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南都繁会图 ...

  •   张远山、高楠和屈平没有说话,只是对视了几眼,交换着来人究竟是脑子糊涂了还是的确来自外星的疑问。

      “我知道你们很难相信,没关系,等我说完了,你们就会明白我的话都是真的。”中年男人毫不在意,脸上露出淡然自若的神情。

      高楠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自言自语道:“英仙座悬臂到猎户座悬臂之间,不得有成千上万个光年的距离啊,好家伙,这个近邻可真够远的……”

      屈平却警惕地盯着来人,余光扫了一下鉴定室里的报警器。

      “屈组长,不用费心报警,我说过这次过来没有恶意。我只是一个传话人,说完了话,自然会离开。”

      见来人镇定自若,一副博物馆主人的架势,屈平紧绷的神情不敢放松,不动声色地走到张远山和高楠前面,用故作随意的口气对那人道:“怎么称呼?”

      “我的地球名字是,谭士望。”

      “谭先生,你想告诉我们什么?”

      “你们想知道的真相,《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上人物消失的真相。”

      谭士望走到鉴定箱前,眼神里浮现一丝不屑:“纳米粒子做的玻璃箱,这个技术是我们翰如星上5年前的科技,当然,对地球而言,那是500年前了。”

      “翰如星?500年前?”高楠有些不解,他从未听说过哪个行星被命名为“翰如星”的。

      “看来还是要先从我们的星球说起。虽然地球文明还没有能力观测到我们的星球,但我们一致认为,与其让地球人来命名家乡,不如自己在地球上现存的文化中找到属于我们的名字。”谭士望转身看着三人,“《周易》,你们都读过吧?”

      高楠一脸茫然,张远山低头思索片刻,突然开口道:“□□,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不错,看来地球上还是有愿意读点古籍的人。在和三位交谈之前,我真的以为你们和其他地球人一样,每天都只沉迷于音影图像,不知书籍与文字为何物了。‘翰如’二字出自贲卦第四爻,我们更加认同王弼的解释,即徘徊等待之意。

      我们的文明奉行‘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讲究在观察天地运行规律的同时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虽然我们的科技领先地球文明500多年,但在对待先进的科技时,我们一直秉承着一个谦逊等待的态度,正可谓不自满才有所得。”

      高楠听得迷迷糊糊的,忍不住对张远山悄声道:“这个外星人怎么满口之乎者也,对古籍里的词句比我还熟悉?我看他不像是外星人,倒像个古人。”

      “我们第一次来到地球时,是地球年1533,距今已有整整500年,但对翰如星上的纪年法而言,才过去5年。”谭士望继续说道,“我们第一次拜访地球的时候,你们还和画中人一样,穿着宽袍大袖的衣衫,说着凝练文雅的语言,做客前要先行奉上拜会名帖。科技如此低级的文明,居然能发展出这样井然的秩序,真是难以置信。”

      他低头看着这幅安静地躺在鉴定箱中的《南都繁会图》,像是在追忆曾经的美好岁月。

      “我们希望能破解地球文明的奥秘。但学习另一种文明是一件非常漫长的事,两个星球之间的科技存在着的巨大差异,也导致语言沟通上的不对等。换言之,就算我们能传授你们技术,也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破解地球文明的奥秘便因此陷入僵局,于是,我们选择了等待。”

      谭士望转身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三人:“我们在离开之前将带来的技术以量子的形态储存在《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你们见到的每一个人物和景物,都蕴含着翰如星上的某一种科技。”

      三人倒吸一口气。

      这幅风俗长卷上单是人物就不下1000个,再加上鳞次栉比的楼宇台阁,琳琅满目的店铺招幌,还有大小船舶、远近山河,这得包含多少翰如星上的科技啊!

      高楠的视线落在鉴定箱里的图卷上,默默感慨本来以为自己团队的纳米技术在当今科技界一骑绝尘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没想到翰如星人早在500年前就已经能随意操控量子微粒。虽然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但除了量子领域,似乎也没有别的技术可以解释如此怪异的现象。

      他叹了口气,心想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画中人的消失跟你们的量子技术有关?”他看着谭士望问道。

      “是的,我们把两幅画里的人物做了调整,顺便提走了我们的技术。”

      张远山脑子里瞬间“嗡”地一声,他听见自己的嗓音有些干哑:“两幅画?两幅《南都繁会图》?”

      “你没有听错。”谭士望点了点头,“地球上有两幅《南都繁会景物图卷》,而且两幅都是真迹。”

      “这不可能!”张远山立即否定道,但一时间又想不出确凿的证据来反驳。

      谭士望含笑道:“张老师,您是中国画的鉴定专家,一定知道有一种造假手段是在裱画的时候,将一幅画揭成两幅甚至三幅。这幅画也是如此。”

      张远山的脸色变得郑重起来:“我猜你肯定会提到一画多揭的办法,但你要知道,《南都繁会图》是一幅工笔画,不是运笔深厚的书法或者泼墨山水。

      工笔画又叫细笔画,作画时讲究笔法精谨细腻,使的都是巧劲而不是实力。就算人物和山川着色时使用的点染和接染,也做不到力透纸背,根本不可能被揭成两幅,更何况这还是一张绢本手卷。”

      谭士望淡然地听他说完,徐徐道:“张老师,在量子层面上,没有什么不可能。”

      张远山顿时语塞,他不懂量子力学,只好扭头看着高楠,见他也是一脸“术业有专攻”的茫然,心想难道在量子层面上真的能把一张画在绢布上的画用某种方式揭成两幅?

      “我们给油墨中注入了量子机器人,能让油墨往下渗透,做出两幅真迹来。”谭士望说道,“原本按照我们的计划,包含着翰如星科技的第一层会被我们安排的一户世家秘密收藏,保留到我们再次拜访地球的那天。

      而第二层则会以公开的方式现世,不管谁来收藏都没有关系。只是我们没想到,收藏的过程中居然出了差错,以至于融合着翰如星科技的那幅真迹居然被公开存放在博物馆中。所以我们不得不将两幅画上的人物和景物进行调换,这才发生了画中人消失又出现的情况。”

      鉴定室里安静了许久,三人都在心中默默消化着谭士望的这番话。

      过了一会,屈平突然大声道:“你说得好听,但实际上翰如星人就是在非法入侵地球文明!别以为入侵的方式只有战争,介入另一个文明的文化、科技、生活,甚至方方面面,都是一种入侵!”

      谭士望没有气恼,反而认同地点点头:“屈组长,从道德层面上看,你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对,但我们只是想取回自己的技术而已,并没有想要破坏这幅画,谈不上介入地球文明。

      文物的价值就在于绝无仅有,等我们把两幅画全部调换完成后,地球上将只有一幅《南都繁会景物图卷》,这样不是很好吗?”

      三人都没有开口,谭士望的话天衣无缝,不仅没对地球文明造成伤害,似乎还保全了这幅画,让它更有价值,但他们心中却总觉得哪里有些说不上来的不对。

      “你们提取了技术之后,准备用来干什么?”高楠问道。

      “我们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文明,希望与地球人进行科技和文化的交流,比如向你们传授空间折叠的技术。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目前我们还在评估地球人的科技情况,然后再确定可行的交流方式。你们可以相信我的话,因为翰如星人不会说谎。”

      这个计划听起来的确非常和平,甚至还对地球文明很有利。三人一时间找不出谭士望的逻辑漏洞,也知道就凭他们三个根本阻止不了一个来去自如的外星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走到门前,准备离去。

      就在他的右手握住门把的当口,张远山突然说道:“请问《南都繁会图》的画师到底是不是仇英?”

      谭士望握住门把的手一顿,背对着他们缓缓道:“人类的历史,应当由人类自己回溯。”

      说完,他开门出去,消失在走廊尽头。

      三人在原地站着,谁都没有说话。许久,屈平呸了一声:“什么量子科技、空间折叠的,这帮翰如星人来就来吧,还非要带点他们的土特产。

      外星人的事,本来跟咱们文物局和博物馆没有半点关系,现在好了,清水搅成一滩泥!我看他们就是觉得地球人太闲,用找麻烦的方式给咱们送温暖!”

      高楠忍不住大笑起来,紧张压抑的气氛顿时一扫而光:“屈组长,要是翰如星人真的崇尚和平,那这样的土特产还是要多多益善的。”

      他转身拍了下张远山:“张老师厉害啊,《周易》里的句子倒背如流!”

      张远山不好意思道:“小时候被我爸按头背《周易》里那些根本读不懂的卦爻辞,没想到今天居然派上用场了。”

      他边说边走到鉴定箱前,看着里面的图卷,转头问屈平道:“屈组长,现在怎么办?另一幅也是真迹,要不要找回来?”

      “当然要找。”屈平的神情很是严肃,“这里是地球,在自己老家还要被外地人牵着鼻子走,这种窝囊事,我是一百万个受不了!”

      高楠却有些担忧:“可是我们的科技和翰如星人差了500年,就算把画找回来,我们现有的科技也阻止不了画中人和景物的调换。”

      “小伙子,一看你就是长期待在象牙塔里的科学家,想问题总是一板一眼,要知道我们平常解决事情很少按照常理走,讲的就是一个‘剑走偏锋’。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历不是没有,不试试看怎么知道我们做不到?”

      见高楠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屈平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继续道:

      “再说了,对这个外星人的话你们就没有一丝怀疑?万一他们对地球有所图,人类怎么办?我们的科技虽然比不上他们,但也不能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啊!”

      张远山点头道:“屈组长说得有道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但光凭文物局的力量肯定不够……外星人归哪个部门管?”

      这个问题一下子问住了三人,虽然这些年关于外星人进入地球的现象,经常会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笑谈,但官方媒体从来没有正式公开承认过地外文明的存在,民间就更不知道遇到这样的事该去报告哪个部门了。

      “要不去警局?”高楠道。

      屈平摆摆手:“去那里肯定会被当笑话,而且这件事还涉及文物,直接去国安局。”

      他想了想又道:“画要找,外星人的事要上报,还有那什么量子科技也得找专家研究一下,我觉得不如兵分两路。高博士,你是科研圈的,量子领域的专家就你来找,再顺便去国安局报个信,请他们派人调查一下外星人的事,我把调查团留在北京协助你。

      张老师对《南都繁会图》很了解,也能做鉴定,就跟我去找画,人少一点好行动,也不会引起翰如星人的注意。你们看这个计划怎么样?”

      “我没意见,高博士?”

      “量子领域的专家我熟,你们放心去找画,这两件事都包在我身上!”高楠的语气里有掩盖不住的兴奋。

      “那好,今天有点晚了,我们都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各自行动。”屈平道。

      高楠很快离开,张远山却仍旧留在鉴定室里。

      他心里有个强烈的预感,翰如星和地球的时间差距那么大,500年的时间,足以让一副在书画界的价值不如山水、书法的风俗画四处流落,以至于踪迹难寻,说不定还有被毁掉的风险。

      这些事,翰如星人不会想不到,而且,他们一回来就能精准地找到两幅画,一定是在画中打上了某种印记。只要能找到印记,就能找到另一幅画藏身之处的线索。

      想到这里,他一把拉住准备离开的屈平:“我觉得画上有线索。”

      “你是说,可能会有某种标记,让翰如星人知道两幅画的位置?”屈平皱着眉头道,“其实我刚才也想到了这个可能,但那毕竟是外星科技,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我们发现吧?”

      “试试看。”张远山道,“不过有一件事我可以确定,这幅真迹保存在江苏常熟的翁氏家族中,也就是说,另一幅画在江苏的可能性很低。”

      “有道理,他们没理由把两幅真迹放在同一个地方,这样很容易暴露,从保存上来看也规避不了风险。”

      两人来到鉴定箱前,再一次检查起这幅早就看过无数遍的《南都繁会图》,试图从画中找到蛛丝马迹。

      然而2个小时后,他们却一无所获。

      “这么找也不是办法。”总算直起身来的屈平两手抵在腰后,费力撑了撑,“还是我明天回文物局查查收藏档案上的记录再说。”

      张远山叹了口气:“行,那我先把这幅画收起来,调查组什么时候过来带走?”

      “应该快来了。”

      张远山点点头,在鉴定箱上按了几下,画卷开始从左到右自动收卷。就在画卷全部被收起,置剩下装裱时置放在最右侧的锦缎天头时,无意中扫了一眼的张远山突然觉得右下角的细密纹样有些奇怪,花纹的弯曲方向与其他纹样完全不同,隐隐约约像是扭出了几个字。

      他立即停止收卷,将天头右下方的纹样放大,仔细辨认许久,突然惊喜道:“屈组长快看!这些花纹像不像‘钱塘沈氏’四个字?”

      屈平皱着眉头观察了一会,拍着大腿激动道:“还真是这四个字,哎呀张老师,你立大功了!我猜这幅画原来是要送到杭州沈家收藏的,不知怎么回事,居然被送去了常熟翁家。”

      “500年里难以预测的变数总是很多的。”张远山笑着收起图卷,“看来明天我们可以直接奔赴杭州了。”

      “没问题,你把身份证号发给我,我让调查组订机票,时间确定了我再告诉你。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晚上回去好好休息。”

      张远山点头答应,屈平掏出手机,打着电话离开了鉴定室。

      送走学生之后,张远山把车子从地下停车场开出来,汇入挤挤攘攘的车群。今天虽然是周六,但北京的交通从来不会因为周末的休息而缓解。在早已习惯的拥堵中,他开启广播,听着里面主持人的聊天和播报打发时间。

      “……今天我们又请到了天文学领域的王思齐教授,跟听众朋友们一起来聊一聊今年突然蹿红的山火公司。在昨天的节目里呢,我们说过山火公司曾经在之前的发布会中提及他们对银河系乃至宇宙中众多星系的关注。

      今天下午1点30分,山火公司的官方简博上发布了一则消息,声称他们已经研制出了一项能观测河外星系的天文望远镜技术,并准备与国家航天局合作,命名为千里目望远镜计划。王教授,请问您怎么看待这次合作?”

      “谢谢主持人,作为天文学的研究者,我肯定是举双手支持这项计划的。之前我国的天文望远镜虽然一直在蓬勃发展,但离欧美国家还是有些差距。不过,山火公司特别提到千里目计划中的核心技术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观测到河外星系上的某一颗小行星,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是啊,之前社会各界人士都觉得他们是在吹牛,觉得以现在的技术来观测河外行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

      张远山听了一会,注意力很快被前来指挥交通的警察吸引,一番穿车过路之后,他总算驶离了最为拥堵的路段。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南都繁会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