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煲仔饭 ...

  •   半月后,至味小点的生意已上了轨道,几位师傅的手艺亦是突飞猛进,已不需要沈砚枝在旁把关。

      自她起了要归家的念头后,便写信问过周云韶,是否愿意来州府当个分店掌柜,周云韶也是满口答应。

      但临近新年,沈砚枝便在秦夫人处暂借了个帐房先生,另聘了两个跑堂的帮工,在林羡风解决了唐保源后,二人才动身返回平阳县。

      回到平阳县,要说有什么让沈砚枝觉得惊喜的,那便是她临行前在紫云山别庄上晾晒的腊肉已经制成。

      薛庭轩定了三百只,沈砚枝看着两箱白花花的纹银,心里嗷嗷直叫:这只是小量订购,做个尝试罢了,要是真在军中推广开来,那她可不是赚的盆满钵满了!

      除却卖给薛庭轩的火腿,她还制了不少腊味。

      是以平阳县生意红红火火的至味小馆,又新增了一道菜——煲仔饭。

      煲仔饭是岭南一带的特色美食,“煲仔”其实是岭南方言,意思便是“砂锅”,所以煲仔饭便是砂锅饭。

      土砂锅外壁疏松,有利于水汽的排出,能煮出干爽、颗颗分明的米饭,且砂锅保温性极好,在寒冷的冬天,一锅饭吃下肚,到底仍是热乎乎的。

      这煲仔饭看似是平平无奇,不过米、肉、菜三样丢入砂锅,再放在炭火上焖煮。

      但事实并非如此。

      且说最简单的米,沈砚枝用的乃是自种的丝苗米,粒粒瘦长,没有腹白;更别说熬饭的火力猛,稍有偏差米饭便会夹生,需要提前浸米,米粒吸足水分后,缩短烹煮时间不说,米饭的口感也更加弹牙。

      而煲仔饭的精华便是金黄脆爽的锅巴,表皮泛黄,脆而不焦,这便需要先用大火急烹,待米饭水分渐干,转用小火,转动砂锅,好让其底部受热均匀。

      其实,煲仔饭的内容物多种多样,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能放进去煲,且味道皆不俗。但隆冬时节,再没有比油脂浓重的腊味煲仔饭更适合的了。

      是以沈砚枝在新制得腊味后,第一时间便想到上新煲仔饭。

      除了兼容性极强的腊味外,煲仔饭的经典搭配还有滑鸡、排骨、窝蛋牛肉,沈砚枝也都写上菜牌,顾客可自由搭配,几天的营业检验下来,她发现顾客们都钟爱双拼,腊味成了人人都爱的万金油。

      自煲仔饭推广开后,腊味的美名便在平阳县传播开来,沈砚枝见势亦推出了腊味的礼盒,不仅在县内卖得很好,便是连相邻县城、乃至州府的酒楼都抢着订购,还接到了来自盛京的订单。

      沈砚枝起初亦是做个尝试罢了,存留不多,是以在签了契书后又买了不少猪肉,加紧制作,这都是后话了。

      这日傍晚,纷纷扬扬的雪花又降临大地,不过一会,竟越下越大,一阵密过一阵。

      至味小馆内香气萦绕,温暖如春。

      “哟,沈公子,您可是多日未光临了。”

      吉祥的声线本就尖细,此刻他的情绪似乎格外饱胀,话里带了十二分热情,故而非常刺耳,沈砚枝揉揉耳朵,抬眼望去,门前站了位剑眉星目的公子,他穿着玄色窄袖长袍,身材高大健美。

      沈砚枝眨了眨眼,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位公子竟生得同她现世的兄长一般模样。

      沈砚枝兄妹自幼父母双亡,二人相依为命,但三年前,兄长因公殉职,永远离开了她。也是从那以后,沈砚枝辞去了城中的工作,远离人群,躲到深山里,开始了做起了美食博主。

      三年未见,沈砚枝一动不动地盯着门口那熟悉的身影,心里热热的,竟不舍得眨眼。

      说来也巧,此时店内位置几乎坐满,只剩下柜台面前的小桌,吉祥便带着那沈公子在她面前坐下。

      也许是她的视线过于灼热,沈公子扫了她一眼,笑意亲和:“这位姑娘从未见过,但瞧着却非常面熟。”

      吉祥递上热毛巾和热茶:“这位是我们东家,前段时日到州府做生意去了,也是最近才回来的。”

      沈公子朝沈砚枝客气点头:“原是东家,没想到竟如此年轻,失敬。”

      沈砚枝咬唇道:“我亦觉得公子有些面熟,分外亲切。”

      声音细如蚊蚋,并无旁人听见。

      吉祥凑在沈公子面前点单,见他半天未有决断,热情推荐:“公子您一人前来,可以试一试我们店内新品,煲仔饭。这是我们东家新研制出来的,荤素搭配,焦香油润。”

      沈公子笑得随和,指着菜单上配菜的小框:“那便要一份吧,配菜要窝蛋牛肉还有腊味。“他想了想,饶有兴致地看她一眼:“东家研制的,倒是厉害。”

      沈砚枝勉力笑笑,努力将自己翻涌的情绪压下。

      这厢吉祥下单完毕,又折回来闲聊:“沈公子,这煲仔饭是现点现做的,每个小锅皆是特制,又要大火烧,又要小火烘,足足熬了一刻钟才得出的精华,劳烦您要耐心等一会,这是我们送您的开胃小菜。”

      沈公子不甚在意,笑得爽朗大方,夹了一块爽脆的腌萝卜送入口中:“无妨,我有空,不过这饭吃的怪有仪式感的。”

      沈砚枝忍不住朝他看,这位沈公子连微笑时的神态都同她兄长一般无二……

      这个世界竟还有一个哥哥,沈砚枝心里纠结,忍不住想,这究竟是上天送她的礼物,还是真就如此凑巧,毕竟原主便长得和她一模一样。

      她实在对这个男子好奇,趁着等候上菜的间隙,问道:“先前似乎从未在此见过沈公子,您不是平阳县人吧? ”

      “我是盛京人士。”

      盛京来的?还姓沈,沈砚枝心中突然有了朦朦胧胧的预感,迟疑道:“盛京人士?缘何会来到此处?”担心他觉得自己太过奇怪,补充一句:“我只是觉得平阳县这穷乡僻壤的,您是盛京来的,那多繁华,所以……一时多嘴冒犯了。”

      沈公子倒是好脾性,竟温和回答:“无妨,随意聊聊罢了,本也不是什么秘密,我来此处,是为了寻人,小半年前,我妹妹失踪了,最后一次出现,便是在平阳县,她十五六岁的年纪,若东家见得人多,若有任何消息,尽可告知我一声。”

      沈砚枝:“……”

      这说的应该是她吧。

      不过原主似乎是独生女,并无兄长,若他来自盛京,侯府家,也是有个堂哥的?

      沈砚枝记不大清楚。

      吉祥在一旁听着,突然道:“十五六岁啊?我们东家不就是二八年华,她倒是也姓沈。别说!二位生得还有几分神似,不过她是丽风村人,应该和盛京无甚关系。”

      沈砚枝无奈地瞥了吉祥一眼,就他多嘴,笑道:“是啊,呵呵。”

      她心情有些复杂,也没想好是否要和侯府的人相认,毕竟她如今日子过得美滋滋的,若承认了,也不知后头有什么事等着呢。

      京里的事情复杂,她一点不想沾染。

      但沈公子生得同兄长一个模样,连性子也似个十足,一颦一笑都让她感受到不同寻常的温暖,沈砚枝也就不舍得离开,同他闲聊了一会。

      很快,热腾腾的煲仔饭上桌了,将砂锅盖揭开,一股肉香喷涌而出,锅底香油滋滋直响,半熟的鸡蛋晃晃悠悠,窝在棕红的牛肉之上,腊肉油光滑亮,引人垂涎。

      沈砚枝觉得他亲切,便新取过一双筷子,介绍道:“用筷子从锅边轻轻揭开,这样翻拌均匀,既能充分混合汁水,随便一勺米饭都含有酱汁和肉菜,口感最丰富,又不会破坏锅底脆脆的锅巴。”

      沈砚松看了一眼热气氤氲下,至味小馆那位年轻娇俏的小东家有些模糊的脸,莫名生出了几分亲切感。

      他依照小东家的说法,勺了一口翻拌好的饭送入口中,蛋液充分包裹了米饭,饭中渗透了油脂的香气,口感软滑又弹牙;牛肉香嫩爽滑,腊味浓香扑鼻,口感鲜爽,最绝的是锅底的饭焦,干香脆口,滋味悠长……

      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店竟有如此美味。

      一时又在那小东家身上多扫了几眼,越看越觉得熟悉。

      沈砚松微微摇头,堂妹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想来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怎会一跃变成饭馆东家。

      可听闻小婶将妹妹养得十分平易近人,是否有可能……

      沈砚松默默吃了一口饭,表情变得深沉了不少。

      沈砚枝突然被吉祥拉到一侧,吉祥脸上表情很是急切,声音细小,却苦口婆心:“东家,我见您和那林公子相谈甚欢,还替他亲自拌饭了,这可是大大的不妥!您和林公子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万不可对旁人动心啊。”

      这都什么跟什么。

      沈砚枝翻了个白眼,无奈道:“我真是觉得沈公子面熟,亲切。”

      这边正说着林羡风,林羡风和薛庭轩便一道出现在门边。

      不过沈砚枝被吉祥扯着说话,并未看见林羡风看见沈砚松后,向来波澜不惊的脸上有了一丝惊诧之色,也未看见他向薛庭轩使了个眼色。

      沈砚枝只听见薛庭轩略显刻意的声音:“沈公子!许久不见竟在平阳县撞见你,这位是我的好友,林羡风,林公子。”

      他语速极快,劈里啪啦的一通,像是怕谁提前抢了他的话。

      那句林羡风、林公子格外响亮。

      薛庭轩看来认得沈公子,不过也是,若这位沈公子是原主堂兄,那定是盛京里数得上名号的贵公子,彼此认识,也是正常。

      但沈公子眯着眼,望着林羡风的眼神有些怔忡,迟疑道:“林、公子?”

      林羡风嗯了一声,语气稀松平常,语调慵懒:“沈公子,久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煲仔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