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收纸板箱的朱师傅 ...

  •   现在,我们小区,都是固定着一个人来收纸板箱等废品。
      我们家网购快递的纸盒子,孩子用的草稿纸等废品,都会集中到车库。这边来收纸板箱的,照例都是敲那种锣盘的,根本不需要吆喝,这个锣盘的声音一起,就像对暗号一样。
      在我没多聚多少纸盒子时,总能听到锣声,声音穿透小区的每个角落,忽地停下,忽地又远离。而当我想要卖纸板箱等废品的时候,却左等右等不来,车库堆得乱七八糟,加上狗子磨牙撕扯,我就没耐心,恨不得立刻处理掉纸板箱。
      今晚,遛狗到门口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大的电动三轮敲着锣盘,我立刻喊住,师傅示意我跟门卫打个招呼,我领会,门卫放行后,师傅便开着电动车进来了。
      “就在这。”我打开车库的栅栏门,把纸板箱和一些演算纸抽出来;
      “没多少啊!”师傅似乎很失望的样子,但很快,他就调整好了,又乐呵呵的;
      “嗯,不多,就是堆在车库里显得乱。”我解释道;
      “我也收电器的,只要是废品,我都收。”师傅补充道;
      “噢!您业务范围挺广泛的啊!”我赞叹道;
      “嗯,现在生意不好做,多做两样就稍微好点。”师傅笑着说道,“你们城里人不懂,很多电器二手回收价不低的,卖给我,比以旧换新划算。”
      “这个没怎么注意就不是很在行。”我笑着;
      “纸板箱也就五六块钱的样子。”师傅捆好纸板箱,手掂了下,很平静地笑着说;
      “这么少啊,”我觉得确实挺少的,因为看似很多纸板箱;
      “我手一掂就差不多了。我称下给你看看。”说着,他从电动车座后抽出老式的秤,果真,十二斤,五毛一斤,也就是六块钱,塑料瓶就算一块钱,一共七元钱。
      “真准。”我笑着,然后拿起笤帚打扫地上不收的塑料袋之类的东西;
      “来,我扫你,付钱给你。”师傅又笑着拿出手机,笑呵呵的;
      “噢!”我恍然大悟,我卖了这么久多次的纸板箱,很少有人用微信结账嘞,“我以为是现金~”
      “我现在身上都不带现金了,带现金很多人都不要那几块零钱,我就干脆统一转账,与时俱进了!”他把七元钱转给我,收到后,他乐呵呵地提到车筐里,那么大的车筐里,没有几捆纸板箱,显得很空的样子。
      “师傅,那麻烦您了!”末了,我客气道,毕竟,是从前面马路上把人喊来的,也没多少纸板箱,心里竟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师傅立刻笑着,他把头上工地里样式的黄色头盔拿下来,拿了个纸板扇扇风,这时候,我才发现,这个师傅,不是多大的年纪,虽是收纸板箱的,但衣着简单大方,利索,“方便加个微信,你要是有废品直接联系我,我价格肯定公道,放心。我就是想有生意,多少不在乎,只要我能稍微赚点就行,别的,不强求。”
      我觉得也挺好,就加了微信,问了姓,是朱姓。
      “现在生意不好做,以前,我在淮海路拉纸板箱,专门拉的,不一个个收,都忙不过来,从大早上忙到晚上,根本到不了四望亭路,那时候赚得可以呢。但现在,不行了,我下午必须要出来跑街,现在哪一行业都不景气,我跑街到现在都快一下午了,就收了这点纸盒,结果路上去理发店理个发,就花了二十块,这今天一天,还不一定赚回来!呵呵~”
      说这些,他出奇地淡然,带着微笑,经济不景气,大部分人都在经历着。
      “大部分人都这样,经济都不景气。”我也缓缓说道;
      “这些跟我这老百姓关系也不大。我也不贷款,我也不高消费。现在,最苦的不是百姓,老百姓是肯吃苦的,越到这个时候越存钱,最苦最压力的是那些个贷款买房还高消费的。要是以前还关着,多少人要崩溃。我去很多家收电器,那些买那么贵的房子贷那么多的款,看着有钱,其实那贷款不得要还一辈子。城里消费又高,小孩子教育花钱呢!哎,人,要服命啊。”他没有多少悲伤,但却看透城市里的一些生活;
      “没办法,一个时代一个人一个活法。稳妥点的活法就是量入为出。”我接着师傅的话说了两句;
      “这样最好!”师傅似乎很赞同,“老百姓就是能吃苦的。我跟你说,这个社会,有财也不能露财,人一露财就不行了。还要能吃苦。我是农村的,我跟我老婆结婚的时候,我家里是村上最穷的,那时候,我老婆很厉害,她跟她家里人讲,不看钱多少,就看上我这个人,我能吃苦。那时候我就发誓,我不能让我老婆吃苦,家里外农活都是我做的,别人都说她嫁了好人。做人,是需要怀有感恩的心的,你不能忘本,我就感激我老婆。我后来出来就干收纸板箱,赶上行情好,我也赚到了,我两个儿,我就第一个在村上起了楼房,哎呀,多少人羡慕敬佩,但楼起了三年,我老婆就去世了,背后人议论说我楼房盖的这个风水不好那个风水不好,哎呀,说什么的都有,那两年,我压力大啊,两个孩子,还都是儿子,只有我一个人......”
      “是的,农村会有这些说法——”我不知该如何接话,也没想到这个师傅突然说这些,也许,他只当我是个可以聊两句的人,但,他的脸上没有很多悲楚,更多的表情是“顺”,他“顺从”了命运,并参悟了一些东西;
      “对的,不能只听别人说,如果讲风水,那城里楼房挨着楼房,就更谈不上风水了,呵呵~”他乐呵呵地说着,我笑着回应,是啊,很多到城里都是求生存的,是基本的要求,哪里来精力跟时间计较风水呢,“我后来就突然想清楚了,这就是命,你得认命。我老婆跟着我也享福了,这就是他的命。我的两个男孩,没了妈妈的时候,一个十九岁,一个十六岁,虽然没上成学,但人品是很好的。现在,一个开了超市,一个在外打工呢!哎呀,养这两个小子,虽然不上学,但也花我不少钱!”
      他很自豪,与学历无关。他的豁达,他对生活还能继续的勇气,来源于他对生活的“顺从”。他将一切幸与不幸归为生活,归为命运,但他并没有躺平,随波逐流,而是,很清醒且努力地活着。
      “我的很多朋友,一会儿拉我去做那个,一会儿叫我去投资那个,现在这个时候,不是花钱的时候。我们小老百姓,只求日子过得稳妥一点。我就是收废品的,多吃点苦,认真做事,我也会有很多固定的客户,大家都相信我,我就能保证我的生活。”
      ......
      他的语言很质朴,人也很热情。命运到底公不公平,我们作为人确实很难去断定。很多时候,我特别想自己有价值,就是,做一些事儿,证明自己的才智啊能力啊等等,甚至,行动未做但心里会想着跟一件事去较真,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脑壳的虚幻里战胜那些虚幻的东西。现在想来,很傻。
      三十多岁的年纪了,往四十爬的人,竟然还不能有一颗平淡的心,这就是自己不能“顺从”命运吧,老是扳着手指与许多“不可能”抗衡,其实,这就是与自己过不去。要是能真的拥有一颗从容平淡的心,专注一面,我应该会做得更好。
      这个师傅像是偶然来到我生活课堂的一位讲师,讲了一个故事,却留下很多省略号给我,让我自己去体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