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大女主文里的大冤种14 ...

  •   泾阳和两个假道士颠鸾倒凤结束,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隐约听见一阵喧哗声,喘息着问:“外面怎么了?”

      “我去看看。”其中一个男人跳下床,穿上衣服走出房间。

      不一会儿,他匆匆跑回来,惊异地说:“夫人住的院子烧起来了!”

      泾阳和另一个男人都怔住了。他们还没动手呢,怎么就烧起来了?

      泾阳沉吟了片刻说:“扶我去看看。”

      两人急忙给她穿衣,然后扶着她走到院外,远远看着起火的方向。

      很多人正从湖里打水去救火,到处都是跑来跑去的道士和护卫。

      泾阳对二人说:“你们去看着点。”

      二人明白她的意思,答应了一声“是”,将她送回房间,再往火场跑去。

      整个泾明观都被这场大火惊醒了。

      大家怕烧到泾阳的院子去,拼了命的扑火,好些人只穿着中衣,特别是秦安柔的丫鬟们。显然大家都是从睡梦中被惊醒的,但此刻根本顾不得男女大防,忙得脚不沾地。

      只是这房子全是木料做的,以泾阳的尊荣富贵,还都用上好的丝绸装饰,火一起就是一片,根本止不住,不一会儿横梁门扇就开始垮塌。

      翡翠等人刚发现起火的时候想进去救秦安柔,但门框到处都从里面上了栓,怎么都撞不开,又想着赶紧灭火,回头去提水。左右犹豫之下,什么都没干成,火太大根本浇不灭,想再撞门,火已经蔓延到门口,连可以撞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等房子被烧垮,终于露出了口子,又有人想趁机冲进去。

      这时泾阳房中的两个假道士来了,两人叫道:“危险!”、“小心些!”

      他俩是泾阳面前的大红人,泾明观的道士、侍卫都听他们的。虽然两人没明着阻止大家进去救人,但两人的态度却被大家接收到了,自然不再拼命,冲进去找不到路就赶紧退回来,甚至冲到门口被热浪一烫就倒了回来。

      于是,明明大半个泾明观的人都在这里,个个都一副拼了命的样子,但就是没一个人真的冲进火场。

      翡翠没看出不对劲,因为肉眼可见的大家都在尽心尽力,只是见他们一事无成,心头着急,干脆自己往里冲。

      “翡翠姐姐!”丫鬟们大叫。

      这火真的太大了,已然化作一片火海。大家心里都有数,灭是灭不掉了,屋里的人恐怕也救不回来。此时进去,不过是多填一条命进去。

      但主子死了,她们这些丫鬟又何去何从呢?护主不力,恐怕也只有死了。

      于是一群人冲向翡翠,有些人想拉住她,有些人则想和她一起进去。

      眼见翡翠就要冲进火场,秦翊及时赶到,一把将她拉了回来。

      翡翠扭头一看,抓住他道:“夫人还在里面!”

      秦翊犹豫了一下松开她:“我去。”

      翡翠猛然回神,将他一把拉住。

      她也知道救不了了,自己可以去死,但哥哥不可以。她伏在秦翊肩上,嚎啕大哭。

      秦翊望着火海,片刻后从怀中拿出拜匣,打开一看,最上面是一封写着“父亲母亲亲启”的信,下面还有一叠纸。

      那信指明了收信人,安柔让他看的应该不是这个。他将下面那叠纸拿出来,借着熊熊火光,看到最上面一张是……他的卖身契。

      他脑子空白了一瞬,往下一翻,他父母和翡翠的卖身契也在,秦安柔所有陪嫁下人的卖身契都在。

      *

      泾阳在一片哭声中醒来,天已经亮了。

      她皱了皱眉,若是平时,肯定要发怒,今天倒没说什么。

      听这哭声,她估计秦安柔人已经没了,不由心情大好,唤来人问具体情况。

      来回话的是张嬷嬷,张嬷嬷说:“客院连主屋带厢房全都烧成了灰,没看到夫人的身影,只在主屋安床的位置发现一具焦尸,除了腕上的玉镯和掉在灰里的玉佩,别的什么都看不出来了,那玉镯和玉佩都是夫人常年戴在身上的。”

      泾阳心中一喜,脸色却很沉痛:“昨夜才见过她,怎的今日就……可查清是怎么起火的?是不小心,还是有人蓄意纵火?!”

      最后一句,她神色凌厉起来。

      张嬷嬷犹豫了一下小声说:“已经问过了,最先着火的位置是夫人的房间。她那些丫鬟说,昨晚夫人心情不好,不让人守夜,等火烧起来后,大家发现门窗都从里面关死了,这怕是夫人自己……”

      “不许胡说!”泾阳瞪她一眼。

      泾阳不是真的要查起火的原因,只是出了这样的事,必须得问一嘴,问完了,抛之脑后,走下一个必须要走的流程:“派人去通知侯爷和卫国公府了吗?”

      “还没,等着长公主示下。”

      “那就赶紧去!”泾阳冷声下令。

      护卫快马加鞭,半个时辰就赶回城中,通知了澹台岳和卫国公。

      卫国公听后一惊,怀疑是长公主杀人灭口。

      他决定亲自去一趟,卫国公夫人自然也要去。

      卫国公夫人乍闻噩耗,已经哭过一场。出门前,卫国公嘱咐她:“见了长公主和澹台岳,你我千万不要漏出破绽,不能让他们发现我们已经知晓澹台岳和苏婧有染,否则……”

      卫国公夫人气他这个时候了还在纠结利益,但也知道兹事体大,秦安柔已经没了,总不能让整个卫国公府跟着陪葬,于是含泪点头。

      两人乘着马车出府,澹台岳已经骑着马在门口等他们。

      两人心情复杂,此时此刻自然是恨他。还好隔着马车,他看不见他们脸上的神色。

      卫国公夫人不想说话,继续哭。卫国公声音悲痛地和澹台岳打了个招呼,没有露面。

      澹台岳没说什么,在前领路,出城后,他骑马快一些,就先一步赶过去了。

      到泾明观后,他先去灵堂,秦安柔的丫鬟护卫全部披麻戴孝,跪在那里烧纸。

      澹台岳看了一眼收敛的尸体,已经烧成一块焦炭,看得他直皱眉,有些犯恶心。

      他接着去火场废墟,见整个院子都化成了灰,自然不会怀疑尸体为什么会烧成那样了,但仍然疑惑,为什么只有秦安柔出了事。

      紧跟着,他去拜见泾阳,认认真真跪下行了大礼。

      泾阳呵退左右,拿起面前的茶杯往他脸上掷去。

      澹台岳下意识想躲,但想到这是亲生母亲,及时忍住,生生受了下来,然后不解地问:“母亲?”

      “你干的好事!”泾阳咬牙切齿,双眼喷火,“你和苏婕妤,是不是真的?”

      澹台岳大吃一惊。

      泾阳一看他脸色就知道是真的了,抓起剩下的茶杯又砸到他脸上:“混账东西!就算只是一婕妤,名分上也是你舅母!”

      澹台岳张了张嘴,来不及辩解,忙问要紧的事:“母亲如何得知?!”

      “你说呢?”泾阳用下巴点了点火场废墟的方向,“她知道了,你没发现?”

      澹台岳倒吸一口气,火速开始回忆过往点滴,一时也想不到太多,又想起眼前的事来,惊道:“难道是因为这个——”

      泾阳死死地盯着他:“是她自己。她叫我给她做主,叫我去教训你、劝你改邪归正,我自然不能一口答应,那样岂不是承认你真的干了那样的事?她大约以为我是不会管,回去之后便自焚了。”

      泾阳将昨夜发生的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澹台岳听罢松了口气,总算明白为什么只有秦安柔一人出事了。

      泾阳说:“她嘴上说谁都不敢告诉,但我怀疑,她已经跟卫国公说过了。”

      澹台岳心中一紧,想起前几天卫国公去衙门找他,似乎不像知道了的样子,但也说不定。

      “这点不得不防。等一会儿他们来了,我们试探一番。”

      “有劳母亲为儿子费心了。”澹台岳急忙磕头。他甚至怀疑,秦安柔根本不是她所说的自焚,就是被她弄死的。

      “哼。”泾阳冷笑,她才不是为他费心!

      她们母子要说感情有多深,那是没有的。从他几岁开始,母子俩就各过各的,她修她的道,他在宫里被皇上养大。要说的话,他和皇上感情的确亲厚,比和她这个亲娘更甚。

      但是,虽然感情不深,但他是她儿子,这是怎么都割不断的关系,所以逢年过节澹台岳会对她尽孝道,她也可以仗着母亲的身份对他指手画脚。同时,两人的利益和荣宠紧紧绑在一起。

      秦安柔说的话不管真假,都不能让皇上知道。真的会让澹台岳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假的也会在皇上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同样会让澹台岳慢慢失宠。

      泾阳可以不管澹台岳的死活,但他倒了,自己也会跟着受影响。自己辛辛苦苦练了多少年的丹,听道士讲了多少年她根本不爱听的道,去投皇上的喜好,才得到今天的地位和恩宠——世上那么多公主,可不是个个都能被帝王重视的,更何况她还是长公主。

      泾阳偶尔会自比汉武朝的平阳长公主,若没有卫青和卫子夫,平阳肯定不会那么得汉武敬重。这样一比,自己倒是比平阳强,因为她如今的恩宠,都是自己经营来的,甚至澹台岳那么受宠,也是因为她会投皇上的喜好,否则当初他一个小娃娃,皇上怎么会偏疼他。

      *

      卫国公夫妇到泾明观后,仍然先去灵堂,秦翊趁机将冷璃留下的拜匣给他。

      卫国公拿起信,卫国公夫人去拿剩下的东西,打开一看,是一叠卖身契,略略一翻就知道是秦安柔的陪嫁人口,给卫国公看了一眼。

      两人心里都猜到了,秦安柔应该是自寻短见,并且死前做了件好事,要给下人放良。

      两人心情各有不同,来不及思虑,一起去看那封信。

      卫国公很害怕冷璃在信中提到澹台岳和苏婧的事。现在是在泾阳长公主的地盘,如果长公主和澹台岳心中起疑,肯定会想办法来看这封信,到时候卫国公府危矣!

      还好,冷璃在信中根本没提澹台岳和苏婧的事。

      卫国公想:大约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连奴仆都要放良,又怎会将整个家族置于危险之中?

      冷璃在信中只说澹台岳在外有人、在内有丫鬟,却坐视自己遭罪;她告诉婆母,婆母也不肯替她做主。她感觉人生无望,不想再过前两年那种痛苦煎熬的日子,请求卫国公夫妇原谅她的不孝……

      最后,她提到了那叠卖身契。

      冷璃计划诈死的时候,有两点顾虑,一是秦安柔的家人,到底是不好意思替秦安柔做主撇下。但那天回秦家之后,她哪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恨不得跑快点。

      另一点是伺候秦安柔的下人。侯府分给她的还好,卖身契在侯府,生死归侯府管,侯府估计也会护短,不会严惩。但她的陪嫁,如果不放他们脱籍,他们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会很难过,指不定会因护主不力受到严惩,甚至是丢掉性命。

      所以冷璃在遗书里要求将这些人全部放良,并且指明从她嫁妆里拿出一部分作遣散费。

      为防卫国公夫妇隐瞒此事,她又指使秦翊提前打开拜匣、看到卖身契。

      秦翊的忠心是对秦安柔的,现在秦安柔已经远走高飞,而他全家人的自由出现在了面前,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至少他自由了,想去找秦安柔才不会受制于人。只要他决定脱离奴籍,他自然也不好意思让剩下的人不脱离。

      *

      泾阳和澹台岳听说卫国公夫妇到了,立即赶到灵堂,恰好看到两人在看信,都是一惊,面上却不动生色。

      卫国公见两人来了,顺手将信递给澹台岳,然后去安慰哭泣的卫国公夫人。

      澹台岳扫了一遍信,发现没说自己和苏婧的事,松了口气,又将信给泾阳看了一眼,泾阳也松了口气。

      虽然泾阳心里还是有所怀疑,但卫国公早已决定绝不让两人看出端倪,发挥出了毕生的演技。

      泾阳终于打消了怀疑,但从遗书中得知火是秦安柔自己放的,还是有些不悦。

      她本来打算亲手解决秦安柔,接着发生意外,省了她的力气,她当是自己运气好。但现在,她莫名有种被算计了的感觉。

      换在别家,女子客死在婆母的“别院”,又有遗书为证,是丈夫的冷待导致,娘家怎么都要大闹一场。

      但澹台岳、泾阳、卫国公三人心里都有鬼,虽然争吵了一番,但闹完后彼此都觉得戏已到位,就此打住。对于尸体,更没仔细检查,就怕时间拖长了横生枝节,让对方发现背后的秘密——卫国公怕被灭门,泾阳和澹台岳也怕他嚷嚷到皇帝面前去。

      甚至两家一致对外说是泾明观不小心走水,没让人知道是秦安柔自焚。

      这一切都在冷璃的算计之中。

      她先前做了那么多戏,特意回秦家告诉卫国公夫妇澹台岳私通苏婧,就是为了防止自己诈死之后卫国公找澹台岳要说法。如果卫国公无所畏惧,验尸、询问个中细节是免不了的,就有可能发现尸体不是秦安柔。

      去泾阳面前做的戏也是同理,都是为了让他们尽快将尸体入殓下葬,免得发现破绽。

      果然,“秦安柔”很快被下葬,甚至身后事都处理得很快。秦家、澹台家都想快刀斩乱麻,就怕慢了扯出意外。

      按照冷璃的遗愿,秦安柔的陪嫁全部脱离奴籍,离开了武安侯府。

      除了秦安柔指明给的遣散费,武安侯府也大方地给每人发了几十两银子。这钱对武安侯府来说是九牛一毛,却够普通百姓一家十口嚼用一整年了。

      大家拿着这些钱,随便买几亩地,下半身便衣食无忧了。

      至于其中有些人孤身一人、没有家室,倒也不是什么难题,毕竟大家在一起共同伺候了秦安柔多年,情分深厚,或者认个干亲,或者丫鬟小厮直接配对,到底不至于被人抢骗了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大女主文里的大冤种14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