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二十七、督事院 ...
-
韦七郎之案由大理寺亲查,打死家仆一事证据不足,冒籍替考更是错综复杂,最后重拿轻放,处了他几十板子,并令其永不得再参加会试。
虽有争议,此事也算暂时告一段落,正巧益州那边有了音讯,失踪多月的云麾将军终于归来。
却说谢四郎深入匪寨,蛰伏数月,摸清贼人底细,与兵将里应外合,不仅趁机解救被掳妇孺,更将这一带的匪贼尽数剿灭。只是他行事太过谨慎,知晓内情的人不多,原本派了亲信传消息回京,却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致使众人误会,自己也错过了至亲薨逝。
圣人唏嘘,迁其为右威卫将军,命他即日启程回京,斩衰除服后起复。
孟秋辰时,坊曲间逐渐热闹起来,蒸饼铺的娘子高挽起袖子,揭开甑,水汽和食物的香味一齐扑上来。
快马疾行而过,停在一处高门府阁外,那人没下马,从怀中取出几封信件留下,推拒了管事的客气相邀,急匆匆出了坊,往宫城去了。
管事召了个小厮来,将其中一封递给他,他领过,拔腿就往后院跑。
库房外的一小片空地上设了几道草靶,利箭飞过,深深扎入,箭身犹在轻颤。
小厮扬了扬手中的家书,喊道:“郎君!是云麾将军的信!这封特意写给郎君的!”
闻棠落下搭弓的手,让他快拿过来。
信笺有五六页,洋洋洒洒写了许多,有剿匪时的见闻,也有对闻棠的关怀叮嘱。
从前这些信都会存放在谢府的暖阁,思及此,闻棠心中微酸,看到结尾处谢北舟说自己已在黔中道东,不日便可回京相聚,又宽慰不少。
他将信笺重新折起,手中一顿,眉头疑惑地皱了皱。明明直走山南就可到关内,为何要绕到东边呢。
也说不准是想走水路,闻棠没太在意,将信暂且收到怀中,重新搭弓。
太极殿上,裴是镜手持象牙笏,冷静矜骄的声音在殿中回响。
“监察御史呈报,升州贡院的暴乱已由当地府兵镇压,暴民也皆已收押,原由底细仍在盘查。”
“有劳裴卿。”
上首之人语气缓缓,却仍旧让人心头发紧。
“太子,我记得你同我说过,修建贡院可使闲民自给自足,使学子勤奋自勉,这才过了多久,就出了岔子。”
李融脸色难看,跪拜请罪,“融之本心,天地可鉴,但世事难测,况且……”
他意有所指道:“暴乱的因由尚未查清,若是小人从中作祟,欲以抹杀陛下的为民之心,也未可知。”
“平日师傅们是如何教导你的,你是储君,一言一行,都要循因守制,不可随意推诿。”
圣人面色不佳。
李融不敢起身,正欲答话,那人话锋一转,问道:“萧卿,你说呢?”
萧穆跨出一步,恭敬道:“陛下思虑周全,然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
裴是镜微微挑了挑眉,朝他看来。
“江南氏族向来盘根错节,官商相护,底下的人难免会出乱子。此前太子殿下微服访查,已经敲打过一番,但收效甚微。”
李融皱眉,听他接着道——
“此次暴乱,弊病显露,理应委派官员前往整治,至于修建贡院等冶学之制,不如先放下,待政务肃清,民心归顺后,再行恢复。”
话音落下,满室中人表情各异。
裴是镜嘴角讽笑,道:“依萧公所言,又该委何人前去整查呢?”
萧穆泰然,“纠察百官,从来都是御史台之责,由陛下所定夺,不该微臣置喙。”
提出也是他,推辞也是他,裴是镜摸不清他的意图,神色晦暗。
旁边一直没怎么动的老者突然上前启奏。
“此事本与礼部无关,轮不到微臣插嘴,但各地冶学之制初成,陛下也说此次加试虽然匆忙,但得见各州府的才俊新秀与日俱增,甚感欣慰。”
杜雍光顿了顿,才道,“因此,臣以为,纠察之举固然重要,但冶学未必不可一同推行。”
丹陛之下一片寂静,圣人开口:“中书,门下,有何见解?”
谏官们面面相觑,乌纱之下,有人鬓角斑白,有人华发如墨。
姿容俊逸的青年缓步上前,声如玉罄,“门下左补阙杜念,略有薄见。”
裴是镜略略偏头,看他不紧不慢地叩拜,颌角线条清晰而锋利。
“但说无妨。”天子首肯。
“陛下与太子殿下心怀仁爱,正所谓‘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冶学之举正是为了教化,民智未开,民心未顺,才会屡生祸端,若是贸然止之,恐怕会有更大的隐患。”
裴是镜眼中多了几分探究,看着他侃侃而谈。
“……自各州府推行冶学新令以来,皆呈欣欣向荣之态,又怎可因小失大,因噎废食。”
上首之人意味不明地轻笑两声,道:“萧卿,你觉得他的话可在理?”
萧穆转过头,眼前的人长眉入鬓,眼眸黑而幽深,水墨画一般,让他有种诡异的熟悉之感。
他收回目光,躬身道:“杜补阙年纪虽轻,思虑却十分周全,但无论如何,肃清暴民,安抚百姓才是第一要紧。”
他似乎只是诚心提议,“为防当地官兵勾结,狼狈为奸,臣举荐云麾将军前去协助善后。”
赶到宫城传信的亲卫站在不远处,和他四目相对,听他继续道:“正巧今早得报,将军现在黔中道,赶过去也更快些。”
裴是镜闻言怔了怔,缓缓垂下眼。
“至于其他,皆可从长计议,全凭陛下定夺,微臣始终愿为驱使。”萧穆言辞恳切,又行一礼。
身着赭黄的天子沉声发问:“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四下无言。
圣人笑笑,龙心大悦的样子,“朕有萧卿,便可高枕无忧矣。”
萧穆赶忙伏地跪拜。
此间朝会,又成一段君臣佳话。
******
萧穆和萧寻枫下朝归府后就一直在书房议事。
放榜已过月余,授职的制书还未颁下,闻棠百无聊赖,索性又往万珍阁跑了一趟。
那眼熟的伙计前来相迎,早有预料般堆笑道:“郎君来了!当家的出门了,约莫还有半个时辰才回来,郎君在这儿等吗,还是稍后再至?”
反正也无事,闻棠道:“我就在这里等吧。”
“那郎君您先四处逛逛!”
闻棠点头,看伙计又别处忙去了。
他信步闲游,这才发现除却书画,万珍阁中还有一厢专设在隐蔽处,客人罕见,却有两个身量高挑的伙计值守。
里面许多精巧弓弩,轻重大小俱不相同。未开刃的刀匕错落摆架,鞘身既有光亮的厚革,也有暗沉的玄铁。
闻棠正欲仔细瞧瞧,有人在外面喊他,“郎君,当家的回来了!”
他于是作罢,由伙计带到上次的茶室。
万复来仍旧一副书生打扮,正亲自燃火烹茶。他招闻棠进来,邀他坐下。
文火慢沸,茶叶和牛乳的香气扑在鼻尖。
万复来往釜中添了些花果酿成的蜜,开门见山道:“郎君心系之事已有着落,只是……”
闻棠瞪大眼睛看着他。
“……那范阳山人是个性情古怪之人,据言他已隐居山中,不愿入世。”
闻棠失落地垂下眼睫。
万复来清了清嗓子,将茶汤舀进碗中,伸手推过来,“不过,那秋荷图的主人同他有些往来,郎君想请他作画,也不是不可能。”
“却不知郎君究竟要幅什么画,再则,我们几人之间来回转折相告,可能要费上许多功夫。”
闻棠立马道:“我不怕费工夫!”
旋即语气又弱下来,他不太自在地摸了摸茶碗,说:“是幅潇湘竹林图,但有个不情之请……”
万复来端着茶,却没有饮,只用鼻尖嗅了嗅,闻言抬眼。
“陈州宛丘县有处私学,叫听竹书院,后面有片竹林,需照着那个来画。”
万复来挑了挑眉。
闻棠着急补充:“车马费用皆由我出,一应报酬我都可以加倍付,我只有这一个请求……”
对面的人笑了,放下茶碗,开口带了几分探究。
“这天底下的竹子,其实长得大同小异,更别说作成画了,何必执着?”
他说的当然没错,可闻棠想了想那副被他撞坏的座屏,更坚信自己的直觉,道:“对我来说,是不一样的。”
他的眼睛很亮,万复来觉得不太自在,移开目光,翕了翕唇。
出乎意料地,万复来直接应下,“既然郎君都这么说了,两个月后,来找我取画。”
闻棠喜出望外,问,“可需要定金?万当家替我奔走,有什么要求也只管提。”
万复来愣了下,才想起有这茬似的,皱眉想了想,又看看闻棠,忽然问了个不太相干的问题。
“郎君府上珍奇无数,是否有把神弓,通体朱红,名为破月?”
闻棠慢慢直起身,神情有些严肃。
万复来毫不遮掩,直言道:“郎君也看到了,我这里奇宝无数,黄白之物于我而言并不稀奇,搜罗珍品才是心中所好。若郎君愿意用神弓来换竹林图,我定赴汤蹈火。”
他见闻棠耷拉着眉眼,半天没接话,欲加让步,不料闻棠抬起头,坚定道:“好。”
“我先把弓寄存此处,两月之后,若是我没有拿到画,便要取回。”
万复来道:“这是自然。”
闻棠又说:“万当家可一定要信守承诺。”
万复来笑笑:“若我失约,郎君大可带人抄了我这万珍阁。”
闻棠略一点头,也没兴致坐下去了,只说:“我先告辞了,破月弓……我之后会遣人送来。”
万复来目送他离去,待不见人影,才长长吐了口气。
末了,又摇头失笑。
萧府的下人端着两碟酥山,上缀花叶。
他恭谨地举着托盘,待书房门口的小厮请示过了,推开门,这才敢进去。
他将酥山放下,行了一礼,准备退出。
萧穆叫住他,“三娘子的小厨房备了没有?”
“回府君的话,酥和冰都备着了,娘子想吃时吩咐一声就行。”
萧穆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下人正要退,他又道:“给你们小郎君也送一碟。”
“小郎君好像出门了,不在府中。”下人答。
萧穆眉头一蹙,下人暗自发抖,旁边的萧寻枫吩咐:“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他终于战战兢兢地走了。
“成天往外跑。”萧穆不悦道。
“他在家也无事可做。”萧寻枫替他说项。
萧穆不置可否,转而问道:“都过去这么久了,兵部那边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探问过许多次了,料想他们也不会欺瞒,只说有谕令,圣人要自行裁夺,授职的事,无人能插手。”
萧穆冷笑,“圣心难测,咱们的陛下,是越来越出其不意了。”
萧寻枫将巾帕垫在桌上,取过玉碟和银匙,一一替萧穆摆好。
“阿爷不必焦心,眼下事态都在咱们预料之中,只等时机成熟。”
闻言,萧穆脸色稍有缓和,叮嘱他:“事情一定要做的干净些。”
“阿爷放心,此事隐蔽,只等日后处理了这些人。今早舅舅的密信也说了,他日夜兼程,再过两日,就能到江南西道。”
酥山微微化开了些,海棠形的玛瑙盘壁凝了一层水珠,顺着殷红的凹纹滚落,在垫着的巾布上洇开深色痕迹。
萧寻枫手中的银匙拨弄着冰碎。
“下一出戏已经安排好了,咱们现在只等着看就是。”
******
兴训十八年八月,江南升州贡院暴乱,工事尽被暴民所毁,坊间惶恐。
监察御史急报,圣人于紫宸殿会见重臣。
“礼部试加试突然,不少私学学子还未来得及参加今岁的乡贡之选。分两榜取士,又有不少落榜失意之人心有不公,便听信教唆,以追崇向往之托聚于贡院,行抢砸之事……”
裴是镜面色凝重,在众人面前重复有司呈奏。
圣人眼中少见的阴冷,看着乌压压跪倒的一片。
太子伏在地上,不敢起身。
殿内鸦雀无声,一道威仪压下,“怎么都不做声?前几日朝会不是热闹得很,这次又是谁之责,谁之过?”
萧穆率先开口:“此次暴乱,刺史督查不利,地方学官职责未尽,更有贱民不能体恤陛下苦心一片,实乃冥顽不灵。”
“科举冶学之事,一向由礼部操办,此次祸端,微臣亦难辞其咎。”杜雍光请罪道。
“杜侍郎丹心可鉴,”萧穆似是由衷,却道,“不过仔细想来,去岁游春会之变,今夕升州之乱,似乎都与杜公的昔日门生脱不了干系……往后可千万要擦亮眼。”
“萧公虽然年事已高,”裴是镜薄唇轻启,“却比我这年轻人能思善辩,竟这么快就将毫无关联之事理到一处去。”
“中丞的确年轻,还要多学学裴大夫的稳重。”萧穆意有所指地看了眼缄默不言的裴箴。
裴箴略直起身,苍老的声音很平稳,道:“这些学子相互攀咬,究竟是何人带头挑唆,仍未可知,如何定罪处罚,更需深思熟虑。臣恭请陛下,明察圣断。”
太子始终未敢发一言。
圣人的目光将他们一一扫过,长长叹了口气。
“自升州之变,我寝食难安,文武百官,天下万民,哪一个都不能轻易搁置,却又不得不尽快决断。”
他一顿,又道,“江南氏族众多,萧卿上次所言,我亦有所考量,只是朝中要务繁重,御史台难免接顾不暇……”
内侍有眼色地呈上拟旨。
“我思前想后,不如在御史台三院外另设一院,名为督事院,以便日后接管要案。除三司调动的人手之外,省试中的文武举子也在其列,不知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内侍捧着名册,萧穆扫过一眼,脸色微变。
裴是镜凤目微挑,看过名册,又看了看毫不意外的裴箴。
众人沉默半晌,上首之人一拂袖,道:“既然没有异议,朕便着人去办。”
萧穆神情莫测,最终却没说什么。
******
闻棠抚了抚破月流畅的弓身,又轻轻拨了拨不久前换上的新弦,然后啪地一声扣上锦盒,吩咐旁边的小厮,送的时候要轻些。
正说着,管事急匆匆地寻过来,说宫里来了人,让他赶紧去前院领旨。
闻棠赶过去,跪拜在地,听着内侍尖细的嗓子,眼底逐渐变得茫然。
那人将敕书捧过,说,圣旨下得急,官袍鱼符等还在赶制,萧御史莫怪。
闻棠犹在震惊与不解中,怎么也想不通这督事御史究竟从何而来。
萧寻枫的手落在他肩头,轻轻捏了下。
他回过神来,接下敕书,听内侍恭贺道:“两位郎君年少有为,萧公真是教导有方。”
萧寻枫边拉他起身边与内侍逢迎,又让下人取了赏钱来。
目送内侍离去,闻棠站在府门之前,还是没有想明白。
他有点着急地看向萧寻枫,兄长拍了拍他的后背,安抚道:“别担心,先等阿爷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