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月阅读记录 ...
-
10、《人性的枷锁》
毛姆著,张乐译
又译《人生的枷锁》,毛姆的自传体小说。翻了翻导读才知道原来小说史上还有一种“成长型小说”,顿时刷新了对小说类型的认知。去年我妈听书时曾听过这一本,我断断续续跟着听了一些,恰好也只听到其中糟糕的爱情,这回得以看完全本,才发现它根本不是我印象中的那种故事。
我对毛姆作品的印象一直是“有一种刻薄的幽默感”,之所以刻薄,就是因为他对笔下每个人所思所想都剖析得太赤裸了,以至于有时会令人不适(仿佛是自己软弱、龌龊的一面被戳穿,还是以一种刻薄的讥讽戳穿),所以一旦在他笔下人物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阅读过程中就难免会感受到或多或少的羞愧和尴尬。这本《人性的枷锁》同样如此:读时觉得艰难,不是因为太过枯燥无聊、或者冗长难读,而是因为主角菲利普身上实在有太多和我相似的地方,所以当他被矛盾和痛苦折磨的时候,我一方面对他恨铁不成钢,另一方面又不断被心中的另一个声音提醒:“换成你自己也不会比他干得漂亮。”
毕竟谴责他人总是比埋怨自己要轻松、容易得多的。
本书主题很明确,是主角菲利普的成长之路。但故事背景并不如现在的玄幻、魔幻类小说五花八门,菲利普也并非出身于豪门贵族,更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他没有俊朗的外表,没有平步青云,到故事的结局也没有任何杰出成就或出人头地——因此,菲利普其实就像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只是个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的普通人罢了。(甚至很多普通人还不如他)
正因为是普通人,他在人生中遭遇亲情、友情、爱情、金钱、名誉上的困境时,心理上的各种矛盾、纠结和反复才格外让人厌烦。当然,我这里说厌烦并不是指这本小说写得不好,恰恰是菲利普各种冒进的选择、懦弱的逃避、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自觉的自欺欺人让他在故事里变得有血有肉,只是身为普通人,他内心的矛盾重重、反复的故态复萌无法避免,所以他磕磕绊绊的成长之路实际上也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认识自己,清醒着试图挣脱人性的枷锁而又一次次重新甘于被枷锁束缚……这样循环往复,仿佛没有尽头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固然令人窒息,但也同样真实而无限贴近于我们普通人的心理。
其中最典型的部分大约就是菲利普与米尔德里德的关系,他明知她是个肤浅、势利、放荡的女人,清楚地知道她所有的缺点,却依旧疯狂地爱着她,甚至在被她残酷地利用、恶毒地伤害了多次以后,菲利普重新见她出现在他面前时,依然能感觉到爱意汹涌。他的这段恋情几乎囊括了我对爱情龌龊一面的所有认知而毫无美好之处,可是不得不承认,的确很常见(。)更妙的是,不论是在爱情中还是在友情中、理想中和事业中,菲利普总是能清醒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弱点和缺陷,却在挣扎和尝试纠正中屡屡失败(自然也有克服了本能的结果,但常常反复),这实在太反理想主义了,让读故事的人和菲利普一样相当痛苦、愤怒,却又不得不拍手叫绝。
比较意外的是,菲利普的故事最后结束在他找到心仪的女人,并摇摆于“追求理想的新生活”和“成家安定下来”这两个选项之间,一番挣扎、纠结之后终于屈从于内心的渴求,承认人生失败而又拥抱了平凡幸福的这一刻——这个结局实在太美好了,我不大敢相信。
但是事后想想,故事最后菲利普的选择看似是甘愿被人性的枷锁束缚,实则是摆脱了约束他人生的最沉重的一道枷锁:自命不凡。我们相信、甚至固执地相信人生有意义;我们相信、甚至固执地相信自己必然不凡……就是因为这种自傲的自我认知始终与我们相伴,我们才放不下本应放下的金钱、爱情、名誉、地位,被世人认为崇高的追求,甚至不断口头强调的自由。为此我们不住寻找借口,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万幸的是,菲利普挣脱了这道枷锁。我想这也是这个故事的结局格外平静、普通的原因。
人生还在继续,夜幕尚未降临,明天依旧天明。
11、《Me Before You》
JOJO MOYES著
今年读完的第一本英文原版小说,简单说下感受。
故事很简单,衣品独特的贫穷女主角路易莎因家庭需要,在失业后急需一份工作。于是她应聘去当地有钱人家照顾残疾病人,这位残疾病人就是这家的儿子(男主角)威尔。出身优越的威尔有才有貌、热爱生活热爱冒险,原本正当壮年前途无限,却因一次意外导致脖子以下的肢体残疾,再无恢复的可能。
我在差不多读到75%的时候去看了电影版,感觉很不一样。电影版更多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从女主角路易莎的角度来展现她和男主角威尔的互动,但原著的爱情成分其实相当少,更多是在从路易莎的视角讲述她这段时间特殊的生活,虽然威尔是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环,但绝不是生活的大部分面貌/全貌。威尔和路易莎看似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相较于家境贫寒又审美独特(显得格外特立独行)的路易莎,威尔从出生开始就是拿的天之骄子的剧本,只可惜命运被一场飞来横祸撕裂了,以致从前过得有多光彩,此后就过得有多灰暗。但正是自身性格、出身和过去的经历让他保有了坚强的独立人格和固执的脾气,所以在付出了努力却深知永远无法摆脱困境之后,他会毅然决然决定死亡,不论亲情还是爱情都改变不了他的意志。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他会这么选择,不是因为他软弱,而恰恰是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所以在失去生活的意义与希望以后,他不可能再单纯依靠着亲情或爱情而活。因为在他的人生里,亲情和爱情永远只是生活意义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这也是路易莎无法与他感同身受的原因。路易莎的性格、出身和经历让她从小就被困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就像她原先的那个狭小逼仄的房间。她的生活总是在为各种事情让步:因为妹妹热爱读书,是家中的智囊袋,所以路易莎不再读书;因为爸爸妈妈要住大房间、妹妹带着儿子也要住大房间,所以这么多年以来路易莎都只能住在那个小得只够放一张床的小房间;因为男友对运动有着狂热的爱,所以即使不喜欢,她也要忍受各种低脂食物、折磨她的运动,甚至是越来越不把她放在心上的男友;因为妹妹要回学校念书,家里拮据,路易莎只能去做不爱做的工作......最可悲的是,在年少的那个暑假,因为父母家人都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伤情绪里,即使遭到了□□(或许准确说是□□),路易莎也没有将这件事说出来,甚至除了去找她的妹妹以外,父母都没有发现她的不寻常反应......在遇见威尔之前,路易莎生活的世界那么小,而且从不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她不去突破自我,不去尝试新的生活,也是因为潜意识里忽略自我的需求,努力说服自己为了父母家人而留在这方小世界里,画地为牢罢了。
所以,比起路易莎带给威尔的改变,其实威尔带给路易莎的改变是更巨大、更肉眼可见的。她学着看有字幕的外语电影,学着去听音乐会,学着去纹身,学着潜水,学着出国旅行......她开始尝试新的事物,于是也开始尝试走出那个束缚她的小小的世界:正如威尔最后信中所说,“那个我们称之为家的世界”。
因此路易莎的生活开始改变了。在妹妹离家后,路易莎要求搬进大房间;她重新开始阅读,开始学着上网,并交到了朋友;她开始学着不再依赖妹妹的智慧,自己制定计划;她搬出自己的家,又搬出男友的家;她在男友的不合理要求面前坚持自己的看法;在最后前往瑞士去见威尔最后一面时,即使一向温和软弱的母亲强烈反对、扬言要与她断绝关系,路易莎也没有退缩。威尔不仅领她走出了那个噩梦般的迷宫,也领她走出了那个困住她的小世界。
就像路易莎最后反抗母亲,不是因为她不爱母亲,而是因为她必须遵从自己的内心......威尔最终选择离开,也不是因为他不爱路易莎和自己的家人,而是因为他必须尊重自己的人生。
我爱你,可我需要先学会尊重我自己。
这或许就是这个故事最独特也最动人之处了。
12、《地理学与生活(全彩插图第11版)》
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尔姆·D·费尔曼著,黄润华、韩慕康、孙颖译
美国经典的地理学教材,从主要知识点来说并不比我们中学阶段的教材丰富多少,但胜在讲解详细,比我们中学薄薄的地理课本上写的内容详细得多(我们中学接触的地理教育基本上是课本为大纲,知识全靠老师讲),另外因为是美国的教材,所以引用、分析的例子都是以美国为主,世界地理为辅。插图大部分很有实用性,好些数据分析都要详细看才能长知识。同时本书的编写者大部分时候都有一种谦虚的态度,举现象、引问题、析原因、想对策、警世人,任何一部分的逻辑结构都相当严密。
最想感慨的一点是,这本教材的“趣味性”真的比我中学时接触的教材强多了......并不是说它是那种科普类浅显的文章,而是它十分强调地理学与人类的联系。我觉得我们中学阶段关于基础科学的那些教材都非常缺乏这一方面的强调(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的),这就像我从小不明白为啥要学数学,在小时候的我来看数学是最无实用性、最没必要学习的东西,直到大学逐渐接触其他书籍和信息,才渐渐明白基础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意识到基础科学的魅力,开始受到吸引。但从年龄上来说真的太晚了啊[流泪]要是早知道理科这么有趣,我的人生轨迹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做得很好。
另一方面的优点在于知识的编写和延伸,这里主要讲延伸吧。书里有很多由不同知识点延伸出的专栏和地理学&公共政策介绍,比如人口地理学中延伸出的女性问题专栏(做母亲的风险、1亿女性缺失),或者政治地理学部分选举权与种族的地理学&公共政策介绍,这些专栏和政策介绍也是更具体展示了地理学和人类生活的联系(也是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性很强。
总之,作为一本教材,真的非常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