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午时刚过,五月中旬的风隐有燥热,看着玻璃人喝完了一碗粥,路元便换了衣服,赶车出门。
原身的老爹当初买下这个临街的铺子,顺带带了一个后院,现下正好方便了路元,后院两间厢房,带有一个方正的庭院和厨房,该有的一应俱全。
牵了马车从后门走时,那病秧子批上外衣,站在卧房门槛边目送他,见他回头便浅淡地弯起唇角,如画的俊美眉眼绽开,好看的不似真人。
“统,那病秧子的好感度多少?”路元随口问了一句。
车轮咕噜噜地滚过石板路,少年驾车越发娴熟,他拐过一条巷子,准备去往主街道。
系统很快回道,只是机械音略微迟疑:“目前是……0,暂时还没有波动。”
路元:……
果然,人不可貌相。
但现在他没空纠结那病秧子的内心小九九,他今日出门的目的,便是为了考察这江州州府的街道,美其名曰:市场调研。
有原身在德安县的记忆,路元在这个古代世界适应的还算快,但州府毕竟跟县城不同,既然日后要把生意做大做强,那他就要清楚这富庶的州府到底做些什么生意。
回忆起脑海中的地理知识,这江州该是位于江南附近,气候温润,人杰地灵,不仅土地肥沃富饶,作物也是丰产,拥有着文人墨客笔下钟爱的秀丽山川江河。在这架空的朝代,没有坊市制度的诸多限制,街道上的店铺大多临街,流动摊贩遍地可见,人流络绎不绝。
旅馆、饼铺、酒楼、药房、书店、成衣铺、有卖家具古董的,也有装裱字画,各种金银器漆器磁漆店,甚至还有算命和卖花的摊位,路元一边感叹一边新奇,倒真像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
走了大半个浔阳城,路元在心里复盘,只见到了两家卖农业用具的店铺,一家城东一家城西,应是竞争关系,但路元进去转了一圈,发现里面卖的都是当前时代最普通不过的农具,甚至连像样的喷洒灌溉工具都没有。
照理来说,江州富庶,农业也该有所发展才对,但今年虫害严重,春耕结束就出了问题,路元并未仔细看过这里的农田,也不好妄加推断,于是便决定驾车出城。
路元穿来的这个朝代名为大周,科技发展大概与历史上的明朝相当,社会阶级依旧是士农工商排行,住在城里的大多活动在城内,而城外散布着村落,百姓多以种田种作物为生,补给城中百姓的生活所需。
路元要赶在城门关闭前回到城内,因此并未走远,他走了小道,穿过一片竹林到郊外,远处隐约可见农田与村落。
拴好马车后,路元在车厢内将兑换好的药剂喷洒用具取出,又点了几下虚拟光屏上的系统商城,确认好后便背着工具跳下了马车。
还未走近农田,便见前方浓烟滚滚,黑烟成团成团的向上飘散,像是在燃烧什么作物。
路元抬眼注视着那烟,暗自思忖,为了印证心中想法般加快了脚步。
果然,那黑烟便是从成片的稻田中逸散而出,看来这里也被螟虫所害,但这里的百姓选择用草药熏害虫,在科技落后的当今,也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了。
遥遥的,一位黑瘦的汉子拿蒲扇扇了扇面前的风,忍不住咳嗽出声:“老大,咳咳——这嘉草熏虫是老村长提出的,虽然有效果,但这么熏下去,人可就要成肉干了啊!”
他身旁的高壮男子埋头加火,蹲下身用扇子扇着黑烟,背影沉闷,“今年的螟虫格外猖獗,什么法都试了,这法子也就受点罪,可咱的地不能没啊……你看看再远一点的山头,我听说那稻子都快叫这害虫蛀光了……”
瘦高个扇着蒲扇,也垂下了头颅。
对于一辈子背朝黄土的农民来说,脚下的田地便是一切。
地没了,那一家老小还如何过活。
路元站在不远处,沉默的听完,便蹲了下来揪着一把绿油油还未长成的稻茎,果然还是螟虫,只是这一片都被那两兄弟熏过了一遍,虫子没了,但黄褐色的条斑还是留下了。
路元在大学就读的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但他本人并不想当个种地的农民,只是理想专业分数不够,才选了这个同样热门的专业,苦读了三年,大学还未毕业就来到了这里。但他终究是学艺不精,无法断言今年浔阳周边的螟虫为何猖獗。
路元抬手,曲起手指敲了敲额侧,求助自己的金手指:[统,这害虫兴起的缘由你应该知道吧,透露透露?]
系统在识海里转了个圈圈,机械音毫无起伏:[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你没发明明位于南方,且四五月为雨季,但这浔阳附近却滴雨未下吗?]
经系统提醒,路元才反应过来,他本以为这里与原世界有些气候差异,没想到长久不下雨是气候异常,那结合春季气温回升虫卵活性增强,在缺少雨水且气温舒适的时节里,可谓是螟虫的繁殖温床。
既然了解了情况,路元便挂上了无害的招牌浅笑,招呼起那正烧火熏虫的兄弟二人:
“两位大哥!”
两人回头,其中那个瘦高个率先出声:“你喊俺们啥事?”
这少年穿的服饰简单整洁,身量也瘦弱,只是脸蛋好看的惊人,即使衣着普通也叫人无法忽视。
只见少年紧了紧背后的农具,向着两人身后张望道:“两位大哥,我并无恶意,我也走过这附近的山村见识了今年的虫害,我有一言,或有办法缓解现状。”
说完全解决,路元可没信心夸下这个海口,把效果说的真实可信,才能获取顾客的初步信任。
有办法能治这虫子?
瘦高个听完高兴了,他上前一步,急忙询问:“你有啥办法啊小兄弟,先说说!”
而旁的兄弟训斥他的鲁莽:“老三!”
说完便目光不善的看向路元,一脸戒备。
而路元也不急,端正挺拔地立在田间小道上,一手虚拢,眸光澄澈,“江州本就气候湿润,雨水与日光充足,富庶一方也是闻名天下,粮仓所言非虚。但这既有利也有弊,气候可以高产作物也同样可以孕育害虫——”
少年微顿了顿,看两人听的一知半解,轻咳了两下,决定换个通俗易懂的解释:“今年的气候异常想来你们也知道,往年防治虫害,前期靠预防,后期靠消杀害虫,但在气温升高的春季无雨水浇灌,那这螟虫便是繁殖的一发不可收拾了,本来夏季高温足以杀虫,但显然,人等得,庄稼却等不得。”
“是以,我便带着这法子来寻你们了。”
少年笑意盈盈的,虽像个文人般咬文嚼字文绉绉的,但说的话却真的像那么回事,他们种地的庄稼汉自然晓得看天过活,但这城里的小子是如何懂得这些的,难不成也会种地?
许是瘦高个的目光太过好奇,路元垂眼有些腼腆,“我不会种地,只是从书籍中学到的,我在浔阳开了间专卖农业用品的铺子。”
又顺带宣传了一波铺子。
沉默了半晌,那地上蹲着的高壮男子转过身,第一次认真打量眼前的瘦弱少年,“你真的有办法替我们缓解今年的虫害?”
“自然,我家卖的除虫剂与市面不同,这药剂能除田里大半的害虫,搭配着浇灌工具,可以便很快消杀一片田地,省时省力。”
两人看着少年摆弄背后带来的奇怪工具,底端的是一截挖空的竹筒,竹筒底部扎穿了密密麻麻的小孔,而一柄木棍衔接了竹筒,铁皮钉好,形成手柄,而手柄尽头是缠绕着为手握准备的软绳,是很简陋但方便的灌溉壶,两个庄稼汉从没见过这么新奇的玩意。
路元往竹筒下垫了层粗网的纱布,便注入清亮的药剂,瘦高个拿着灌溉竹筒,试探地往稻田里绕了一圈。
没一会,那液体便淅淅沥沥的从竹筒内落下,所过之处,螟虫很快便掉落在地,死透了。
“真的有用,老大你看!”瘦高个惊喜不已,把那竹筒递给高壮汉子,很快的,两人确定了真的可行,看路元的眼神都变了,像看救命的恩人。
那高壮汉子不好意思地绕头:“之前是俺态度不好……”
路元自然不会计较,兄弟两人讨论了半天,决定买下这个方便的用具,由瘦高个询问少年价格。
在城中逛了一圈,路元也知晓今年的粮店生意最好,且他还未定好价,便提议用一斗米来交换。
种地的百姓想来不会很富裕,那大叔问价的忐忑他看在眼里。
兄弟两人听见要用粮食易物还松了口气,有瘦高个去取粮,很快便抱着一布兜磨好的稻米交给了路元。
交易进行的愉快,临走时,路元又厚着脸皮宣传了一波自己的店铺想,并让兄弟二人也帮忙在村里家长里短中提上一嘴。
“放心吧路公子,这东西这么好用,俺一定让大家伙都知道!”瘦高个汉子豪爽地向他挥手。
赶着日暮西斜,路元驾车回到了浔阳城。
一夜相安无事,第二日路元起了个早,提着那一兜昨日换来的粮食去了当铺,当铺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
待从当铺离开,已是上午,在粮食溢价的今年,那一斤稻米换了10文钱,这已经算溢价了,且今年的粮店生意格外好,每家店铺都熙熙攘攘的,店家定是赚的盆满钵满。
路过那一家排队排到街道上的粮店时,路元抬眼看向那门头的牌匾,书着飞鸿米铺几个大字。
什么时候他的铺子生意也能这么火爆……
路元眼巴巴地看了两眼,把铜钱塞进怀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在中央街道的十字路口,官府贴的告示处里三层外三层的站满了人,人头攒动,路元也禁不住上去凑了个热闹。
借着身形瘦小,他毫不费力地挤进了前排,刚站定,就听到旁边一大叔念叨那张贴的告示内容:
“这三丘山后面的农田问题终于有官府出面了,听说那边有两个村子呢,种的庄稼全毁了,唉……这才五月份呢,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哦……”
“听说啊,是几个村子里的百姓联名去衙门击鼓鸣冤,惊动了闻刺史,这才决定放榜寻求解决之法,要不然可还没人管哩!”
一个熟悉的字眼落入耳畔,路元挑了挑眉,三秋山不就是他入浔阳走官道途径的地名吗,没想到都闹上衙门了,看来确实是很严重了。
少年抱臂支着下巴,心念电转间,他垂眼便笑了。
[统,这次咱干一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