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月阅读记录 ...

  •   8、《乡土中国》(世纪文库精装版)
      费孝通著
      买的是世纪文库精装本,除了《乡土中国》,还收录了《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内地的农村》和《皇权与神权》。虽然书名是《乡土中国》,但乡土中国只占15%,倒是《生育制度》几乎占了全书40%……相比之下《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放在今天可能更有价值,我现在回过头想想,发现这些篇章基本都是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特有的“乡土文化”,实际上也是从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制度这些方面来剖析中国乡土文化的成因。当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对乡土文化中遗产传男不传女、传长或传幼等传统习惯成因的分析,很有意思,因为过去面对这类“糟粕”我只会想到它们如何荒谬、又应改进成什么样子,却从没思考过它为什么会存在,以及在现代文化广泛传播的今天,这类“糟粕”在农村为何依旧根深蒂固。理解传统文化的成因或许也可以给法治下乡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的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就是单纯用西方那一套划分权力的类型实在太笼统了。社会结构变化过程中权力的特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用民主和独.裁来划分在某些社会阶段的某些方面就不大适用。写到长老权力那一块的时候,作者单独辟出“传统”这个概念也很有趣儿,不过这种划分不是给权力类型做划分,是给权力的特征做划分。所以民主权力可能出现独.裁权力的特征,独.裁权力也可能出现民主权力的特征。从这方面来说,似乎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时zf行为可以代表民意,有时又与民意相悖。
      整体来说,《乡土中国》这个部分虽然是社会学类型的研究,但政治性似乎更强一些。对比前阵子看的《独裁者手册》,总觉得西方划分出“民主”与“独.裁”的权力类型,就是为了说明“我们的权力模式是最好的权力模式”;而费孝通更倾向于说明“我们的权力模式是对我们来说最合理的权力模式”。其实两者说到底都是屁股决定脑袋。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西方那一套更有侵略性一点,因为西方那一套要表达的永远是“我们的模式是一种普世最优的模式”,而我们通常要表达的是“我们现行的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现阶段国情的模式”。西方那一套仿佛致力于让全球效仿,我们就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在乎别的国家。
      这也是东西方文化区别吧,用费孝通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习惯性“各扫门前雪”,这是乡土社会分工不够多样、不够复杂时的文化特征。我之所以更偏向我们自己这一套,大概也是因为我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下长大的。所以从我个人的想法来看,不能说“习惯性去管大家的事”和“各干各的事”就一定是前者优后者劣,或者前者是后者发展到后期的必然阶段。因为这其实就像人的性格是多样的一样,你不能说外向的性格就比内向的性格优,毕竟人各有志,有的人性格内向就很适合TA追求的发展方向。从这方面来说,西方提倡的“自由”、“平等”,与他们实行的一种普世价值观、普世衡量优劣的手段,就是自相矛盾的。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的文化和社会就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只是吧,我觉得归根结底,人类都是一样的双标。只看谁有实力,谁就显得更有道理一些。
      用在这本书中看到的话来说,现阶段的矛盾无非是我们学来了西洋那套文化,却缺少西洋的经济基础。物质跟不上精神,于是从个人到社会都颇感压抑,时不时就会自觉发展缓慢了。
      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之后我又看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小说里也涉及了不少男主角对当时俄国农业的看法。那个时代的俄国农业状况与《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农业状况有不少相似之处,不过男主角自己似乎也认为单纯引进西方那一套,在俄国并不适用。最近两天我开始看《地理学与生活》,仔细瞧了瞧开头两页的世界地形图,不禁感慨欧洲和每周高原、平原地区广,有天然的优势。转而又看看俄罗斯,唏嘘道:“俄国平原面积占比也很大啊!”
      我妈一句话敲醒了我:“人家冻土面积广啊!”
      等我又不停感慨“哎呀哎呀,中国山地面积占比真大,怪不得难实现农业机械化呢”,我妈听了又白我一眼:“所以说都应该像袁隆平一样,珍惜利用每一亩耕地,尽可能提高产量啊!”
      我发觉她说的都对。哪怕是这句简单朴实的“提高产量”,归根结底也和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提高生产力”是一致的。可见小老百姓最朴素的观念,有时也是最正确的方向。与其在这儿班门弄斧、不懂装懂,不如多看看、多学学、多想想,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实打实贡献一点力量呢。

      9、《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
      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读完了这个故事,虽然瞧不见星河,但心境也和列文一样平静舒畅。
      我印象中小时候能完整读完的俄国作家的作品,也就只有契诃夫和高尔基这两位的了。去年尝试《卡拉马佐夫兄弟》,卡在10%,希望今年能挑战成功……至于《安娜·卡列尼娜》,虽已完整读完,但还是觉得很难读。不过也不得不说,这个故事里的心理描写实在一绝,即使读到90%的时候我便断言自己不喜欢安娜,也还是不得不承认她的所有心理变化、所有我认为矫情和神经质的反应,都实在很符合“人心”。其他角色的内心独白也是如此,这也是我认为这个故事最出彩的地方之一。
      物质文明愈丰富,人就容易在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里内心不安。这种不安也是一种躁动,是一种不安于现状,对现实生活的无趣、精神世界的空洞产生的本能的焦虑,因此这种躁动——这种不安——强烈催促着人们去实现人生价值,亦即追求所谓人生意义,迫不及待将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投入一项高尚的事业里。对于安娜来说,这项事业是爱情;对于列文来说,这项事业是俄国农业的光明前景;对于伏伦斯基来说,这项事业是他所谓男子汉的独立。其他人物的事业也就不必多说了。可这事儿的荒谬之处在哪呢?在于这类人其实是很知道人生其实毫无意义的,而他们对自身事业热烈的献身其实是基于一种不甘,或者说是一种惶恐,所以他们的努力必将迎来失败,他们的潜意识里也明白这一点,才会因此时不时感到动摇、迷惑,复又陷入惶惶不安之中。我不能欣赏这种不安带来的狂热,也很难深深怜悯这种不安诱发的悲剧,是因为我知道怯懦的人在面对“人生毫无意义”这一现实时,不安是本能的反应。本能的反应固然值得研究、思索,却未必值得提倡。我始终认为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最可贵之处便是在认识自我、接受自我的同时超越自我,亦即在肯定人性的自私以后便去追求无私,在坦然承认自身的恶以后便去抑制这份恶,让理性的力量超越本能,进而成为一种新的本能。
      简而言之,我理解自私的人,但我欣赏的是明明自私却愿意去尝试无私的人。因为不论这个社会多么鼓励无私、善良,在人身心这个独立的世界里,无私总是比自私更难的。而我们每个人,不管生前有多在乎外界的评价,濒死之时面对的都只有自己赤裸裸的内心。
      因此在直面“人生无意义”的现实时,能够保持内心平静,安然自在地活着,努力向善——这是一种可贵的心境和能力。这也是比起安娜和《飘》中斯嘉丽这类人,我更欣赏梅兰妮、华仑加、吉娣和列文这类人的原因。
      当然啦,以上这些废话,或许对穷苦和身心受到病痛折磨的人并不适用。为什么列文在乡下看见的农民们过得不如他,却依然如此快乐?在苦日子中煎熬的人没工夫去思考生活的意义,他们这时往往最懂得一个朴实的真理:活着,并且努力使自己快乐,这就是在生命结束以前最容易实现的人生意义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3月阅读记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