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平惊雷(1) ...

  •   京都城门
      暮岁天寒,祥云昭雪。京都的雪洋洋洒洒地落,卷在冷风里,下个不停。雪花落在城墙上,堆成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墙砖”。

      今日不似往日的热闹景象,这里没有摊贩的吆喝叫嚷、人群的喧嚣,完全不见新年的热闹气氛。城门依旧围了很多人,但不全是寻常百姓,官服高帽、盔甲剑戟,都整齐地分散排列在城门口,井然有序。

      一片雪花落被风吹乱了方向,飘了许久,最终落在一个青年的羽睫上。青年睁开双眼,雪花触到眼皮上的温热,化成雪水。他又眨了眨眼,将挡住视线的水珠晕开,眼前又恢复清明。

      “这天也太冷了。”太监公公走到青年身边,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太监。

      小太监手里捧着一件厚实的披风。太监双手取下披风抖开来,欲给青年披上,一边掐着嗓子道:“这块儿风太大了,大人仔细身子。”

      文清偏开身子,动作很小,却也带落了衣服褶皱处堆积的几片小雪花。

      常福惯会看人眼色,这会儿也反应过来:左相大人素来不喜与人接触。便识趣地赶紧退开,将披风也收了起来,交给身后的小太监。

      文清畏寒,嘴唇已经微微发紫,唇瓣抖动,声音却没有一丝颤抖:“还没到?”

      太监微微颔首:“这……昨日来报,说是已经到了瞿州,虽说瞿州地险山高,但算着时辰也该到了……许是路上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左相大人不如上马车等。”

      文清眉头紧锁,并没有出声。

      瞥见文清冻到发红的手,常福又尖着嗓子念道:“庄铭将军也是,本来早就该到的,硬生生拖到现在,教文武百官都在这儿等着,架子忒大。”

      正月初一的好日子,本该在家过个好年,偏偏在今日,又是天寒,又是飘雪的。常福心里愈发不满,一大早便等在这儿,脚底已经冻到麻木了。

      “常公公——”文清厉声打断了他的话:“慎言。”

      他声音不大,堪堪教周围一小圈的人听见,但他气势不弱,压得四周的人都不敢说话。常福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立即住嘴,低下头只敢用余光去瞧左丞相的神色。

      文清这会儿眉心成“川”,面容严肃,语气冷硬。好在他容貌俊朗,这番样子也不显得他凶恶,反倒有一丝清冷的韵味。

      他面相白皙,暗红色最称皮肤,朝服穿在文清身上显得他整个人劲瘦修长。文清不喜着配饰,墨发一丝不苟地束在官帽下,将整张脸完全勾勒出来。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过了一会儿,他才又清清冷冷地开口:“庄铭将军平定漠北有功,是我禹朝的功臣。他在漠北守了五年,我们不过等了片刻,难道不该?”

      禹朝开国以来,边境战乱时有发生,漠北与中原之战旷日持久,终日不停。资源、人员伤亡损毁不计其数,历代帝王都头痛不已——

      打,朝廷损失惨重;不打,漠北的刀剑已经悬上脖子。

      前镇北将军庄晤也因此战死沙场。后来庄铭挑起父亲的大梁,五年时间平定漠北,收复有功。景安帝赐封“翊羽将军”,派左丞相亲迎庄铭回朝。

      常福一生都在侍奉帝王,是个老太监了,察言观色的能力不差。方才也是情绪上头,才如此冒失,这会儿自然能明白文清的意思,遂闭口不言。

      文清微微抬手,示意他们都下去,常福便带着小太监在不远处候着。

      左丞相都没有反应,他们又怎敢多言。

      周遭又安静下来,宽大的袖子下紧握的手昭示着文清的不安,他微微垂下眼,暗自思忖——

      *
      两日前皇宫
      暖炉烘着热气,熏香缭绕。

      整个京都再找不到第二个地方,比皇帝待的地方更暖和的了。

      御书房的门都被安上了厚厚的帘帐,一丝冷风都刮不进来。只要没有人走动,连烛台的灯火都不会有些许晃动的痕迹。

      景安帝半卧在暖榻上,眯着眼小憩,眉眼间尽是愉悦,心情甚好。

      “陛下。”常福小步走过来,他看出景安帝并没有入眠,轻声道:“左相大人请见。”

      景安帝神色未动,从鼻腔中缓缓吐了口气,好一会儿才抬起眼皮。眼眸轻转,点了点下颌:“嗯。”

      又把眼睛闭上了。再睁开时,文清已经走到眼前了。

      他通身散发着冷意,双颊和唇色都发着不自然的紫红,进到暖室才算缓和过来。文清略整理衣袖,屈身行礼:“陛下圣安。”

      景安帝免了他的礼,叫人给他送上一个暖手炉。

      “陛下,臣今日前来,是想同陛下商议庄铭将军回京的事宜。”文清的声音还带着些许室外的冷意,有些气短,停下声来稍作调整。

      “庄铭将军平定漠北、收复失地,其功劳之大,乃我朝开国以来所未有之。臣请议陛下,以封号嘉之、珠宝赏之,亲迎庄铭将军回京。以示大义,彰陛下之圣明。”

      文清的声音像清流一样,虽然柔和却不失澎湃激荡之势。景安帝看着他嘴唇开合,话语一句句从口中冒出来。期间,景安帝并未发话,待文清说完,他才微微挑眉道:“思玉已是左丞相,当以国家大政为重,这种小事便不必操心。”

      文清讶然,很快又皱起眉,正声道:“陛下,这不是小事。”

      历代将军回朝都是一件大事,尤其庄铭此番战功赫赫,封赏、嘉奖缺一不可。但是景安帝继位不过两年有余,国库尚不充盈。文清心下盘算许久,还是打算对其大力嘉奖,以彰显朝廷对功臣的重视。

      “此事已经交由礼部执掌了。”景安帝端起茶托,手指虚搭在杯沿上。

      “礼部没有在准备。”文清早些去查过,礼部没有半分准备:“礼部失职,请陛下责罚。”

      景安帝双目横起,淡淡地看他一眼:“你在质疑朕?”

      文清跪得很干脆,没有丝毫犹豫:“臣不敢。兹事体大,望陛下重视。”

      赏功臣、罚小人,向来是亘古不变的,功过分明,不能枉自定论赏罚,凭帝王喜好评判功过更不可取。文清一向公私分明,如若朝廷亏待庄铭,一定会激起百姓不满、群臣寒心。

      忠言逆耳,景安帝最不喜欢听这些话,面目几乎拧在一起。刚要发作,又想起什么,眉眼舒展,嘴角含笑:“庄铭将军是英雄,朕会记得他,禹朝百姓会记得他,史书也会……”

      文清猛然抬头,脑海里闪过一个猜测,愈发不敢置信:“陛下?”

      “庄铭将军平定漠北,功劳甚大,赐封‘翊羽将军’。然回朝途中,在瞿州境地与山匪搏斗,剿匪无数,却不幸身死。折损一员猛将,朕痛心不已,追封庄铭为平阳王。”

      文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陛下何故?庄家世代都是护国良将,何故用如此手段?这若是传出去,岂不让天下寒心。”

      景安帝站起身,双手背过身后,居高临下看着文清:“庄家世代护国,庄铭又立下此番战功,你可知现如今民心所向?何况他还与符瑜有勾结,若是他哪天起了二心,又该如何?”

      符瑜与景安帝并非一母所出,二人差了五岁多。虽然外相有些风流放荡,但谋略才学样样拔尖,也是先帝在位时最有望继承皇位的,朝堂上不少有威望的老臣都站在他一派。符璟继位后,担心符瑜对皇位不死心,将他封为瑜亲王,封地定在青州,山遥路远,无诏不得入京。

      虽远在青州,景安帝仍旧担心符瑜谋权篡位,偏偏符瑜与庄铭又相识多年,皇帝的心更是悬着放不下,派了不少人盯着。

      “那陛下可曾想过,若是漠北再来侵我国土,犯我百姓,又当如何?”文清无法理解这样的说辞。

      不说庄铭是不是真的有心勾结瑜亲王,单就漠北之战刚刚平息,国力尚未恢复。如此不顾大局之势,杀害一员功臣猛将,过河拆桥、兔死狗烹,景安帝此举过于草率。

      “不过一介武夫,禹朝泱泱大国,难道还找不出第二个将军?”景安帝嗤鼻。

      也许是文清病弱体寒的缘故,暖室的热气蒸得他气血翻涌,情绪又如此激动,一股腥气上头,竟又犯了咳疾;“咳——陛下此举——实在是——咳咳——糊涂——”

      景安帝也听得不耐烦,差点把手上的茶盏摔倒文清身上,好在最终还是控制住了。杯瓦摔在厚实的地毯上,洇出一大片水渍:“你在质疑朕?”

      文清理智尚在:“咳——臣不敢——只是——”

      “人已经派出去了,庄铭这次不可能活着回来。”文清话未说完,景安帝先打断了他:“左丞相文清出言不逊、藐视天威,罚俸三月,以示惩戒。”

      文清知道自己已经改变不了什么了,只能叩首谢恩,离开御书房。

      *
      雪慢慢停了,城门口的人从清晨等到晌午,渐渐生出倦意,百姓散了不少,百官却还得在这儿等着。

      已经有些官员交头接耳地猜测,为什么军队还没到,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文清无心听着他们小声交谈,神情漠然,只有他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清心想:看来,庄铭确实回不来了。

  •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没话说,第一次写文,轻点喷(狗头护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