不减当年。

      孩子顺利落地,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很冷很冷,冷得猫只想钻进灶膛里取暖,哪怕弄得满身灰尘也无所谓。

      孕妇没来得及送到镇上的医院,走到半路的竹林旁边就顺产下了一个女婴,很健康,那时丈夫不在身边,收到消息后才风尘仆仆赶回来。

      一个月后,丈夫离开,冒着没有雪却依旧冷得要命的寒冷天气。
      六个月后,妻子去厂里找他,已经是酷暑难耐的季节。

      二老带完儿女带孙女,猫又被女主人冷落了。

      吃饭的时候看到女主人抱着孩子喂奶瓶,小孩儿眨着眼睛看它,手舞足蹈的,猫瞬间被勾起不愉快的记忆,吃完饭就静悄悄走开了。

      老天保佑,它可不想活到这小东西长大。

      见猫的身影消失,小女孩又盯上了蹲在一旁的狗,花斑狗摇着尾巴,凑上去四处乱嗅,被女主人轻拍着脑袋赶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猫猫(1)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