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正值盛年 ...

  •   宋大人最近心情不太好,底下办差的人被骂了半日,不明所以。
      苏亦点明:“不关你们的事情,一切照常即可,他这是老来疯。”

      “我年纪很大么?”
      宋知声面色很不好看,直觉告诉他说话要当心些。
      “还好还好,宋大人正值盛年。”
      殊不知这句宽慰分毫不差地戳中他的痛点,简直就是在伤口上撒盐。

      “正值盛年是中年人用的,明肃帝四十一岁时,也有人说他正值盛年。”
      他沉声道。

      “好了,你已经二十有七,再纠结也无用,还是想一想怎么讨这位‘世子’欢心。”
      “我为何要讨她的欢心?”
      “你身上的东西还要不要解了!”
      苏亦恨铁不成钢。

      “真的不能对她做什么?”
      “都说了,‘同生’使你们命理相连,自古以来没有解法,你就乖乖待嫁。”
      “哦,不对,人世子现在还不喜欢你。”
      “知声啊,你要争点气!”
      他倒是比宋知声本人还急。

      “你将她上次写的放夫书再拿来我看看。”
      生活所迫,典签大人不得不学习如何在一年之内速成为世子妃。
      今日看的话本都快堆得有烛台那么高了。
      白日要处理公务,晚上还要挑灯夜读,真是不容易。

      “前几日的事情,处理得如何了?”
      苏亦无聊地翻看案上的卷宗。

      “盛府上下的人都审了一遍,倒是问出了许多别的东西。”
      “与她有关?”
      “无关。”

      “尸体有何异样?”
      “没有异样,的确是被匕首穿心而死,服用的药物也是治旧疾的,那日的药渣也看过,没有问题。”

      “不过,”
      “不过什么?”
      “少了个香囊。”

      “这个时节盛家旧宅蚊虫多,故而人人都会佩戴香囊避蚊驱虫。”
      “或许是回京了,便不戴了。”苏亦道。
      “不无可能。”

      “可我还是不明白,你先前也说她看着不会武的,她自己也说常年看病,身体很弱,怎么能悄无声息将人给杀了?”
      “许是,机缘巧合。”

      “死者的确也上了年纪,太医也说他有心病,争执时病发,世子得手也容易。”
      “她这个样子,的确是抱着鱼死网破的想法去的。”

      “你准备如何给小皇帝个交代?”
      “如实上报。”
      “接下来便看盛家那边如何处理。”
      他觉得,盛家未必会追究。

      礼部的章程终于下来,许攸年前就能从世子变成侯爷。
      除此之外,小皇帝也不再把她拘再宫里,国子监的差事也定下来。
      按照她之前的要求,清闲,俸禄高,地位也不低。
      自古尊师重道是传统,待遇自然是不差的。

      “学前的孩子我倒是能教一教句读,大一些我可教不了,虽说书我都读过,但教书又是另外一回事。”许攸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射箭也不行,我少时最不喜欢这门课的先生,压根没认真学。”
      虽说她早就知道此事,但别人面前还是要装一装。

      “你放心,必然是你会的。”
      给她寻了个名师,说她在外修习古琴多年,小有造诣。
      琴倒是会,那位名师她也熟,是她师父的好友之一,从前是宫中琴师,后来身体不好去寻医,寻到了老头子那里。
      那时候她太浮躁,需听琴音,才能安静片刻,后来自己也跟着学了一些。

      “老师也有居舍,在南院,学生们都在北院。”给她引路的是祭酒的侍从。
      “男女都住北院?”
      “北院要比这宽敞许多,中间种了一片竹林,还有一个湖,中间又筑了院墙。”侍从解释道。

      “嗯,住在南院的先生们,有多少?”
      “不多,加上您,拢共五位。”
      与她所料不差,名师大儒,或住在自家别苑,或住在弟子府中,很少有住在国子监内的。

      “两个武术师父住在西北角,算术先生一位住在西南,一位住在东北角,东南角常年没有住人,倒也宽敞,前些日子已经派人打扫过,设施一应俱全,您放心。”

      梧桐覆井,杨柳藏门。
      地方不错,就是有些偏僻,一面临水,难怪没有人住,冬日寒凉,夏日又易生蚊虫。
      不过许攸很满意,主要是这窗靠着湖水,便不会有人从窗外进来。

      “少主快看,这里竟然有一墙的山茶花。”
      山茶,又名断头花,上京的富贵人家大都避讳,故而很少栽种。
      “还有好些花苞呢,能再开一段时间。”
      “可惜了,这些开的好的,没几日就要落下。”
      “在盛放时整朵落下,不必在枝头花瓣凋零,渐渐枯萎,未尝不是好事。”

      收拾好东西,许攸招来一个小厮带路,逛了圈南院,跟几位同僚问好,又到膳堂转了圈,身体有些疲倦,回房歇了一晚,醒来天光微亮,直到她穿戴好学官服饰,推门时,心情都是很好的。

      原本想着早起去授课的地方看一看,结果一推门,便见到了一个阴魂不散的人。
      宋知声。

      “世子早。”
      “哦,应当是,许先生早。”

      许攸曾想,人生何处不相逢和不是冤家不聚头,哪一句用在她和宋知声身上比较合适。
      现在看来,阴魂不散,这四个字,对宋知声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分给她的学生不多,仅十三人,年龄相仿,最大的也不过十岁。
      只需教些指法和简单的入门曲,深得她心。
      但是教了半日,她便后悔了。

      孩子们倒还乖巧,但是刚入门,问题多,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于是她果断放弃各人辅导,捡着些古琴典故说了说,回去又恶补基础知识。
      并非是不懂,只是有些学生们的问题十分刁钻且不讲道理。

      上课前她也看了好些书,但还是没有教导过别人的缘故,所以诸多不顺。
      向隔壁班的先生取了经,才晓得原来不是这么个教法。

      “世子用的什么指法,便教什么,其余不管,若是学不会,他们会自请转班。”
      “打基础是难挨了些,但过一两个月便轻松了,只需将曲谱教给他们,再弹一遍,余下便是学生们自己去练习,你坐着就好,偶尔下去看一眼,找个典例纠个错,他们便会了。”
      “世子啊,您就算脾气太好,长得又温和,才叫这群学生拿捏。”传授她经验的是位女先生,对许攸很有好感。

      “您虽是男子,待人接物却分外和善,长相呢,又不够凌厉,故而学生们都不怕。”
      “是我没有经验,原想着尽量给每个人答疑解惑,这才秩序混乱。”

      “恕我多嘴问一句,您是如何学琴的?”
      “幼时在太学,听陈老弹过几曲。”
      “后来,跟着师父的好友学,只是那位先生不爱说话,只是弹给我听。”

      想起山中岁月,不由得开始怀念起来。
      “先生出身南方,又在上京待了数年,琴声集两派之风,急若繁星而不乱,缓若流水而不绝[1]。”

      “吴声清婉,绵延徐延,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2]
      “我还未听过世子弹琴,不知可有这个机会?”
      “献丑。”

      取出琴,弹了首《醉渔唱晚》。
      “琴音潺潺,颇具古风,不错。”

      宋知声只觉得听后心境平和,是首好曲子,也能引经据典地夸,但是,他不太会弹。
      毕竟只零零散散学了几年,现在只能勉强看得懂减字谱,再让他弹就很勉强了。
      看来需要花时间学一学,不然日后如何琴瑟和鸣?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正值盛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