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第六十一章 蜂窝煤 ...

  •   瞿郁心头在想什么,关豪是肯定不知道的,不过关豪此刻知道的是朱椿已经在川内诸位大员面前,给足了自己面子,这就已经为自己在川内铺平了道路,从此后,川内的这些官员们都不敢再为难关豪。
      面对朱椿的良苦用心,关豪自然也要投桃报李:“那就给他整个饕餮盛宴!”
      朱椿一进关府,就被关豪带进了一个房间,房间大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写三个字——“水云间”。
      推开大门,正对着门的是一扇巨大的落地窗,这个落地窗比大门还要大两倍,就算人坐在房中,也能将窗外的景色一览无遗。
      透过落地窗往外望去,是一块四四见方的平整空地,空地屹立在湖水之中,三面环水,且修有围栏,而这片湖水,正是成都府著名的下莲池。
      现在虽是冬季,下莲池的莲花离盛开还早得早,但平静的湖水和蓝蓝的天空正好构成一幅极美的画卷,这种水天一色的景象颇有诗意,很符合“蜀秀才”的口味。
      这个房间是关豪为了朱椿专门临时改建的。
      自古帝王之家用膳,规矩颇多,最紧要的就是座位要在上座,且喜欢吃独食,不与下属同桌,因此,关豪才专门按照朱椿的口味,设计了这样一个包间,专供朱椿用膳。
      明朝时的上座是面对大门的位置,这个位置肯定是留给朱椿的。但如果朱椿坐在这样的上座的话,他面前就是大门,那就少了几分趣味。
      因此,关豪才特意设计了一个巨大的落地窗,窗比门还大两倍,虽名为窗,但却是实打实的门,还是比正门更大的大门,因此,上座就变成了面对下莲池的位置,这样美景就会尽收朱椿眼底。
      看到这样的设计和美景,再回想起门口挂着的那块“水云间”的牌子,朱椿不由得赞叹:“景美,名美,菜也一定更美!美哉!妙哉!绝哉!”
      见到如此美景,朱椿心情大好,下令道:“如此美景,本王一个人欣赏未免有点暴殄天物了,让瞿大人他们也进来一起品美食,赏美景。”按照朱椿的意思,李公公把瞿能父子宣了进来,同来的还有左、右布政使。
      李公公见人齐了,便来到关豪身边:“上菜吧!”
      “先不急,今日王爷莅临我关府,乃我关府之荣幸,王爷务必要讲几句话才行。”
      “在理!今日是你双喜临门的好日子,本王是该讲两句。”
      说完,朱椿又迈步走出包间,院子里众人见王爷出来了,立马全部跪下,原本喧闹的大院又恢复了安静。
      面对众人,王爷先让大家平身,然后开始发言:“今日,乃世子傅乔迁与贺寿双喜,本王……”
      没吃早饭的朱椿,明显有些底气不足,就在此时,关豪递了一个喇叭给朱椿,小声在其耳边道:“嘴对着这个说,声音大,省力。”
      这个喇叭是关豪用铁皮卷起来的。朱椿看着这玩意儿也不知道是个啥,但出于对关豪的信任,他很自然地就按照关豪的话去做了。
      于是,朱椿拿起喇叭接着讲。当朱椿的声音从喇叭中传出来时,音量猛的提高了一个八度。这个声音一出来,不仅把院子里的人吓了一条,连朱椿自己都被自己的声音惊着了。
      朱椿马上镇定了下来,用喇叭接着将自己的贺词说完后,转身回包房去了。
      一进包房,朱椿便问起了关豪关于喇叭的事情。关豪大致将喇叭的原理讲了一遍,众人听完就陷入了沉默。看这样子,这群人十有八九是没懂的。
      朱椿很聪明,不懂没关系,但只要知道这是个好东西就行了,他顺手就将喇叭递给了李公公,让李公公将喇叭收好,一点都没有要还给关豪的意思。
      关豪看到这一幕,冲朱椿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
      领导讲话环节结束,下面就该用餐了。
      关府的人进到包间,把八仙桌中间的一块活动的圆形木板取开。原来这张八仙桌已经被关豪改造成了火锅桌,中间挖了一个圆洞。然后又有人端来了一个蜂窝煤炉子,里面燃烧的蜂窝煤通红刺眼。
      不仅是包房,外面院子里的坝坝席也是如此待遇。
      这些新玩意儿完全颠覆了明朝人的认知,包括朱椿在内的所有人,居然都站了起来,呆在原地,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炉子摆好之后,王大厨又端来了一口盖着盖子的大锅,直接放在炉子上,慢火煨着。
      这一切结束之后,朱椿沉默了半晌才发问道:“豪哥儿,这些都是什么?本王为何从未见过?”
      何止是朱椿啊,其他人眼睛都看直了,那个快要60岁的左布政使吴伟,惊得下巴都要掉了,他颤颤巍巍地说:“老夫都是要知天命的人了,世子傅家中的这些物件儿,老夫还是第一次看到啊!快说说,这些到底都是什么啊?”
      这些东西,都是这两日来,关豪鼓捣出来的玩意儿。
      桌子是按照现代火锅桌的样子改的。
      蜂窝煤炉子是关豪根据小时候家里用过的蜂窝煤炉子做的,炉子内胆是请烧砖匠烧制的,可以耐高温,外皮则是请铁匠打制的。同时让铁匠做的,还有打蜂窝煤的模具和夹蜂窝煤的火钳,这些都属于配套产品。
      然后,关豪再将煤渣、黄泥、水等混合后,用模具打出蜂窝煤,晾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这些东西在明朝是肯定没有的,抛开火锅桌不说,单说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
      顾名思义蜂窝煤炉子肯定是在有了蜂窝煤之后才有的,而关于蜂窝煤的历史,有两种说法。
      其一,有人认为蜂窝煤是一个名叫王月山的伙夫,在19世纪20年代发明的。关于这种说法,关豪认为可信度并不高,毕竟厨子主攻的还是菜品,让他发明蜂窝煤,确实有点牵强。
      其二,有人说蜂窝煤是1949年,由山东德州燃料公司的退休职工郭文德发明的,郭文德已于2003年去世。对于这种说法,可信度较高,且普遍认可。而且官方也认定郭文德为蜂窝煤的发明人。
      按照这种说法,蜂窝煤发明的时间就是1949年,而蜂窝煤炉子发明的时间至少应该是在1949年之后。
      而关豪,将这个现代产品一下子搬到了明朝,跨越了将近600年。
      要知道,明朝洪武年间,大家煮饭的燃料普遍使用的都是柴火,这玩意儿一旦燃烧,烟特别大,如果柴火没有晒干的话,那就更别提了,而且火候也不好掌握,燃烧效能无法全部有效利用。有钱人家最多是烧点炭,但炭这个玩意儿比起蜂窝煤来,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像蜂窝煤这种超时代的产品,拿到烧惯了柴火的明朝,必然会引起巨大的轰动。
      在水云间内,关豪给朱椿等人讲解了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的特点,朱椿此时像个小孩一样,不断打断关豪,提出问题。
      “一个蜂窝煤相当于烧多少柴火?”
      “制作蜂窝煤贵吗?”
      “制作难吗?”
      “可不可以推广?”
      ……
      对于朱椿的问题,关豪一一解答,在得到了蜂窝煤成本低,可以量产并推广的时候,朱椿坐不住了,也不管桌上放着的那锅美食,硬要关豪带他去看蜂窝煤。
      听闻要去看蜂窝煤,在关府的所有川内大员都激动万分,纷纷跟随关豪的脚步,来到了后院。一时间,将这个小小的后院挤得水泄不通。
      后院有一堆和好了的煤堆,还没有倒模,旁边墙根下,就堆放着几十个蜂窝煤。
      朱椿好奇地蹲在墙根下,看着这些蜂窝煤发呆,眼睛都放光了。随后,他兴奋地让关豪现场做一个给他看看。
      于是,关豪拿起旁边的模具,现场表演了起来。他先在煤堆上猛扎了几下,把煤渣压进模具,再来回扭了扭,压平、压紧煤渣,然后将模具放到墙根下,松开模具,一个完整的蜂窝煤就出来了。
      如此简便的操作,让在场的人又震惊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
      朱椿见操作这么简单,也亲自上阵,在关豪的指导下,成功地制作出了一个蜂窝煤。
      激动了!
      在场的众人均沉浸在蜂窝煤诞生的喜悦之中,有的官员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对着蜂窝煤就是一阵磕头,这种情况,关豪也是见惯不怪了。而有的官员则是紧紧抱在了一起,庆祝蜂窝煤的诞生。
      瞿能父子也呆立当场,父子俩心头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
      瞿能在后悔,他后悔当初自己太过傲慢,如果当时关豪刚到成都府时,自己能放下身段,好好待他,那关豪则将成为自己的心腹,自己也可以依靠关豪的这些发明,成为全国首富,同时也能凭借这些发明扶摇直上,成为国家重臣,而不是现在仅仅在蜀中执掌兵权。
      瞿郁也在后悔,他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能杀了关豪。两人年纪相差不大,瞿郁更年轻,更有发展空间,而且瞿郁是典型的官二代,在蜀中前途无量,曾经没有哪个人不夸瞿郁是大将之才。如今,关豪这个乡卡卡里的农民横空出世,抢尽了瞿郁的风头不说,还在几次争斗中完胜瞿郁。如今,关豪依靠蜀王,吊打瞿家,瞿郁恨得牙痒痒,却不能动他分毫。
      想到这里,瞿郁有攥紧了拳头,恨恨地瞪着关豪,想要生吞活剥了他。
      瞿郁的表情没有人在意,因为大家的目光全都锁定在了蜂窝煤之上。
      朱椿此刻的心情已经不能用任何语言来形容了,制作简单、成本低、燃烧效率高,这样的东西一旦推广,不仅将造福百姓,更能让全国的工业提高几个档次。
      此时,朱椿的手使劲地拉着关豪的手臂,手指深深陷进了关豪的肌肉之中。
      关豪明显感到朱椿的手在颤抖,朱椿说话的时候,他的嘴唇也在颤抖。朱椿如此失态的举动,关豪还是第一次看到,可想而知他内心是有多么激动了。
      半晌,朱椿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天佑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
      朱椿伸出食指,颤抖着指向关豪:“我要全国推广,全国推广!”
      一个斯斯文文的“蜀秀才”,因为一团漆黑的蜂窝煤,变得如此疯狂,其中,除了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外,更多的是爱民如子的胸怀。
      朱椿这顿饭吃得千值万值,牛排都还没进口,就已经收获了蜂窝煤这么大的礼物,整个四川、整个全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将铭记这一刻。
      无论是在明朝还是在现代,蜂窝煤的发明都造福了一代人,说这是个划时代的产品一点也都不过分。
      “王爷!世子傅!我们能试试吗?”众位官员也忍不住要上前试试。
      在朱椿的同意下,这些川内的大员们排着队伍上前试做蜂窝煤,队伍从后院一直排到了前院。
      排在后面的这些平日里老百姓口中的大老爷们,完全没有了任何威严,反而像是一个个小孩,欢呼雀跃,摩拳擦掌,在排队等待进入幼儿园一般。
      排在前面的这些官老爷们则恰恰相反,他们就像是超市开门前,门口排队等着买打折鸡蛋的大爷大妈,只要超市门一开,他们就打满鸡血,飞奔而入。
      这个世界是有“真香”定律的,在看到这么多大员都排队做蜂窝煤时,瞿能父子也悄悄地混进了人群中,规规矩矩地排起了队。
      前面几个试做蜂窝煤的官员在弄出一个蜂窝煤之后,居然还不尽兴,还要操起模具再做一个。
      这样的举动,看得关豪哭笑不得,最后,还是蜀王下令,每人限做两个,大家才得以罢休。
      众人做完了蜂窝煤之后,现场朱椿还搞了个简单的评选活动,从制作蜂窝煤的速度、蜂窝煤的形状和紧实程度等加以评判。
      最终,快60岁的左布政使吴伟大人,被关豪和朱椿评为本次蜂窝煤大赛的冠军,冠军的奖品就是做蜂窝煤的模具。
      本来就没几颗牙的吴伟,笑得跟个孩子似的,这一刻,他比中了状元还开心,用他老人家的话说就是:“老夫此生幸也!”
      吴伟颤颤巍巍地举着奖品——纯铁的蜂窝煤的模具,在同僚面前来回炫耀,一张脸笑起来全是褶子,露出仅剩的7颗牙齿:“承让了!承让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蜂窝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