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庙号 ...

  •   弘道元年(683年),李治在贞观殿驾崩,享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前面说过,谥号是在一个人死后,对他生前功过的评价。而庙号则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也就是写在神主木牌上的名字。
      史界,一般唐朝之前皇帝称谥号,唐朝之后皇帝称庙号——据说我就是这个变化的关键转折点。这事,要从上元元年说起。
      在唐朝以前,谥号基本都是一两个字,上元元年(674年)时,李治不是要拔高我的形象吗?于是我俩改称“天皇”、“天后”——听说,李治也是史上第一个称“天皇”的人。
      李治在改自己的称号时,也没忘记自家爹妈,于是把自己的父亲谥号从“文皇帝”,加谥为“文武圣皇帝”。这件体现孝心的事,李治非常贴心地挂在了我名下,细节李治都为我想好了,史载:“武则天向唐高宗建言,认为先帝的谥号‘文皇帝’不足以表达他的伟大,更无法体现唐高宗的孝心……”——这事在当时又替我刷了一波好感!
      但是,“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李治的一片苦心,被后世史家完全漠视了,在他们眼中,这是我好大喜功、爱出风头的表现,什么孝心?没人看得到!
      自此,我们开创了一个加谥号的传统,后世接位的皇帝,几乎都会给父祖上美谥,于是皇帝的谥号变得越来越长。如李治,刚开始的谥号只有四个字,后来六个字,再后来九个字。听说,越到后面的朝代,谥号就越浮夸,到了清朝,甚至出现了二十多个字的谥号,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他的谥号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由于皇帝谥号的字数通货膨胀太严重了,所以再用谥号来称呼皇帝,相当不方便。原本按照正常的传统,李治他爹李世民应当被称为“唐文帝”,但加谥之后,再用谥号来称呼的话,史书上就得写为“唐文武圣帝”——这下多出了两个字;但后来,他又被加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于是,得称呼他为“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这对写史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如果记述到努尔哈赤这部分,估计仅称呼都需要占用一页纸,这是完全不给写史的人留活路呀!
      于是,继续用谥号来称呼皇帝就不方便了,但是“方法总比问题多”,史学家也不傻,他们另辟蹊径,改为用庙号来称呼皇帝,于是,李治他爹,就被称为“唐太宗”,李治,则被称为“唐高宗”。
      李治的称号,跟他爷爷李渊的称号非常相似,他爷爷被称为“唐高祖”,这个祖和宗,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如李治爷爷,唐高祖李渊;太宗发扬光大,如李治他爸,唐太宗李世民;世祖、圣祖、成祖重新打了次天下,这个唐代没有,但明朝有,如明成祖朱棣;中宗、圣宗是中兴之主,如我儿子,唐中宗李显;仁宗、孝宗、睿宗乃仁爱孝顺的贤主,如我小儿子,唐睿宗李旦;玄宗、真宗、理宗、道宗为人好玄虚,如我孙子,唐玄宗李隆基;肃宗有中兴意愿却没有成功,有心无力,如我曾孙,唐肃宗李亨……
      李治的高宗,是什么意思呢?意为“由盛转衰”!后世认为给李治上这个庙号,原因是:“高宗在位后期权力被武则天架空”。
      其实,庙号和谥号一样,都是在皇帝死后议定的,而且是朝议决定的,如前面提到过的,许敬宗的谥号就是大臣商定,报皇帝批准。所以,这个高宗,也是李治死后,由大臣们商定。
      由盛转衰,这明显是个贬义,我和儿子们当然都不愿意,我们觉得李治在位期间,将国土面积扩到那么大,说是有为之君都可以,用一个守成之君的庙号不过分吧?于是跟大臣们商量,希望将庙号改为:哲宗、兴宗、成宗、显宗。
      但是,大臣们不同意,他们说,物价飞涨、国土缩水、官员机构膨胀、国库空虚……大臣们意见空前一致,我们孤儿寡母争不过他们,只能认下“高宗”这个庙号——如果我真的权力那么大,我怎么都不会让李治戴上“高宗”这顶帽子!
      李治驾崩后,遗诏中命令:“太子李显在他灵柩前即帝位,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的,兼请天后处置。”——后世有不少人,看到“兼请”这两个字,说李治和我那时关系不好,李治这个“兼请”的意思,是对我的权力的限制!
      想得真多!皇帝的遗诏,也是诏书,只要是诏书,就要走三省的流程,否则无效。所以,所谓的遗诏,根本就不是李治的意思,而是国家意志,但国家只是一个名字,它不会说话,不会发表意见,所以,实质上,这遗诏是三省长官,也即宰相团的意思!
      而当时宰相团是哪些人呢?史载:“三省六首长,尚书省仅左仆射刘仁轨在位,仁轨年八十二,不能问政事;门下省仅刘景先守侍中(即见习侍中),景先原为裴炎下属,不敢与炎争权,炎任中书令,既主管政事堂公务,又同时兼管本省事务,为方便工作,遂迁政事堂至中书省。此迁实际上是三省制破坏的表现,中书令在与侍中的较量中占了优势,由此确立了中书省在三省中暂时的主导地位。”——这段记载说得很清楚了,三省姓“裴”名“炎”!
      史书又载:“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初七(李治去世后的第三天),裴炎上奏说太子尚未即帝位,不宜由他直接发布诏令,有急需处理的重要事情,希望发布天后的命令由中书省、门下省施行。甲子(十一日),唐中宗即皇帝位,尊天后武则天为皇太后,政事全取决于她。太后因泽州刺史韩王李元嘉等地位尊贵,威望很高,恐怕他们发动变乱,便都给他们加三公等官衔以安定他们的情绪。” ——三省相权,可以与皇帝相抗衡,我一个太后,名不正言不顺,怎么制得住他?我傻了才会同意!可是,他请示完了,根本不管我的意见,直接就颁布了,还对外宣称,是我的意思,我当时觉得,情况不妙!但是,更大的变故还在后头。
      我接到密报,裴炎打算废掉我儿子李显,从太宗的儿子中选一个立为新君,最有可能的人选就是韩王李元嘉。
      李显登基一个多月后,即二月初六,裴炎说有事奏报,请我到乾元殿相商,我到了之后才知道,他以我的名义召集了百官到乾元殿——他这是要动手了,我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动手。
      裴炎与中书侍郎刘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领兵入宫,宣布太后命令,废中宗为庐陵王,扶他下殿——我全无准备,只能将计就计,认下废中宗一事为我的命令,并宣布,立李旦为新帝。
      裴炎当场反对,我寸步不让,问他,是否打算行伊尹、霍光之事?——万幸,裴炎当时的势力,还不足以取李唐王朝而代之。而我这个太后,并不是长年幽居深宫的妇人,我处理朝政十余年所积下的威望,在这时,发挥了作用。裴炎只能把他心中的人选,给憋在肚子里。
      当他说,缓一下再议时,我就知道,我已经赢了——我只是没有准备,不是没有人手,裴炎,这笔账,我记下了,以后,咱们慢慢算。
      第二天,我儿李旦被立为皇帝。同年十月,我将裴炎斩杀于洛阳都亭驿,罪名应该都猜到了,还是那个万灵丹——谋反!其他的人,慢慢来……
      哼哼!孤儿寡母,就一定好欺负吗?也不看看人家是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