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 58 章 ...

  •   洋流会将这些灰色的灵魂吹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运气好的可能做了海豚、做了企鹅,运气不好的可能困在了亚特兰蒂斯、困在了古老的沉船里;也会有向往圣洁的灵魂做了冰山上的雪花,往生到了佛国土;也有幸运的普通人,从此踏踏实实的过平凡人的生活,用智慧去解决生活的烦恼。

      解决后续问题,有伊秦,还有“经验丰富的”方向。

      幼儿园准毕业生青衣,只需要在海岸线上准时“出镜”,以满足娘亲对于腿部挂件的需要就好。

      这项工作从风渐歇、雨渐消开始,一直到天气回暖,天空从厚厚的云层、变成薄薄的天衣,直到太阳的光芒穿透云层、天空从朵朵白云路过、到再无白云路过,终于放晴。
      这一个星期,仿若经过了春寒料峭、春江水暖再到春暖花开。

      青衣换了七套新装,娘亲尤为不解“换装娃娃”的瘾头,拉着青衣去上商场挑衣服。
      这时候的旅游业,人们更多的向往是首都和繁华都市,海岸线的经济还处于一个农林牧渔时代,所以让娘亲很是失望,也让她做出了去“大城市”的决定。

      青衣:原来上一世是因为这种“不靠谱”的原因换得地图。

      临行前,青衣看着没见过世面的父母,正商量着将蛤蜊怎么带回家养……
      (⊙﹏⊙)你们可放过它们吧,上一次它们连壳都没能保住!

      青衣大约是做不到可以说服父母,但她还是尽自己所能,将这些小生物给放生了。

      她用得是什么烂借口?
      小贝壳想和它的家做一个告别。
      妈妈,小贝壳说,它舍不得它的妈妈。
      小贝壳迷路了,它找不到见返回来见我们的路了。
      ……

      成年青衣:我贡献了我全部的儿童文学素养,我尽力了,真的。

      好在父母对养这些海特产也不太执着,主要是行李太、太、太多。
      青衣:包括我这个大行李——娘亲说,不收火车票的统统算作行李。

      越是临近出发的时间,好像就越是不舍。
      尤其是像我们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海的山里人。

      娘亲从一天两次去海边打卡,变成了一天四次准时出现在海边:
      等太阳一次,吃完早饭一直到要吃午饭一次,午睡后一次,晚餐后的黄昏时分一直赖到太阳完全落山还舍不得走……

      这时候的温度下海去游泳,算得上是冬泳了。
      不能游泳的海边除了潮汐海浪,还有特别大的海风——即使是艳阳高照。

      青衣摸一摸她皴了的脸,感受到了即将要奔赴“大城市”可以获得的“歧视”。

      最近青衣将她能看到别人大脑活动逻辑的能力消失了,否则的话,她猜想娘亲一定在每一次见到大海的时候都挂着灿烂的彩虹。

      可能是青衣来回穿梭于两边的世界,用尽了“能量”,在最后一次将灵魂带回来后,青衣失去了观察灵魂的能力。

      伊秦那边也是,除去他昏迷时侯桌上摆着那杯生命之源,青衣再没有从伊秦那里获得过这种奇怪的茶饮。

      只有方向会送青衣“小礼物”还运转良好,比如说那个据说“可吞万物”的小鸭子,和对方出了合理价格后、头顶上会顶着金灿灿的“¥”。

      青衣渐渐习惯了,不去抬头再看来人的头顶上方,回归一个“普通”小孩儿的视角,不要太轻松。

      ……
      挥别海边小城,进入“大城市”的时候,首先是气流。
      你会调动你全副的精神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起精神来”。

      然后就是耳朵可以听到的声音,“城市的喧嚣”诚不欺我。
      它不是叫卖声、不是一两个人的清晰言语,不是一群人在“吵吵吵”,是一种接近地底而返回到你耳畔的“分贝”的提高。
      它可能是工厂开启后的共振,也可能是商场开启后的“背景音乐”,还可能是学校里的广播体操……它是一种共鸣交织成的独特伴奏,是乡音、是水流、是融汇在呼吸里的特别。

      这种特别有外地人敏感到的局促,也有着吸引人的向往,是不同于你惯常的生活环境的新鲜。

      从海边的“极静”到首都的“极动”,青衣感受到了一种充斥于头脑的“杂气”。
      这种杂气里包含着很多分辨不清的能量,将极度舒适和极度排斥,搓成了一枚糖衣炮弹。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了老朱单位的好来,不论是在哪个陌生的城市,都有对员工内部开放的定点酒店。

      作为一看就是大包小包的乡下进城的三人,坚定地拒绝了一拥而上的“黄牛”,在一幅地图和地铁的带领下终于风尘仆仆地入住了。

      没有手机可以“领”路的时代,全靠老朱一个人作为“斥候”去前方探路再回来接上“娘儿俩”。青衣想到了后来特别迷恋给朋友圈行走步数点赞的老朱,暗自估计他的步数大约多出了娘亲的两倍。

      为什么不是三倍呢?
      你看他一去、一回,再出发,不正好是三吗?

      不不不,青衣在朋友圈封面争夺中最为激烈的时刻,曾有一次和朋友一齐逛街。
      开始逛的时候,青衣是一千、朋友是二百:中午吃饭的时候,青衣是二千七、朋友自以为是一千九——结果掏出手机一看是二千二!

      青衣当时就觉得是自己手机坏了……
      在下午茶休息的时候,看到五千一和五千的数值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直到同朋友试裤子的时候,朋友看着超出青衣的步数,提出了腿长人的两部可能是腿短人的两部的时候,青衣才略感安慰——并没有。
      在在终于挥手告别回家的时刻,看到朋友排名在她前面的青衣,还是心都碎了。

      青衣后来抓着娘亲实验过几遍以后,终于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掩藏在公平外衣下的不公平,关闭了这个程序。

      当然还包含着排斥一些人会窥探你隐私的心情,比如会直接根据你的步数,来你家活捉你。

      就像刮起的全民偷菜风一样,这种鼓励人步行的计步小程序,也渐渐地在老年人那里升了温。
      直到老年人刷dou音的时候,被科普了多走对膝盖不好,才又将温度给降下去。

      人民群众总会追逐一些匮乏的需求,即使这种需求在出现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害和悄无声息,也会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以及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

      包括时尚。
      时尚才是永远不会停下脚步的不知疲倦的浪花,总有前浪被消灭在沙滩上。

      青衣看着自己脚上亮悠悠的小红布鞋,全身上下都在写着拒绝。
      周围大人除了想增加收入的柜姐,就是被自己审美和柜姐赞美迷晕了的娘亲,青衣看着尽量不突兀远离她们的老朱,完全指望不上!

      如果娘亲问老朱意见,老朱大概会含蓄地惜字如金说:“可以。”

      后来青衣终于明白了老朱这两个字的真正意义——你随便,我不负责。
      因为老朱会在他觉得好看的时候,直接赞美,虽然数量稀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可娘亲这个时候会觉得自己收到了来自于同盟的鼓励,像柜姐去询问价钱。
      青衣本来指望这个柜姐看他们一家的乡下造型,狠狠地宰他们一笔,结果竟然碰上了良心柜姐?!

      看着漂亮姐姐头顶上金灿灿地人民币,青衣也无法从塑料深蓝和死亡芭比中选出更符合自己审美的小鞋鞋,只能含泪穿上了这双福娃配件。

      被老朱头朝后抱在怀里走的青衣,还能看到漂亮姐姐冲她挥手告别。
      青衣也抬起自己的小爪爪,看你人不错的份上,附赠了一枚大大的笑脸。

      就像会有一些言语粗鄙、瞧不起人、还自觉高人一等的“大城市人”一样,也会有这种看起来和气、不会宰客和心思干净的人。

      如果说争抢会赢得一时之利的话,
      这个漂亮的柜姐已经是具有超前的“广告”意识的营销人了。

      她就不想多卖钱吗?她想的,所以她放出了穿这双鞋后气质满分的青衣。
      只要她走在老街里,只要她在都城中,全京城只有她一家店在出售这种童鞋,就不怕人不找来买。

      而且那一家人一看就是会在古城区里“旅游”的人,如果碰上喜欢“国货”的外国人,真赚上几笔外汇,才是大头。

      至于仿品?一个星期之内,这鞋子才能出成绩;再一个星期,他们肯定仿不出来。
      当仿品出现的时候,降价处理是少不了的;但新的单品也会摆在更抢眼的为止,吸引来客。

      这就是时尚思维,只有跑在最前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漂亮姐姐只在接待青衣一家的时候,将精力放在了他们的身上,之后便将他们甩在了脑后。

      她一天接待太多的顾客,只在接待“心悦”的顾客的时候,才能略微放松下心情。

      而青衣一家,不管是彩衣娱情的青衣、还是舍命陪君子的老朱,都没有玩儿换装娃娃玩得兴致勃勃的娘亲逛街逛得精神。

      但身处于成人高度、今天正好穿着着红裙子的青衣,着实是吸引人的。
      这种红楼梦式样的装扮,不只是贾母的最爱,也大约是深受老人家、以及成型于老人家审美的传统之人的喜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