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初识魏不回 ...
-
和往常一样,傅昭醒过来的时候,蒋三三早就走了。
傅昭伸了伸有些酸痛的胳膊,下床来。
今天算是他作为古代社畜的第一天。
他刚拿到教授资格就传过来了,还没体会带学生的滋味呢。
傅昭穿了一件湖蓝色的长袄。为了给学生留个好印象,他把这几天胡乱披下来的头发找了绳子绑起来,脖子凉飕飕的。
傅昭夹着从周还那里拿来的旧书本进了屋,面向着一众人,友好地打招呼,“从现在起,在下就是各位的新先生。鄙姓傅,你们可以叫我傅先生。”
这群年纪多在十三四岁的小少年,只是热闹了几句就很快安静下来。头上顶着一个或者两个发髻,黑漆漆的眼珠直溜溜地看着傅昭。
傅昭心道,“这也太乖太可爱了吧。”
傅昭要教的是《论语》的句读和释义。其实他比较想教算学课,学的人多,赚的钱也多。更重要的是算学比《论语》好教多了。
傅昭带着这些人读书,看着他们一个个地摇头晃脑,一方面觉得好笑,另一方面又忍不住跟着他们一起晃,用力把上翘的嘴角压下去。
魏院提供午膳,一素一荤,比蒋三三带回来的炊饼不知道要好吃多少倍。傅昭吃得倍儿香。
“听着不像是本地人,你是哪里来的?”
坐在他对面的是教《百家姓》和《千字文》的陈荣陈先生。他应该是个愤青。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他已经把学校里上上下下除了魏涟之外的所有人都喷过了。当然,他没喷魏涟的主要原因是他压根就没见过这位。
周还说他的口音是上京官话,傅昭随口答道,“上京。”
“上京?”
陈荣的声音陡地拔高,顷刻间又降下来,“你一个上京人,怎么跑我们这儿来了。”
“上京呆不下去了,一个人,索性就来找亲戚了。”
陈荣兴奋起来,“你是被什么人逼得走投无路了吧?我听人说,上京不好待,走在路上的,随便哪一个就是大官,要么就是大官的亲戚。”
傅昭懒得理他,埋头吃饭。
陈荣心道,“看来我是勾起他伤心的往事了,还是不问了,谁还没有一点过去呢。”
“你投奔亲戚,投奔的谁啊?”
“一个戍兵。”
“兵?能有什么钱,要是升不到百户,以后怕是还不如你呢。”
“你是不准备回去了吗?你给我说说上京都有什么?”
傅昭无奈地抬起头来,“快吃饭吧,菜都要凉了。”
陈荣不满道,“亏你还是在上京待过,见过世面的,读书人吃这么快,有辱斯文。就应该像我这样……”
傅昭忙道,“我经常在门边看到一个人在哪里睡觉,他是谁?”心道,“我可经不起喷,好歹是在网上冲浪了那么多年的人。万一忍不住了,还怎么保持温文尔雅的先生形象。”
陈荣眉毛往下一拉,“那位?魏不回,是魏先生的儿子。”
学校里的魏先生只有一个人,就是魏涟。
“是么?他也是学生吗?”
“不是,他是教《礼记》的。”
傅昭惊讶了一下,《礼记》算是一门重课了,没想到礼记先生是一个这么年轻的人。他是穿过来的,算是带了外挂,人家可是实打实的本土人才。
傅昭由衷夸道,“他还挺厉害的。”
陈荣鼻子眼睛一起往下塌,没好气道,“魏不回?你说他厉害?以前也许是有两分本事,现在是废了。”
“这里面是有什么缘故吗?”
傅昭心道,“难道又是一个方仲永?”
“这要从他以前说起。他以前啊,是个出了名的磨刀郎,现在也是。”
“他十九岁的时候,魏先生就说他本事学够了,该走了。可他偏不,说自己还要磨。几年过去了,他还待在魏院没动静,有人就问他,你要磨到什么时候?他就说,云雷屯之时。”
傅昭点点头。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风起云涌,风雷将动之时,他就磨好了。
“一眨眼又是几年,魏不回二十六,柴人来了。他提着一把刀就上了战场。我们都以为他要闯出一番大名堂来,结果早上去的,晚上就回来了。一打听,才知道那魏不回让柴人给吓哭了!”
说到此处,陈荣冷哼一声,显然是对魏不回颇看不上眼。
旁边一道人影走过去。
傅昭一看是隔桌的周还,还没到授课时间。他喊了一声,“周叔!你去哪儿?”
周还头都没回,一声不吭。
“不用管。”陈荣道,“他心里不好受呢。魏不回就是他教出来的。”
傅昭皱眉,暗道,“以后跟此人少来往。当着人面戳人伤疤,不是缺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