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说说我家里的故事 ...

  •   接过上官秀丽的话头,老夫说道:“对呀!打官司很有可能得不偿失!花钱费力劳神不说,关键是骨肉相残,一大家人几十口子都不安生,在晚辈面前无地自容,更让外人看笑话!不到万不得已,老夫不会走这一步。”
      “借着古老师的故事,说说我家里的故事。我爸爸三兄弟。我妈嫁到我爷爷家的时候,因为外公家穷,被爷爷奶奶家看不起,百般刁难。但是分家的时候,爷爷奶奶都选择跟我爸妈一家过,原因是大伯家里伯母厉害,小叔家里,小叔浪荡不顾家。尽管妈妈年轻的时候,受了不少委屈,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甚至躺床上了,屎尿都是我爸妈伺候。当然,看病的费用大伯跟小叔家里有平摊费用。妈妈也是心软的人,挂在嘴上的是,老人不过就是吃一口饭,怎么做,儿女都看着呢。我爸妈生一儿一女,现在退休金都贴补哥哥家用,帮他们带孩子,哥嫂一家住在父母建的房子里,按说应该是哥嫂给父母养老送终,并得爸妈的财产。如果说有一天,我哥也像文中的江中那样不像话,我愿意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上官秀丽行云流水一般讲出了自己家庭的情况,还道出了如果哥哥不孝,自己会给父母养老的想法。
      “你的想法我非常理解,我也相信你的想法是发自内心的,十分真诚的,因为我曾经有过和你一样的想法。但是,你这只是个假设,或者说只是个假想。假设也好,假想也罢,绝对不是现实,绝对不等于现实,和现实差距太远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曾经比你想的还要好,但是,一旦真实面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看到上官秀丽如此推心置腹,老夫也实话实说了。
      “很多时候,内心的不舒服,完全来自于计较。你抛开问题想想,老母亲一无所有,且只有老夫一个儿子呢?善良如他,肯定会把老母亲照顾的妥妥的。”上官秀丽已经彻彻底底改变了刚开始时的说话态度,老夫清清楚楚地体会到,她此刻的话语,字字句句都是发自肺腑。
      “自从江中把老娘赶出家门之后的四个月来,老夫天天失眠,没有一天不失眠。说来奇怪,别人都怕失眠,老夫却不怕失眠,反而认为,能借助失眠的时间,思考好多问题。老夫好说实话,你的这种想法,老夫真的也有想过!但是,等到事到临头,不由得你不计较!从你的说话,老夫知道,你是个好心人。能够居住在好地段的四室大房子,日子过得舒心,不缺钱,应该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大苦难!你设想的两种情况,就是双方老人一旦需要你照顾,你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这仅仅是设想而已!我记得年轻时,听说谁不孝顺,会无限鄙视他,唾弃他,远离他。如今过了知天命之年,情况完全变了,听说谁不孝顺,我不再鄙视那人,而是想,其中各种因素使然,不能简简单单轻易下结论。举个例子:比如登山,你登的是泰山,山路畅达,人又年纪轻轻,身轻体健;他登的是华山,多有险峻,人又体弱多病,患有严重腿疾,外带眩晕无力,而且必须走绝壁,又无保险设施。你说这两者岂可同日而语,怎能轻易评判是非?”老夫就是个腐儒,还总是一副好为人师的腔调,明知不讨好,却禀性难移。
      上官秀丽没接老夫的话茬,而是接着自己的话头,继续说道:“再说婆家的情况,公婆两个儿子,如果说计较的话,每个孩子都觉得父母偏心了另一个孩子。但现在老人年纪大了,还能自理,还能相互照顾,就两个老人单独住,我们周末过去陪陪老人,平时老人有什么需要,一个微信就到。2009年,我们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买房,咬咬牙,也选择三房,装修的时候,说好配给老人一个房间,欢迎他们随时来住。2017年,因为旧屋地段学位好,不打算卖掉旧屋换新房,也是咬着牙买四房,同样家里配置老人的房间,家里钥匙老人手里一把。真到哪天老人需要照顾了,我愿意接过来照顾。我们小时候,父母百般疼爱,照顾我们长大,老人如小孩,到他们衰老的时候,应该反哺回馈。只有这样做,这些良好的传统,才会代代传续。”
      “少妻如果能和你一样想,老夫就省心了。另外,我曾经和你一样,把人世间的一切都想得十分美好,甚至于我们也曾经,不说比你做得更好,至少做得一点都不次于你。当时做梦都想不到,我们的生活会过成今天这个样子,是的,一切的一切都变了,变得我自己都不认得了,变得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自己会是这个样子,我变成了自己不愿意变成的人。我们年轻的时候思考问题,会想,将来我会如何如何,譬如,等将来我有钱了,我会带上爸爸妈妈去环游天下,根本不会想也想不到的情况是,或许将来你很可能还是没有钱,或许将来你有钱了父母已经不在了,或许父母在但是父母走不动了,或许你自己走不动了······尊敬的大美女,但愿有朝一日,你能心想事成,真能做到像你今天说的一样好!”说到这里,老夫意味深长地看了上官秀丽一眼。
      “······”上官秀丽无言以对。
      “还有,假如你不是女儿,是儿子的话,你的房子是自己建的,或者是自己买的,你哥哥的房子是父母提供的老宅子,你会如何?你会不会和哥哥比谁落的父母财产更多?退一步说,即便你能做到像你说的那样,不计较继承父母财产多少有无,难道你的爱人也和你想的一样,做的一样好吗?现在你是女儿,按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一般情况下,你也不可能去和哥哥争家产,对不对?至于说,如果出现某种情况你会赡养父母的话,哪怕你此刻是百分之百的真诚,大多也只能归属于大话,空话,漂亮话之列。没有做到的事情,说了等于不说,还不如不说。你知道不知道,拆迁刚开始的时候,当时还很拮据的江中,曾经当面对老夫承诺,哥,将来我要的那套120平米拆迁房给阿瀚。阿瀚是老夫寄养在乡下他大姨家的儿子。后来,江中又许诺给大姐江英,将来如果大姐江英拆迁了,让大姐江英去住那套至今没有交付使用的拆迁房。再后来,江中又说,将来江中两口子和老母亲去住那套120平米的拆迁房。现在领到钥匙以后,江中是要卖掉那套拆迁房。看到没有,只是一套120平米的拆迁房,做了三次不同的许诺,到最后三个许诺全部落空。那个把拆迁房给阿瀚的许诺,早已扎上翅膀飞到瓜哇国去了。圣人云:夫轻诺必寡信,诚不虚也。任何事情,没有做到之前,都不要先说大话,漂亮话!”老夫越说越激动,也不管上官秀丽能不能接受得了。
      上官秀丽:“少妻贵为人民教师,内心不舒服,但也是通情达理的主。老夫有儿有女,有孙辈,自家老人都照顾不好,日后,如何在儿辈孙辈面前立楷模?”
      “少妻是个贤惠女人,同时,又是不善于言语表达爱生闷气的女人。有时候老夫在想,如果少妻主动说,你把老娘接回来咱养,这样的话,因为是自愿的主动的,和被迫的被动的截然不同,少妻就是受了委屈也不会有大问题。老夫就担心会发生,老娘邻居家发生的那种事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张叔(老娘同龄人也是老娘同事和邻居)把乡下老娘接过来同住一段时间,婆媳互相不顺眼,过着别扭,张叔是大孝子,处处听母亲的,这样妻子就委屈了,一次拌嘴生气之后,喝药死了,刚48岁啊,这位邻居阿姨贤惠漂亮人缘特好。所有人做梦都想不到会发生的事情,可是真真正正地发生了。”老夫一脸惋惜又无奈的样子。
      “如果把老母亲接过来,少妻要上班还要赶回家照顾一家老小,的确会逼死她。如果这些工作由老夫承担呢?”上官秀丽建议道。
      “说句实话不怕您笑话,结婚几十年来老夫几乎没做过饭没洗过衣服,也就侄儿阿龙(江中儿子)跟少妻上初中的三年,老夫为保证侄儿阿龙能按时吃上晚饭去上晚自习,老夫做了三年晚饭。以后轮到老夫照顾老娘的话,老夫必须重新学习给老娘做饭的技术了。刚刚大姐江英已经在群里晒出了江中给老娘新房添置的高档家具。有一瞬间,老夫把自己和江中的贫富对比以后,再想到老夫如果拥有老娘拆迁款80万,会把老娘推出去给大家轮流照顾吗?那一刻,真想不顾一切,不管老娘了,让他们去告老夫,然后打官司公平分配!哎!老夫心内憋屈,又不愿兄弟骨肉相残!矛盾着呢!”老夫摇头叹息道。
      上官秀丽:“爷爷瘫痪在床的时候,我已经上初三了,在床上瘫了2年,我也有帮忙洗屎尿裤,那个年代还没有成人纸尿裤。那两年,我家都充斥着一股异味,大伯一家进门就捂鼻子,小叔来了就看看,婶婶,姑姑来了会帮忙浆洗换下的衣物。到爷爷归仙后,大伯一家跟所有亲戚都说他们不被疼爱的一家付出最多,我爸妈照顾老人不周全等种种不是。”
      老夫:“这说明了什么?付出多的不一定落好?”
      上官秀丽:“自己心中有把秤,做自己认为对的,不留遗憾。事实并不会因为别人怎么说,就改变。”
      “我夜里失眠时不止一次地想到,如果老夫不和阿弟江中争财产,只争着把母亲接回家来奉养,必然是皆大欢喜!然而,生活是复杂的,千头万绪的,绝对不是理想主义者所以为的那样简单,最终只有一声长叹而已。或许,不做劳神费力违心的老好人,不做东郭先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老夫的内心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数月来,一直在做激烈的斗争。
      后续的人生,如驾船行驶于辽阔大海惊涛骇浪之间,而老夫和亲人们,眼看着自己乘坐的船只已经开始破损漏水,却只感到一筹莫展,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