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宦海浮沉 ...

  •   49.宦海浮沉
      982年四月到983年腊月,赵廷美奔波在被流放的路上,马不停蹄、仆仆风尘,他从洛阳转向房州,辛苦自不必说,内心的担忧、不平、委屈、惊惶日夜折磨着他,这个朝堂中人人了解的“傻白直”在远离京城的跋涉途中一路奔波,千万种情绪如波涛一般在脑海奔腾:从他大哥迷雾一般的驾崩想到两个侄儿大好年华离世,从他自己荣光无限地享受加封想到糊里糊涂的“谋反”,从赵普忽然宣布的“金匮之盟”想到卢多逊被贬......他向来简单的大脑中似有亮光闪过,一个念头“嗤”地划过。这个念头让他更加充满了焦虑、不安甚至慌张,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
      赵廷美“谋反案”牵涉甚广,包括赵廷美和卢多逊各自的幕僚、属下、好友、门生,有的被降级,有的被贬职,有的被罚款,有的被流放。其中最为无辜的,应该是宰相沈义伦。
      沈义伦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到赵匡胤门下,与赵匡胤曾经同谋天下,在太祖朝即做到宰相,为避太宗名讳后改名沈伦。沈伦一生为人谨小慎微、十分关切民间疾苦。981年六月首相薛居正去世后,沈伦升为首相,九月赵普再度复起,沈伦再任副相。
      沈伦为人正直谨慎,982年正月,沈伦敏感地感受到赵普与赵光义、赵廷美与卢多逊之间微妙的形势,他不愿卷入赵普与卢多逊的争斗,不愿看到有人无辜受到牵连,就向皇帝告假,希望自己能躲过一场政治风暴。只是时局中人谁又能置身事外呢?982年四月,沈伦仍以“与卢多逊多年同朝为相,却不能及时察觉其罪行恶迹”被降为工部尚书。
      哪怕你年老多病,哪怕你谨言慎行,哪怕你持中方正,唉!政治,哪容你与世无争?
      当然,这些,流放途中的赵廷美已无心关注了。他在浪迹天涯的路上饱受风波之苦的时候,他没想到,远在京城有一个人,一直在为他鸣冤、申诉。这个人,是他的大侄子赵元佐。
      赵元佐称得上天之骄子,出身好、品德好、背景好,深受父亲欣赏和喜爱,先后入主东宫、加封卫王、同平章事,983年八月加封为楚王,是大家默认的“皇太子”。
      与大部分的皇家子弟不同,赵元佐生性豁达、极重感情,他厌恶官场争名夺利的丑态,憎恨为争高位不惜血腥相斗的残酷,这些甚至让他对皇位继承人这个位置没有太多好感---982年,17岁的元佐在长夜中暗暗悲悯:为逝去的伯父赵匡胤,无端送命的两位堂兄,还为他遭受流放的叔叔。这个颇重人情位的皇子早已听了许多关于斧声烛影、金匮之盟的各种猜测,内心为亲情默默哭泣、悲哀。
      叔父赵廷美被举报“意图谋反”,皇帝老爹顺势发配秦王到边远南荒,满朝文武没有人为赵廷美出头。赵元佐站出来,向皇帝极力为他的叔叔辩护,希望皇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务必将这起谋反案调查清楚。
      这孩子,终归是在政治上不够成熟呀!赵光义简直要气死了:你老子处心积虑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把皇位理直气壮、正大光明的交到你小子身上吗?你这是闹哪样?胡闹!
      见自己无法说服父亲,赵元佐决定退而求其次。在他看来,皇帝老爹之所以如此不近人情、漠视亲情,都是从赵普这个老小子携“金匮之盟”面世开始。于是他利用自己楚王兼“准太子”的身份转而向父亲要求把这个可恶的老头子赶出朝廷。
      太宗皇帝答应了他的儿子。983年十月,赵普被外调担任武胜军节度使(治所在邓州,今河南邓州一带)。也许在赵光义的心里,此时的赵普作为证明他的皇位来历光明正大的吉祥物,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历史使命,朝堂上的明臣谋士何止赵普一人?最重要的是,元佐是他看重和欣赏的儿子,“疏不间亲”,赵普终究是外人,何必为了一个外人伤了父子之间的感情?
      赵光义“挥泪”送别了亲爱的战友赵普。马背上,赵普回首京城,往昔岁月一幕幕闪过脑海:襄助赵匡胤披上黄袍,君臣携手建立起兴盛的大宋,帮助赵光义走出舆论旋涡,借势打击排挤自己的卢多逊......宦海沉浮,功过自有世人评说。开封,就此别过!
      所谓君心似海,君王一句话,一纸书,能让平民崛起,也能让功勋淹没。
      现在当朝的三位宰相,赵普外放,沈伦降职,卢多逊流放。日常行政该怎么办?
      为人正直、原则性极强的参知政事、文明殿学士李昉,长于文学吏治、善于谈兵论法的宋琪开始受到太宗的青睐。李昉历仕后汉、后周,太祖一朝的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做事公道、为人公正,从不评价他人。赵普外放后,李昉加封平章事(即任宰相),不久,又兼任监修国史一职,成为大宋的新一任首相。宋琪是幽州人,因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成为契丹治下的汉人,好学多思,成为辽国名将赵延寿的幕僚,后来随赵延寿之子赵赞驻守永济,再随赵赞归降后汉,太宗即位先后任刑部尚书、参知政事。十月,他与李昉同时被加封为平章事,后来又兼任昭文馆大学士,位列副相。
      好吧,让我来补充叨叨一下宋朝的宰相设置。宋朝宰相定员一般是三人,以“加平章事”命名。大家注意,这不是实职,只是一个称呼,那么如何来确定职位高下?需要看他们的兼职:监修国史为首相,昭文馆大学士为次相,集贤殿大学士为第三。如果只有两位宰相,则由昭文馆大学士兼监修国史为首相。
      983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对赵光义来说,干部调整到位,一切步入正轨,大宋权力中央的秩序重建、人员重组,他的儿子们将成为大宋皇位无法动摇的继承人。夜晚,精美的雕梁画栋下,赵光义轻笑得十分畅快。
      千里之外。984年正月,年仅38岁的赵廷美忧思成疾,逝于房州。太宗得知幼弟死去的消息,“痛哭”失声,“悲恸”异常。
      历史是如此残酷:同根相生的兄弟亲情,在皇座面前却手足相残;出谋划策的权臣谋士,亦逃不脱帝王的一纸诏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