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6章 ...

  •   没想到不那么重要的小学我也写了这么多,看来中学和大学又得写几篇了。在开始讲述德国中学教育之前,我想说一点关于自己小学的故事。当时所在的县城里有两所公认的好小学,都离我家挺远的。所谓的好小学,自然就是由小升初考试时,能考上我们那里最好的那所重点中学的上线率决定,其他都是浮云。如果严格按片区划分,我只能就读这两所学校以外的另一所上线率明显更低的小学。但好在妈妈找了亲戚托了关系,我终于读了那两所小学里离我家更近的一所,恰好其重点中学的上线率比另一所更低。但对比本该去读的那所“普通小学”,我已经很幸运了。因为上学距离比较远,年级第一学期基本都是爸爸骑自行车穿越几条街,送我上学。把我送过,放学的时候奶奶和爸爸分别来接过我一段时间,大概不超过一个月吧,我就自己走路回家了。全程走路大约需要25分钟,这个有记录的,因为我没按时回家就有好果子吃了,此是后话。在这所小学读书的时候,我的直观感受是同学果然都住在学校附近,一般走个十多分钟就到了。就这样,还有一些同学的家长经常接送他们。当然也有住得远的同学,基本都是父母骑车接送,除了自行车还有摩托车,像电视剧里面特别拉风的那种。
      我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她在前四年其实挺负责的,上课说普通话时很温柔。除了基本的课程,她还经常安排各种写作、播报和演讲比赛,无形中培养了我对中文的兴趣和热爱。当然,在家里爸爸本来也早就培养了我爱阅读的好习惯,两者相互促进对我影响很大。这么说真的并不夸张,因为在小县城里好多小学老师不仅普通话不标准,甚至上课都是用方言教学。另外,小地方没有更多的机会开阔视野,大家因为各种原因娱乐项目也很有限。我唯一能接触外面更大世界的媒介就是书本,阅读还能培养我思考、总结和提炼的能力,为将来写作文和爱写东西的文笔提供坚实基础。而且,对于双职工的父母而言,他们除了忙工作和生活,基本没有太多时间辅导我学习,用阅读这个课外活动来约束我,让我自动隔绝那些“不学无术”的孩子,简直是一举几得。
      这些对比蛋哥的小学生活,我和他仿佛不仅来自不同的国家,更像是不同的星球。先是上学时间,我在五年级之前都是一周六天制,周一到周六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到学校,中午大约12点放学回家,下午14点又开始上课,一般要到近17点才会放学到家,这还是没有额外活动和轮到值日清洁的情况下。而蛋哥步行五分钟就到村里唯一的小学,所以他根本不用像我那样七点不到就得起床在家做早餐吃完还得赶紧往学校跑,生怕迟到。他每天平均在学校呆的时间不到五个小时,中午12点30分就彻底放学回家,不用再去学校了。而且他周六也不用到学校上课,就是漫山遍野地撒野。17点到家后我就得赶紧写家庭作业,不然吃晚饭时我还没写完就麻烦了。而蛋哥根本就没什么家庭作业,唯一的作业就是玩,他也没有什么课外书看,就算有一些他也根本坐不住。我的课外书太多了,因为爸爸会每周去图书馆给我借很多,我根本不愁没得看。另外,上课规矩这个太扎心了。我小学的班上有60来个同学,桌椅必须摆放整齐才能保证大家都能坐得下。最痛苦的是我第一学期的时候被老师评定为全班第二调皮的女生,上课时候不够静心,不老实坐着,还去影响旁边的同学,总之数罪并罚请过几次家长。最初放学回家我也不愿意写作业只想玩,或者被迫写作业时各种坐不住,导致明明半小时可以写完的作业非要拖到一个多小时。爸爸就威严地坐在我旁边,守着我写作业大概一个月以后,我就养成了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写作业时专心致志的好习惯。蛋哥读小学的时候,班上本来也只有十几个同学,位置不固定,桌椅随时改变摆放,有时候围成一个圈,有时候连成一排,特别随意和自由。最要命的是,他们上课时还能随意走动,蛋哥记得他有同学到了三年级还能在上课期间肆无忌惮地在教室里活动。因为没有什么作业,学期考试由老师自己命题,本着不为难孩子的原则,考题也不会太难,更不会超纲。所以,这两种小学生活让我怎么说呢?就根本没法比较,双方也无法理解对方的情况。
      最后收尾说说小升初考试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我当时需要靠语文和数学两门,分为正卷和副卷,拉开分差基本全靠副卷里附加题的那几十分。国内因为各种原因都采用一次考试成绩决定录取情况,颇有一锤定音的仪式感。而德国采取的是平时成绩加升学考试成绩叠加的制度,平时在学校里写作业、上课回答问题以及期末小考的均有记录在案,用于将来老师判定以及推荐学生进入哪所中学的重要依据。我记得当时我的数学不是很好,偏科比较严重。六年级时,两位任课老师晚饭后还在校外偷偷设置了补习班,给想考唯一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集中加料。我基本那一年都在保证语文的基础上,死磕数学附加题。每周都要做几张让我反胃的附加数学卷,每天晚饭后的自由时间也没有了。就这样,我们班一举考上重点中学的人数也没超过20个,还有好几个交钱做了择校生。当时的择校费用真的不低啊,所以我们班一半的同学在人生第一次分流的时候就已经体会了一把向左走向右走了。蛋哥根本就没怎么好好上课读书,唯一让他花了点心的就是九九乘法表,毕竟这玩意最初还得靠死磕。他说让他努力的唯一动力是,如果记不住课堂上万一老师突然抽问答不对就得一直站着,就不能坐下来在课桌下面玩小动作和游戏了。
      我记得当时四年级的时候我的数学也不能说差,就是因为自己很粗心也没耐心,尝尝犯一些跟智商无关但又很低级的错误,导致自己的分数在90左右徘徊,经常被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直接或间接教育。有一次,她直接当着全班的面对我说,如果我能考上重点中学,她就手掌心煎鱼给我吃。那一刻我当然因为自尊心很难受,表情虽然很倔强但脸却涨得通红。后来五年级换了一个数学老师,他依然每次在我作文发表或者获奖的时候,逮着机会教育我不要偏科,不能做瘸子往前等等。后来我被迫放弃自己喜欢的诸如英语、阅读和写作等等,与奥数和附加题苦苦周旋,终于以第三名成绩考入重点中学。那个时候的蛋哥呢?他早就凭借平均水平的小学成绩,坐在距离村里二十多公里的小镇文理中学教室里了。没错,我读初一的时候,他已经在中学里是六年级的学生了。
      德国四年制的小学后,大家就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加上学校里的成绩和表现以及老师推荐,进入不同的中学了。会考或者职业中学的学生是没有资格参加7至8年后的高考,从而申请就读大学的。唯一有机会的就是文理中学,所以你说德国有没有重点中学呢?好像没有,又好像有。因为德国没有升学率之说,入学都是申请资格,之后看自己能不能拿到通知书。非文理中学的中学本就没有高考资格,何谈什么升学率呢?这些学校的孩子都奔着15岁左右的时候参加职业培训,直接进入社会挣钱独立呢。而文理中学的孩子高考后能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全凭自己的成绩和偏好,最后是否能成功跟学校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一开始就没有进入文理中学,是不是这孩子就跟大学没有缘分了呢?不全是。德国中学的五年级和六年级被称为一个过渡阶段,这期间如果学生改变了当初的想法,还可以重新申请转去别的学校,包括文理中学和非文理中学之间的转化。但能否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学校里是否还有位置。这可是一个硬性指标横在那里,其中会不会有新的变数也不好说。总之,是一个由住家距离、学校位置、学生表现、老师推荐等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蛋哥说当时他们班上十几个同学,绝大多数都选择去文理中学,毕竟大家都懂那个基本道理:由繁入简易,由简入繁难。当然,竞争的最后结果肯定是有同学在第一次分流就被打入非文理中学的。这些学生要么成绩真的差是扶不起的阿斗,更多的是没有学习兴趣,家里也没有加强学习教育的意识。总之,蛋哥和他弟弟先后都进入了小镇上那所重点中学学习。我之所以说是镇,这是按国内的行政标准来翻译。如果按德语直译,那可是一所城市,不过是小城市而已。唉,我去过那里一次,按国内的地理标准来说,称之为镇都是抬举它了。那里因为地理位置特殊风光不错,经常都有观光旅客,尤以日韩居多,所以蛋哥戏称读中学那会,见到的老外比本地人还多。
      二十多公里的距离,十岁的孩子怎么上学呢?父母接送吗?蛋哥妈妈那会已经在教会的幼儿园开始兼职工作了,她也需要提早到幼儿园做准备。家里唯一的车,蛋哥爸爸则要根据他的排班表开着去四十多公里以外的城郊工厂上班。还好村里有一个迷你火车站,每两小时有一趟载客列车停靠,蛋哥就靠这个上学放学,也不给父母增添多的麻烦。村里的同龄小伙伴不用相约也总会在站台或列车里相遇,因为错过了这趟车再到学校的时候,离放学回家也不过两个多小时了。没错,蛋哥的中学也是没有托管业务的,每周只有两天下午到16点才放学,其余时间13点就下课放学了。有一次,蛋哥在上学路上因为在车里玩别的东西,没有注意坐过了站,可把自己坑惨了。在下一个站非常郁闷地下车后,他只好自己步行到学校,迟到了一个多小时。还好这趟火车停靠的站点比较密集,所以站与站之间的距离没有那么远,否则蛋哥就干脆等对面的火车直接坐回家算了,再等车去学校根本就是做个样子,没有什么实质影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