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点心摊子 ...

  •   孟平远所在的瞿山书院因为坐落在瞿山山脚而得名,又因为出过几位大官而远近闻名,是方圆五十里最好的书院。

      “崇文兄,新婚生活可舒心?”孟平远正在温书,季君豪隔着窗户打趣道。

      “谢君豪兄的关心,一切皆好。”孟平远拱了拱手,答道。

      孟平远一向中规中矩,娶妻也是遵循父母先成家后立业的叮嘱。想到林秀,孟平远嘴角有了笑意。

      虽然是盲婚哑嫁,但是几天相处下来,林秀已经超出了他心中对于妻子的期待。知书达理,勤快恭谨,且性子也温柔有主见,并不是矫揉造作之人。

      “崇文兄今日策论得了第一,明年准备下场吗?”
      孟平远点了点头:“夫子已经为我写了推荐信,准许我明年下场。”

      季君豪笑着恭喜:“崇文兄明年定能中榜。”他说这话倒也不是一味的恭维,孟平远在书院每月的测试中,一直保持着前三名,夫子对于他也给予厚望。明年就是举人不中,考个秀才估计不在话下的。

      孟平远听了这话也只是淡淡说道:“人才济济,尽力一试而已。”

      今日是孟平远归家的日子,林秀下午没事做,便早早的准备起晚饭。

      跟着林秀相处了几日,小姑子孟云倒也不似刚开始的小心翼翼,一口一个嫂子喊的亲热。

      下午家里就姑嫂两个人,打听清楚一家人的口味,林秀对于晚饭怎么做心中有了底。
      公爹孟大柱和李氏都喜欢咸香麻辣的,孟平远倒偏向清淡一点的饭菜,至于孟云,这几天林秀观察下来,她无论做什么,孟云就没有不喜欢的。

      孟大柱今晚也回来,林秀就焖了米饭,收拾好的鱼头,先用香油煎一下,加入姜片,在锅边淋入一圈去腥的黄酒,加入热水,小火慢炖,放入奶白的豆腐,待到出锅时,鱼汤已经变成奶白色,咕嘟咕嘟冒泡。

      这边鱼头豆腐汤刚出锅,院子里就听到了孟大柱的说话声,孟大柱特地去刘记买了烧鸡。

      因李氏厨艺不佳,每次孟大柱回来都要买点什么给家人加加餐。

      李氏接到后,笑着说:“以后尽可不必嫌弃我了,儿媳妇手艺好着呢。”

      孟大柱已经闻到了来自厨房的香味,嘿嘿一笑。

      说话间,孟平远也回来了,手上拎着一袋糕点。见林秀端着菜从厨房出来,见到他,笑意盈盈的望向他,一下子感觉心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以前同窗说,娶了妻,便有了牵挂,这话果然不假。以前回家的日子稀松平常,现在回家便有了期待。

      孟家并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一家人边吃边聊,饭刚吃到一半,就听见隔壁传来摔盆的声音。

      孟家四口人早已经见怪不怪,李氏叹息道:“沾什么不能沾赌,听说葛家在闹分家呢。”

      摊上一个好赌成性的老爹,葛老大也是丝毫没有办法,媳妇成天逼着要分家,可是兄弟尚未成婚,妹妹也未出阁,此时分家便是不孝。家里天天闹得鸡飞狗跳,今日赌坊要债的又来了。

      葛大嫂从厨房出来,把手里的盆往地上使劲一摔,瘫坐在地上哭到:“这日子没法过了——”

      葛老大一边拉媳妇,一边为难的看向自己的老娘。

      他虽然没表态,但是内心里还是寄希望于王氏能开口说句话。

      王氏也知道儿子媳妇心里在想什么,但是她也没办法,咬死了不说分家的事。

      老二还未成婚,家里已经被败光了,除了这几间房并一间商铺什么也不剩了,家里还要靠老大夫妻支撑着。因为她只能装聋作哑,任凭大儿媳在家里作威作福,也要咬死了不分家。

      孟大柱听罢说了一声:“还好你当初没答应说葛家的妮子。”话音刚落,便被李氏从桌子底下重重的踩了一脚,疼的他倒吸一口凉气。

      孟平远闻言也不自在的瞥了林秀一眼,咳嗽了一声,默默端起饭碗埋头吃饭,装作没听见这话。

      林秀顿时回忆起来前两天来家里找孟云的那个小姑娘,大概就是公爹嘴里那个葛家的小妮子了吧。

      一时间,饭桌上没了说话声。

      晚上回房,虽然林秀仍是温柔的笑着,但孟平远总感觉气氛哪里不对,林秀坐在梳妆台前慢腾腾的用梳子一下一下的梳理自己的长发,背对着他,身影显得有些单薄。

      想了想,孟平远还是凑上前去结果林秀手中的梳子替她梳起发来。

      “你别误会,我与葛家姑娘并无关系,只是云云与她有些往来,后来听说我要娶妻,便透露出要结亲的意思,被娘委婉回绝了。”

      他一边说着一遍从镜子里瞥林秀的表情。

      林秀莞尔一笑,故意说到:“夫君说这些干什么,我自是没有误会的,只是刚刚在想事情罢了。”

      看着她狡黠的小表情,孟平远哑然失笑。
      孟平远一把抱起她,吓得林秀赶忙抱紧了他的脖子。

      “娘子,娶到你,我很知足。”

      没等到回应,孟平远侧头看去,他家娘子已经枕着自己的胳膊沉沉的睡去了。

      再过几日便是中秋节,街上摆摊的小商贩都多了起来。

      想着应景,林秀便张罗着做点月饼,此时市面上的月饼只是讨个团圆的好彩头,口味并不如何好吃。

      林秀在口味上的创新赢得了小姑子的强烈夸赞,她一口气吃了七八块,林秀赶紧拦住她:“好了,好吃嫂子以后经常给你做,当心吃多了积食啊。”

      “嫂子,没想到你做点心也这么好吃,我感觉你都能去广月楼当大师傅了。”

      广月楼是本地专门卖高端点心的,里面的点心品种多,样式好看,口味也好吃,就是有一点价格贵。不过很多人家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总要去广月楼买上几盒点心。

      能得到小姑子如此高的评价,林秀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云云,你说我要是也做点点心摆个摊子去卖怎么样?”林秀倒也不是一时兴起。

      在娘家的时候,她也会经常做点小吃食,和嫂子一起去卖,毕竟那时候她还是个未出嫁的姑娘,大梁的风气再开放,一个姑娘家抛头露面做生意总是不太好的。

      现在她已经成婚,倒是不碍事了。

      如今夫君还在读书,虽然手里有爹娘给的陪嫁银子,但总归花一分少一分,她也想找个赚钱的营生,要是能赚钱,以后生了孩子,手里银钱也宽裕些。

      说干就干,离中秋节也没几天了,她要做就要抓住过节前几天的时机,临过节前,大家总会或多或少买点东西回去过节。

      晚上和李氏说了想法后,李氏也赞同。

      李氏做杂货生意十几年了,在这之前,她也曾走街串巷摆过摊子,孟大柱的那点俸禄虽说在普通人家不少了,但是儿子要读书,又买了房子,光靠孟大柱一个人的俸禄还真不足以让一家人吃喝不愁。

      李氏给了二两银子的启动资金,又让孟云给林秀打下手。

      林秀说好了,先少做一点试试水,要是卖不出去,点心就自己家吃,要是赚钱了,就给孟云发工钱。

      第二天,孟云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早早的就来喊林秀起床。姑嫂两个吃过早饭就来到集市买了面粉、鸡蛋、红豆、绿豆、白糖等一应材料。

      因为临近中秋节的关系,主打的点心自然就是月饼。不同于市面上个头顶大的月饼,林秀做的模子要小巧精致多了,上面刻着团圆的字样,也有一些花鸟的图样。

      林秀坚信,要想把东西卖出去,首先第一点,这卖相就要好好研究研究,毕竟眼睛长在前面。

      味道再好的东西,要是卖相不好,刚开始也很难吸引到客人。

      刚开始林秀没敢做太多,每样打算先做一点试试水,也看看那种口味最受欢迎。

      下午,两人先熬了一小盆浓浓的山楂酱,色泽鲜艳,熬好后放在瓦罐里用冰凉的井水冰着。接着又将红豆熬成了豆沙,又将绿豆蒸熟待用。

      第二天寅时刚过半,两个人就起来,掀开前一晚和好的面,开始制作绿豆糕和山楂糕,豆沙月饼是前一天做好的,回了一夜的油,此时看上去色泽油润,里面的豆沙馅甜而不腻,恰到好处。

      李氏也由得他们去折腾,她来到店里,搬了一张桌子摆在自家的杂货铺门口,昨晚说好了,这点心摊暂时就摆在李氏的杂货铺门口,一则这条街吃食多,人流量大,二则李氏在这里做生意十几年了,摆在自己铺子门口也有个照应。

      三种口味的点心,林秀各准备了一百块左右,摊子摆好了之后,时不时有人朝这边看来,却很好有人驻足问价的。

      林秀想着既然做生意了,便不能扭捏个性子了。于是便也学着娘家嫂子当时做生意的样子吆喝了两声,又给了孟云一把铜板,交代她去找一些认识的小姐妹过来,装作买点心的客人。

      这一招果然效果奇好,来来往往的客人,见到小摊上围了人,几乎都要停下来凑头往里面看。

      “嫂子,这是山楂糕,都是真材实料,家里有吃饭不香的小孩,最是能开胃了。您买上一包回家蒸上一蒸,里面的山楂酱都能流出来呢。”林秀笑盈盈的介绍着,刚才那位大嫂忍不住要了十块。

      这点心看上去精致好看,闻着也香味诱人,价格也算公道,买上几块哄哄小孩子也不错。

      半上午,三大筐点心便见底了,孟云抱着钱罐子咯咯笑着。

      中午三人一起回家,到家关上门,孟云便迫不及待将罐子里的钱倒出来,她一连数了好几遍。

      “六百一十二文,嫂子,咱一上午赚了这么多钱呢。”不怪孟云兴奋,她绣一方帕子也不过赚十文钱。

      林秀算了算,昨天买材料总计花了二百零七文,刨去材料成本,这一次总计净赚四百零五文。

      按照约定好的,林秀留了三百文做下次的本钱,给了孟云五十文工钱。

      孟云赶紧推辞:“嫂子,我就帮着打打下手,点心是你做的,也是你卖的。我哪好意思分这么多钱。”

      “云云,别跟我客气了,这生意没你帮忙可做不成呢,以后挣了钱,我不仅给你五十文的工钱,赚多了还给你分红呢。”林秀本就不是小气之人,挣了钱,五十文工钱还是给的起的。

      孟云推辞不掉,最终还是收下了,平时做做帕子荷包赚点小钱,李氏就让她自己留着当做零花钱。这一下收入五十文,她还真不敢要,转头要交给李氏。

      李氏摆摆手拒绝:“这是你跟你嫂子之间的事,你嫂子给你的,你收了,就攒着当嫁妆吧。”

      孟云被李氏调侃的脸都红了,轻跺一脚,“娘,你瞎说些什么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点心摊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