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6、第十章 ...

  •   因事涉国舅,朱厚炜叫了朔望大朝,命所有在京皇亲勋贵入朝,此外,还有内阁六部、大理寺、督察院及东厂锦衣卫一同列席。
      先前都说近乡情怯,可许是国事为重,如今当真见到崔骥征,除去一瞬间的尴尬,朱厚炜很快便平静了下来。
      刚刚又死了个未过门的妻子、深陷克妻传闻中的崔骥征倒是看不出什么异样,依旧与往常那般冷着脸站在队中。
      他的脸微微扬起,让朱厚炜一阵恍惚,过去一段时日,每每见到他都垂着头,自己又有多久没敢细细看他一眼了?
      就在此时,崔骥征的视线忽然扫了过来,两人目光直直对上,朱厚炜还来不及反应,崔骥征却几乎慌乱地垂下头去。
      朱厚炜心中既苦又甜——崔骥征视自己如君如父、如兄如友,可以为自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可正因为此,他无法回应自己的感情,曾经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如今连对视一眼都成了奢望。
      抿了抿唇,看着满堂横金拖玉,朱厚炜缓缓开口,“今日劳烦诸位过来,正是为了几桩大案,驸马都尉崔元、董至等人,分别状告建昌侯张延龄及寿宁侯张鹤龄贪赃枉法、侵占民田、倒卖盐引、逼良为娼、戕害人命、纵奴伤人、逾制谋逆等七条大罪。今日相关人等和诸位刑官都在,又有各位皇亲做个见证,咱们就把这事掰扯清楚。若国舅当真有罪,朕绝不会包庇,可若是有人诬陷,朕也决不姑息!”
      他看向丘聚,“传董至等上殿。”
      天下皆知天子和张氏不对付,前些年还被张氏兄弟构陷过血统不纯,为迎合上意,此番刑部下了不少功夫,自然是人证物证俱全。这张家倒真的是五毒俱全,堂上还有些人当场揭露了刑部不曾掌握的罪行,如张延龄私买没收入官的罪宅,建造园池、奢侈逾制,又对奴婢动用私刑甚至动辄杀害,最离谱的是礼部一郎中控告张延龄因私仇还杀过一个僧侣。一桩桩一件件对下去,哪条都不曾冤枉了他们,只要皇帝心意坚决,这案子都注定要办成铁案了。
      当崔元拿着当年太医院的脉案和周遭太学生的证词为崔凤征叫屈后,跋扈惯了的张氏兄弟彻底慌了,罪行最重的张延龄竟然当堂哭天抢地,“陛下,你不能这么对我们,你这是公报私仇!太后娘娘啊,快来为我们伸冤啊,否则你苦命的弟弟就要被你不孝的儿子害死了啊!”
      “放肆,岂能当庭咆哮!”杨廷和上前一步,怒斥道,“你们为非作歹,已带累了张氏的声名,难道现在还不思悔改,想扰了太后她老人家的清净,更让她陷入不慈不义的境地吗?”
      张延龄仍不依不饶地狡辩,张鹤龄毕竟比他聪明不少,心里知道今日恐怕凶多吉少,冷笑一声道:“你还看不出么,人家要将咱们置于死地,恨不得当庭便活剐了。只是臣斗胆提醒陛下留心,先帝曾留下诏书,后世任一继位者不孝不悌,娘娘均可自行废立。”
      朱厚炜缓缓道:“哦?竟有此事?朕倒是头次听闻。”
      他往后靠了靠,只觉这龙椅硌得慌,“那不然,谁去太后处请这遗诏?呵,说你阴谋篡逆倒还真不算冤枉你,朕还坐在这呢,就敢妄谈废立,毫无尺寸之功、全靠裙带上位的外戚,竟然也敢类比伊霍,怎么,下一步是要做曹操么?”
      张氏兄弟面色难看,张鹤龄却在旁人注意不到时,偷偷向某个方向递了个眼色,一个小宦官悄无声息地往内宫走,还未踱出殿门,便被把守的厂卫扼住喉咙,拖到一边。
      殊不知,此时此刻仁寿宫内的张太后更是绝望——先前孝宗皇帝留给她的遗诏,不知何时已经被掉包成一个罪己诏,而太子又一直安安稳稳地待在戒备森严的养心殿后殿,她连一点翻盘护住族人的余力都没有了。
      再多的怨愤,最终也只能化作困兽一般的哀嚎,“先帝误我!”

      与此同时,金銮殿内众人已群情激奋地围攻了许久,眼看也无其他需弹劾佐证的新案,阁臣们对视一眼,孙清上前一步,“铁证如山,证据确凿,还请三司秉公判理,以正朝纲。”
      “等等,”朱厚炜缓缓道,“还有一个苦主,也想状告国舅。”
      众人看着他肃然神情,猜测皇帝亲自提起的会是什么惊天大案。
      “她是撷芳殿的宫女,名曰晏清,曾被张延龄逼、奸,后不堪受辱而死。”朱厚炜看着阶下不少人茫然的眼神,冷声道,“诸君可能觉得她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婢女,可要知道,哪怕卑贱如草芥、渺小如尘埃,在这世上总有人会记得她,记得要还她一个公道。”
      这时,终于有人想起当年曾有个小皇子,因为婢女和国舅发生龃龉,最终幽闭撷芳殿又早早就藩,再想到当年齐太妃暴毙之事,本来明哲保身的人都再无半点迟疑,一时间朝堂上的声音出奇的一致,排山倒海,“请陛下圣断!”
      朱厚炜沉声道:“按大明律例,此獠的量刑不该由朕决断,散朝后,着三司将所有证据验证清楚再定罪。不过,马上都快入冬了,得尽快。”
      这是想着秋后问斩,压根等不到明年了。
      刑部尚书当即应承,打算一回去便将所有其他案子都放在一边,熬上几个通宵,务必将这恶贯满盈的国舅明正典刑,选个最为酷烈的死法,力争让天子满意。
      移除心中一块大石,朱厚炜微微松了一口气,刚准备叫散朝,就听一人高声道:“陛下,张氏兄弟所犯大罪,与正言竑议对得严丝合缝,那么书中其余事体,兴许亦有出处,不可不查啊!”
      朱厚炜定睛一看,发觉是个颇为陌生的中年人,迟疑道:“卿是?”
      “兵科给事中夏言。”
      又是一个历史名人,若不是场合不对,朱厚炜真想说一句仰慕已久、如雷贯耳,但碍于身份,也只能微微颔首,“甚是,不过此事涉及宫闱,不如就交给锦衣卫。崔同知,此事便交由你处置。”
      崔骥征顶着众人的目光默然领命,宠辱不惊地站回队列。
      至此众人明白,帽儿胡同一场大火,烧不掉天子的信重与偏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6章 第十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