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赵普复起 ...

  •   979年八月二十七,赵德昭自杀身亡,赵光义抚尸痛哭:傻孩子呀,你干嘛选这条路,老叔可太伤心啦---这后追赠赵德昭为中书令,追封魏王。
      赵德昭是不幸的,尽管文武百官内心顶他,可是,面对皇位早已花落别家的事实,为了自己的安全与富贵,没有人与这位大皇子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告诉他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甚至一度动议再立新君,更是相当于把这位曾经的大皇子架到了火架上烤着。也许,赵德昭的自杀,是他想明白了一些事---作为世人认可的皇位继承者眼睁睁看着老叔登基,在太宗恶狠狠地把怀疑、猜忌、羞辱、不屑各种情绪一股脑地甩到他脸上的时候,赵德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处境艰难:皇帝已对自己如此猜忌,日后如何保全?父母已逝,亲情凋零,他们兄弟二人该如何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中平安终老?伤感满怀、凄清难耐,他悲哀地挥刀自尽,用一腔热血向这个世界作了最后的告别。
      戏剧性的是,十月二十九日,宋太宗大宴群臣,表彰太原之战的有功之臣,为了奖赏赵廷美随征太原的功劳,加封赵廷美为秦王。
      此时,早已身赴黄泉的赵德昭地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纳闷地活过来?为了给北征太原的将士们争取奖赏的一句公道话,被皇帝猜忌训斥而死,两个月后,皇帝却想通了,兴高彩烈、大张旗鼓地举办庆功宴、奖励众将士。看来,赵德昭还是太年轻啦--也许当初皇帝迟迟不作封赏,是另有考虑的嘛----正如此时大肆庆祝,焉知其中没有“除掉了皇位争夺者”的喜悦之情?
      仅仅一年半之后,981年三月十一日,赵德芳病死,年仅二十三岁---他,就是评书《杨家将》中八贤王的原型,可惜,赵德芳并没有如评书所说活到了年纪一大把,这个年轻人的生命定格在了青春的二十三岁。
      我们知道,赵匡胤的第三任皇后宋皇后很喜欢这个幼子,在太祖皇帝去世的那个雪夜,宋皇后急令大监王继恩宣召赵德芳入宫,可见宋皇后是属意赵德芳来继承皇位的。只是时任开封府尹的赵光义早已培植了庞大势力---包括宫中。这个前头已经写过,不再缀述。
      正史中关于赵德芳的生平和死因都记载得极少。宋史·宗室传》对赵德芳之死用了“寝疾薨”三个字,意思是“因病医治无效,去世”。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只有“己酉,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德芳卒,年二十三。赠中书令,追封岐王,谥康惠”这样简单的记录。这个可怜的皇子,在历史上只留下这样简单的痕迹,就消失在风华正茂的韶光年纪。
      唉!再次深深为英年而逝的生命叹息!
      此时的大宋帝国中原大部已经统一,北方契丹的边境屹立着杨业与杨家将的坚强屏障;内政中,对皇位威胁最大、群众呼声最高、让现任皇帝心理最膈应的两个人先后挂掉。即位五年来,也许到此刻,赵光义才真正安稳地享受高高在上的荣光吧。
      如果说他还有什么心事,那就是将来皇位到底该交给谁的问题----交给自己的儿子是心中所愿,更符合千百年来父死子继的历史规律----只是如此一来,老哥死了的时候,是自己继承的皇位,如果转手就交给自己的儿子,岂不是等于对“弑兄篡位”的传闻不打自招?
      嗯,这是个问题,赵光义需要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赵普同志巍巍出场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五年赵普同志的日常生活。太宗登基后,加封赵普太子少保、太子太保,还恩准赵普入京---太宗既表达了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善待开国重臣的美德,又完美的看紧了手中权力,只给了赵普一个好听的虚衔。
      赵普同志这五年的日子并不是很舒心。大家还记得卢多逊吧?当年这位“想当元帅的好士兵”与赵光义完美结合、通力结盟,将赵普赶下了高高的相位。赵光义登基后任用卢多逊为相,此时的赵普早已不复昔日荣光,卢多逊如何允许旧年政敌有好日子过?
      卢多逊先是将赵普的妹夫侯仁宝发派到条件非常艰苦的邕州(南宁)任职,并且一干就是九年,每次调动都没有二宝的份。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交趾(越南北部)内乱。侯仁宝觉得这是一个让自己脱身的好机会,就上奏朝廷,建议趁机派兵收复交趾,同时上奏皇帝申请允许自己入京作详细汇报。
      侯仁宝对赵光义还是了解的,果然好大喜功的皇帝下诏命令侯仁宝进京。可惜二宝同志遇上的是户多逊,卢多逊向皇帝建议:皇上圣明,侯仁宝的想法确实很好,但是兵贵神速,皇上何不派精兵支持候二宝,让他就近负责平定交趾内乱呢?
      不得不说,还是户多逊对皇帝更加了解呀,赵光义大加赞赏,命令候二宝去平定交趾内乱,结果,盼望回京的候二宝没有回到京城,却在平定交趾内乱的战争中兵败被俘,魂断他乡。
      给赵普下类似的绊子,卢多逊乐此不彼。
      识时务的赵普本来打算政事莫问、安心终老,怎奈卢多逊咄咄逼人,一天好日子也不让赵普同志享受,赵普同志长叹一声:老子一退再退,只求个平安终老,你既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横加欺负,老虎不发威,你真的当我是病猫吗?
      981年九月,太宗的幕僚柴禹锡向皇帝告发秦王赵廷美日益跋扈,似有阴谋。多年为相的老领导干部赵普得知,敏感的感受到了机会的到来---他入宫向皇帝请安,同时表示自己愿意为皇帝分忧,查明秦王骄恣的真相,同时赵普虔诚地向皇帝献上了自己“珍藏多年“的”金匮之盟“---信的末尾,还有”臣普记“三字,说明当年赵普的确是在杜太后的病床前亲笔所记,并且自我批评说,因为自己的政治站位不高,总觉得皇位应该传给皇子,因此此前没有理会杜太后的苦心,因此时至今日才拿出”金匮之盟“,让皇帝平白忍受了这多年的种种猜测。
      赵光义如获至宝---如此一来,”兄终弟及“本就是杜太后遗嘱,他的即位乃合法继承、正大光明,这下子,众口悠悠夫复何言!
      君臣二人相谈甚欢,赵光义同志很宽厚的原谅了赵普---毕竟,您也是忠于太祖皇帝,而且,我也对太祖帝一样的忠心啊!赵光义同志也诚挚地向赵普表示歉意:你看,我忙着治理内政,远征北塞,一直没有把您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为国出力。这样吧,请您出任司待兼侍中(相当于第一宰相),我们君臣继续同心合力,建立一个更加辉煌的大宋!
      不得不说,德高望重,资历颇深的赵普,的确是帮皇帝堵住悠悠之口的最佳人选,赵普同志不起则已、一起惊人,就这样再次走上了大宋朝廷的庙堂之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