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7、第二十五章 东宫云起(5) ...

  •   永业田可买卖但不可违规使用。寺庙和盐商都犯了规定,或受罚或接受田地没收。但寺庙和盐商并不担忧,因为在买卖之前他们都得知这块地的来源,经过皇帝器重的臣子之手卖出,就算官府追究也要忌惮章令潜父子几分。果然不出所料,当年的越州刺史知道这件事后,为了讨好章青均,打算将这块涉及违规的永业田改成官府的露田。所谓露田就是指不栽树木用来栽庄稼的的田地,这样寺庙得到这田种庄稼也就名正言顺了。那盐商改成的盐场怎么办?好办。盐业历来由官府管制,就说越州少盐,为了及时供应盐就直接将盐场安置在越州境内了。
      这事看似做得天衣无缝,也安安稳稳过了两年。谁知两年后老何乡绅过世,小何乡绅便与其兄弟争家产,挣来挣去不由扯到那处庄园上去,有关其中的黑幕也被揭了出来。
      其实,从头到尾都是章青均一手安排。他先故意卖给何姓父子,也预料到日后这对父子会为了这处庄园产生龃龉,会来找自己说理,就暗中派人游说他们转卖,而买这处庄园的寺庙和盐商也是章青均暗中选定的,他们买到庄园后各行所需,更是章青均安排人劝说所为。
      待到庄稼成熟、盐场建立,章青均又派人传出官府要清查他们违法行为的消息。寺庙主持慌神了,连忙询问盐商如何处置才让两方各安其好。盐商因漕运与章青均熟悉,想到请求章青均帮忙。章青均便以保管平息此事为筹码,要求寺庙和盐商为后来开挖的澭水河支流捐资,并承诺一旦捐资将上报朝廷给予奖励,这样捐出和得到的扯平,还落得一个好名声,可谓一举两得。寺庙和盐商听了对章青均感激涕零,果然依计捐出钱银,后来获皇帝嘉奖得到两大笔银子,并将他们的事迹向各州郡明旨喻告天下。而章青均得到他二人的谢银数万两,远远超出了当初买庄园捐出的银子。
      天底下的事再做得起巧妙也会出现漏洞。那个盐商感激章青均的同时,又贿赂章青均为自己的儿子捐了一个京中小吏,他儿子到了京城后偏偏与袁辅政的女婿钱铭右关系非常,几个来往便听出了一点儿当年庄园的故事,且告诉了岳丈袁辅政,从此这个把柄就落入了袁辅政手中,直到今日袁辅政才通过姚益抖出来。
      陈询未曾预料袁辅政为了压制东宫,准备了数个套路,而且一计不成还有另一计,环环相扣,最后的目的是毁坏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好形象,制造出一个太子勤政只为邀功显摆、私饱裙带、僭越皇权的假象。且前不久为他写歌颂词的民工也是袁氏一手安排。
      另外一个致命的打击是皇帝从户部拨发五万两银子是在年底税赋未收齐的时候,姚益仍然有充分的理由为不拨资费找借口,只说国库有笔钱银可以支付,但这笔款子只有得户部尚书首肯才能拨放,或皇帝亲自下诏才能拨出。而顾桡不愿拨付银两,还向陛下陈情说这笔款子是战备银钱不能动。也就是说在皇帝的心中姚益没有过错,现在袁辅政已经将火又一次引向东宫,姚益不会成为众矢之的。此外雍水河和鲁江渠都由章青均主管,钱银出现纰漏,自然要问责章青均。
      一连串的坏消息指向章青均,他还未将功折过又要陷入泥潭。这一切的计谋尽在毁坏章青均“开渠奇才”的形象,倘使这样下去皇帝会慢慢淡忘这个称号,章青均的光环失去,也就是穷途末路之时。而章青均这种千方百计赚取名声又从中获暴利的行为,大大出乎陈询的意料,外界的评说格外尖锐,使得他无法继续为章青均核查鲁江渠账目上的漏洞。
      陈询也听说他废了韦桃后将韦氏拖向危险的境地,□□便觉得陈询不简单,于是在朝堂内外处处开始维护东宫。□□刻意与陈询互动,让袁辅政对胡氏充满厌恶,他自认为控制官吏手段了得,不想□□因为女儿有孕,立即与自己为敌。他绝不会容忍胡氏就此下去,于是一些反胡氏浪潮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汹涌着。
      且在这剑拔弩张之时,一天晚上,左右羽林军上将军杨开甲戌时末带领兵士巡逻大元城,在经过东宫时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之人。
      这人持刀摇摇摆摆在东宫外墙来来回回走动,还有好几次在东宫门口徘徊,看上去鬼鬼祟祟,被抓捕后杨开甲才发现此人身穿的禁军服饰是“北衙”禁军的标志,还是“北衙”左右武卫将军韦修身边的郎将胡勉。
      韦修是韦桃的同胞哥哥,“北衙”禁军正统领韦晃的长子,按品级是从三品的将军,其帐下的郎将酗酒独自夜闯东宫,当然不能掉以轻心。于是“北衙”禁军夜闯东宫的消息在京城不胫而走。
      大元城为帝王居所,一般戒备森严,但这相对于宫墙外的人而言,对于编入禁军的侍卫们来说,出入大元城太容易了。每年都会遇到几个酗酒或故意闹事的禁军被送往刑部拷问审讯,这些人的结局往往是被流放或被赐死。
      这个名叫胡勉的左右武卫朗将呈报的供词大意是:卑职曾随已故左右监门卫大将军裴塘,在全盛十二年南罗战事上立过很多功劳,虽然朝廷给予裴将军左右武卫朗将品级,但基本上是被朝廷冷落不得重视。十年来裴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不分昼夜守卫京畿从来没有出现过差池,但是“未禧宫事件”却惹来杀身之祸。于是卑职心情格外郁闷,近几日常常酗酒消愁,不想酒后来到了东宫做出一些不端行为。
      将士因为赏罚不公心有怨恨本是常事,可胡勉持刀夜闯东宫就是死罪。胡勉以为自己是“北衙”的人,又是门下省左散骑常侍□□的亲侄儿、五皇子吴王阁生母胡昭媛之外甥,刑部必定不会加重罪行,于是等接手这个案件的刑部尚书、人称为“酷吏”的张长允亲自审讯时,咬紧牙关坚决不承认有异端行为,只说酒后意识模糊才乱了方寸。随着审讯的进程推进,胡勉还是死不认罪,张长允只好将这个过程悄悄告诉了崔沪水。
      一次,东宫里,太子宾客、詹事、少詹事、太子司直等臣僚会聚议事完毕,其他人散去,陈询与留下的齐斐扬和李秉成讲起新近发生的事,最后气愤道:“简直忍无可忍!”
      他的口气十足残冷,浓眉紧蹙,菱角分明的脸上透出凌冽,锐利深沉的长眸隐藏着狠绝和阴霾。在齐、李二人的眼里,陈询脾性温和而清冷,这样的太子第一次见到,激愤的言语和表情里透出一股帝王的威严,让他们不觉为之震撼。
      又听陈询咬牙切齿道:“孤自入主东宫以来,信奉老子教诲,守柔处弱,希望能保全自己,立足不败之地。不想孤的容忍却被他人视作懦弱。两位大人,孤不想这样坐以待毙,否则他们真以为孤软弱无能。”
      太子今日出离愤怒,可见事态严重,齐、李二人也不想东宫出现意外,于是便一起与陈询商议相关事宜。
      李秉成道:“臣以为袁党皆奸佞,应该先设法剪除一些袁党,削弱其势力。”
      陈询略微冷静了些,摇头道:“可有的人并不和袁氏一样,他们有是被蛊惑的。”
      “太子过于仁义。”李秉成拊心攒眉,“凡被袁氏收买的人,都要防备。”
      齐斐扬问道:“胡勉酗酒那晚,还有‘北衙’哪些人在场?”
      李秉成应答:“据说韦修日常严厉训整部下,胡勉也是守规矩之人,谁曾想胡勉居然也会酗酒闹事。”
      “如此说来,胡勉有故意为之的嫌疑。”齐斐扬陷入沉思。
      李秉成沉默半晌,看住陈询道:“太子,胡良娣有孕,□□可曾来东宫探望?”
      “来过几次。但孤不喜欢□□,只由他们父女单独相见。”
      李秉成点点头:“这就对了。□□素来是两面派,胡良娣有孕,他定要对太子有所表示。袁辅政的本意也让胡良娣在东宫作耳线,如今□□倒向太子,他定会对□□实施报复。”
      陈询恍然:“舅父的意思是,胡勉是受袁氏指使?”
      “对!太子你想,胡勉是□□的外甥,他一旦做错事,倒霉的是谁?首当其冲是□□和胡昭媛,至于韦氏,因为韦昭训让袁辅政不满,蛊惑韦修身边的郎将闹事,亦是警告韦氏,而让胡勉提到裴塘,实则是在激怒陛下。”
      李秉成又道:“当日,陛下赐死裴塘,非常后悔。裴周靖裴大人怠政又是对陛下冤杀裴将军的抗议。陛下对裴兰妃和卢王淼还心存愧疚,明里没有对裴大人表示不满,但对他辞官非常生气,如此看出陛下其实心有芥蒂。而此案牵涉到裴塘,肯定会激怒陛下,如此一来,裴大人也要受到责难了。”
      陈询顿足恨恨道:“袁氏竟然是要断我东宫的臂膀!裴大人是章相举荐,君父若是责难他,也会对章相不满。”
      李秉成点头道:“所以太子千万不要轻视每一个与袁氏有关的人。胡勉糊涂受人蛊惑,陛下一定会要刑部判胡勉死罪解决此案,无论结果如何,东宫都将受到影响。”
      陈询沉默着。他想起张长允的官运一直相当好,几次越级升迁,又与章氏、裴氏交好,处理此事的最好方式还是从张长允那里入手。
      “舅父,我不想坐以待毙。今日如果不给袁氏一个警告,只怕将来各位都要跟我受难,更要辜负崔大人的苦心。既如此,我也不怕君父忌惮我。”
      陈询又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这个打算陈询曾向崔胡沪水透露过。这条计谋违背崔沪水本性,但想起被殷贵妃残害的卢王淼和准备孤老终生的女儿,又受李秉先所托,对陈询的安危格外上心,现在袁氏要趁太子羽翼未满之际主动出击,如果东宫再不还击将处于被动。于是他默许陈询的提议,也提醒陈询将此事与李秉成商议。
      李秉成有后顾之忧:“太子,臣有一事提醒。李氏二十年来不问朝政,陛下因李氏是太子母家,又起用了李氏一些人为官,虽受封为朝廷一些末枝细节的官职,权力不大,却是担着名声。臣不才,受命尽职东宫为殿下效力,但臣以为眼下袁氏步步紧逼,太子还是不要将所有人暴露出来。李氏在他人眼里一定是太子党,迟早会被袁氏敌视,那么李氏就做这个先锋,与太子一起对抗袁氏。只有一人,殿下需要保护,就是崔大人。崔大人为尚书令,领六部,因年迈陛下已应允年后放他归乡养老。但是崔大人放不下太子,放不下朝廷。崔大人为此也得罪很多人,万一退隐,只怕遭人算计。我等对付袁氏,不能让崔大人卷进来。”
      想了想又补充道:“崔大人曾对臣说,不要为他担忧,他官海数十年什么没见过。眼下朝廷奸臣当道,陛下宠信黄闵韧,京里还有袁辅政为他撑腰,陛下便信了。崔大人心纠,怕长此以往尾大不掉。但崔大人每每进言,陛下都不愿采纳。我想这里一定有袁氏在旁淆惑陛下。太子殿下须谨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