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龙井桂花糕 ...

  •   今日一同去拜会的都是瞿山书院的学生,共三人,都带着自己最近写的策论,拎着礼物前往季翰林的别院。

      这座别院依山傍水,古朴精致,里面的建筑院落错落有致,假山修竹,又引山上溪水,载荷种莲,任谁看到都要感叹一声好不精致。

      书童通报之后将三人带到会客厅,给上了茶,便退了出去。

      几人之中,段维首先开口说话:“君豪兄,你与季大人同宗同族,想必十分熟识。”

      季君豪未曾抬头,撇了撇茶沫子:“虽是同族,只不过季翰林从小便离家求学,后来也一直在外为官,那时候我还未出生,倒是并不熟识。”

      按理算起来,季君豪并不算是季家的嫡脉,季家前几代在东郡也只是富裕一点的读书人家,后来因出了高官,荫及同族,族内大小分支便都以季翰林那一脉为主,男子大多读书求学,以求入仕。

      今日季君豪本来只打算带孟平远前来求教,他与段维并不熟识。不过无意见间两人的谈话被段维知道,他便也厚着脸皮跟了过来。

      三人坐了小半个时辰,才听到外面有了动静。

      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者穿着一身素色长衫走进厅内。

      几人赶紧站起来,拱手问礼。

      季翰林抬了抬手示意他们坐下,端起手边的茶慢悠悠品了一口才说道:“瞿山书院的孔夫子近来可好?”

      “夫子一切皆好,谢翰林挂念。听闻翰林荣归养老,学生段维特地略备薄礼上门拜访,还请翰林笑纳。”段维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季翰林眉毛一挑,:“老夫告老还乡,偏居一隅,乐得其所,礼物便不收了。”

      季君豪上前拜到:“今日来叨扰二叔清净实在不该,族内长辈都说二叔年纪轻轻便进士及第,深的先皇倚重,我等三人明年都要下场考试,还望二叔能指点我等一二。”

      说着便双手奉上自己带来的文章。

      段维见状,也忙不迭送上自己的文章。

      等季翰林看过两人的文章,孟平远才上前奉上自己的文章:“学生孟平远,久闻翰林大才,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季翰林在翰林院时,也曾得先皇恩典,协助科举阅卷。

      三人的文章他都一一看过,说实话,水平离进士中榜恐怕还有距离。

      只不过东郡县也只是小小一个县城,见识眼界终究有限,大梁地缘广阔,有才青年数不胜数。

      “平远这手字倒是不错。”季翰林捏着胡子,看着纸上俊秀飘逸的一手小楷赞赏道。
      至于季君豪和段维,季翰林则没有提及。

      孟平远和季君豪心中了然,怕是今日他三人的文章没有入得了季翰林的眼。

      段维见季翰林似乎不打算往下说了,心中着急,忍不住开口问道:“季老先生,敢问在下明年下场可有希望?”

      “若是勤学苦读,自然有希望。”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段维心中嘀咕道。

      今日前来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段维有点垂头丧气。还要再说些什么,被季君豪一个眼神制止住。

      季君豪也不好意思再打扰,只得拜谢告辞。

      孟平远拱手道:“先生为官半生,廉洁质朴之名早有耳闻,我等上门拜访求教略备薄礼乃是礼数,今日先生指点后辈,万分感激。先生有不收礼之言在先,学生们不敢强求。”

      说到这里,孟平远将糕点盒子递上:“今日拜访先生,贱内一早亲手做了两样糕点,叫学生带来孝敬先生,我若再原封不动带回去,实在不好,一片心意,还请先生不要拒绝。”

      季翰林放下茶杯,示意一旁的书童接过来。

      等几人告辞离开,书童打开点心匣子,两碟点心让季翰林眼前一亮。

      以前在江南做官时,最喜欢知月楼的龙井花糕。

      他捻了一块糕点放入嘴中,细细品尝,先是浓郁的桂花香味,再是细腻的茶香飘散口中。

      茶香与桂花的香味结合的恰到好处,按理来说茶香味淡,浓郁的桂花香味便会夺了茶的风采,可是他细细品来,两种味道竟是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竟比知月楼大名鼎鼎的龙井花糕口味还要丰富。

      另一碟则是枣泥酥,枣泥入口细腻,清甜之中回味又有点甘苦,外皮酥软,让人欲罢不能。他一连吃了两块才停下。

      书童笑道:“看来这点心对了先生的胃口,昨日广月楼买的点心先生都不爱吃,这孟家娘子的手艺倒是不错。”

      这朝三人刚走出别院大门,段维便唉声叹气,抱怨道:“我还指望季翰林能指点我等一二,却没想到什么也没说,这一趟算是白来了。”

      季君豪也不跟他计较,笑着说:“早就跟段兄说过,二叔告老还乡,不问俗事了。科举及第终归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学识。咱们还是回书院认真读书吧。”

      孟平远倒是十分赞同这话,旁人的帮助终归是有限的,而且今日拜访季老先生,他倒不觉得是全无收获,既然老先生见了他们,也看了他们的文章,没有过多点评,也应该是几人的水平还入不了先生的眼。

      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未来长路漫漫。

      再回到孟家后院,昨日林秀得了李氏的首肯,今日便迫不及待和孟云一起将后院整理了一下,将土翻了一翻,收拾出几垄菜地。

      过了八月十五,天气渐凉,林秀想在地里种点菘菜,萝卜之类的冬季耐放的蔬菜。

      家里有个小地窖,等过段时间收拾出来,冬季多储存点菜,够一家人过冬了。

      等忙完了,林秀的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孟云也累的直喘气,林秀见家中早上买的牛奶还剩半壶,便对小姑子说:“云云,吃过奶酥酪吗?”

      孟云眼神一亮,摇摇头,自从嫂子来到了家里,她可算是大饱口福了。

      “嫂子,你太厉害了,会做这么多吃的。”孟云是真心喜欢这个嫂子,也敬佩她。

      自己在家什么都不会,以前嫂子没进门前,她最多也就会蒸个米饭,熬点粥,跟嫂子比,两个人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以前我爹年轻的时候曾在外面做过大厨,后来回来开了个小饭馆,耳濡目染,又曾听南来北往的客人说过很多我们这边没有的吃食,我自己慢慢研究,也不知做的对不对。可惜也没有机会出去看一看。”

      说到这里林秀有点落寞,很多吃食都是她听别人说的,自己慢慢尝试,却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只能盲人摸象,做个大概了。

      “我也不知道做的对不对,我就知道嫂子做的东西都好吃,比外面大酒楼里卖的还好吃呢。”

      见孟云说的一脸诚恳,林秀被逗笑了。

      也罢,管他做的地不地道,好吃就行了。

      两个人在院子里支起了小炉子,放上砂锅,倒入剩下的牛奶,放入几颗冰糖,小火慢慢熬着,等最上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奶皮子,牛奶变得浓稠,就关火,放在一边冷却。

      等牛奶变得完全冷却了,林秀用筷子搅拌了一下,奶香四溢,这个时候再放入蜜汁红豆,两勺山楂酱,核桃碎,花生碎。

      自己吃的,也不讲究什么,姑嫂两个爱吃什么就往里放什么。

      奶酥酪孟云是第一次吃,太好吃了。

      她已经找不出任何形容词来形容现在的感受,只觉得以后要是每天能吃上这么一碗奶酥酪,真是不枉此生了。

      “可惜大哥今日不回来,他可没口福喽。”
      正在书院念书的孟平远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小声嘀咕了一句。

      旁边季君豪放下书:“崇文兄说什么?”

      孟平远摇了摇头:“明日就是月考了,君豪兄可有把握进入前三名?”

      季君豪哀叹一身:“我的实力自己还不清楚吗,明年要是能考个举人就千恩万谢了,进士我是不敢想喽。”

      其实只要考中举人便有了做官的资格,只要像官府申请,便可以等待分配,幸运点的,等个一年半载就有空缺,若是不幸的,三年五载也没消息也常见的很。

      大梁每年进士考试报名大约有三十万学子,而每年录取的三榜进士不过千余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朝廷那么多地方都需要官吏去管理,这些进士自然是不够的,所以举人自然也能做官。

      只不过身为举人为官为吏,一般都是从基层做起,且前途不明,上升的通道狭窄,若无背景,可能终极一生也只能做到县令。

      身为举子,一旦申请做官,便等同于自动放弃今后科举入仕的资格,天下莘莘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谁不想进士及第,将来封侯拜相,一展抱负?

      所以大多数举子都是三四届科举屡试不中,万般无奈之下才想着另辟蹊径。

      “君豪兄莫要妄自菲薄,我倒是看好君豪兄。”孟平远之所以提起明天的月考,是因为书院每次月考成绩都记录在册,每年学院只推十名学生参加县考。而这十人又是根据平日的表现和成绩来确定的。

      “你说咱们学院为什么有这样的规矩?”季君豪不解。

      “先生曾经说过,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心性,也让没有选中的学生能够沉得下心来学习。”

      孟平远倒是听孔夫子提过一回,瞿山书院每年考试的人不多,可是每次去考试的学生基本都十拿九稳,就是因为在学院读书的时候,就经历过一次次选拔,优中选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龙井桂花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