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34章 ...

  •   今天又看到张雪峰的一个短视频,他还是最懂普通广大人民群众的刚需和关注。他点到为止说了自己为什么离开小地方,因为哪里资源越匮乏,资源便越集中。他刚一说完,我在当年中学和工作那几年的迷茫和困惑立刻变得清晰起来。然后他也不敢就这个话题太深入下去,毕竟直播间火爆是他生存立命之本,如果一旦触及不该有的规定,他还怎么继续呢?然后他又提到,作为一个女生如果不喜欢读书,之后很可能的结果就是早婚早育。的确如他所说,很多初中乃至小学毕业的女生,最后的归途都是早早成家,转换身份成为妻子和妈妈。这样的人生或许也没什么不好,现在不是还有很多人唱衰大龄未婚女青年将来晚景凄凉无依无靠吗?你看,不爱读书或者读书不多的女生,提早完成了女生的传统任务,又快又好。但这些女生婚后的生活幸福吗?质量高吗?没有太多人去关心和追踪,就如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便是童话故事的完美结局。
      我联想到以前身边的女邻居、女同学、女同事们,还真的跟这个话题无缝衔接上了。她们当中有会读书能读书的,一路读到硕士或者博士,基本都从事体面和收入较高的稳定工作,在职业道路上开拓自己的康庄大道这当中不乏也有工作没多久就谈婚论嫁,如今儿女双全事业家庭双丰收的。自然也有至今孑然一身,但无论是经济还是精神都独立向上的女强人们。她们当中也有不怎么能读书甚至不喜欢读书的,那些长相姣好的女生在青春年华基本都顺利出嫁,夫家基本条件也还不差,日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是衣食无忧。如果是长相姣好原生家庭又不差的女生,那婚姻生活基本都是阳光小康,笑看风云。而且长相姣好的女生很大比例都有不凑的自原生家庭,为啥?基因啊,这个道理太简单了。长相好的妈妈们自然是抢手货,当年谈对象的时候可以在候选人里挑选,美貌和财富的结合,才是把彼此资源作用发挥到最大的排列组合,不是吗?所以,问题来了,那些长相平平无奇泯然众人,原生家庭也很普通甚至还艰难的女生,又不喜欢不愿意读书,需要工作养活自己时又怕累怕脏,解决的办法好像就所剩无多了。如果能降低自己的物欲,踏实过平淡的生活或许还能容易一些,但又偏对物质有高要求,甚至还想提前预支消费的,那真的就只能在其他方面对自己狠一些才行了。物质流动陷阱不仅是对有钱人起作用,对普通人的催化作用可能更有奇效。市场营销嘛,能够洗脑一部分人,那它就算成功。
      最近德国好多抗议罢工和游行,从最初联邦预算赤字到后来要减免部分补贴,以及增加附加费,紧跟著好些有大型工会产业的重要部门要求减免工时和增加工资的强烈要求,政府只好不失时机放出了选择党和极右翼分子私下会面的视频。然后大家的视线从微观个体飞快抽离出来,大家一起走上街头大型抗议极右翼云云。这和娱乐圈出现丑闻后,主角为了避免真相进一步发酵并试图转移视线,便会发布一些其他新闻。这时候如果还有另一个主角凑巧有其他重要新闻傍身,前主角应该会给后主角打赏吧?私这么以为。总之,世界是一个大舞台,德国的舞台虽小,但各方主角你方唱罢我方登台,或者根本不让你唱完,直接上台表演抢镜,你也会因为没有站脚的地方而滚下台去。真是厉害,这根本无需什么杀敌自损,直接放大更大的武器,只需让自己强大发光,对手自然只能在强光下自己的阴影里黯然退去。终于在无数大新闻里,听到也有抗议者要求政府关注中产阶级利益。哎呀我去,德国的中产阶级比例那么高,总算还有一两个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在这一场又一场的闹剧里被忽视被消减。只是,意识是一回事,抗议是一回事,有无回应和解决乃至缓解甚至提升又是另一回事。毕竟,最低时薪涨了不止50%,但实际购买力还不如最早最低时薪时代的光景,又该怎么解释?诚然,通胀和收割是无可避免的,如果名义工资依然保持,那购买力只会更低。
      难怪德国的生育率一降再降,连一直紧缺的小学教师数量都会在2035年出现剩余。而慌得一批的德国政府也赶紧跳出来,缩短入籍时间和简化入籍流程,强调的核心居然是,只要移民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就不该让他们等那么久成为我们国家的一员。感情国家机器这么需要螺丝钉的辛勤工作和积极纳税,本国中产阶级之苦久已,就盼着多来点入籍的新移民来有难同当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