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欢迎访问晋江,请[登入/注册]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抚恤 ...

  •   袁福的出现冲淡了天降横财的惊喜,袁媛失去了继续参观宅院的兴趣,安抚完袁福后,很快就打道回府。

      如果不出意外,下次来的时候,袁福将在正房摆满袁家列祖列宗的牌位。

      在袁媛取得了宅子的所有权后,以“苟且偷生”为代价,袁福终于能够在袁家的产业里名正言顺地祭奠他时运不济的旧主了。

      袁家的其他家财是在三天后送达的。

      一共两百余箱货品,金银珠宝,翡翠玛瑙样样不缺,随便拿出一件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袁媛穷人乍富,初始时还兴致勃勃地逐一欣赏,时间一久拿起珠宝的动作就变得机械又疲惫。老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见得多了,再巧夺天工的设计也无法激起心中的波澜。最后,袁媛甚至连开箱都嫌麻烦,直接让兵士把箱子搬进库房了事。

      反正东西跑不了,以后有空再来整理吧——袁媛这样想。至于这个以后具体是多以后,那就要等她以后再来决定了。

      在院子里一边舞剑,一边围观了全过程的曹冲接过张贵递上前的锦帕,往额头上随意一抹,似笑非笑:“那是我的库房。我的库房里只放我的东西,难不成,你打算把袁家的家财都送给我?”

      想得倒挺美!袁媛暗自腹诽。

      很难说清到底为什么,但自从接生夜一时脑抽,让曹冲拿过蜡烛之后,袁媛突然对他失去了忌惮心,说话做事都随意起来。

      “箱子里都是些金银首饰,女人才喜欢穿金戴银呢,难道你也想挂个金耳环、戴个金镯子?你要是愿意,我也不是不能忍痛割爱成全你的。”似笑非笑谁不会?袁媛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再说,她已经得到了另一位大BOSS的许可,才不怕曹冲的阴阳怪气,“我已经答应送环夫人两箱珍奇首饰,她答应了将库房借我使用。”

      曹冲不置可否,故意出了个馊主意:“你怎么不把东西搬去袁家的宅院里?”

      “你以为我没搬过吗?”袁媛双手叉腰,忍不住瞪他,“这已经是送来的第二批货品了,之前还有一百多箱我就让人送去了宅院里,由袁——”袁媛刹住口。

      这两天,她已经从晓露处旁敲侧击地打听清楚,原身以前一直养在深闺,从来没有见过袁福。但她与袁绍长相有几分相似,所以袁福才一眼认出了她。

      在三国,像袁福这种勤勤恳恳侍奉了主家一辈子的忠仆,小主人要礼貌地喊一声“伯”。

      “——福伯。”袁媛入乡随俗,喊得毫无压力,“由福伯查收入库。谁知福伯一开箱,就哭着喊着说那些都是我阿父的旧物,比如那对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圆肚白玉瓶,就是我阿父的心爱之物,必须供奉到阿父的灵牌下。其他像什么琉璃屏、玉珊瑚,只要看起来是个值钱的东西,他都能说出个过往来,反正每一件都见证了袁家往日的荣光,每一件都不能卖。不能卖我收这些家产干什么?为了让他们占用我的屋子吗?”

      曹冲意外:“你打算把这些东西都卖了?”

      “当然。”

      两年后,丧尸病毒就将席卷三国。到时,社会秩序紊乱,珠宝玉器既不能吃又不能穿,保存和携带非常不方便,不如转化成黄金、粮食这样的硬通货值钱。

      没见网文女主穿回末世开始前,做的第一件事都是争分夺秒地储备粮食和饮用水吗?

      三国食品存储技术不过关。以前的袁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需要的生活物资非常有限。她曾担心过早储备,粮食会霉变发臭。

      但是现在,她突然接收了一笔巨额财产,与其放在仓库里积灰,不如物尽其用。

      当然,以她和福伯的食量,就是撑死也吃不了多少粮食。

      但只要想花钱,总有办法能花出去。

      袁媛已经问过福伯,袁绍在鼎盛时期,仅私兵就达两万人,加上士兵的父母、妻妾、子女等,轻松超过五万人。如今兵士虽然四散,但他们的家眷仍有不少滞留邺城,只是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典妻卖子的不在少数。

      袁媛既然占用了袁绍女儿的身份,还因此获得了大笔财富,便想着将袁氏家产“取之于袁,用之于袁”。

      对照历史记载的时间,袁熙和袁尚离死期不远,等他们归西,袁家只剩下袁媛一个女娃。在三国人重男轻女的普世观念里成不了大器,即使散财也不会有收买人心之嫌。

      袁媛计划给每个袁家遗属发放抚恤补贴,并在陨石降临前一个月每人发放一定数量的米面,尽可能提高他们在末世的存活率。

      百箱珠宝玉器不是小数目,集中海量流入市场容易引起供需关系失衡,卖不出高价。在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的封建观念中,袁媛也不能亲自下场去与商户谈价格,所以,她只能让福伯帮她找个老实可靠的袁氏故旧,充作管事替她在外打点倾销采购事宜。

      树倒猢狲散。早些年效忠袁绍的壮年男丁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誓死不降的大多被曹操砍了脑袋,副伯斟酌了半天,最后推荐给袁媛的是个右腿肌肉萎缩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必须借助拐杖才能行走。

      福伯垂着头,语气中充满了内疚与自责:“主公走后,故旧倾落,有点能耐的少壮要么另谋高就,要么追随两位公子去了乌桓,留在邺城的多是老弱孤残幼。阿昌虽然行动不便利,但他头脑聪明,读过书,会打算盘,能书写,干活也从不马虎。他家中满门忠烈,阿耶、阿父、三叔二伯、一兄一弟都为主公战死沙场。老仆敢拿项上人头担保,即使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绝不会背叛六娘子。老奴笨想着,愚人可教,忠诚难求,求六娘子给阿昌一个机会。”

      那必须给!

      一家九口都为效忠袁绍而死,这种家庭的遗孤,哪怕他是个智障袁媛也得帮他安排妥帖。

      袁媛不歧视残疾人,更何况,阿昌还能写会算。

      在人均文盲的三国,识字就能打败百分之九十九的同龄人。阿昌家从他爷爷起就是军户,几代子弟都从幼年开始习武,只有他因为身体缺陷注定与战场无缘,被迫弃武从文。

      虽然他属于社会底层,请不到名师,甚至连能买得起的教材也非常有限,但在家潜心念书的阿昌总归因祸得福捡回了一条命,见识也因为书中的知识宽广起来。

      比如,不同于袁媛将所有家产全部变现的美好愿望,读过汉律的阿昌就提出,汝南袁氏数代位极人臣,家产中有许多御赐之物,所有打上了皇家印记的物品都不能变卖,否则就是大不敬。

      虽然自黄巾起义爆发,汉皇室威望尽失,对国家已经没有实际控制力,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效忠汉室仍是目前放之四海皆准的政治正确。

      袁媛的叔叔袁术因为听信谶文,在寿春登基称帝,最终众叛亲离,呕血而死。

      枭雄曹操兵强马壮,威震天下,却始终不敢僭越汉室,扯着虎皮挟天子以令诸侯,至死不敢黄袍加身。

      三国军阀割据,政权频繁更迭,但仍旧有许多人对大汉怀有深厚的感情。

      就距今数千年的后人都有强烈的强汉情节。主持虚拟历史推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之所以坚持将两年后袭击三国的陨石落点选在公元209年的荆州,就是因为陨石降临地会有更高浓度的病毒、更疯狂的丧尸,以及更多更强的异能者。

      只要能熬过最初的变异期,三国鼎立的格局将在病毒的外力助推下被打破。

      科学家们希望,一个集聚了异能版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等等的强大季汉能够一统中原,斩断魏晋根基,彻底断绝五胡乱华的可能。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武中兴为他三兴季汉提供了法理上的身份认同。他建立的王朝既然仍称“汉”,必然不会待见对汉朝不恭敬的“逆民”。

      保险起见,哪怕如今的东汉王朝已经日薄西山,袁媛也不打算在汉皇室的坟头上蹦迪。

      袁媛数了数,一共三百余箱玉器珠宝,有一百二十箱都是御赐,件件精美无双,价值连城,却犹如镜中花、水中月,无法转化为实际的口中食、身上衣,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一百二十箱?”阿昌的目光在货箱间穿梭,奇怪问,“女君只看了一眼,怎么知道这里正好有一百二十箱?”

      “那不是每三箱在一起,横着放五排,竖着放八列,五八四十,三四十——”潜意识里划过一丝异样,袁媛猛的停下嘴,差点咬掉自己的舌头。

      三四十二,三乘以四十等于一百二十,在现代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算的数学题,对古人却如同天方夜谭。

      救命!

      眼看着曹冲眸色渐浓,被普通话支配的恐惧再次涌上心头。

      继被迫成为曹冲的语文老师之后,她不会又要被迫当他的数学老师了吧?

      出乎意料的是,不同于对“姑奶奶”发音的好奇,曹冲对九九乘法表接受良好。

      “五八四十,三四十二,加上十位数就是一百二十。”曹冲疑惑,意有所指,“虽然算法有点新意,不过是将蒙学稚童都会背的乘法表稍加变化,你为何说得如此心虚?”

      啊?

      袁媛傻眼。

      九九乘法表是三国儿童学习内容之一?

      怎么感觉这么离谱呢!

      是不是有什么次元壁被打破了?

      袁媛的认知遭受重创,恍恍惚惚搪塞完曹冲,将阿昌喊来拐弯抹角地一问,才知道乘法口诀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人发明,秦始皇一统六国后,还将它纳入了当时的官学教材,沿用至今。

      就,有点玄幻。

      原来老祖宗们的数学水平那么高。

      低估了古人智慧的袁媛暗暗抹了一把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抚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嗑到了嗑到了
    kswlkswl
    [展开]
  • 内容:请您先登入后再发言![登入/注册]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