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1、91.家书告急 ...

  •   91.

      也不知道张老爷子是在哪里找到的大夫,前后也就这点时间,居然就把人请来了。

      陆忠行见那人穿着长衫,衣服估计都没来得及更换,背后只披着一件厚厚的斗篷,整个人斯斯文文的像个学究。可他一没药箱,二没诊具,哪里像个大夫?

      张海樵看他迟迟没有让开,只得指着那人解释道:“这是老温,年轻时候在军营里面当过参将,见多了疑难杂症,勉强算个大夫吧。”

      “什么叫勉强?”姓温的中年汉子捋着唇边的两撇胡子,狭长的双目扫过陆忠行,平平淡淡地掠了过去,反倒是看见一旁的陆知行眼前一亮。

      遂听这人接着说道:“这小家伙眼神不错,我喜欢。”

      “哎哎哎!别插科打诨了,赶紧看看孩子。”张海樵似乎和他很熟,在旁边催促道。

      陆忠行回过神来,立马站到一边,请这位温先生上前查看自家小弟。

      小宝昏睡好一会儿了,稚嫩的身体裹在包被里,小鼻子费力地扇动着,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艰难喘息。四岁的小娃娃体质远远不及大人,烧到现在已经有了窒息的征兆。

      温先生凑过去翻看孩子的身体,稍微扯开宝儿的衣领,对着光线将孩子皮肤上的红疹展示给众人。严肃地说道:“出痘了,你们这些天去过那些地方?”

      小哥一听弟弟出了痘,表情也瞬间变得无比严肃,细心回忆道:“我们最近一直都在家里,今天从村子出来之后也只去了我的小叔子家,就是商贾巷的周家。其他好像没有……不对!我们还去车马巷子租过骡车。”

      “不会,这病不会发作这么快,就算接触过其他病患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才会出现症状。

      “那……”小哥转头看着昏迷的幼弟,只能现将这些细节按下,对温先生说道,“请您施展妙手,救救这孩子。”

      ——往前逆推半个月,那时候小宝还在满村子乱跑,接触的认可就太多了。村里至今没有听说谁家孩子出了痘,根本推断不出源头是在哪里。

      老温估计也知道现在追问源头不是时候,因此专心致志地为小宝号脉。片刻后,便让他们准备银针和热水,最好再拿一盏火烛过来。

      屋中三人立刻忙活开来,找针的找针,点烛的点烛,烧水的烧水,不多时就准备好了他要的东西。

      床前重心围满了人,三双眼睛全都看着床边的中年男人。只见温先生扶起小宝,示意小哥将孩子稳住,然后取出临时寻得的绣花针放在烛台上烤一烤,分别在宝儿的两边耳朵尖上刺了一个血洞。

      那洞刺得非常之小,以至于一点红色都没有溢出来。不过温先生紧接着就捏着小宝的耳朵往上挤了两下,让耳廓中的血液慢慢地渗出一些。大概流了四五滴就停下手,用干净的布巾为孩子止血。

      陆忠行看得眉心紧蹙,但也知道这是某种治病之法,因此全程积极配合着对方。

      那人刺完了小宝的耳朵,又将孩子的左手举起来,在他的中指顶部刺了一个小洞。然后采取同样的方法为其放血,放完再进行妥善包扎。

      小宝或许在睡梦中感觉到了刺痛,瘪起小脸作势欲哭。幸好忠哥儿及时将他框住,轻轻哼着意味不明的小调把他重新哄睡。

      温先生拍拍手站起来,走到桌边拿起上面的一个册子随手撕下一张书页,在张老爷子的唾骂声中开始写药方。那方子竟是烂熟于心一样,三两下就写好了。

      陆忠行见他走回来,连忙乖觉地接过那张纸条起身道谢。

      “不用客气,”老温摆手叫他不必起身,接着说道,“再过几天这孩子身上便会大面积出痘,一定要记得防风、防热毒,尽量给他吃清淡的食物。还有,衣服要勤换洗,不要贴肉。”

      小哥颔首致谢,并问:“高人可知,小宝大概何时才能退热?”

      “大概半个时辰。如果持续发热,那就用温凉的湿布巾给他贴在脑门上。”老温指了指自己的额头,笑得一脸轻松。

      张海樵见这边处理完毕,宽慰他们不必担心,并且告诉他们药铺明早就能开张,到时候再去抓药也不迟。外面下着大雪不便疾行,况且出痘本来就有一个过程,急是急不来的。

      小哥点头应诺,免不了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温先生出来的急,见这边已经安排妥当,于是不多久留就离开了张家。张海樵亲自将他送走,转身回来就让小哥儿写上一封家书,他好请人带回去给舒小九。

      要论写字,自然还是知行比较拿手,小哥遂让弟弟将今天的情况大致写成一封家信,交给张老爷子代办。一应钱财用度都由他们自家承担,万万不肯再让老人家破费。

      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暂且借住在张家了,后续还得等到小宝的情况稳定下来再说。

      ………

      反观双桥村这边,景山直到两天之后都没有等到夫郎回家,一开始只是猜测他们留在齐明礼哪儿过夜,并未意识到有什么不对。毕竟忠哥儿和齐倌矫情甚好,出门的时候他们也想到了齐倌让他们留宿在镇上的可能。

      当然,周天星的事情岔开了他的精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总之他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一点也没有为媳妇儿跟孩子担心。

      甚至第二天早上他还亲自巡视了自家的鸡舍跟茅房,寻思着如何改造它们,以便让这些常备设施变得更为合理。

      农村的旱厕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带有斜坡的神坑,上面搭上木板,周围再用篾条编织的席子围上一圈也就成了。陆家这边还算好的,顶上加了顶棚,一面设置了门帘。

      为了避免污染水源,厕所都是建在远离河岸并且避风的一侧,坑底用了一些不易渗透的材料铺垫。冬天的侍候不怎么臭,谁家需要沤肥的话自己挑着粪桶到各家去掏就是,谁都不会计较这个。

      景山围着自家院墙外的茅厕看了两遍,要如何改造已经大致有数了。随后转去几经重建的鸡舍,看到鸡圈里面又冻死了两只小鸡,心中很是无奈。

      鸡这种生物大体是不耐寒的,低于零下十五度就很容易冻死了。这些小鸡早前就感冒过一次,上回就死了六个,这几天又陆续冻死四个,如今只剩下十六只了。

      要是有鸡妈妈在的话不至于此,大鸡懂得保护小鸡,损耗也会小很多。可惜他们没这条件,今年是第一次养鸡,一切都得从头起步。

      “该给它们添个火炉或者暗房才是。”

      景山一边琢磨着一边跨进鸡圈,弯腰拎起已经冻硬了的死鸡,顺便把其它瑟瑟发抖的小东西赶到避风的角落里,用稻草将它们围住。

      这些小鸡在寒冷的冬天几乎不怎么吃东西,活下来都得看命,更别说长个子了。他心里也在发愁,今年这场初雪下得实在太久,多少麻烦事儿都是为它而起的,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见晴。

      看过了鸡圈,景山随手处理完死鸡就准备回家去,结果刚刚绕到正门就看见一个村民背着孩子打他门前经过。那人他还认识,可不就是村西头的刘长贵么?

      这个刘长贵是正统的刘氏后裔,跟冒名的刘伯算是三代以上的远亲。刘家如今正在跟成家打擂台,按理说这小子没空到处乱跑才对。

      景山留了个心眼儿,站在门口等那人靠得最近的时候突然跟他打招呼:“长贵,你背着你家孩子去做啥?”

      “嚯!是舒大哥啊,”刘长贵好像吓了一跳,刹住脚步赶紧扶了扶滑下来的棉帽子,而后苦哈哈地回道,“俺家大娃出痘了,这不是赶着去镇上找大夫嘛。”

      说话间,长贵已经叹了三次气。

      景山一听是这么回事儿,心想这事确实紧急,也就没再继续耽误他的时间。只是让他路上警醒着些,小心地下的暗冰。

      那汉子匆忙跟他道了声谢,紧赶着就往镇上去了。回头景山还在惊讶村子里面怎会突然出现痘症,等夫郎回来之后一定要让知行跟躬行好好在家里防痘。

      巧的很,他这边刚刚想毕,院门也才推开一丝缝隙,小路上突然传来了马蹄声,一个身穿邮驿服侍的汉子骑着短脚马向着陆家飞奔而至。

      来人既是邮驿信差,骑的又是最为耐寒的快马,应当是为了什么要紧之事才会下到村里。

      景山只得停下动作,回身看着对方靠近。片刻之后发现那人果然是冲着自己来的,不禁讶然道:“差爷你是找我么?”

      “你是陆家的汉子不?”差爷脸上蒙着厚重的围巾,笠阳帽上的雪花已经积了半寸多厚,说话瓮声瓮气,听上去极其没有耐性。

      这么冷的天出来这种地方送信,相信任何人都会有怨气。景山并没计较他的态度,只说自己正是陆家的赘婿。

      邮差得到肯定的回答,立刻扯过腰上的信件褡裢,从里面翻出一个皱巴巴的信封直接朝他一扔,完后调转马头就走。看他来也冲冲去也匆匆,像是一刻都不愿意在这里多待。

      景山挑着眉毛低头看向手中的家书,推门走进自家院子,到了屋里才把信封拆开。一看之下大呼不好,原来这是知行写给他的急信!

      信中提到小宝在初五那天突然爆发痘症,他们只能求助于张老爷子。如今宝儿的情况尚不稳定,所以他们暂时借住在张海樵那里。不过因为条件有限,他们亦不方便久留,所以需要九哥去接他们兄弟三人。

      这么大的事情他居然今天才知道!

      “长贵家的孩子也发病了,看来村里还会有更多孩子中招,必须提醒大家。”景山收好家书,连忙朝着屋外跑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1章 91.家书告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