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夏日饮品 ...
-
江顺的腿又经姜郎中诊过一次后,说是恢复了不少,又可以坐着了。床上虽然垫了竹席,可躺着还是热,半天下来人就馊了,所以只要身体能支撑住,他就时常躺坐在竹椅里吹风,竹椅有空隙,能稍稍好受些。
他现在庆幸是在春天伤的,现在身上已经没有伤口了,只剩骨头没有长好,要是赶上这炎热的天气,外伤口容易发炎化脓,还不知要多受多少罪。
如今天气太热,酥饼生意也受影响。想想也是,天干暴躁的,有几个人吃得下这烫呼呼的烙饼子呢。现在是宁喝一口水,不吃一碗面。
现在最行销的吃食大概就是汤饮了。
酥饼摊中午没啥生意,素花便只摆中午和晚上两顿了,人好回来歇歇免得中暑,早晚退了凉生意能好些。
地里的活儿不算多,巧云现在也空闲了,便专心专意地琢磨起新吃食来。她得弄点应季的东西,不然后头入了伏,酥饼更是卖不动了。
这天中午吃过午饭后,她喊了素花过来一道商量着琢磨新的吃食。素花吃过饭就跟小壮一道过来了,何二婶在家歇午觉。
“巧云姐,今天做啥好吃的?”小壮进门就问。
巧云正在井里打水,井里打起来的水是凉悠悠的,好给她爹擦背降暑。
她脸上有淡淡的笑意,“今儿可没有吃的,我叫你姐过来是想点子的。”
小壮明显有点失望,不过很快又好了。既然开始想点子了,那离新吃食还远吗?也许是在家被他娘跟姐姐耳提面命了多次,他对江顺这个干爹还是蛮孝顺,跑过去帮着拧帕子,然后帮他擦脸擦背。
见他这么乖巧,江顺心中也喜爱,脸上乐呵呵地跟他说话。
巧云见他接了手,就把素花叫到另一边坐下,她递给她一把蒲扇,两人边扇边说话。
“你这些日子可有了想法?”巧云先问素花。
素花有点羞愧,“我也认真想了,想不出啥新奇的来,但想着夏日绿豆汤是解暑的,便想着我们要不要添个绿豆汤,连带着酥饼一起卖?”
“我也是这样想,绿豆汤这东西不金贵,可少了它还真容易生出热病来,你这个想法很好。”巧云认同她的提议。
素花没想到自己能跟巧云想到一堆去,心里松快了些,同时悟出个道理:只要脚踏实地的做事,哪怕没想到正点子上也能摸到点边儿。
她说完了,巧云就把自己想的点子说了出来,“我本是想做酸梅汤,可光熬汤的食材就得要五六种,成本太高了,而且街上现在卖酸梅汤的店铺多,有的店铺甚至是家传改良的方子,咱们很难做得出彩。在码头干活的人都不是啥有钱人家,我想着还是走物美价廉的路子好些。”
素花点点头。
巧云:“我那天偶然想起来,咱们村里汪家不是有个大鱼塘么,每年夏天他家都会在鱼塘里种些莲藕、菱角啥的,我们何不在这上头想想法子?”
素花:“这话有理,不过这些东西能干啥?”
“能做的可多了,”巧云摆着指头跟她数,“像是莲子,荷叶,鲜菱角,荸荠......不都是消暑的么。”
她一样样想过了,“荷叶可以煮荷叶粥,早上熬好就带过去。有了这清凉解暑的粥佐着,饼子也能吃下去了,这样还更管饱呢。莲子汤上午就熬好了镇在井里,中午拿过去卖,可以一直买到下午,干活的人累了渴了,歇息的间隙可以买上一碗垫肚子解渴,也能下火。鲜菱角和荸荠更不用说,生吃又甜又脆也解渴,随来随卖就是。”
素花听着样样都好,但提出了一个问题,“莲子汤就算是在放井里镇凉了,这么热的天气搬过去没多会儿凉气就散了呀,到时候说不准还会馊。”码头大树下虽然可以遮阴,可外头总归是热的。
巧云咋会想不到这个问题呢,她轻笑一声,“这倒不难,你先动脑筋想想看。”
她咂了口菊花茶,有些小兴奋地等素花想答案。
素花想了好一阵儿,没想出来,这能有啥法子嘛,冰可以保凉,可那太贵了,万万不是她们能用得起的,说不准买冰的钱比卖莲子汤的利润还高得多呢。
“你还是别卖关子了,快快讲来。”她苦思冥想没有结果,催促巧云。
这确实也有些不易想到,巧云没再为难她,“咱们冰镇好了用木桶装着,再捂上厚厚的被子,不就能保住冷气不散了?”
素花感觉脑袋像是被一把看不见的小榔头轻轻敲了下,恍然大悟,“是哦!天啊,我光想着被子可以保暖,完全没想到可以保冷!”
她忍不住站起来对着巧云歪去歪来地看,“你这脑袋瓜咋长的,咋就这么灵活哩?我看你要是个男人,读了书准能中状元!”
“哈哈哈哈......”巧云被她这夸张的赞语逗得前仰后合。
笑罢了才道:“这么个事儿你怕是要把我夸上天,哈哈哈。”
小壮蹦跶过来,“状元,我也要中状元!”
素花就笑他,“你大字不识一个,数数都数不到一百,还中状元,中个汤圆还差不多!”
小壮就扯着他姐的手扭啊扭的,不依。
巧云道:“说起这个,以后挣了钱,你们倒是可以送小壮去念几年书,考不了状元,不当睁眼瞎也好。”
小壮现在还不知读书苦,只觉得是件极光荣的事儿,吵吵着“我要念书”、“我要念书”的话。
村儿里那几个上私塾的小娃子平日里瞅见他们可神气了,时常在他们面前卖弄,“你知道这个字怎么念吗?你晓得山字咋写吗?”等他们一个个齐刷刷摇头后,读过书的娃子看他们就像是看池塘里的野泥鳅一样,高人一等的样子。
素花把他扯开,自个坐到椅子上,无奈道:“现在哪里敢想,且挣一年钱再说吧。”她悄悄算过,不算束脩,每月的笔墨纸砚花销就不小,不是她们这个飘摇之家可以承受的。
把他哄走后,两人又接着说正事儿。
“那咱们现在就去找汪家?”素花起身要走。
“不成。”巧云低声道:“你又不是不晓得,汪家从前来我家求亲被拒过的,现在他家儿子成亲了,我哪好上门去。”
“噢,我差点搞忘这事儿了。”
那时候巧云才十五岁,汪家应该是第一波来求亲的人。真说起来,汪家的光景也不差,守着个鱼塘,一年除了地里打的粮食还能有不少的收入。可那时候巧云太小,而且跟她论亲的那个汪家小伙个子实在有些矮,她爹就给拒了,直到去年,他才成亲。
虽说当时两家并没闹僵,可汪家小子新娶的那媳妇肯定是介意的,她哪好上门去。
那去别处找这些食材?这也行不通,村儿里就他家有鱼塘,其他的鱼塘都太远了,而莲子、荷叶这些东西又要新鲜,不然就没有那股子清香味了,味道大打折扣。
还得从汪家身上想法子。
素花道:“要不就我去说,你别出面就是了。”
“你能谈下来不?”巧云问。
素花没有啥信心,可这种情况也没有其他办法,她只能道,“我试试。”
“成,那咱就走。”
两人起身要出门,小壮也要跟去凑热闹,巧云想单独跟素花有话说,就对小壮道:“你乖乖在家陪你干爹,一会儿我们带莲蓬回来给你吃。”
得了贿赂,小壮便不撵路了。
午后的太阳很热,晒在身上飞烫的。有些稻田里缺水,稻谷叶子都晒耷拉了下去,地里红薯叶也晒得有些卷了。两人在田埂上走着,烤得不行,好在两人都带了草帽,手上还捏着把蒲扇,可以带些一些风,不然还不知多热呢。
前些日子在苞米地里,巧云答应帮她堂哥试探素花的心意,今天这样的机会倒难得。她状似随意地提了句,“这么干旱的天我伯娘还想着回娘家探亲,还硬叫上我堂哥也一起去,真奇怪。”
“你说,会不会是要给我堂哥相亲啊?”巧云真不知道孙氏要回娘家去相看儿媳的事儿,她是瞎猜的,歪打正着。
素花走在前头,脚步滑了一下,险些滑到下面田里去。
“小心!”巧云在后头拉了她一把,她才站稳。
素花站稳后,“这天儿也太热了 ,人都给晒晕了。”她说这话时,眼神发虚,脸颊泛红,一看就晓得是在扯谎。
巧云不好戳破她的谎话,顺着道:“要不咱们回去,等傍晚凉快些再来?”
素花摆手,“我还能行,咱们走吧。”
两人有前后走着,只是巧云咋看都觉得她步子有些乱。
汪家池塘里的水是从上头河里引过去的,在杜鹃村靠上的位置,隔着老远,就闻到了一股清香的荷花香气,远远望去有粉色的花朵伫立在绿田田的荷叶中间,美不胜收。
荷塘不小,围着池塘有一圈坚实宽阔的塘埂,荷塘右上方隔百十来步有一户人家,那便是汪家了。汪家门口拴着两条精瘦大黄狗,只要有人靠近荷塘就汪汪叫个不停,这是为了防着村儿里调皮的小娃来偷采荷花和莲蓬。
巧云怕狗吠声把人惊出来瞧见她,到时候事情不好说,便没再过去了,她对素花道:“你过去吧,我去河边树荫下等你。”
“嗯。”素花抛开那些烦杂的思绪,往那边去。
河边有凉风,身上的热意一下退了不少,就是蚊子多,她在河边树荫下不断地走来走去。这半晌还没回来,看来是有希望,她腿走酸了找了个干净的石头坐了会儿,蚊子围着她嗡嗡的,活像是要把人抬走,她无奈地又起身走动。
过了许久,素花才回来了,手里拿着几个莲蓬,她来到这边,擦擦脑门儿上的汗,“谈成了,不过价钱要比我们原先商量的高一点。”
原先两人商量好的价钱,是每日从汪家买新鲜的嫩荷叶和莲子,六文钱一斤。这价钱也是两人经过考量的,汪家把这些鲜活挑到集市上去买,能卖八文钱一斤,可这还得除去辛苦费,以及当天卖不掉丢弃的,利润不一定有六文钱卖给她们高。
巧云问,“他们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