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受诰 ...

  •   谢玉玑跪得膝盖发麻。这位太后可真是太喜欢叫人跪着了—谢玉玑跪得膝盖发麻。这位太后可真是太喜欢叫人跪着了——或许这就是元嬷嬷故意要她学跪的原因吧。

      此时太后在丰容嬷嬷服侍下,悠悠啜了一口茶,又瞧着谢玉玑叹气道:“瞧这眉眼,若与当年若瑾站在一处,只怕连哀家也分看不清呢。原是副好模样——哀家也宠她,只可惜她做错了事啊。”

      谢玉玑不敢多言,只能将额头紧紧磕在极硬的地砖上道:“求太后告之,我母亲究竟做了什么,惹得太后厌弃。”

      那丰容嬷嬷道:“太后恩慈,对你母亲一向厚待,几乎是叫她日夜不离身地侍奉着。可日子久了,你母亲变了性子,日渐恃宠而骄,终究犯下大错。饶是如此,太后依旧不忍发落了她,只得将她送去了谢府,也赐了她一笔嫁妆,才算全了她出宫后的体面。论理,太后您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原来母亲是这样被撵出宫的。怪不得谢侯谢夫人从来对她都是闭口不提,原是不愿提起。想来在他们眼里,母亲也是个不甚光彩的存在吧。

      谢玉玑觉得一阵心酸,也难以相信母亲会犯下何等大错。可她已不能再问——丰容嬷嬷不提,便是太后的意思,是不打算告诉她的了。

      天威在上,她只能咽下一口气,再次叩拜谢恩。不过丰容嬷嬷又道:“若瑾姑娘虽犯了错,但错不及其子女。太后念她当初服侍尽心,也痛心她一时糊涂毁了自个儿大好前程,因此格外怜惜姑娘你。这不,才特意为你和贤王殿下赐了婚又封诰命。谢家三姑娘,你可要记得感念太后恩德呀,还不快快谢恩。”

      谢玉玑只得再次叩谢。却听太后又道:“好了,哀家也累了,你退下吧。”

      丰容嬷嬷忙道:“太后今日为急着见谢家姑娘起个大早,这会儿可不是累了,奴婢扶您去歇息吧。”

      谢玉玑于是道:“恭送太后娘娘。臣女定谨记太后娘娘恩德,永世不忘。还愿太后娘娘福寿永延,天祚绵长!”

      等她微微抬起头来,太后已经离开,她只瞥见了拖滑在那扇黑檀木玉石画屏转角的一片衣袍,玄锦上密密绣满刺金凤尾,好似又千斤重,又好似遨游在虚空中,叫人不可捉摸。

      衣袍转瞬不见,谢玉玑出了殿门。太后殿中的宫娥们将她迎送出门,又有小太监前来引路,将她还走原路带回。她得赶紧去赴宴了。在寿安殿跪了这些时辰,她很担心误了元嬷嬷的践行宴。

      却在走到一条宫道上时,远远碰见了几位高鬓华服、宫嫔模样的女子,乌泱泱好大阵仗围着,正在信步谈笑。谢玉玑只得让在路边行礼。

      宫嫔中有一位位分最高的,将她瞥了一眼,见她仪态端秀且面容陌生,登时警惕道:“这是哪位妹妹啊?难不成是咱们那位多情的皇上又喜得佳人了?”

      她声音极是婉媚,宛如四月里的春水再掺上一把蜂蜜似的,正正配合那张略带气恼而皱眉缩鼻的娇俏模样,和那身双燕子点柳戏水的银缎粉裳。谢玉玑想,如此张扬娇艳的,她听闻宫中倒是有一位温贵妃。据说便是昭贵妃在世时,也难以平分她一半恩宠。

      谢玉玑恭谨道:“妾身谢氏,今日蒙赐太后恩典,封为诰命,特来进宫谢恩。谢氏见过温贵妃娘娘。”

      温贵妃一听不是后宫新人,紧蹙的眉尖儿瞬间舒展,轻扬了下帕子叫人道:“原来是新封的贤王妃。快,扶起来说话。”

      温贵妃身边宫女过来将她搀起。又一宫嫔陪笑道:“都说这新来的弟妹是个绝色美人儿,今日可算见着了,果真将咱们都比下去了呢。”

      谢玉玑微微一笑。温贵妃却不乐意了,不耐烦将那宫嫔乜了一眼道:“芸嫔,你也配与她称弟妹?虽然贤王不是个正经王爷,可这王妃到底也是太后亲封的,又得了诰命,连我还要礼让三分的,又岂是你一个小小嫔位可以比较,你也太不识好歹了。”

      那芸嫔面色尴尬,瞬间蔫儿了下去。温贵妃身边一位宫嫔又道:“贵妃娘娘息怒。听闻贤王妃的生母也曾在太后娘娘膝下服侍,怪不得太后娘娘这般疼爱呢。”

      温贵妃咬唇笑道:“本宫也曾听闻。不过据说此人又惹了太后震怒,因而被撵出宫去了,也是没福。但本宫瞧今日贤王妃这模样,倒是个有福气的,定能狠狠拿住贤王的心。”

      说罢,拔了自个儿头上一支十二瓣花形金簪,递给身旁宫女道:“喏,拿去给弟妹,算是本宫今日的见面礼。”

      这般敷衍无礼的,哪里是见面礼,分明是想羞辱她——这温贵妃话里话外先讽刺贤王非先帝亲出,再讽刺她谢玉玑娘亲无福,最后还要随便拔一支簪子“赏”给她。谢玉玑心内恼意顿起,但她不能在宫中闹将起来,只得暗暗将此人在心中记仇。

      谢玉玑拿出十二分的仪态,接过那金簪,声音嘹亮道:“谢温贵妃娘娘赏赐。温贵妃娘娘果然贤良淑德,今日能得温贵妃娘娘这般厚礼,妾身感激不尽,必铭记于心。”

      温贵妃听不出谢玉玑什么意思,只觉得往日里她总要看着昭贵妃在眼皮子跟前跳,今日竟也能落井下石羞辱她的族人一番,真是解气。

      温贵妃一高兴,又道:“都说好事成双,你今日得了诰命,等再与贤王府成了婚,本宫再送你一份大礼就是。本宫还有事,就不与你多说了。本宫累了,不想走路了。来人,上皇上昨日新赐的软轿来。”

      她由三四个人搀扶着坐上那顶奢华无比的软轿,上头连流苏都是一并用红宝石缀成,足可见皇帝对她宠爱。温贵妃高高在上瞧着谢玉玑,心道幸而她先做了贤王妃,否则皇帝若见了她模样,自己可必要多一个对手了。

      温贵妃盛气而去,谢玉玑未曾料到会在这儿与她耽搁多时,一时心急如焚,只得快快出宫,往元嬷嬷设宴的城东玉盈楼而去。等她赶到时,只见里面果然是高朋满座,衣香鬓影,只是一道流水席已过了大半,几近尾声了。

      元嬷嬷正在席首坐着。为着她是皇后跟前伺候几十年的老嬷嬷,又德高望重,替不少人家教导过闺女,皆教导得极成模样,今日这一通宴席便是京城各贵家请她而来。元嬷嬷架不住众人敬酒,已有醉意。

      谢玉玑入堂时,正看见定国公夫人沈氏与礼部尚书夫人花氏,举着杯盏向元嬷嬷劝酒。元嬷嬷今日并不严肃,甚至那略显苍老的面颊上也带了些红霞,配上她鬓边一朵小小鲜花,整个人明快不少。

      不过元嬷嬷推脱道:“老身今日还要出城赶路,真不能再喝了。还请二位夫人放过老身吧。”

      沈氏面带笑意道:“嬷嬷,您当年教习我家女儿,我一直都记着呢!今日您这一去,想是再也不回京来了,我女儿本也想来,可偏生她福薄病了。我来之前,她特意求我若见着您,要连她的份儿一道敬您呢!您就喝了这一盅吧,就这一盅!”

      花氏也随着劝酒。元嬷嬷推脱不过,只得一饮而尽。接着沈氏又亲手为她斟上一盏。谢玉玑看不过去,上前笑道:“元嬷嬷,恕我来迟了。”

      元嬷嬷一见是她,立刻站起身笑道:“谢夫人来了,怎地这样迟了?”

      谢玉玑还未曾听过别人叫她什么“夫人”,登时面庞一红,还有些羞怯道:“嬷嬷怎地这般叫我。原是太后疼我,留我多说了会子话,是而此时才来。嬷嬷不怪罪吧?”

      元嬷嬷嗔怪道:“进来也不叫人通传一声,这是我教导出来的好姑娘,我该亲自去迎你才是!”

      谢玉玑道:“是我要悄悄进来的,大家正在兴头上,我怕一通传,倒扰了大家兴致了。”

      言谈间,众人已得知这位新客便是太后新封的一品诰命与贤王妃,于是纷纷起身,一阵寒暄。有说她果然如仙子下临,气度不俗的;也有说她好福气,母女俩都得了太后恩宠的;也有艳羡她能嫁与贤王的。

      只有大姐谢玉珠和二姐谢玉璇不来凑这热闹,只默默站在人群外向她含笑望来。等人散尽了,才上前来道贺。这里人多眼杂,姐妹们说话不方便,因此便只交换几个欢喜眼神。

      谢玉玑一向不喜这种场合这般恭维,却也不能失了得体,待到终于将来道贺恭维之人都打发开,难得能坐下与元嬷嬷言谈,沈氏与花氏又捧着酒盏来了。谢玉玑便道:“嬷嬷午后便要出城,实在不能再喝,不如我替嬷嬷喝了,如何?”

      说罢便接过沈氏手中敬酒,以袖掩面一饮而尽。那花氏面有尴尬,沈氏仍笑劝道:“这可不算。嬷嬷,您好歹看在小女的心意上,再饮一盅罢。”

      元嬷嬷起身道:“沈夫人,多谢你好意了。可老身已经是要出城的时候啦,就怕个头晕脚滑的,反耽误了夫人美意。”

      沈氏还欲再劝,周遭人也都看不下去了,纷纷起身来为元嬷嬷辞行。玉盈楼外已有一辆马车在候着,元嬷嬷告谢道:“不劳各位相送了。玉珠、玉璇、玉玑,你们过来,我还有些话要交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受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