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褚妈端着盛满鸡血的大碗回了厨房,又拿了个大盆和壶热水回到后院准备拔毛。

      陈凝对没见过的一切都很好奇,上窜下跳的要帮忙。褚妈连连摆手说不用她,但瞧着淋上热水,散发着奇怪味道的死鸡,她捏着鼻子还是跃跃欲试。

      褚乔无奈的撸起袖子,拽着陈凝蹲下,和褚妈道:“这就交给我俩吧,你快回去看你的锅,别一会儿糊了又怪我没给你看住。”

      做饭褚乔不擅长,但是打个下手还是没问题的,像给鸡拔毛这样的活需要蹲很长时间,褚妈的膝盖还没好利索,蹲下来腿疼就得弯腰,她腰也不好,人上了年纪以后就像是一架用久了的机器,哪哪都有问题,稍微动一动都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动。

      褚妈看了看盆里半秃不秃的鸡,又看向二楼的厨房,犹豫了下还是道:“那成,你们就把容易拔掉的毛拔掉,弄不掉的也不用费劲,鸡皮上的小绒毛得用火燎。”

      褚乔点头,她当然知道,小时候家里杀鸡拔完毛,鸡皮上依旧还是有一层细小的绒毛,用手拔非常费时费力。

      褚妈就会找个盘子,盘子里倒上高度白酒,火柴一划盘子里液体就会被点着闪烁着淡蓝色的火焰,这时褚妈就会用这火焰来燎毛,空气中到处都会弥漫着一股子糊味。

      不过现在可比从前方便多了,家里有小型气罐喷枪,用不了几分钟就能把难处理的绒毛全部烧光光。

      “你说…接下来国家会有什么新政策?”

      一般来说,国家的政策法规从诞生到公告,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但现在情况特殊,恐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商讨和试验,即使有所不足,也该是在后续反馈中一点点改正。

      褚乔略思考了下,道:“昨晚的新闻播报不是说了么,应对各种天灾的策略是早就准备好的,当下应该就是直接套用,毕竟咱们这代人也没经历过火山寒冬,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了。”

      她还是很相信国家的,相较于M国政府的不靠谱,本国的基础设施还是很不错的,各种救援行动中也是极有效率的。

      毕竟火山不在她的国家,比起百分之七十的城市都已经成了废墟的M国,褚乔觉得这场天灾对她们国家的影响,也无非就是回到八九十年前,重新走一遍饥荒时代。

      饥饿和寒冷虽然同样可怕,但比起颠沛流离朝不保夕,总归是稍微好些的。

      陈凝点头,赞同道:“说的也是,不过咱们也用不着太悲观,五百多年前隔壁国因为火山喷发差点灭国了,咱们这儿因为离得近也受了些影响,但等灾难过去,不还是有那么多人存活了下来?古人都能熬过去,咱们没道理不行!”

      她这话说得有些轻松,其实是存在安慰褚乔,连带着试图说服自己压下心底的迷茫。

      说着话,她们手底下的活没停,像是在发泄着什么一样,平时拧瓶盖都费劲的两个女生此时迸发出了罕见的爆发力,连翅膀上最顽固的部分都给连根拔起来了。

      陈凝看着光秃秃的鸡,莫名其妙的就笑了起来,褚乔不解,看着她笑完,才问道:“你笑什么,想到啥好玩的了?”

      摇摇头,陈凝也不知道自己为啥会笑,但就是忍不住。

      她捏着鸡翅膀作飞翔状,笑得满脸通红。

      褚乔被弄得莫名其妙,但看她笑成那样,也忍不住嘴角上扬。

      人就是这样,情绪仿佛也能被传染一般。

      看了眼已经被弄得差不多了的鸡,褚乔弯腰将盆抱起来,然后道:“都快四点了,现在天黑得快,吃完饭肯定黑透了,要不今晚你还是住我家吧。”

      “行!那就麻烦你啦…”

      陈凝也没客气,看着褚乔进了屋,她拿起手机打给了钱经理,昨天晚上她来的匆忙,竟然忘记带走蛋黄了,好在庄园里还有其他人,否则她在这里也待不踏实。

      结果一看手机,新信息中赫然有她表哥的消息,说是他要来,让她帮忙参考一下该给褚妈带啥礼物。

      陈凝思考了下,回了两个字。

      “丝巾!”

      褚妈的朋友圈里,满是丝巾的图片,充满了炫耀的成份。

      别的不好说,但送丝巾肯定不会踩雷。
      ……

      温泉庄园偏北方向新建工厂门前的停车场前些时候还空荡荡的,现在却停满了十多辆卡车、货车。

      宁渊从市区来到这里还不到一个小时,他水都来不及喝,就接到了好几个“熟人”的电话,都是希望能借他的食物加工厂加急处理一批鱼。

      前些时候宁父宁泽远密谋夺取宁渊手底下橱喜冰箱的股份,宁渊小心应对了一段时间,没让他们得逞,但后来的岛国地震事件证实了陈凝梦境的真实性。

      宁渊思索了半天,决定破釜沉舟,以手底下橱喜冰箱的股份,交换了两条食品加工产业链。

      一条完整的食品产业产业链包含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

      而食品加工厂的存在,便是处于加工中的一环。

      一旦灾情爆发,货品供不应求,销售自然不用愁,愁的是无法种植和养殖。

      宁渊之所以会将工厂建在安家铺子的后山,为的就是这里丰富的地热资源,和陈凝温泉庄园里的温室大棚。

      货源充足,他的工厂才能活动起来。

      挂断第六个电话,宁渊收到了魏特助的讯息。

      他在临海城市S市也有一个不算太大的私人渔场,在国家发放新政策的第一时间,他就派了魏特助去处理捕捞该渔场的全部海鱼,这样才能快人一步的抢先加工成鱼罐头和其他保质期较长的海洋食品。

      “这是工厂接下的第几个订单了?”

      从昨天下午一直到现在,宁渊几乎是连眼都没合。

      早前他曾与一家跨国公司谈下一笔生意,内容是出口一批电器到M国,后来宁父看中了橱喜系列冰箱的发展前景,软硬兼施的获得了全部股份,自然连带着这笔订单也一起拿走,但现在的问题是…M国已经名存实亡,加班加点赶出来的商品失去了消费者,岂不是只能堆在仓库里积灰?

      宁父不知道陈凝的预知梦境,但还是把天灾之下不可抗力所产生的意外算在了宁渊身上。

      纵使是毫无道理的,但就像喜爱的总会找到理由为之开脱一般,不喜欢的即使是呼吸都是错,宁渊悲催的就又被针对了,但好在宁渊从小到大已经脱敏了,根本没把那几句难听的话放在心里,翻着白眼挂了电话就开始忙自己的事。

      王特助翻开手里的记录本,回道:“是第十三个订单了。”

      除了江河湖海里的鱼虾等急需处理,一些其他保质期较短的食品也需要加工来延长食用时间。

      例如隔壁市的特产水果:黄桃!

      这种以罐头食品出名的水果极其不耐储存,是最容易腐烂变质的水果之一,采摘后如果不进行加工处理,三四天就会变质。

      宁渊揉了揉额头,头疼道:“新招的工人还没报道吗?”

      新获得的产业链虽然完整,但规模不算大,现在一下子接到这么多的订单,光靠那些老员工显然是无法做到按时交工,尤其是在订单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总不能才开工就落下不能准时交货的坏名声,到那时谁还会和他合作?

      王特助也很无奈,招工不麻烦,麻烦的是工厂较偏远,招来的工人太多住宿是个问题。

      而且此时正是慌乱开始、各种流言满天飞的时候,哪里还有人愿意离开家乡,跑来偏远地方做工?

      宁渊也明白他们的顾虑,思索了下道:“现在是不是还没到开春种地的时候?”

      他几乎每天都要和褚乔视频,纵使褚家不种地,时间长了竟然也对种植方面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到了冬天安家铺子的人都能歇上几个月,一直到开春后,才会忙活起来。

      而现在离开春,就还有个十来天。

      王特助眨眼,他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对农业完全不了解,春耕秋收冬藏倒是知道,但具体时间他真不清楚。

      宁渊也知道自己是为难人了,打开通讯录找到了一个备注名称为周村官的电话号码拨打了过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 1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