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后记 ...

  •   很少写后记,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只能尽我所能,将想说的一一表尽。
      入彀,字典的意思是受人牢笼,由人操纵。此文尾可显见的是展昭为仁宗所用。但以全文而论却是仁宗入展昭彀中,顺其意而为。再则,文初详细描写了五人长相,为的就是诓骗大家以为此五人便是五鼠,说起来也算是我使的不怎么入流的入彀之术。
      此文的背景定在包拯陈州放粮,由文中提到项福不难看出(0:不明白的同志们看下原著吧),展昭早就遇到过白玉堂,尽管当时并不相识,如果此处真是白玉堂一定很惊讶。而以原著中所写,包拯查明真相,当即铡了庞昱,哪里来的什么顾虑?那些自然都是展昭混说的,他不过是为了讨仁宗一句“当不当杀”。毕竟若是仁宗护短,包拯所为极有可能触怒圣颜。展昭实则问庞昱当杀,暗则在问包拯可保。尤其到后面越来越明显,不再掩饰其意图。仁宗等人也是了然。
      展昭以半截银锭作信物,此处也有试君的意图。如果仁宗不仁,展昭即便当时救了他,也表明了之后不入官场的态度。仁宗收下银锭,一则等于答应了救包拯——这里所谓的救绝对不是表面意思,而是之后包拯为官之法,仁宗所表现的态度——通俗的说:也就是他会保包拯啦。二则仁宗也有意将展昭招入麾下,最后更以“无双国士”赞之。(某0的偷笑:一大半也是我的私心啦,厚厚。)
      再谈谈这篇文另一个背景。展昭如果只是一个寻常百姓怎么可能知道仁宗微服私访,知道广灵寺有人埋伏他们,甚至知道将仁宗误认成江湖侠客可以引起他的兴趣?(0:我想凭开头对五人的描写就可以知道我们家仁宗哥哥的嗜好有点歪歪。)一切当然是包拯透的讯息。展昭明知仁宗会遭行刺仍将计就计、顺水推舟,为的就是显本领、立功劳,让仁宗错乱中招,答应他保包拯。所以最后仁宗才会半开玩笑地问展昭欺君之罪。
      至于御猫的封号,我个人想了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这里要表明一下,我记忆里好像是直到五鼠入官场才被仁宗封为五义,如果错了,各位既往不咎。因此这里叫五义是展昭以为五鼠名号仁宗会不喜,当然也是不敬,于是擅自改的。而由某种程度来说仁宗的确是冒着五鼠的名头被诓了,御猫封号纯粹是仁宗在自嘲:御猫,老鼠遇猫也。
      其余的都是细节,便不一一细表了。
      最后,本人能力有限,古文水平实在差强人意,以前就被嘲笑过了。所以还望个中高手多给意见,少笑话我。
      能搏观者一笑,已够了。某0就此打着滚跑路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