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赏赐 ...

  •   张嬷嬷脚程不慢,不过几刻钟的功夫就请了两宫的懿旨来。她的身后还跟着两宫身边的嬷嬷们,意图不明而喻。

      “康嫔主子,您在中宫闹事,言行有违宫规祖制,两宫娘娘罚了您闭门思过三个月并一个月的月例银子,以此警示!还望您闭门期间熟读宫规,谨言慎行。”
      说话的正是李娘娘身边的杨嬷嬷。

      听了这话,康嫔顿时萎靡不振,哪还有方才的气焰,瘫在地上惶恐不安。

      都知道一个月后万岁爷就可以临幸嫔宫,这个时候将她禁足,康嫔自然也就没了承宠先机,三个月后,万岁爷能否记起宫里有一位康嫔都还很难说。

      淑嫔和贤嫔交流了一下神色,不想两宫处罚这般严重。不过,若是康嫔不蠢,她们又怎会拔尖儿出头,对于今日的事,愈发感到窃喜起来。

      瞧着康嫔的模样,坤宁宫的人不免在心底暗暗啐了一口,到底是小门小户里出来的,就是穿了黄袍也不像娘娘,也不知哪里来的胆子竟敢欺负到她们宫里来。

      众人都以为这件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谁知杨嬷嬷转头又向淑嫔等人的方向走去,继续道:“此事虽是由康嫔主子而起,淑嫔主子同贤嫔主子到底没有尽到规劝之职,太后有令,让二位主子各抄写宫规十遍。”

      方才还欣喜的两人,脸上的表情有一瞬间的破裂,两人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辜。

      若康嫔是罪有应得,那淑嫔和贤嫔就是受了无妄之灾。孟昭料到康嫔必然受两宫训斥,却没想一连另外两位嫔宫也受了牵连。

      于是,孟昭清了清嗓子,柔着声音开口道:“杨嬷嬷,淑嫔她们到底没掺和到这件事里来,依着本宫的意思,不如就免了她们的责罚罢。”

      杨嬷嬷一脸的难色,有些摸不透孟昭的意思。方才不正是中宫让人请了两宫的旨意,新后脸面薄,不忍处置嫔宫,李娘娘也乐得给她做脸,怎得这会子却又来了这出?

      不止是杨嬷嬷,慈宁宫的人也一脸狐疑地打量着孟昭,有些不明白中宫这是在唱哪出。

      “本宫年轻,又是初掌宫闱,若非两宫娘娘教着,嬷嬷们规劝着,宫里还不知道该乱成什么样了,还望嬷嬷念在嫔宫们是初犯,就奏请两宫从轻发落罢。”
      孟昭笑眯眯地看着嬷嬷们,先是将人捧的高高的,又直言自己年轻不懂事,说话竟是滴水不漏。

      “这……”
      锦姑姑有些迟疑,甄娘娘本不乐意管这档子事,若非李娘娘一力要处置嫔宫,兴许都不会让她来这儿走一趟。
      按着甄娘娘的意思,合该中宫自己个拿主意,若什么都让她处置,那中宫的作用和威严又到哪儿去了。

      不过对于中宫的恭维,显然她还是十分受用的。

      于是锦姑姑就有了几分计较,笑着应承下来:“中宫娘娘说的是哪里话,您是中宫,两宫既将凤印交到您手上,那后宫之事自然是您说了算。今儿既中宫娘娘求了请,两宫慈爱,自是应允的。”

      说罢,又转头对着淑嫔两人道:“两位嫔主子还不叩中宫恩典!”

      闻言,两位嫔宫自然大喜过望,纷纷施礼谢恩,口中不停地念着中宫和两宫太后恩德。唯有康嫔,被嬷嬷们好一顿数落,偏生她们又是两宫的人,康嫔连嘴也是不敢还的,只能硬生生受着。

      受了这样的屈辱,康嫔两眼一抹黑,昏了过去,径直倒在长街上,最后灰头土脸地被宫人们抬回了延庆宫。

      至于杨嬷嬷,该说的话都被人说完了,待众人散后,一溜烟就回了宁寿宫,事无巨细将此事禀告给了李娘娘。

      “什么?你说中宫免了淑嫔和贤嫔的责罚?”
      李娘娘有些惊讶,眉头蹙成了一团。

      杨嬷嬷义愤填膺地点了点头,“可不是么!奴婢听了中宫娘娘的话,惊的跟什么似的,您的一番用意,竟是白费了。”

      李娘娘没接话,只是想着个中又是否另有隐情。中宫若不想处置她们显然是不可能的,否则大可不必请了她和慈宁宫的旨意,自行解决此事也就是了,反正凤印在她手上,又何必折腾这一出?

      这边杨嬷嬷还在为李娘娘打抱不平,慈宁宫那边却静悄悄的。

      甄娘娘在得知了孟昭的处事后却静静的,没多说什么,待锦姑姑问她为何不觉的惊讶时,甄娘娘也仅仅是瞥了她一眼,就又将目光投入到案上的画作上。

      “中宫处置的很好,哀家又何故觉的惊讶?”
      说罢,甄娘娘摇着头笑了笑,捧着画卷转身进了内殿。

      不一会儿,内殿传出阵阵沉重的呼吸声,伴随着外头哗啦啦的雨声俱烟消云散,向天际愈瓢愈远……

      雨下的很大,黑沉沉的天空好像要塌下来,各宫点燃了烛火,对于阴暗的紫禁城来说,那一缕灯光无济于事……

      翊坤宫,珊瑚捧着厚厚的一沓字帖走到了案几旁,有些好奇地问:“娘娘,您说中宫娘娘今儿为何驳了两宫的旨意?”

      淑嫔微微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只是在心底撇了撇嘴,皇后又岂会是真心放她们一马,左右不过是杀鸡给猴看,在她们跟前展现她作为皇后的权威罢了。

      只是这些话,如何是不能同底下人说的,更何况这些人究竟是不是旁人的眼线也未可知,若是脑热说了出去,将来必然多了一个把柄。

      淑嫔按着字帖缓缓写着字,开口道:“中宫娘娘自有圣意,非你我能揣测的,有功夫想这些事,倒不如过来替我研墨……”

      珊瑚吐了吐舌头,放下字帖就认真在一侧研墨,不再多言。

      自中选以来,赵淑嫔大多时辰都在识字、习字,她深知自己的短板,在这些上面自然肯下功夫,日后不说精通诗词歌赋,至少不做个睁眼瞎罢。

      另一头,孟昭接见完命妇已然到了傍晚时分,苦熬了一日,可算是结束了。

      对于孟昭白日里处置嫔宫的事,张嬷嬷是十分赞同的,恩威并施才是一个皇后应有的品质,只不过这时驳了两宫的旨意,到底有些得罪两宫,于孟昭而言没什么好处。

      事实上,淑嫔猜的八九不离十,孟昭今日如此折腾。一来是为了震慑嫔宫们。其次嘛,宫里就她们三个,若一次性都被罚了,于万岁爷那儿也不好交代,说不定就会落个善妒的名头。再者,这次已然处置了康嫔,若同时再罚了另外两个嫔宫,于日后也是不利的,说到底,她们毕竟是同一批选秀进来的。

      未雨绸缪总是好的,这也是孟昭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所谓在其位谋其职,她这个皇后,做的真是艰辛。既怕下头嫔宫不听话,又担心姬晟那边对她有什么看法,如此安排已然是最好了。

      晚膳时分,姬晟派人知会了孟昭表示不会来坤宁宫留宿,张嬷嬷当下脸色就不太好看。

      负责传旨的姓吴姓内侍也苦着张脸,连连告罪:“娘娘,皇爷原是打算来坤宁宫用晚膳的,奴婢前脚才跨出了乾清门,几位阁老后脚就进来了,嚷着有事启奏,奴婢们又怎敢拦,皇爷也只能留在乾清宫召见,这才……”

      知晓了原因,孟昭也未多为难他,笑道:“又不是什么大事,自是国事要紧的,两宫这边自有本宫去解释,教万岁爷不必担忧。今儿天凉,你们在万岁爷身边伺候可要仔细些,着了凉就不好了。”

      孟昭虽是笑着的,可眼角流露的失落却没骗过身边的张嬷嬷。

      见中宫娘娘是个好说话的,吴姓内侍笑着应下,又说了许多溢美之词将孟昭夸上了天,这才带人离开了坤宁宫。

      “娘娘,您未免也太好性儿了些。”
      张嬷嬷看着梨花木椅上的少女既是心疼,又是无奈。

      孟昭只是对着张嬷嬷笑了笑,一面吩咐她们摆饭,一面开口道:“万岁爷不乐意来这儿,本宫又有什么法子呢……”

      对方才内侍的话,两人心知肚明,姬晟眼下尚在听政,内阁就算有要紧的事也是同两宫禀告,又怎会去乾清宫,说到底还是小皇帝不愿意来坤宁宫。

      这事强求不得,孟昭更不会多嘴去两宫那儿嚼舌根,姬晟那边说什么便是什么罢,两宫若问起来,她能圆且圆着。

      见孟昭毫无斗志和兴趣,张嬷嬷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边,吴内侍向姬晟回禀完孟昭的话,倒让姬晟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本就是找了借口偷闲,不想孟昭竟如此大度,不禁让他有些愧上心头。

      适逢宫人们正在摆膳,姬晟又从吴内侍那里得知孟昭那边还未用膳,于是低头思索了片刻,开口吩咐道:“皇后日近消瘦,着光禄司进膳 ,加肥鹅一双。”
      说完,姬晟又吩咐殿中省的人去他的私库里取了十匹锦缎并珠宝四匣一同送去了坤宁宫。

      得了令,一行人带着东西风风火火去了坤宁宫。

      就在这时,坤宁宫花厅的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应有尽有,闻着诱人的味道,孟昭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往日在家时,父母虽未曾亏待她,却也仅仅是不短银米罢,到底也不曾有宫中这样的排场。

      王司膳方介绍完今儿的菜品,正当孟昭准备大快朵颐时,外头忽然走进来一拨人,手中还提着食盒等物件。

      “传万岁爷口谕:中宫日近消瘦,特进肥鹅一双。”
      传旨的,也还是方才的吴姓内侍。

      不知是不是被惊讶到了,孟昭一时竟忘了谢恩,最后还是张嬷嬷递给了她一个神色,这才反应过来,起身谢了恩。

      “少监,这是?”
      孟昭有些费解地盯着吴内侍。

      “娘娘大喜,万岁爷进膳时惦记娘娘,特命令奴婢为娘娘进膳。”
      正说着,吴少监笑着让人将姬晟赏赐的烧鹅端上了桌子,王司膳也十分有眼力见地空出了正中的位置。

      外头殿中省的人鱼贯而入,将姬晟赏赐的锦缎、珠宝一众物品搬了进来。

      似乎是看见孟昭眼里的疑惑之色,吴少监又解释道:“万岁爷心里挂念着娘娘,这不,东南刚进贡的锦缎让奴婢取了十匹给娘娘送来,还有这些珍珠宝石子,也是从南边新来的贡品,请娘娘笑纳。”

      听到这里,孟昭眼里的疑色更甚了,万岁爷这又是在闹哪一出?
      与在此时,也不知是不是回想起方才说的话来,孟昭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莫不是万岁爷给的封口费罢”这样的字样来。

      于是,少女露出张笑脸来,“本宫省得了,还请少监替本宫谢过万岁爷,明儿本宫再亲自去乾清宫谢恩。”

      与此同时,采萍十分懂规矩地将一个荷包悄悄塞进吴少监的手里,“万岁爷恐是还在等少监回话,中宫娘娘也不便留您喝茶,还请少监理解在万岁爷跟前多多美言几句。”

      掂量着荷包里分量,吴少监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一面将荷包收进怀里,一面无奈地开口:“这……这怎么好意思。”

      孟昭含笑,端起青花茶盏浅浅抿了一口,“少监这话没得叫人恶心,莫非还嫌弃少了不成?”

      说完,孟昭还故意佯怒地皱起了眉。

      “哪敢,哪敢。”
      吴少监一脸惶恐。

      “既然不敢,那还不快收下。今儿是本宫不便多留你,待他日本宫得空了,再请你过来喝茶罢。”
      说这话时,少女又恢复了方才的如沐春风。

      “既如此,奴婢谢娘娘赏。”
      见识了孟昭嘴皮子的厉害,吴少监心中再也忍不住暗叹中宫娘娘是个妙人儿,难怪当日两宫看中了她做皇后。
      于是恭恭敬敬向孟昭施了一礼,这才领着殿中省的人自坤宁宫而去。

      待人走远后,张嬷嬷又领着众人贺道:“万岁爷挂念娘娘,娘娘大喜。”
      孟昭还有些飘飘然,只是见众人脸上都挂着笑,也就不吝啬地连连道“赏”。

      用过饭后,孟昭原是打算看书的。也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宫娥们或是说着笑话,或是故意装怪,就连张嬷嬷,也模仿着坊间妈妈们说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孟昭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是夜,坤宁宫灯火通明,不时传出阵阵嬉笑作乐声,孟昭忽觉的这样的日子也没那么难捱。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