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九章 皇帝 ...

  •   卢陈氏从坤宁宫中走出,临到上马车时,回身看了一眼这座承载着许多血泪的深宫,隐没在昏暗的天幕下。胸膛里空落落的刺痛,她动了动嘴,却也只是牵动了下唇角,而后黯然离开。

      马车驶离内宫时,另一辆马车与之擦过,碾过青石路面,发出一阵阵吱吱的声音。

      冬日深寒,路上已有凝冰,马车走的不快,马车上有明显的陆府的徽章,车中坐着陆安衍一人。

      他面色平静,偶尔低低咳上一两声,缺乏血色的脸显示着他目前的身子情况并非健康。

      本来想着晚上独自进宫一趟,后来想想他的身体情况其实上京里该知道的都心中有数,那他何不大摇大摆地乘着马车进宫,虚虚实实地倒更好。

      马车到了宫前广场外面便停了下来,有宫卫在戒备检查,掀开车帘,露出车内的人,检查的宫卫看到陆安衍,微微一愣,拱手一礼,陆安衍的目光在宫卫里扫过,微微一颔首。

      他进宫一般都是骑马来的,因此骤然看到他乘坐马车前来,宫卫们均有些诧异,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为首的宫卫挥了挥手,车夫便驾着马车继续往前。

      到了内宫,马车就停在了门口,陆安衍下了车,立刻就有一队小内侍上前伺候着,沉默无语却又周到地替他挡住风。陆安衍皱了皱眉头,明恪如此举动未免有点兴师动众了。

      一路行过宫宇回廊,直入御书房前,引路的内侍小心翼翼地对着门外候着的内侍交代了声,转身对着陆安衍恭敬地一礼,便退到了一旁候着。

      门开之后,陆安衍吐出一口气,大步跨入。站在那高高的书柜之前,对着书案后正在看奏折的皇帝,弯腰行礼,面色如常,只不过弯腰的动作略微有点不自然。

      李明恪头也不抬,似有所感,开口说道:“行什么礼,就你这样死板,去椅子上坐着,朕看完这些再谈。”

      陆安衍微微一笑,也不矫情,在案下的第一张椅子上坐下,他毕竟还是重伤在身。

      这入宫的一段路,虽是坐着马车来的,却还是不可避免地牵动了伤势,他不着痕迹地触了下伤口,乏力地轻靠着椅子扶手。

      李明恪低着头,似乎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奏折,但看着奏折的眼中,却闪过一抹忧虑。

      书房里一片安静,没有人敢说话,门内门外的内侍都屏息立着,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陆安衍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等着,时间久了,便有些走神,愣愣地盯着书案上的李明恪看起来,较之少年时,他沉稳了许多。从那张冷肃的脸上,陆安衍隐隐可以看到几抹熟悉的影子,或者说,是与自己相似的地方。

      这大概便是所谓的亲缘吧。

      天完全黑了下来,内侍点起了灯火,却没有烧起暖炉,书房里被冻得失去了所有热度。

      陆安衍的身上冰凉凉的,肺里也有些发痒,忍不住咳了两声,咳嗽声顿时在书房里回荡了起来,清楚无比。

      李明恪手上批阅的笔一顿,眉头一皱,提声道:“烧个暖炉,还有拿个手炉来。”

      “不、咳咳、不必,御书房的规矩、咳咳…”陆安衍摆了摆手,一边咳一边说道。他知道御书房的规矩,为帝者,做决策时需保持清醒。不烧暖炉是为了保持清醒。

      李明恪放下了笔和奏折,打了个手势,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看了他两眼后说道:“为美人故,朕倒是不介意破一破规矩。”

      陆安衍哑然无语。

      皇帝身边的贴身内侍迅速地烧了暖炉,并将一个手炉放到了陆安衍椅子旁的高几上,同时上了一盏温热的蜜水,便恭恭敬敬地退出了书房。

      而后,书房里的内侍眨眼之间就都退了出去,不敢在旁伺候着。

      “卢夫人早前才出了宫。”李明恪眼中带着一丝冷意,语气里并没有什么波动,“暗鸽在皇后手中了。”

      陆安衍没有言语。

      “你说,卢相会动定北军吗?”李明恪幽幽说道,站了起来,侧过头看了看昏暗的窗外,“当年因为卢宏礼的死,卢相一夜白头。”

      骤闻此语,陆安衍只觉得一道寒意从背脊升起,沉默半晌之后,他轻声应道:“皇上,都已经过去了。”

      立在桌前的李明恪一下子愣住了,是啊,都过去了,他还在执着什么,胸腔里丝丝拉拉地扯着生疼。

      茫然间仿佛回到风云变幻的那个夜晚,父皇从小就不喜欢他,虽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可是他感觉得到,并不是因为他不成器,而是一种毫无缘由的不喜。

      他并不知道是为什么,所以他曾经像个傻子一样,纨绔作风、放纵自我,希望能引起父皇的注意,但却什么都得不到。若不是安衍将他拽出来,他可能就那样废了。

      直到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在父皇弥留之际,他听到父皇吐出的只言片语,才知道了原由,那原由却分外得可笑。

      然后,父皇死了,他成了齐朝的新一代帝王。

      可是,当时的齐朝内忧外患,父皇给他留下了一个四面皆敌的局面,他多年的筹谋只能勉强维持住平衡。

      卧榻在侧,岂容他人酣睡!他忍得太久了,忍得恨不得将一切都毁掉,那种暴虐的情绪不断充斥在心间。

      无意识地回想着,李明恪不知道自己脸上是什么表情,他的双眼带着一抹猩红,心口一点一滴地浸透不甘和怨恨。

      “皇上,这些年您做的很好。”陆安衍站到他面前,沉声说道。

      听着这熟悉温润的声音,李明恪才回过神,恍惚地看着安衍苍白而担忧的脸。

      良久,李明恪长长吐出一口气。

      “还记得小时候一起偷偷爬到太极殿上喝酒么?”李明恪眯着眼,望向窗外,一弯细月隐在云层间,若隐若现的,屋檐上的白雪在点点月色下如碎星子般,熠熠生辉。

      “现在想去么?”

      “嗯?”李明恪愣了下,下意识地回道:“想。”

      “那我们现在就去。”陆安衍微微一笑,当下揽着李明恪的腰,一个错步,从窗口跃了出去,身形如展翅大鹏,几个点跃,就到了太极殿的屋脊之上。

      此刻,城外一片暗色的黑,城内还有点点灯火,在若隐若现的月辉下,显得异常美丽。

      李明恪坐着,出神地仰望墨蓝色的夜空,呢喃道:“高处不胜寒。”

      陆安衍没有出声,只是坐在李明恪的身边,暗暗调整着体内紊乱的脉息,偏头看了看这位帝王年轻的侧面。

      “十年,”李明恪继续说道,“我们忍了十年了。”

      陆安衍了悟地拍了下李明恪的肩膀,李明恪不明所以地扭头过来,只见陆安衍手上不知何时拎着一壶酒。

      “十年都过来了,还急什么。”陆安衍的双眼朦胧得印着淡淡的光,唇边含着笑,莫名地让人心安。

      “是啊,十年都过来了。”李明恪伸手接过酒壶,摇了摇,一股清醉的香气散发出来,是上好的竹叶青。

      他仰头就饮了半壶,借着醉意,靠在陆安衍身上,安衍的身上还带着药香,在这酒香混着药香中,他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

      “安衍,边关十年,你还是这么容易心软。”

      心软?陆安衍摇了摇头,捞回李明恪手中半掉不掉的酒壶,将剩下的半壶酒饮尽,入口的辛辣几乎让他的肺腑要灼烧起来,他呼出一口气,眼中带着淡淡的伤感。

      “皇上,我这人呐,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心软。只是,在西境待得久了,觉得边民不易,众生皆苦。”

      陆安衍的意识有些飘远了,他似乎又回到了长年战火的西境边关,只是为了活着。他不会忘记每次打仗回来,那些失去丈夫的妇人在缟素恸哭之后便下地操劳的场景。

      年年战火,边关的人都明白眼泪是最无用的东西。

      不是不想不顾一切地去了结,只是不能,不能为了他的一意孤行。

      十年征战,见过太多生死,每次带人出战,他最怕的就是带去活生生的人,送回来的却是冰冷冷的尸体。

      “明恪,做一个明君。”然后为万世开太平。

      陆安衍带着沉重的心情,轻轻地吐出这一句话。

      李明恪没有抬头,只是微微抖了抖身子,迷蒙的双眼看着脚下的这片灯火,一闪一灭,温馨安详。

      这是他的王土,还有他的子民。

      “好。”

      城外浓黑的夜色里隐约有什么搅动一样,风云变幻,稠密的云层缓缓流动,遮住细细的新月,阴沉沉的。

      陆安衍微微按了按胸口,钝疼得厉害,他掩唇闷咳,手中有些温润,撇了一眼,掌心中是隐隐约约的血迹。

      “明恪,回去了,不然谢处该急了。”陆安衍握着拳头,将手隐在袖中。

      李明恪抹了一把脸,把那些躁动不安的情绪都抹去,看着陆安衍那张憔悴的脸,无声地动了动嘴唇,那一句对不起却始终没有出口。

      他闭了下眼,再睁开,眼眸沉沉,已然恢复成了那个深沉冷静的帝王。

      “陆卿,回吧。”

      “是,皇上。”

      待目送了陆安衍出去,御书房里又恢复了清冷,李明恪的眼中闪过一丝黯淡,冷硬的面上透出丝感伤,而后又将这股情绪抛之脑后。

      “一切照计划开始。”

      “是。”薛烨从书房的暗门处走出,领命应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