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麓苑初见 ...

  •   庆一回:“记得。”

      “那人后来有没有找过你让你捎话给我?”

      庆一对取东西的那位白面郎君印象很深刻,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皮肤白皙,温润如玉。

      那天,白面郎君接过匣子说:“请小童转告公子,在下定不负公子所托。”

      小童,把他当孩子呢。想到这里,庆一有点不好意思,他忘记转告这话给公子了。过了这么些天公子才主动问起,想来应该也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吧。

      “他就在接过东西时说了句定不负公子所托。公子突然问起他,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无事。”姜珩答。

      庆一的一句玩笑话,误打误撞点中了姜珩一件心事。

      张毅后来没有再找庆一让庆一传话,说明顺利完成了交代的事情。

      人潮拥挤,马车在蕲城驶得很慢,午时才抵达燕国专为质子修建的驿馆。

      早在马车踏进蕲城城门时,核查的士兵就已将齐国质子到来的消息禀去了燕宫。

      是以姜珩和庆一一下马车,便见到燕宫里来的几名寺人和守在驿馆门外的层层侍卫。

      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脊背有些佝偻的寺人,侍冠没遮住的鬓角显出斑白。

      姜珩抬脚向他走近,庆一紧紧跟在姜珩身后。

      姜珩姿态谦逊,主动上前先施了个见面礼。

      由于眼睛蒙了层雾绡,姜珩看不太清面前这人的神情,只知道他的眼神一直落在自己身上,感到有些奇怪。

      身后的庆一看得清楚,这位老人浑浊的眼睛在将公子上上下下打量一圈后,涌上一层泪来。

      王参回神,朝姜珩行了个参拜大礼:“老奴王参,奉燕皇陛下之命,前来接殿下入宫。”

      既然是为燕皇宣旨,那就没有必要对自己行如此大礼。相反,应该是自己以一个异邦皇子身份恭敬聆听一国之君的旨意才是。

      姜珩连忙将人扶起,心中的疑惑更深。

      “要我们公子此时入宫?我能跟着一起去吗?”庆一自小生活在鲁山,对宫廷的规矩不是很懂,直来直去地问。

      王参的视线毫不转移地在姜珩面上流连。“只要殿下一人入宫。殿下可以先去驿馆更衣,更完衣再随老奴入宫也不迟。”紧接着问:“殿下的眼睛……是怎么了?”

      “患了眼疾。”

      “怎么患的?”

      姜珩的目光隔着雾绡射过去。

      “啊……老奴只是关心殿下,没有别的意思。若不方便说,殿下不用回答。”

      王参似乎能感受到眼前少年雾绡下防备的目光,连忙解释道。接着又吩咐身后两名年轻寺人领姜珩一行人去安置行李。

      姜珩抬脚走进驿馆。

      王参目送他的背影直至消失。

      驿馆的布局是每名质子三间殿房带一处正院,两名质子互通一个别院。

      院子规模不一,居住环境差别很大。能不能住上规模大的、宽敞舒适的,主要取决于质子国家的国力。

      踏进正院,庆一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儿。

      抬头一看,好家伙,周围墙上扒了好几个人头,快步走到姜珩身边:“公子,有人扒在墙上偷看咱们。”

      鲁山生活这么些年,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察觉。这么大的动静和阵仗,姜珩想不发现都难。

      “不必理会。”

      但凡无聊的人都容易产生好奇心理。公子初来乍到,被一群质子这样扒墙围观,可见这群质子有多么无聊。庆一想。

      姜珩无视一群“墙上君子”,抬脚走进屋内。

      “墙上君子”交头接耳:“这人眼睛蒙着雾绡,是个瞎子吗?”

      “他什么来头啊?年前燕皇就派人过来清扫屋子。赴燕第一日,王寺人亲自来驿馆接迎。”

      “你还不知道吗?他是齐国来的三皇子。”

      “齐国来的,怪不得能和枃四互通一个别院。”

      “可枃四来的时候,也没有燕皇身边的人过来接迎啊。”

      “近侍接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燕皇要召见。”

      “齐国也没有很厉害吧。我看他过来时,就一辆马车,可怜的两个下人,没什么派头。燕皇为何如此给他脸面?”

      “听说他的生母是燕国郡主,还是燕国相邦乐优的妹妹。”

      “怪不得。”

      “他出来了出来了……小声点小声点……”

      姜珩更换的还是一件白袍,新的狐裘也是银白色的。

      出来时发现一群“墙上君子”还在。

      不知道是“君子们”议论的声音一点都不小,还是他的耳朵太好使了,那些悄悄话一字不落地钻进他耳中。

      “他怎么眼睛蒙着雾绡,不用人扶,也能自如行走啊?”

      “可能是瞎太久了,都习惯了。”

      “他穿白色还挺好看的。”

      “呵呵,跟枃四挺搭,一个黑,一个白。你说两人要是走在一起,像不像黑白无常?”

      姜珩加快脚步,出了一群“墙上君子”的视线,进入别院。

      没走几步,一团黑影半路杀出来,挡在他的面前。

      “齐皇看来是真有诚意,不仅战败割城,还把嫡子都送来了蕲城。”

      姜珩打量挡住自己去路的人。

      从头到脚一团黑。枃国以黑色为尊,想必此人就是墙上君子口中提到的枃国四皇子。

      姜珩脚步一转,往旁边去。

      枃四上前两步堵住他。

      “齐三皇子眼被雾绡,难道是个瞎子?怎么走路都不长眼睛?本殿是该叫你齐三皇子呢还是齐三瞎子呢?”

      姜珩不喜欢浪费口舌,也不喜欢逞口舌之快。对那些容易激怒人的话根本不为所动。换了个方向,仍被枃四皇子上前堵住。

      “你想怎么样?”

      “你不知道这里的规矩吗?”

      “不知。”

      “殿下!”

      枃四转过身,看见王参站在别院花园入口,眼神和蔼地望着他们,立刻换了副笑脸:“王寺人怎么来了?”

      王参和一群侍卫到驿馆门外接人的动静枃四属实不知,他是被一群质子翻墙的动静吵醒才知道齐国质子到来。

      “枃国四殿下午安。”

      王参从前是燕皇身边近侍,来这种地方只有一种目的,传达燕皇旨意。枃四想,难道是燕皇要召见自己?克制着喜悦问:“王寺人有何事?”

      “从今日起,这个别院是两位殿下一起用了。”

      “只是为了说这个?”

      王参笑了笑,回答:“今日齐国三殿下初来驿馆,恰巧乐相邦也进了宫,陛下命老奴来请齐国三殿下入宫,舅甥见面叙叙旧。”

      竟是来接齐三瞎子的。

      枃四暗暗切齿,抽搐的嘴角好不容易扯出一个笑来:“齐三皇子初来乍到,又与本殿居舍相邻,往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本殿也有两句话想单独和齐三皇子说。绝不会耽搁齐三皇子去见母舅。”

      王参自觉退至花园入口,继续目视二人。

      枃四侧身,撞了下姜珩肩膀,斜目睨过去:“还没来就知道给瑶儿送簪子啊……可是瑶儿她,嫌你送的东西寒酸。”

      说完不见姜珩有什么反应。

      驿馆不少质子冬至日后收到太子退回的贺礼,想必这位齐国质子也收到了退礼吧。

      枃四心中很是得意,觉得初次见面头回较量,他输给了自己。

      姜珩内心有些好奇,此人是如何知道自己给姬瑶送去贺礼、还知道贺礼是簪子的。

      和王参一同离开驿馆。

      “殿下,驿馆住的虽是各个国家来的质子,但若是有人故意寻衅滋事,陛下不会坐视不管。”

      姜珩明白王参话语里的暗示。

      经过刚刚别院一事,更觉王参有意帮助自己。

      王参看向姜珩眼上的雾绡:“出了驿馆会穿过燕宫麓苑,进两扇宫门才是陛下在的玄元殿,路途很有些远,老奴怕殿下行路不便。”

      姜珩不愿细说眼睛的事,只道:“无碍。多谢贵人提醒。”

      从驿馆到麓苑,姜珩行走自如的样子,王参看在眼里,猜测他或许是不能直视光和雪,所以用雾绡挡着,避免刺眼,不由舒一口气。

      细微的吐息声入了姜珩耳中。

      “贵人……”后半句试探的话停在喉头。

      麓苑初晴,雪未消融。小桥横卧冰镜上,杏枝斜眠暖阳中。

      四尺身高的女娃手拿元夕花灯,脚踩二尺之高的护堤,还要踮脚往最高的一根枝头挂。

      王参抛下姜珩,拔腿奔上桥。

      蹲在地上的茗姑起身,发现不见姬瑶,一回头当场要晕厥过去,抬腿翻上护堤,把姬瑶安全抱下地。

      姬瑶仰起小脑袋,指着最高的一根杏枝蹦蹦跳跳地笑道:“茗姑快看,本公主的灯挂的最高!”

      “瑶儿——”姬玥的召唤从西麓传来。

      茗姑哪敢让她们的玉璋公主继续留在护堤附近,连忙牵着姬瑶,往西麓深处去寻姬玥。

      王参拍拍胸脯,回头冲走上来的姜珩笑道:“那是玉璋公主,公主心性顽皮。方才有句话,老奴忘了告诉殿下。”

      “质子故意寻衅滋事,陛下不会坐视不管。但若寻衅滋事的人是玉璋公主,那……那便只有忍气吞声……”

      姜珩轻轻笑了笑。

      说到这位千娇百宠的玉璋公主,王参不由想起了对她的宠爱不亚于燕皇的太后。

      “太后还在时,公主常常跑去太后那里,太后讲故事,公主认真地听,还没这样顽皮的。”

      “公主还常常盯着郡主的画像,说郡主是仙女……”

      “贵人……从前是服侍太后的?”

      王参含泪点头:“郡主亦是老奴看着长大的。”

      姜珩的喉结轻轻滚动。雾绡下的眼睛忽然酸胀,鼻端仿佛嗅到九年前那晚的墨香。

      月光透进窗棱,洒在母后刚刚写完的贺词上,案边匣盛的白玉和月光一般美好,母后说是给刚出生的“瑶儿”的贺礼。

      三年后,月色依旧,清辉刺透翡翠簪头展翅的玄鸟。曾经美丽的容颜在那晚永远枯萎。

      “珩儿,来日,把簪子给舅舅……舅舅会帮你……舅舅会答应你的请求……”

      “我可有机会见一见那幅画像?”

      王参摇头:“三年前,画像随太后一起葬入陵寝了。”

      王槐站在玄元殿外翘首张望,一见义父王参领着一位少年出现,马上进殿通禀。

      姜珩在来的路上已听王参告知质子觐见的规矩。解下身上狐裘交给值立的寺人,主动站到殿前,等着燕皇近侍出来搜身。

      不一会儿,王槐出来了,走到姜珩身边,没有搜身,只是招手为他引路:“齐三殿下,燕皇陛下有请。”

      宽敞的大殿地面乃是一块块砻甓铺就,甓质细腻光滑如玉石,甚至能映出行人的影子。

      砻甓制作的工序复杂,单是天然的原石就极难寻觅,觅得后再经无数匠人反复打磨。若是整座宫殿的地面都铺满,不知需要多少块原石,挥洒多少工匠血汗。

      姜珩望着地上映出的身影,不觉已随王槐到了一片帷幕跟前。

      “陛下,齐三皇子来了。”

      姜珩随之下拜:“齐国姜珩,拜见燕皇。”

      幕后人影晃动,传来深沉嗓音:“齐三皇子,进来说话。”

      王槐伸手揭开帷幕。

      两人面着棋案跪坐。一人穿着玄色十二章纹冕服,手握一把棋子。

      另一人穿着没有章彩纹式的深衣,正是燕国的相邦乐优。乐优起身走向姜珩,与姜珩互见了个礼后,站到一侧。

      燕皇凝神望着面前棋局,同时开口:“坐。”

      姜珩在原来乐优的位置上跪坐下来。

      燕皇抬眼。

      除了被雾绡蒙住的眼睛见不着,少年耳,鼻,甚至肌肤都像极了乐葭。只是瞧着颜色苍白,像是气血亏虚。

      不得不承认那性情阴险狡诈的姜穆的确如世人说的皮相风流,容华盖世。他儿子的皮相和气度自不会差,两片薄唇简直跟他一模一样,显得人冷淡寡情。

      燕皇举棋不定的手收回膝上。所有期待都倾注在眼前少年雾绡下那双眼睛了。

      姜穆的眼睛视人时满是虚伪的光。但愿这姜珩只有嘴唇一处像姜穆那个讨厌的家伙。

      “齐三皇子的眼睛,是怎么回事?”

      姜珩简单解释是眼疾复发,无法直视雪和光,遂用雾绡遮挡。无法以真实面容面对他,请他见谅。

      可燕皇不打算就此翻过这个问题。

      “齐宫的御医怎么说?”

      姜珩沉默。

      燕皇感到蹊跷,无心继续下棋。索性将目光直直落在他脸上,铁了心要等他回答。

      乐优这时插了句话:“陛下有所不知,这些年,齐三皇子一直居于鲁山。”

      燕皇青了一张脸,转头看向乐优:“怎么不早说?”

      乐优垂下眼。

      乐葭嫁去齐国,燕齐关系短暂好过几年,之后逐渐变僵。乐葭死后,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去年直接开战。

      齐三皇子是乐葭的儿子,也是齐皇的儿子。齐皇的儿子这些年是怎么过的,过得如何,谁会关心和多管闲事呢?

      姜珩道:“人称鲁山君为‘世外仙’,齐宫御医医术远不及鲁山君。正因为此,姜珩六年前才去了鲁山。鲁山君说无碍,过一段时日便可摘除眼上雾绡,谢燕皇陛下关心。”

      “所以你的眼疾,是六年前患上的?”

      燕皇的视线落在他嘴唇附近那点疤痕。

      乐葭死在六年前。

      “是。”

      殿内气氛安静,惟听燕皇手中的玉棋子摩擦作响。过了一会儿,噼里啪啦被摔进棋奁,有的弹出来落到地上一直滚动。

      一声嘹亮的女娃娃音隔着老远的距离忽然从殿外传来。

      “父皇!”

      一声不够,还接二连三四:“父皇!父皇!父皇! ”

      王槐迎上奔跑上殿的小玉人儿。

      “哎呦喂,公主您可慢些,当心脚下路滑。”

      “我要见父皇!”

      北风干冷,吹得姬瑶的脸颊红扑扑的,像一到秋天麓苑里那熟透的红柿子。

      采儿跑到麓苑告诉她姜珩到驿馆了,听说一来就被她的父皇召来玄元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麓苑初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