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投稿 ...

  •   嘉华到图书馆和书店去查资料,发现妇人生产和新生儿方面的书籍基本没有。

      有一本南宋陈自明所著的《妇人大全良方》中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写得十分粗略,指导意义不大。

      她写的文章是给广大人民群众看的,既要详细又要通俗。

      其实西医护理方面应该已经有了这门学科,但国内这方面资料很少,远不及后世信息发达。即使有,可能只有在医科类学校才能找到,嘉华目前没有办法接触到。

      邓秋月已经看过嘉华的文章,她十分高兴小姑子能找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做。

      正好她在医院药房工作,虽然不是妇产科专业,但在医院见多识广,自己也刚刚生育,算得上有些经验,因此对她写的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

      嘉华觉得好的建议,都采纳了。

      等坐满一个月,邓秋月比生孩子之前显得气色更好。孩子长得白白胖胖,差不多有十斤重。

      正好小龙满月了,嘉华要跟着邓秋月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邓秋月要做产后恢复检查,小龙要做新生儿发育情况方面的体检。她上班、生孩子、产检都在这家医院。

      两人体检结果良好,嘉华趁机把自己写的文章给到体检的医生看。

      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医护人员急缺,很多医生、护士其实只是在学校受过一两年的培训,在医院跟着经验丰富的医生多打几年下手,就独立上岗了,理论知识可能还没有后世受过五年成体系教育的医学生强。

      因此,姓王的体检医生,在看到嘉华文章里面对孕妇营养方面的描述后,觉得十分惊叹。

      她之前在给孕妇做检查的时候,也没有详细讲每个阶段该注意补充哪方面的营养,只是提醒孕妇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东西,没有具体指哪些东西。

      毕竟她也只是跟着前任医师学了点临床经验,这些东西她从没系统了解过。

      体检医生王医生问道:“你这些知识是从哪里看到的?”

      嘉华不敢说是从后世学来的,幸亏前几天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营养学方面的书。于是说:“我从市图书馆看书知道的,有一本书上讲了国外医生对营养学的研究,孕妇要根据婴儿发育情况来补充营养。”

      王医生高兴地点点头:“你这篇文章很好!你打算写书吗?”

      “我还不敢写书,打算先投稿试一试。”

      “哦?投哪个报纸还是杂志?”

      “还没决定呢?王医生,您有推荐的吗?”

      “可以试试投到《新中国妇女》这本杂志。这是妇联主办的,主席亲自题字。你这篇文章如果能够广泛宣传,对改善广大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说着,王医生从抽屉里面拿了一本《新中国妇女》的杂志出来,递给嘉华。

      “王医生,谢谢您了。我回去把文章再改改,然后给这家杂志社投稿。”

      “不用客气,大家都是在为人民奉献。”

      然后王医生对一些细节进行一些补充后,嘉华就急着回家修改文章了。

      再三把文章修改、删减,同时把图书馆看到的有关文献也备注到文章里,方便读者查阅。

      然后重新誊抄一遍,按照杂志上的地址寄出去。

      邓秋月出了月子没几天,就回医院上班,快到晚饭才能回家。嘉华白天照顾孩子,负责一日三餐和大部分家务。晚上孩子是邓秋月和刘德方带着睡。

      这天,家属楼里对门噼里啪啦响了半天,嘉华开门后,发现是三哥的战友丁团长在房子里打扫卫生、摆放家具。

      前些天孩子满月,刘德方只请了几个战友在家吃饭,丁团长也提着礼物一起过来,他就是嘉华二十年后厚着脸皮倒追的丁渣男。

      因为小的时候在学堂读过几年书,战友们要写家信都找他帮忙,所以丁渣男经常被战友们打趣是“知识分子”。

      久而久之,他就有了几分读书人的傲气,有点看不起不识字的农村老婆。他心底老羡慕刘德方找了个会识文断字的资本家娇小姐做老婆。等到后来,农村老婆难产死了,他就经常私底下勾搭有点知识的女青年。

      现在看他在布置房子、打扫卫生,应该是快到了乡下老婆带着三个儿子进城的时候。

      丁渣男看到嘉华在门口,可能心里以为她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妇女,有点看不上她,没打招呼。

      嘉华巴不得跟丁渣男没有交集,看了一眼就缩回房间。难道读书、写文章、做衣裳、跟可爱的小宝宝玩不香吗?原主为何要在丁渣男这一棵树上吊死。

      没一会儿,刘德方提前回家,帮着丁渣男打扫卫生。两人怕头上沾灰,戴着白色毛巾当帽子,被邓秋月看到嘲笑一顿。

      “嘉华,信箱里有封你的信,你打开看看。是不是杂志社给你的回信?”

      “嫂子,还真是!我打开看看。”嘉华给邓秋月盛了一碗红枣鸽子汤,擦了擦手,接过信看了看。

      “啊啊啊!嫂子,我写的文章被录用了。”嘉华激动的大喊。

      小龙躺在床上吃手指,听到嘉华喊也跟着“啊啊”叫了两声。见没人理他,又接着吃手指。

      邓秋月看他没事,连忙凑到嘉华旁边,一起看信。

      “真的,嫂子,这信上说他们已经收到我的文章,并且找北京的医学专家看过,没什么大问题。他们简单修改了一下,计划在接下来的两期《新中国妇女》杂志上刊登。”

      邓秋月高兴地抢过信:“给我看看,他们打算办一个专栏,专门刊登‘妇女儿童保健’相关的文章,向大众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你还有写类似的文章,欢迎向他们继续投稿。”

      “太好了,嫂子,我最近又写了一篇关于婴儿喂养知识的稿子,应该也可以给他们投稿。”

      “嘉华,他们还给你发放了稿费,二十元。这是汇款单。”

      “哎,真的是,刚才我太激动了,都没注意到汇款单。嫂子,我户口还在老王家呢。去邮局取钱要户口簿,我怎么把钱取出来啊?”

      “这可得想个办法。你能让他们把户口簿寄过来吗?要不然把你一个人的户口转出过来。户口不在这边,以后干啥都不方便呢。”
      “他们铁定不同意。我来之前,他们还不让我来这里,说我生是他们家人,死是他们家鬼。可王树枝跟我结婚第二天就去当兵了,我早就不记得他长啥样了。”

      “待会儿我跟你哥说说,看他有没有办法。”

      “只能这样了。”

      晚饭后,刘德方单独找到嘉华。

      “嘉华,上次我给你汇款的事,你别跟你嫂子说啊,听到没?那是我偷偷攒的私房钱,她不知道。”

      “那你再给我点钱,我就不告诉嫂子。”

      “哎,你还敲竹杠!你现在能耐大了,写两个字都能挣钱,还用得着那我那点私房钱?”

      “可我挣的钱看得见,摸不着,在邮局放着也取不出来啊!”

      “户口的事情,我来想办法。王家那里,你以后尽量别回去了。王树枝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十有八九是人不在了,要不然就是去对岸了。唉,对了,去年给你汇款,你是咋取出来的?”

      “我偷了王家的户口簿,找村长偷偷开的证明。他们没发现。”

      “胆肥了你。”

      “户口那事,你有啥办法?”

      “山人自有妙计,你等着拿户口本取钱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