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14章 ...


  •   丹哥的工作基本都是在家办公,自从他回到德国之后,除了研讨会以及学术发言,他很少因为工作关系物理接触同事、领导和客户。当年在都柏林要举办的全球性研讨会也取消了,犹记得2016年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丹哥还因公出差回国一趟。丹弟15岁起就在丹爸打工的工厂里做学徒后来成为正式员工,所以他的工作环境与丹爸差不多,虽然看似没有严控疫情但防御措施都在细节处。唯一让他感到不太开心的大约就是,组里年长的同事阳了以后,为保证生产就需要有人顶上去,他作为离退休还有三十多年的小伙子可不得加班吗?比如原来只需要十天熬两个通宵的排班变成了熬四个,虽然钱也按要求加了,但丹弟吐槽过人有点吃不消。丹弟女友在疫情期间生下了第二个女儿,所以她坚决不肯打疫苗。当年圣诞时,她透露要等到母乳喂养停止后她才会去补第一针疫苗。反正她在家里不用上班,大女儿也才两岁所以也不会有在幼儿园或学校感染的风险。第一年,不仅我们连丹哥家里也是风平浪静。

      我的中国同事们也都很小心,积极响应号召基本第一针疫苗都安排在我前面。她们不仅自己小心,对在学校读书的孩子更上心,所以也一直没听说有阳的情况。唯一有点不方便的是,有同事的孩子本来学校放学早,她为孩子在校外拿到了托管位置。那里的老师可以看护未成年孩子,有的甚至还能辅导写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家庭作业。因为疫情,托管机构被叫停关闭,她只能让老公配合孩子的放学时间调整工作,但托管机构的费用依然每月按时交着。我说都没去为啥还要交钱?她说不交钱就等于自动放弃那个位置,后面排队的人多得是呢。以后一旦恢复开放,她那时到哪里给孩子找位置?唉,想想真是大家都不容易啊。

      第二年时明显感觉到很多人有些疲惫了,毕竟第一年的夏天开始度假时候大家又放飞只有了一波,所以到冬天连带每年都不落下的流感,新冠病毒交叉感染又被推到新一轮波峰。丹哥的外婆和奶奶都没有打疫苗,因为怕个体差异吃不消。毕竟两个老人都在村里自己的别墅住着,又不是在密度相对较高的养老院。照顾丹哥奶奶的波兰住家护工虽然不会说德语,但低薪酬凸显竞争力。虽然每三个月就要换一个,但派遣机构保证每个护工都是非病毒携带者。这些东欧过来捡黄金的中年妇女也是不易,听说她们从各自的地方先集中到华沙,再由机构统一用大巴拉到德国,要开一晚上。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不用付住宿费,真是一举两得。至于为啥三个月就要换一轮,机构的说法是这些女护工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离了他们三个月的家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子。看在欧元的份上,干三个月回去再省省,这一年也算有个着落了。但是丹哥奶奶在疫情的第二年有些意外地去世了,医院的解释是油尽灯枯身体水肿的自然死亡,人走得很安详。可我们印象中的丹哥奶□□脑一直很清醒,在同龄人当中属于耳聪目明的那一类。唯一遗憾的就是前一年自己在花园里搬花岗的时候摔了一跤把左手臂摔骨折了,至此生理每况愈下。好在她心态不错,每次遇到她向她问好时,她总对我说,“我挺满意了,我这个年纪这个状态。”葬礼还是按办了,但规模小了很多,村里来的人明显比以前外公去世时少,而且都严格按社交安全1.5米的距离站开。

      很快夏天休假的高潮到来,丹哥家人纷纷出国游,邮轮回来后的丹爸阳了,丹妈据说没事。很快丹弟全家也阳了,电话里说就是头疼脑热难受了几天就好了,具体细节我也不太清楚,但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和后遗症吧,不然丹哥肯定要说一说的。我和丹哥的第二针疫苗是在第二年年初就赶紧预约打上的,换了一个小城市的疫苗中心感觉速度比州府更快。可惜我们徒有预约并不知道打的是何种疫苗,到了现场才知道是莫德拉。弓已上弦不得不发,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不知道哪里请来的工作人员,很快推完疫苗制剂后,用一个棉纱给我遮住针眼时,针眼完全在棉纱之外的上面。我盯了他一眼,他还会看我表示无辜。我干脆自己手动把棉纱往上移动直到盖住真正的针眼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真是服了德国人的如此严谨。打完疫苗的第二天我就倒下了,头疼低烧,最麻烦的是腋下疼足足持续了三个多月,包括心跳加快和疑似心肌疼。我从始至终没在这段时间没有因为这方面去看过医生,减少去诊所的频率和时间才最重要啊。因为听说很多打了以后躺下的华人看了医生也等于没看,医生说没休克没呼吸困难都不算问题,个体差异的表现而已,回去多休息多喝水自求多福就好。丹哥屁事没有,除了和第一针一样的手臂肌肉疼痛几天。丹爸和丹弟也是同样的原因,国外的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机器用不是白说的。因为人工贵,所以男人都要会点手工活之类的,防止自己因为家里有点什么事情一不小心收到天价账单而破产。所以他们三个手臂肌肉发达也不足为奇,但是打完疫苗就有点惨,连续几天晚上都没法侧身睡。

      我和丹哥这三年真的是没有离开过德国境内,唯二去过的两个地方一是南德的乐高乐园,当天来回开了几百公里,在园区里玩了主要项目就匆匆离开了。不敢住那里的酒店,因为那会儿南德已经有区域学校开始放假,游园的人数其实并不少。但排队时大家基本都戴口罩,哪怕是在露天园区里,并保持安全间距。我和丹哥都是戴口罩坐的小型过山车,至于摩天轮和水族馆之类的密闭设施就更别说了。还有一处就是黑森林,是朋友推荐的家庭旅馆,由一对老夫妻经营,卫生消毒措施貌似还不错。今年我们还收到他们发的邮件,他们的旅馆永久停止营业因为人家退休啦!显然他们的儿女也不愿意接手家族业务,选择离开到别的地方谋生。住旅馆时也是需要出示三证之一,我们因为打了两针疫苗所以顺利入住。黑森林面积特别大,游客密度真的很低,有时候半天都看不到一个人,所以我们完了几天回来自然也没有啥事。

      但之后我们还是参加了丹哥一个发小的婚礼,在一间大餐厅里坐满了八十多号人齐齐用餐。说实话我心里有点发憷,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后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再后来我没有在机场工作了,但又听说几个同事前后感染,具体情况也不太清楚。当时我们的同事中也有几个坚持不打疫苗的,好像后来也没什么大问题。反倒是机场别的雇主下面的雇员有离奇去世的,有说是脑溢血有说是疫苗或者新冠带来的问题,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只留下家庭主妇的太太和几个孩子,着实有些悲惨。当时还听说雇主号召全体雇员给他家里捐款,后续也不太清楚细节。

      今年的冬天德国感冒的人数特别多,官媒解释是因为三重病毒交替。新冠依然在,变异也不少,外加每年都不缺席的流感,从学校到公司,从家里到屋外,很多人都感冒了,丹妈自然也没逃过。我和丹哥居然没事,大约是我们太宅太佛,也不凑热闹所以相安无事。没错,这三年我们连商场都没逛过,只在网上买过几次衣服,超市最初是两周去一次,后来才恢复为一周去一次。现在德国早就取消隔离制度,并且有的州连公共交通强制口罩的措施也没了。我做在的州医院、诊所和公共交通还是强制口罩,但已经不需要出示阴性证明就可以随意出入医院。超市里戴口罩的人不到10%,我和丹哥依然坚持,希望我们能撑到最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