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欲 ...

  •   “大人,”虫娘端了茶进来,跪坐在谢弼遗身旁,“可是阿伮说了什么?”
      谢弼遗推开了案头书卷,有些头痛的抚了抚额。“她说倒还好,就怕她什么也不说。”
      虫娘疑惑地拿起阿伮传来的密信,她猜到了,营州作乱,是以汉人契丹人之分。
      “既然如此,相信朝廷很快会有动作,大人打算如何?”
      谢弼遗盯着阿伮的字迹,抿唇不语。
      高渊进了京,安东没有统领,安东军固境自封,营州被叛军攻下了,这里便是孤地。朝廷便是有动作,从十六州打过来,少则一年多则几年,那就全靠安东军民自救自立了。
      谢弼遗站起身,推开了窗子。
      东北十分寒冷,兵马强悍的游牧民族,不是大晋的汉人能够比拟的。
      然而上次晏无道提出,让他交出十六州详细军情,这倒是个机会。
      十六州各刺史加上营州本不服从于高渊,晏无道想用十六州再设立一座都督府,届时与高渊制衡。谢弼遗之前犹豫,是觉得时机未到,眼下天时地利,能不能成事,还要看他凑不凑的齐人。
      他回身看向虫娘,问道:“你找些人,把‘营州刺史史泰弃城逃命,现在人在平州’的消息散播出去。”
      虫娘颔首,“大人是要,杀了他?”
      谢弼遗替她掖了鬓发,“不杀他如何借兵?”
      刺史虽可调兵,但他新官上任,与这平州的将领均不熟稔。安东军在各地已经封境,没理由让这些人听他的令再出兵,这时候放出营州刺史的消息便出师有名。
      “可是,我们只知道史泰在平州,却没抓到人。”
      虫娘蹙眉,这人既逃,一定戒备甚严,想抓住他,不容易。
      谢弼遗倒是胸有成足,笑了笑,道:“无妨,先把消息散发出去。”
      平州城现今不许进出,刺史谢弼遗还发昭告示,发现可疑人物及时报告官府。百姓们早已听说营州发生了叛乱,正是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混居于汉人之间的契丹人,生怕被人告到刺史那抓进大牢。
      昔日人群熙攘的街头,少了很多人,上街的也常几人聚一处。有人看到他们相互交流什么,好奇的多了,百姓们才道,是营州刺史逃命到平州了。
      营州附近的次州、县,都被叛军占领,这时候营州刺史不仅没有联合军队平叛,反而只顾着逃跑,想想那些地方的军民,多少与他们息息相关。这下有人上书到了刺史那,说抓到这个叛徒以告祭那些无辜枉死的军民。
      谢弼遗出面平复民意,只道史泰乃朝廷命官,只能抓不能杀。
      群起而激愤,家里有亲人在营州生死不明的,最先到刺史门前静坐,之后接二连三,队伍壮大,府里的下人请他去看,谢弼遗长叹一声,一一扶起百姓,定下承诺。
      “尔等放心,抓到营州刺史,我定会杀之后快,为民除害。”
      百姓拜倒,高呼刺史大人英明。虫娘在门后看到这一切,沉默半晌,默默离去。
      谢弼遗的目的达成,那接下来便要抓住史泰了。
      当初暗中查探的晏无道的人并未完全撤走,虽然不过三两人,但武艺超群,抓史泰想来也不难。
      谢弼遗让虫娘派人发散史泰消息的时候,顺便去各个地点摸排了一遍。
      营州一乱,安东其他各州封城,附近县地的百姓也跟着进城避难。平州城内早已对进城的百姓进行了名录记册,明里暗里的查探都没发现可疑人物,那史泰的人可能在城外。
      谢弼遗亲自走访了一趟附近县地,没有进城的百姓还有许多,通过名册一一确认,还是没发现史泰的行迹。
      虫娘夜里服侍他时问道:“难道他没来平州?”
      “这不可能,”谢弼遗摇头,“最早发现他行踪的是营州的驻军,他临阵脱逃,消息早已传遍各州……”
      “可是,”虫娘打断他,“他们只说他逃往平州方向,没确定便是平州。”
      谢弼遗有些烦躁地松开虫娘,下地又去案边展开了安东舆图。
      附近的几个次州、下州、中县、下县,若叛军攻过来完全没有抵挡的可能,除了不愿意走的,泰半的百姓都逃往平州等这样的上州。
      史泰逃走时还带走了家眷,他若是顾忌,一定会尽可能往上州靠,考虑到不便,不会走的太远。
      虫娘拨亮了灯烛,把衣服披到了谢弼遗身上。
      “大人无需着急,再派人找就是了。”
      “时间不多了,再不杀了他,营州被攻下,那便难了。”谢弼遗叹息。
      可这史泰明显狡猾的狠,直到谢弼遗又一次听到军队加防守卫,人还是没有抓到,而叛军却攻下了营州。
      组织叛乱的契丹人放出了消息,营州城被杀了许多汉人,这是早已预料到的,为此,在刺史召集各位官员及将领的商议时,情绪低落者不在少数。
      录事参军事忍不住开口:“大人,现今各地消息中断,更无法联系朝廷,我等,是要就此等到朝廷派兵还是……”
      一个校尉有些按捺不住,拍了桌子:“要是那帮契丹人打过来,老子也不怕,大不了以身殉国。”
      “校尉慎言,”谢弼遗睇向他,指了指外面,“校尉马革裹尸,一腔热血固然好,可有您在才可保卫百姓,若是没了您,百姓们又该怎么办呢?”
      几位官员互相看了看,无奈的点头。
      谢弼遗所言不假,上州虽有驻军军屯,倒还能自给自足,不过既然成了孤地,这每一兵每一卒都极其重要。为官者为民,身为百姓们最后一道防线,每一个决策都要慎之又慎。
      校尉懊恼的开口:“那我们只能维持现状?”
      军人的血性已经无法让他坐视不管,然而有这心声的人,只怕还是少数。谢弼遗要的是所有人,这才能顺利出兵,但眼下,还不行。
      参军事又问:“日前听说大人抓史泰,可是有抓到?”
      若是能抓到罪魁祸首,也能消解众人气愤。
      谢弼遗摇头,他心有疲惫地捏了捏鼻翼,躺靠了凭几上。
      校尉一拱手,站起来:“大人,下官愿抓捕史泰,请大人受命。”
      “校尉的心意,我心领了,可这史泰实在狡猾,我已是追缉多时,还是没有一丝头绪。”
      校尉:“大人下令吧,下官定会抓到史泰。”
      谢弼遗看了看他,在观其他人神色,没有反对。他坐了起来,颇有些为难道:“那就交给校尉了,若是抓不到,也不要紧。”
      “下官定会完成大人命令。”
      校尉言罢,拱手走了,其他的官员见没什么再有商议的,也依次离开。
      史泰抓捕的并不顺利,好在,总算有了些线索。有人在城中发现一对母子,买面时那小子提到一些可疑的字句,武侯去抓人,那母亲三两句就交代了底。
      他们是史泰的家眷,到平州后,混进了进城避难的百姓。众人见他们母子可怜多有帮扶,怎么也想不到穿的如此寒酸之人竟然是曾经锦衣玉食的刺史夫人及公子。
      史泰的小子年纪尚小,夫人紧紧搂抱住儿子,对谢弼遗哀求:“求大人垂怜,我儿什么都不懂。”
      谢弼遗不为所动,下令把人关押起来。那小子突然与母亲分离,哭叫不已,史泰的夫人亦是抓着牢笼,连连啼哭。
      谢弼遗劝她:“夫人为何如此执着,只要你告诉我史泰人在何处,我便让你母子团聚。”
      史泰夫人说不出话,一直摇头,谢弼遗负手离开,神色冷峻,与他悲悯的形象完全不符。
      晚上,武侯、官兵甚至晏无道的人还在追查。谢弼遗和虫娘对面食饭,一碟菠菜,两碗汤饼,谢弼遗把自己碗中的羊肉拨给了虫娘。
      虫娘在他上任平州刺史当日查出了身孕,每日身子不适仍为他忙里忙外。谢弼遗感念虫娘不易,在全城紧衣缩食下,扔尽可能给她多食些好的。
      虫娘咽下嘴边的恶心,囫囵吞下羊肉,听得谢弼遗说:“今日抓到了史泰的家眷。”
      “妾身听说了,”虫娘皱了皱眉,端起一旁的茶,嘬了口。“大人现把他二人关在何处?”
      谢弼遗面无表情。“男牢和女牢。”
      虫娘一怔,放下茶杯。
      “妾身听说史泰的小子年纪尚小,大人让他们母子分离,是否不妥?”
      “我让她说出史泰藏身何处,便许她母子相聚,是她自己不肯。”
      谢弼遗稍嫌不豫,道自己还有事,便出了去,留下了虫娘自己。
      自从晏无道许诺他交出十六州军情便可回京,谢弼遗便有些急功近利,尤其随着营州形势愈来愈严峻,谢弼遗往往心绪焦躁。在旁人面前尚可维持,可面对虫娘,他已是不耐。
      虫娘看着自己和他没动几筷的汤饼,又去厨房取了些牛乳,装到食盒里,去往大牢。
      寒地夜凉如水,呼出的气很快结冰上霜,在眉宇浓睫黏成块。虫娘提着风灯,进到男牢里,稚子哭累了,缩在茅草铺就的角落,脸上是几道脏兮兮灰扑扑的泪痕。
      虫娘让狱卒抱起孩童,轻浅地踏进了关押史泰夫人的监牢里。
      “夫人?”虫娘柔柔道。
      史泰夫人抬首,眼里只有虫娘身后狱卒抱着的孩童。
      “二郎!”
      她扑过去,抱住孩童,痛哭流涕。
      虫娘打发了狱卒,从食盒里端出汤饼牛乳。
      “夫人和小公子不如先食饭吧。”
      昏暗的牢笼下,火把燃着的光只能照亮虫娘小半个脸,只见目光柔和,唇边漾着微笑,有些眼熟,却是姣美的女郎了。

  • 作者有话要说:  真的为民者被老晏害死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