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第21章炸薯条

      仙草在吃美食与赚钱之间犹豫了一会儿,终究还是默默的咽下口水,赚钱的欲望占了上风。她恋恋不舍地收回眼神,将早就在心里定好的价格宣之于众。

      炸丸子1元钱3个,3元钱10个。有人抢的东西似乎格外香,第一锅出炉的20几个丸子很快便被围着的人瓜分殆尽。少少几个丸子根本不能解决惦记了大半天的谗,花生米便来凑数。凡是在早上尝过花生米的,这会儿都买了几大包,还有客人觉得大包也不过瘾,想要论斤来买。

      仙草只是笑眯眯地摇头,客人您要买只能按包买,如果买得多我可以给您添个搭头。

      仙草心里的小算盘打得贼精,一小包大概2两,一大包也不过半斤。这一包一元多点任谁都可以买来尝尝,好吃还可以继续买,不会因为一下子要价过高望而退步。

      亲民的价格带来的是普遍的受众群体。一小包一小包的花生米买下来,仙草的钱包轻而易举的鼓起来,而食客们还不会觉得心疼。实际上她赚到的利润没有变薄反而更多。

      仙草身前有两口油锅,一口炸花生米,一口炸丸子。丸子是最先被卖光。花生米的数量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之前堆在桌子上50个油纸包装只剩下了十几个。还有不少回头客本来走出好远,但在将手心捧着的纸包吃光犹不过瘾后,只得窝头回来继续大肆采购。

      第一天的试水,食客们的热情却超乎了仙草的预期,她一锅又一锅的炸着,店里储备已经剥好的花生米也见了底。这最后一锅卖完店里就没有存货了。

      时间尚早,太阳仅是西斜,距离彻底落山还有好长时间,就这样提前撤场,仙草觉得心痛难忍。学生们刚刚散学归来,正应该再赚一波才对。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要如何赚钱?

      哎?怎么把土豆条给忘记了。

      只因为花生米和炸丸子的行情太好,仙草又从心里没瞧得上炸土豆这道菜,她竟然将之前削好的土豆忘得一干二净。

      还好这些土豆条用盐水浸泡并没变黑,仙草使用过净化能力稍加改刀就又是一大筐鲜嫩的食材。趁着还有点存货垫底应付顾客的空挡,她赶紧将土豆条捞出控水,准备用它来救场。

      土豆不是什么金贵东西,被切成条后看起来数量显得尤其多。一批又一批的土豆条经过高温油炸很快变得金黄酥脆。它们因为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比较长,淀粉被洗掉了不少,炸过之后再吃更是香脆诱人。尤其在撒上一把特质的椒盐,闻着就让人流口水。

      这边土豆条刚出路,摊位前瞬间就被一群孩子围了起来。

      “姐姐,姐姐,这是炸土豆条吗?怎么这么香啊!”

      “姐姐,这个怎么卖呀?”

      七嘴八舌的孩子们好似几百只鸭子,你一言我一语的用声音就将她给笼罩住了。仙草露出了自认为和蔼的微笑,“炸土豆条1元一大包,2元三包,物美价廉哦!”

      “1元呀,有点贵啊?”

      几个小脑瓜都聚在一起,互相商量起来。虽然这个头发短短的姐姐笑起来有点让人瘆得慌,可土豆条真的很香。小朋友们完全没办法控住自己想要吃的欲望,他们你三毛我两毛,四五个人很快就凑出了两元钱,高高兴兴的捧着三大包炸薯条跑到墙根底下席地而坐吃了起来。

      刚刚出锅的薯条还有点烫嘴,第一个塞到嘴里的小男孩哇的一声就蹦了起来,吓得其他几个小伙伴都是一哆嗦。小男孩林园心说这也太好吃了吧,高温带来的焦香和脆爽让人而根本无法抗拒,他只吃了一口就已经深深被这种味道迷住了。他看其他小朋友被自己的大喊声给震慑住,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两只手快速的伸向纸包一气抓了三五根土豆条往嘴里塞。

      其他小朋友不干了,都是大家一起凑钱买的,怎么林园就能多吃多占,吵吵嚷嚷的打闹声让这条商业街充满了欢声笑语。

      有没吃够的或者没带够钱的,都纷纷拽着父母的衣襟往仙草摊位前拖,他们成了薯条最好的推销员。大人们一般是不会惯着小朋友吃零食的。可摊位前还在滋滋炸制的薯条带来无尽的香气,让拒绝的话无法说出口。

      2元钱三大包也不算贵,在加上孩子童稚的劝说:“你看谁谁的妈妈都给他买了,妈妈你也给我买吧,我保证以后认真完成作业,上课好好听讲!”

      小朋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仙草的钱匣子已经被清理了三次,即便没有仔细清点,就这1、2个小时收获也近百元,还是因为备货比较少,产量不足的结果。如果明天出货量翻倍收入还会更多。

      充实的一天在清空所有存货后结束了,仙草的两个臂膀已经完全抬不起来。她的体质再好也是肉体凡胎,除了比常人更有忍耐力,恢复速度更快外,也会累,也会痛,她又不是机器人。

      可一天下来,辛苦支撑着她的精神支柱就是清点钱匣子的哪种满足感。哪怕是零分零毛的小面值钱币,她也不厌其烦的细心整理并捆绑后好计算。

      今天的零散钱都是后来凑钱买薯条的小朋友们贡献的,其余的大多是五毛和1元钱,还比较好计数。

      下午3点至6点一共卖了142元,除去成本赚了80多元。不得不承认,这么高的利润值里面,做出最大贡献的居然就是她看不上的炸土豆条。土豆本身进价低,又出数,小朋友们喜欢卖得还快,可不就成为最赚钱的买卖了。

      看来这生意还是做得的,昨天买来的那点土豆和花生就不太够看了,还要在进一些货。仙草决定明天还找刘树林买。

      仙草还想着明天给刘树林家所在的村子里打电话呢,却没想到刘树林此刻正满心愤懑,愁得发慌。

      自从和仙草它们分开后,刘树林到已经是半夜时分,他没赶上最后一班车,又舍不得花钱住宿,全靠一双脚熬夜的往家走。也许是晚上在仙草哪里吃饱了饭,这夜路走起来竟然不觉得太累,比平时赶路的时候腿脚轻便了许多。虽然到家已经很晚了,可老婆孩子都围在堂屋等他,这一天的疲累与辛苦便都消散了。

      家里人听说了他在县城的遭遇都纷纷劝他别再去卖货了,他也在心里打了退堂鼓,要不是小王警官和仙草帮忙,他不仅卖不出去菜还会被人罚款,他这种头脑不灵光的人也不是做生意的料。以后去县城卖菜这条路是绝了。

      可家里孩子要念书,不卖菜从哪里弄得来钱,他们庄稼汉唯一来钱的路子也就是卖菜了,哎,想想孩子脚上开口的鞋,刘树林内心又纠结起来。

      今年房前屋后的自留地种了许多花生和土豆,如果实在不行花生就贱卖给镇子上的油坊,土豆自家当粮食吃,把粮食卖到粮站多换几个钱。

      刘树林蹲在屋檐下嘴里吧嗒着旱烟在心里寻思来钱的道儿,听说村头哪儿新开了一家砖厂,招搬运工呢,不知道收不收他这个年纪的人。如果砖厂不收,再远点的煤矿说不得也要去打探打探了。

      家里孩子学习好,老师都说今年肯定能考上大学,上大学的学费也是笔很大的支出。可再穷也不能耽误孩子念书,能考上大学对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刘树林来讲,就和考中了秀才、举人是一个概念。他们老刘家几辈子都没出过一个文化人,他就是砸锅卖铁,孩子也必须要去念书。

      前院的秀菊嫂子忙不颠儿地跑过来召呼:“树林,镇上油坊收花生了,1快2一斤,你家要去送不?”

      正在做饭的老太婆一听放下饭勺回说:“1.2元这也太便宜了吧,昨天我们家老刘去县城,市场价都在1.6往上,这一斤就少了4毛?”

      “可不是呗,他刘婶,油坊铺子经常不给够秤,要不是周转不开,真不愿意送到他那里去,我家秀芬8月份就要出嫁了,这家里的陪嫁还要多准备点,钱不太凑手,哎,没法子呀。”秀菊嫂子也是愤愤地说。

      她们两家都需要用钱,又没有别得来钱道道,不贱卖给油坊还能怎么办呢?刘树林又闷头抽了几口烟,家里还有1000多斤花生,都卖了也能多出千八块钱。他皱着眉头使劲敲了敲烟灰,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卖!”

      两家合伙找了台拖拉机将花生运到镇上,留媳妇和儿子在家里等信。可一直到了傍晚也没见人回来,镇上到家不过一个小时的路程,开拖拉机也就半个小时就到,这都一小天了怎么还没回来?

      天全黑的时候,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响起,两人慌忙来到门口迎接,怎么拉去的花生又被原封不动的拉了回来。刘树林一张脸憋得青紫,胸口上下起伏,一副气得狠了的样子。还是秀菊嫂子和他男人说了事情的原委。

      油坊收花生比市价低了4毛,这还不算,钱不是一次付清,第一笔只付一半,到年第才给另一半。好多人一听都不愿意卖,大家和他们理论了半天,都不同意。

      油坊的主人却叫嚣说今天拉走的花生,以后在来就1元收购。这么一说,许多人只得捏着鼻子认了,凡是找上门来卖花生的都是缺钱用的,万一这里不收,那几百元钱也收不上来。

      刘树林人太固执,又看不上油坊的强硬□□,最后还是没卖全都给拉回来了,只是这心头气狠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