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元和九年,有点不太平。
      就比如朝堂上。
      “启奏陛下,淮南地震频发,农田房屋塌陷,百姓无家可归,死伤……据其郡守上报,死伤……五千人……”一位老臣道。
      元和帝紧握双拳,五指近乎要掐进肉里,又是淮南,又是地震!元和帝道:“拨银,命淮南郡开库府放粮,安置灾民。”
      突然,一个人站了出来道:“陛下,淮南灾情已延续数日,朝廷拨款已不是少数。灾情未减也就罢了,但为何灾民的数量还在增加?据臣所知,淮南灾民多数不是因天灾而死,而是饿死的。”
      此人是大凌丞相沫朗,十五岁承父位成为尚书,十七岁封相。
      “这……”群臣惊愕,是的,谁都没有注意到。
      元和帝沉默了,诸臣听完沫朗的话,纷纷议论起来。
      一旁的太子殿下亦沉默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有人贪污赈灾银饷。
      元和帝道:“那依爱卿之见,应如何?”
      沫朗挺直身体,道:“臣恳请派人彻查此事。”
      “准。”
      早朝下了,云笙跟在太子楚席的身后。
      楚席突然感叹道:“为什么我老是感觉父皇对沫朗比对我这个亲儿子还好呢?”
      云笙笑笑,对楚席道:“您是陛下的独子,陛下岂会对您不好?相爷是国之栋梁,当年陛下大病,多亏相爷一手撑起了大凌,大凌才不至于被北戎乘虚而入啊!”
      楚席想想也是,当年父皇病重,北蛮压境,他只有十一岁,难当大任。朝堂上群龙无首,当时沫朗还是一个小小尚书,但光凭着他那一条三寸不烂之舌,便说服了群臣不向北戎臣服纳贡以求苟活。
      好吧……是骂……
      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骂了全朝。
      但若不是他当时出面,现在大凌怕是早已被北戎的铁蹄踏了个遍。
      父皇病好后,沫朗既不邀功,也不求赏,父皇对此等行为大为赞赏,即日便连着已故老尚书的赏一起给沫朗封了相。朝堂上肯定有人不服啊,历朝历代哪有人这么年轻就封了相的?怎么办呢?
      沫朗又一次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把朝堂上那群老东西怼的哑口无言。
      那群老东西:“……”
      云笙接着道:“所以啊,殿下就不要吃相爷的醋了,陛下他……”
      楚席脸一红,拂袖转身朝椒房殿走去,抛下一句:“谁吃他的醋了?”
      云笙忍俊不禁,殿下您这一身的醋味儿都快把花给熏死了,还不是吃醋?
      椒房殿内,发生着不可思议的一幕,然而侍女们表示已经习惯了。
      “皖皖,力道怎么样?”元和帝笑道。
      皇后笑着拍了拍元和帝的手,道:“别按了,这肩再按,骨头都要给你按酥了。”
      元和帝弯腰,下巴放在皇后肩头,道:“皖皖,朝堂上那群老东西欺负我,他们叫我纳妃。”
      皇后简直懒得理这厮,叹道:“这把戏你用一两回我还可能信,你说你就不能换一个吗?”
      元和帝笑了,皖皖果然最了解他,笑道;“我就想看看你吃醋的样子。”
      “嗤!滚一边去,要是哪天我真吃醋了,你就去阴曹地府去看我吃醋去吧!”
      元和帝“吓”得一个激灵,立马伸出两指指向头顶道:“朕发誓,此生独爱皖皖一人,决不纳妃!”
      皇后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点了点元和帝的胸口,嗔道:“知道了,还‘朕’呢!”
      “咳!”楚席一进门就看到这一幕,这是把他当狗养呢?
      皇后回头,笑道:“席儿来了,坐。”
      元和帝搂着皇后坐在贵妃榻上,笑眯眯地看着楚席,那眼神明显在责怪楚席来的不是时候。
      楚席:“父皇,您知道吗?您快成昏君了,‘色令智昏’的‘昏’。”
      皇后忍不住笑了,道:“是啊,某人快成昏君了。”
      元和帝把皇后往怀里搂了搂,道:“你老子我昏的心甘情愿!”
      大凌不得不说的,就是帝后感情,元和帝在位十九年,后宫除了一位陈皇后,连条母狗都没有。
      在皇后生下楚席之前,朝廷众臣一直催着元和帝纳妃,说是要绵延天家子嗣。
      有点脑子的都知道,朝堂上这群老东西劝他纳妃,无非就两个原因,要不就是怕陈家势力太大危及他们头上那顶帽子,要不就是想把自家女儿送进来,取代自家宝贝皖皖的位置。
      元和帝哪里舍得自家宝贝受怀胎十月这种苦?皇后没办法,硬是说服了元和帝,这才有了楚席。
      皇帝有子嗣了,朝堂上那群老东西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长大后知道这件事的楚席:“……”合计着本太子还该感谢这群老东西喽?
      元和帝干咳了一声,道;“乖儿子,你也老大不小了。”
      楚席顿时一个激灵,这是要给他纳妃的节奏?
      只见元和帝接着道:“去历练历练。”
      楚席拍拍胸口,还好不是给他纳妃,他还不想“昏”。
      具体是去怎么历练,元和帝并没有说,只是叫楚席回太子府等圣旨。
      楚席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和淮南贪污案有关。
      “相爷,天凉了。”沫朗身旁的一位侍从道。
      沫朗点点头:“天凉了,淮南百姓怎么样了?”
      侍从递上一件披风,低着头道:“老样子。”
      侍从耳边传来一阵叹息,抬头一看,只见沫朗双手搭在栏杆上,仰望着长廊顶部的雕花,眼中愈发暗淡。
      他道:“纵使身居高位又如何呢?还不是照样什么都做不了。”
      侍从摸摸头顶,不知道沫朗话里的意思。
      沫朗道:“罢了,竭尽所能吧。”
      侍从顿时了然,自己跟了相爷这么多年,他有什么苦,自己岂能不知?
      身居高位却没有实权,这是什么?这是笑柄!纵使他们爷立了功,但也得罪了整个朝廷,以后的仕途注定不会顺畅。
      沫朗叹了口气,笑了笑,对侍从道:“东西收拾好了吗?”
      侍从点点头,招来一个婢子,婢子手上托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放着一个小盒子,没有打开。
      沫朗眉头一皱,道:“就这么点?”
      侍从连忙道:“相爷,只有这么多了,那铺子不知道迁哪去了,那桂花乌龙又只有他家的最正。这是库房里仅剩的一点了。”
      沫朗这人没别的爱好,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就是喝茶,不过他的嘴特别刁,喝茶只喝桂花乌龙。有一次桂花没了,泡茶的婢子便擅自把桂花换成了菊花,放的量少,不太容易尝出来。谁知沫朗第一口便皱了眉,得,尝出来了,怎么办呢?那婢子便被罚了半月薪水。此后,凡是沫朗要喝茶,如果桂花或者乌龙没了,要么赶紧买来补上,要么就不要泡,就这么简单。
      沫朗打开盒子,看见里面一小半的桂花乌龙,无奈道:“去别处买些来。”
      早朝的折子可以少几天不上,打扫庭院也可以少几个侍从,但这桂花乌龙茶是万万不能少的。
      反观太子府。楚席此时正一脸惆怅地坐在案前,他知道父皇可能会让他查淮南贪污案,但他万万没想到是去淮南查,淮南可是灾区!离京都有千里之遥!还是和沫朗一起去!那人整天不是板着个脸就是望着某个地方不知道在想什么,整个人心里除了国家其他的儿女情长等等凡是人该有的感情半点也无,总之,冷血,无趣。
      如果要说他为什么觉得沫朗冷血,还得从他尚书府找老太傅那一天开始。
      那日他去尚书府找老太傅,他这老太傅没别的毛病,就是天天喜欢往人家尚书府跑,跑去干嘛呢?找老尚书下棋。
      话说这老尚书是真的脾气好,他这太傅天天去叨扰他,他竟也不觉烦,看来两人的关系应该是很不错的。
      那日他刚进尚书府,轻车熟路地走到了后园。
      他当时路过假山的时候,看到假山后面有个人,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沫朗。
      他一个人,站在假山旁,背对着楚席,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半晌,他说了一句话:“区区侍妾,青楼女子,死不足惜。”
      楚席听到这句话愣了,什么侍妾?什么青楼女子?为什么死不足惜?
      待到楚席回太子府,他特地找了尚书府的人问了情况。
      原来,尚书的侍妾死了,临死前想看看沫朗,沫朗不愿,老尚书亦是觉得没有必要,哪有嫡长子见侍妾的道理?侍妾含恨而终,沫朗却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照常站在园里的假山旁不知道在干什么。
      楚席实在是搞不明白,难道侍妾就该如此卑贱吗?好歹沫朗也该叫她一声“姨娘”,这侍妾在临终前竟连想见的人都见不到,着实是可怜。
      据说,那侍妾死后,尚书夫人直接命下人用一张破草席将人一裹,不知道给丢哪去了。
      后来好像有人实在不忍心,给那侍妾收拾遗物,结果却只找到了一张小孩子的肚兜。
      那侍妾一生无子无女,膝下连一个奉茶的都没有,孤苦伶仃地过了半辈子,据说当年她是怀过的,但是好像在分娩的时候孩子夭折了。
      着实令人唏嘘。
      自此,沫朗便给楚席留下了“冷血”的印象。
      后来沫朗封相,除了天下黎民百姓,完全没见过他关心过几个人,对人不是一言不发就是出言讽刺,从未见到他真正对身边人好过,在别人看来,沫朗不说话便是最好了。
      还动不动喜欢喝酒……
       宫宴上中途离席……
      据说若是有关系好的,这货嘴也是挺欠的……
      因此,沫朗在朝中虽然没有树敌,但名声也没好到哪去。
      但当下,楚席还是得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处理淮南的贪污案。
      事情委实是有些麻烦了。
      届时还是先别见当地知府了,先随便找个地方打探打探情况吧……

      1.椒房殿,参考秦汉两代皇后寝宫名,可“适当”参考影视剧《美人心计》。
      2.我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妾是奴婢,妻是主子。
      3.以年号称呼皇帝的例子很多,例如康熙皇帝。
      4.尚书隶属六部,六部含工、礼、兵、刑、吏、户。唐朝前,户部称民部,因避唐太宗名讳而改为户部。
      5.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谓:东瀛、南蛮、北狄、西戎。

  •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的淮南不是安徽那个!!!“淮”取的是“河”的意思,“南”就是南方,懂?
    “椒房殿”参考秦汉两代皇后寝宫。
    沫朗为什么十几岁就是尚书了呢?他爹那啥了,他是独子,夏商周的宗法制了解一下。
    我国古代称南方少数民族为“南蛮”,称北方少数民族则称为“戎”或“狄”。
    南蛮,北狄,西戎,东瀛,我懂的……这里的并没有那么严格,因为大凌人就是管北方那个国家叫北戎,因为北戎原是在西边,叫西戎,后来打仗西戎把北边打下来了,西边的地盘却没了,大凌便很省事的把称呼改成了北戎……
    小说较真你就输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