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效应(the exposure effect or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又谓多看效应、(简单、单纯)暴露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概念
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
心理学家费希纳(Gustav Fechner)在1876年最早对曝光效应进行了研究。铁钦纳(Edward B. Titchener)认为人们看到熟悉事物的出现会感到“如沐春风”。
心理研究编辑播报
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扎荣茨(Robert Zajonc)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证明只要让被试多次看到不熟悉的刺激,他们对该刺激的评价就要高于其他被试没有看到过的类似刺激。[3] 研究者在这些实验中采用的刺激有英文单词、中文汉字、绘画、面孔图片、几何图形和听觉刺激。在另一项改进的研究中,通过速示器以非常短暂的时间间隔给被试呈现图片,由于时间太短被试根本无法有意识地知觉到图片的具体内容。这种阈限下的曝光同样会出现此一效应。[4]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真实的情境下,没有了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环境,这种阈限下的曝光效应通常很微弱,不太可能发生。[5] 扎荣茨认为人们在无意识的认知情况下,仍会发生曝光效应,即“无需推论的偏好”。
扎荣茨(Zajonc)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一群人观看某校的毕业纪念册,并且肯定受试者不认识毕业纪念册里出现的任何一个人;看完毕业纪念册之后再请他们看一些人的相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他把这个现象称为“单纯曝光效果”。本实验显现,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
研究者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来说明简单曝光效应。在一个学期开始时,研究者让大学女生在某些课堂上分别出现15次,10次或5次。这些女生从来不和教室里的其他人交谈,只是坐在那里,她们出现的次数有多有少。然后,在学期末让该课堂真正的学生看这些女生的照片,并询问他们的反应。结果非常清楚:越熟悉的女生(即出现次数越多的女生),对学生越有吸引力,比那些从未看到过的女生更让他们喜欢。
对208项心理实验的元分析发现,曝光效应是显著、可靠的,其效应量η= .26,此项分析还发现当不熟悉的刺激短暂呈现时,曝光效应最强。曝光的次数在10~20次之间一般能达到最大的喜欢程度,有些研究甚至发现在曝光次数过多时,喜欢程度会下降。例如,人们在数次听到一首歌后,一般会喜欢这首歌。但许多次重复听之后喜欢程度会减少。延长曝光和测量喜欢程度的间隔一般能增加曝光效应的强度。奇怪的是,曝光效应在儿童身上表现的很弱,图片和绘画的曝光效应也要弱于其他类型的刺激。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发现,对于我们第一眼看上去就讨厌的人,曝光只会使我们更讨厌他。
广告宣传
虽然曝光效应在广告宣传方面好像天然就有其作用,但曝光对提高消费者对特定公司和产品的态度体验究竟有多大效果,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发现,即使曝光大部分是正面的,媒体上的高曝光率却和公司更低的名气有关联。随后对该研究的重复检验得出结论,曝光会产生矛盾的情感,因为曝光会带来许多联想,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方面。当公司或产品还较新颖,消费者不熟悉时曝光才最可能有促进作用。
——以上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