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大女主文里的大冤种15 ...

  •   清晨,山林中雾气蔼蔼,冷璃侧身躺在林中的空地上,地上的篝火已经燃尽了。

      几只鸟雀在树枝间跳跃,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

      冷璃睁开眼,从地上爬起来。她睡的地方铺了一层厚厚的干草和树叶,爬起来时黏了一些在身上。

      她伸手拍掉,揉了揉酸痛的腰背和四肢,拿起“枕头”边的水袋——枕头是个灰扑扑的包袱。

      水袋十分轻巧,已经没多少水了,她今天得先找水源、灌满水袋,然后继续赶路。

      她喝了一小口漱口,吐在地上,然后收拾包袱,离开此地,路上摘了几个野果充饥。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听到了水声,循声走去,看到一条水色清亮的山涧。

      冷璃一喜,三步做两步走过去,先洗了手和脸,感觉整个人精神不少,然后用手捧起水喝了几口,再拿水袋装水。

      等待水袋灌满的时间,她抬起头打量四周,想寻找小动物的痕迹。要是有野鸡野兔,今天的午饭就丰盛了;或者顺着溪流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鱼虾……咦?

      冷璃突然看见,对岸的水流中带了一丝红色。

      她提起水袋,盖上盖子挂在腰间,拎起放在一边的包袱,涉水走向对岸。

      水流迟缓,水面窄且浅,她很轻松地到了对面,看得更清楚了,的确有一缕红,时隐时现。

      她往上游看了一眼,踩着岸边的石块走过去,越往上走,水中的红色越明显。

      以冷璃的见识,自然猜这是血液,也不知道是人的还是动物的。如果是动物就好了。

      很快,她闻到了一股浓重的血腥味,紧跟着便看到一抹带着光泽的红褐色出现在前方,那是在阳光下反光的锦缎。

      冷璃失望地叹气,是个人啊。

      她继续走过去,见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趴在水边,穿着一身上好的锦缎,肩、背、腰、腿等位置都被利器划破了,鲜血几乎染红了他全身,也不知道这衣服原本就是红褐色,还是被血染过后才成这样的颜色。

      冷璃蹲下身,探了一下他的脉搏,很微弱,但还有。

      她急忙将人翻过来,平放在地上,扫了一眼他的装扮——

      头戴金冠,金镶玉的腰带,下方挂了两枚玉佩,都是上好的羊脂白玉。

      除了衣着华丽,手中还握着一把宝剑,剑鞘和剑柄上镶了几枚鸽子蛋大的宝石,红的血红,绿的翠绿,剑穗上串着豌豆大的白玉珠子。

      冷璃拿起玉佩看了两眼,通过秦安柔的记忆得知,其中一枚是特定的形制,只有皇子才可以用。

      冷璃好像知道他是谁了!

      大皇子怀瑾!

      怀瑾在书中的戏份不多,但偏偏和秦安柔的死有关系,冷璃便把他记住了,而且他戏份少,倒免于记漏记混。

      怀瑾今年十七岁,已故元后所生,敏而好学、德才兼备,今上德庆帝本来极喜爱他,要立他为太子,但他反对德庆帝修道,劝谏的话直言不讳:“秦皇汉武这样的千古一帝都没能求得仙丹,父皇何德何能?”

      德庆帝从此气得不肯提立储的事。

      冷璃觉得,敢说出“父皇何德何能”这种话,别说还不是太子,就算是太子都可能被废了,怀瑾的待遇不冤啊。

      但皇帝不立储,助长了其他人的野心。继后为了自己所生的四皇子,多次派人刺杀怀瑾,最终得手。

      怀瑾的死引出了一个重要配角——他的暗卫,夜衡。

      夜衡功夫高深,对怀瑾忠心耿耿。继后前几次派人刺杀怀瑾失败,就是因为有夜衡在身边,最后一次使了计谋将夜衡调离才成功。

      怀瑾死后,夜衡愧疚难当,决定手刃继后和四皇子为怀瑾复仇。结果他行刺继后失败,被羽林军追捕,逃到苏婧宫里,苏婧非但没揭发他,还替他打了掩护,并在知道前因后果后表示,愿意找机会在皇上面前揭穿皇后。

      夜衡知道仅凭自己一人可能无法再行刺皇后和四皇子,为此成为苏婧的死士,只要苏婧帮大皇子报仇,他任凭苏婧差遣。

      苏婧暗杀秦安柔,就是派夜衡动的手。夜衡做得很干净——给秦安柔拉车的马突然在路上受惊,致使马车翻滚,等大家打开马车,发现一支金钗贯穿了秦安柔的太阳穴。

      冷璃记得,书里怀瑾卒于中秋之前,导致宫中取消了中秋宫宴,澹台岳和苏婧不能借机幽会,澹台岳便夜探后宫,去了苏婧宫中。(冷璃:可真是你舅舅的好外甥!你表弟尸骨未寒呢,你就跑到人家家里去睡人家庶母!)

      书里提到,怀瑾是在围场打完猎回城时遇刺的,受伤后逃离,刺客一路追杀,过了两天才在一处山崖下的溪水边找到他的尸体。

      冷璃抬头看了看旁边的山壁,时间、地点都算对上了,再加上身上的玉佩,是他没错了。

      他看起来离死不远。

      但冷璃发现,自己必须救他!

      她本来打算南下去找安王,因为在原书中,安王对苏婧造成过很大的威胁,差点让苏婧垂帘听政的计划功亏一篑。

      安王是德庆帝的弟弟。

      德庆帝登基前和很多帝王一样,经过了好一番手足相残,明着和他争储的兄弟都在他登基后被砍了个干净,斩草除根到家里的鸡蛋都要摇散黄。

      安王当时只是给人当跟班,没想过争位,德庆帝又不能将兄弟全杀光,不然没法给列祖列宗交代,朝野上下也会说他心狠手辣、不是仁君,于是他就放过了安王,将人贬到了百越之地。

      本来,德庆帝想着百越野蛮无教、蛇虫遍地、瘴疠流行,历来是流放之地,安王到了那里肯定翻不起浪来。

      谁知安王仗着天高皇帝远,在当地收拢土著、拉拢官员,当起了土皇帝。

      德庆帝驾崩后,安王进京奔丧,到处联络人以“主少国疑”为由反对苏婧的孩子继位。因为他拥有大量兵权,对苏婧造成很大的威胁,但最终还是被澹台岳镇压。

      冷璃之前想,如果自己去找安王,因她提前知道了剧情走向,必然可以使安王免于失败。安王登基,苏婧和澹台岳肯定被清算,这算不算让他们的所有算盘落空?她的任务算不算完成了?

      可是看到怀瑾后,她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简直是一拍脑门做下的决定——实际上也差不多。刚穿来的那天晚上,她就想到了这个计划,于是决定要死遁;因为要死遁,才去找澹台岳,然后一步步谋划过来。

      但现在,她发现找安王行不通!

      在书里,储位最大的竞争者是大皇子和四皇子。大皇子被继后所杀,苏婧在关键时刻揭穿这件事,导致四皇子丧失继承权。而其余皇子,早就在苏婧和继后斗争的过程中被两人顺手除掉了。

      苏婧的孩子最后能登基,直接原因是皇帝只剩下这一个儿子了。但凡有个懂事的,也轮不到牙都没长齐的婴儿。安王一句主少国疑能扯起大旗、形成威胁,也是这个原因。

      但是现在,冷璃会让苏婧提前出局,这就导致她没资格去和继后斗,那些被她们除去的皇子可能都会活下来,至少四皇子没那么容易死了。

      有了名正言顺、正当壮年的皇位继承人,安王拿什么借口“造反”?自己总不能为了他杀光所有皇子吧?

      所以,必须改变策略了。

      之前系统说让她先熟悉任务的做法,她还有些不服气,现在才发现的确有点道理。

      这次幸好是碰到了怀瑾,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想起这么大的疏漏。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思虑不周了。虽然每次都能及时发现并调整后续安排,但老是临时补救也不是办法。第一个世界可能比较简单,她能够随时发现、随时补救,万一将来的世界很难,根本来不及补救呢?

      以后必须三思而后行,不能再这么急躁了。

      冷璃看向地上的怀瑾——你最好活下来,免得我重新找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大女主文里的大冤种15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