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北城旧时日 ...

  •   火车抵达北京城那日,阴雨连绵了一路的火车,在一场扯棉絮般的大雪中抵达了北京站台,她跟着沈家兄妹二人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了一个她从未来过的地方,那是她十一年来第一次进京,月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她簇拥着不知往哪处挤,那是她在汉口从未见过的盛况,还好她被沈家三小姐一把拽住了胳膊,这才没有被乌压压的人群给淹没的无影无踪,一旁的沈二爷,手里拿着大包小包的物件,还在尽力侧身护着身后的二位姑娘。
      若不是身上被三小姐提前“命令”她穿上的新衣裳,她怕是要被冻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里远比想象的更为寒冷,刺骨的寒风夹杂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不肖一会儿,就叫人迷了眼睛,她眼角的湿润片刻凝结。
      她知道的北京,多是从父亲,哥哥和姐姐的口中,印象里,那是很多次建都的一座古城,是一个车水马龙,无比繁华的地方,也是很多读书之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方。
      他们去,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
      而她去,只是为了活下去。
      估摸着因为大雪的原因,路上过于拥堵,沈家司机这才误了时辰,没及时接上回京的少爷小姐。沈家兄妹也并未因此责怪那年轻的司机,让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足足等了半个时辰。
      汽车缓慢的行驶在巷道里,七弯八拐,不知去向何方,她望向窗外纷飞的雪花和一闪而过的一排排四方建筑,瞥见一个路边的名字,那上面赫然写着使馆大街几个字。
      “蓁蓁,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在这里等大哥回家吗?”沈砚突然冒出一句,有些感慨的意味。
      “怎么不记得,那时候大哥还在此处学医,我们天天在门口等他呢。”沈蓁蓁眸子亮闪闪的,回忆着。
      “那时候这里还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是现在早已换了主人。”沈砚眸中一闪而过的失落,却正正落入了林疏桐的眼中,她有些不解沈二爷这贵公子眼中一闪而过的失落,到底源于何处。
      车里突然一阵沉默,只有林疏桐不懂他的意思,这片大雪纷飞的四九城,与她而言,不过是一片陌生之地,既然不知,便也不好再问。
      后来,她才陆陆续续知道,沈二爷说的是八年前,西方列强野蛮粗鲁的强盗行径,抢走了稀世珍宝针灸铜人,御河西翰林院内真本尽毁,让这片地方血流成河,让本是太医院的东郊民巷,硬生生的全部变成了他们的地盘。
      “不知道四哥他们回上海了没?”沈蓁蓁玩弄着白色的毛领子,突然道了句。
      “我们才分别不过几日,你这就心心念念都是你纪家四哥,要不然,我让他勉为其难娶了你如何?”
      沈砚显然一脸醋意的说着。
      “有时候我真心觉得诧异,四哥怎么会忍了你这些年?”蓁蓁吐槽打量着身边的沈砚。
      “谁说的,明明是我忍了他这些年好不好?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哪。”
      车里头发长的人,可不止沈蓁蓁一人,林疏桐把头靠在前排车窗处,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后座的二人言语着。
      “若你四哥没了我这个生死之交,那他的人生得有多无聊啊。”沈砚自卖自夸,一番感慨。
      “我可是要陪他风花雪月,快意人生一辈子的人啊。”
      “小哑巴,你可别像她一样,被迷得五迷三道,他纪九州,可不是什么好人啊。”
      最后一句话,他说的意味深长,她听得似懂非懂。
      她抬眸,看着他嘴角似有若无的笑意,一脸意气风发,莫名就想到了醒来见到他的第一眼。
      最后,在沈砚的力证,以及沈蓁蓁的助攻下,她也算安然进了沈家,还是正月里,过年的气氛正浓,沈老爷子,又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当然不能拂了满屋子人过年的兴致,来路不明的林疏桐,也意外顺利的住进了沈家的后院子偏间。
      家大业大的沈家,祖上曾是太医院院使,后来经营医馆几十载,多她一人委实不算多,少她一人委实不算少,不过就是多双碗筷的事情,于她而言,却是能让她活下去的栖身之地。
      这件事情之后,林疏桐还是看出了沈老爷子,是真心疼沈砚这个小孙子,即便老爷子嘴上严厉的不饶人,她还是从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中,看出了几年前家公的影子,那时候,她的家公还活着,她又何尝不是被众人捧在手心里,家公为了她嘴馋想吃的一口糕点,赶早坐船去河对岸买回来给她吃,沈老爷子气急败坏看着沈二爷的眼神里,就有家公看自己的模样。
      因为是正月里,所以沈家上上下下是会轮着休息几天的,于是进沈家的头几天,她也并没见过多少丫鬟仆从,平日里忙碌了一年的人,也会拿着沈家提早派发的大红包,回老家安安稳稳的过上几天好日子。
      沈蓁蓁悄悄托了管家,派给林疏桐的都是些最轻的活儿,其实没有她,管家也不敢给她派重活,因为早在回来的那日,沈家二爷早已寻他吩咐了些话。
      白日里,林疏桐在暖房打扫花花草草,下午便跟着三小姐在书房里,帮忙煮些红茶,研些笔磨,三小姐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听说是早些年拜了城中一位朝中老字辈的书法家,这才颇得那人的真传。
      一位穿着洋装的大小姐,却独独写得一手墨笔好字。
      正月十五的那晚,三小姐和沈砚偷偷带着她去了街上耍些热闹,还为她猜灯谜赢得了一副对子,上联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下联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小姐怕她听不懂,又轻描淡写的解释了一番。
      她的记性很好,这首诗,大概自她四岁开始,就能背诵出来,那首诗,是她姐姐教她背的,看着花灯下把对子举着给她的三小姐,她眼眶开始渐渐湿润,三小姐,真的像极了她的二姐,只不过,因为姐姐的优秀,她始终是会被遗忘的那一个小孩儿。
      从正月十五开始,药房就正式开业了。
      林疏桐最终被安置在沈家药房工作,药房的工作算不上累,帮人抓些药方,会写一些简单的字就可以了,负责带她的是管家的女儿小雅,比她年长几岁,却伶牙俐齿的厉害,竟然能只听一遍药方,就能准确无误的抓出一模一样的中药,斤两不差。
      沈老爷子有遛鸟的习惯,也有来药房照例巡查的习惯,每每天没亮,他总是让人跟在身后,把鸟笼子挂在药房后门的一角,然后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前日里新送来的中药质量,那些天,都是沈砚拎着金丝鸟笼跟在沈老爷子身后,他也是长的一表人才的俊俏模样,随了沈老爷子的喜好,一身刺绣立领斜襟的黑色长袍,拎着金丝鸟笼,跟在沈老爷子身后,那俨然就是富家公子的模样。
      每每那时候,总是叫一些小丫头给迷了眼,这其中,当然包括偷偷看着自家二少爷的小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七章 北城旧时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